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州4种龙眼品质的差异分析
1
作者 李景明 丁晓波 +7 位作者 方裕理 李少龙 边名鸿 吴轩 夏钰滨 冯怡玲 唐宏意 胥梦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73-80,共8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龙眼的品质特性,以四川泸州4种龙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有机酸和氨基酸等12项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4种龙眼的理化差异较大,立冬本单果最重,福圆糖度最高,石硖抗... 为研究不同品种龙眼的品质特性,以四川泸州4种龙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有机酸和氨基酸等12项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4种龙眼的理化差异较大,立冬本单果最重,福圆糖度最高,石硖抗氧化能力较强。共检测到25种有机酸,苹果酸是4种龙眼的主要有机酸,赋予龙眼独特的酸甜口感。共检测出了25种氨基酸,石硖的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428.13μg/g。主成分分析(PCA)共提取3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4.872%。PC1占据了总贡献率的54.587%,显著影响有机酸总量、抗氧化活性和总酸;PC2占总贡献率的28.402%,在出汁率、氨基酸总量和单果重上具有较高载荷值;PC3占总贡献率的11.883%,在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pH上的载荷值较大。并以PC1至PC3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发现石硖评分最高,优于其他品种。研究结果为不同龙眼品种的品质评估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抗氧化活性 有机酸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熟荔枝品种“观音绿”在泸州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安会 李小孟 +3 位作者 王秀琪 李景明 李于兴 丁晓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3,共3页
“观音绿”是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于2016年4月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试种。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环境条件,与泸州地区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品种嫁接亲和性好,容易成花,成熟期为7... “观音绿”是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于2016年4月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试种。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环境条件,与泸州地区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品种嫁接亲和性好,容易成花,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均单果质量24.2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可食率85.0%,主要果实经济性状保持了原有的优良特性,成熟期比原产地晚20 d左右,延长了该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的鲜果上市期。“观音绿”的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焦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当地主栽的“大红袍”,成熟期比“大红袍”晚15~20 d,初步判定引种成功。对丰富泸州地区优质晚熟荔枝品种和调节品种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绿” 荔枝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大红袍荔枝花果发育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海艳 赖自力 李于兴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4期31-36,共6页
四川省泸州市属于荔枝生长次适宜区,气候因子的影响更加显著,产量极不稳定。去除栽培管理因素,气候是影响产量的限制性因子,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但相关研究甚少。本文通过2009—2013年连续5年大红袍荔枝花果发育及相关气候的分析... 四川省泸州市属于荔枝生长次适宜区,气候因子的影响更加显著,产量极不稳定。去除栽培管理因素,气候是影响产量的限制性因子,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但相关研究甚少。本文通过2009—2013年连续5年大红袍荔枝花果发育及相关气候的分析,初步探明各个关键时期气候的影响程度,对荔枝生产与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大红袍荔枝的花芽诱导与温度、降雨和光照有关;2荔枝开花期与开花持续时间与降雨和日照有关;3荔枝生理落果与果实发育时间与降雨和日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袍 花果发育 气象因子 响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龙眼适应性农业气候区划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翔 梁茂勇 刘海艳 《中国热带农业》 2015年第6期21-23,共3页
四川盆地龙眼种植历史悠久,经过几百年的气候变迁,目前泸州地区是四川盆地龙眼最大规模的种植区域,以晚熟闻名于世。但局限于气候因素,龙眼仍不适宜在全区域种植。本文从气候角度出发,研究在泸州区域内,哪些地区适宜种植,哪些地方不适... 四川盆地龙眼种植历史悠久,经过几百年的气候变迁,目前泸州地区是四川盆地龙眼最大规模的种植区域,以晚熟闻名于世。但局限于气候因素,龙眼仍不适宜在全区域种植。本文从气候角度出发,研究在泸州区域内,哪些地区适宜种植,哪些地方不适宜种植,旨在科学指导泸州龙眼的扩种。研究表明,泸州市长江、沱江、赤水河(合江县境内)河谷地带为龙眼最适宜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龙眼 种植气候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引种优质早熟荔枝品种“妃子笑”试验初报
5
作者 丁晓波 李锦松 +4 位作者 唐永清 李景明 李清波 李小孟 李于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2,共3页
为解决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结构单一的难题,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从广东引进"妃子笑"荔枝,引种4年后表现为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枝条生长快速,易成花结果,成熟期7月中旬,与当地主栽的早熟品种"大红袍"荔枝... 为解决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结构单一的难题,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从广东引进"妃子笑"荔枝,引种4年后表现为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枝条生长快速,易成花结果,成熟期7月中旬,与当地主栽的早熟品种"大红袍"荔枝成熟期接近并有所重叠。引进的"妃子笑"主要果实品质保持了原有特性,而且单果质量、可食率、焦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性状均优于"大红袍"荔枝,初步判定引种成功,对丰富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妃子笑” 荔枝 “大红袍”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天气对泸州龙眼产业的影响
6
作者 王秀琪 罗再潜 +3 位作者 李小孟 李于兴 李景明 丁晓波 《中国果菜》 2024年第6期71-75,共5页
泸州市是我国龙眼生产的特晚熟产区之一,栽培面积达2万hm^(2),常年产量7万~8万t。近年来泸州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强日照天气,对龙眼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泸州市区域内龙眼果实发育开展了跟踪观察和实地调研,发现高温干旱... 泸州市是我国龙眼生产的特晚熟产区之一,栽培面积达2万hm^(2),常年产量7万~8万t。近年来泸州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强日照天气,对龙眼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泸州市区域内龙眼果实发育开展了跟踪观察和实地调研,发现高温干旱灾害对龙眼产业影响较大,导致果实发育迟缓、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成熟期推迟、树体衰弱、营养梢抽梢难等不良影响。针对高温少雨天气对龙眼产业的影响,提出了抗灾减灾应对和灾后恢复技术措施,为龙眼果实发育期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高温 干旱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龙眼高接换种果园间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7
作者 李景明 刘志容 +3 位作者 丁晓波 李清波 辜润智 周少猛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1期75-80,74,共7页
对泸州龙眼园高接换种后3年内利用行间间作现状进行调查,并对7种间作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龙眼园间作中药材一季收入为3550元/667m^(2),收益最高;间作春茄子和冬豌豆一季收入3150元/667m^(2),收益次高;种植南瓜和箭舌豌豆一... 对泸州龙眼园高接换种后3年内利用行间间作现状进行调查,并对7种间作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龙眼园间作中药材一季收入为3550元/667m^(2),收益最高;间作春茄子和冬豌豆一季收入3150元/667m^(2),收益次高;种植南瓜和箭舌豌豆一季收入105元/667m^(2),收入最低。建议对种植和销售风险承受能力强、懂技术且有充足劳动力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选择在龙眼果园中间作种植中药材和蔬菜类作物,其他可在果园中间作种植粮油类作物或绿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龙眼园 间作模式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龙眼高接换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海啸 李小孟 +4 位作者 李景明 李于兴 胡文舜 姜帆 丁晓波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1期49-52,共4页
引进9个龙眼品种进行区试试验,观察各品种嫁接亲和性和接穗生长情况。开展不同砧木接口直径嫁接试验,比较不同砧木接口直径对嫁接亲和性和接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龙眼优新品种(系)‘福晚1号’‘福晚8号’‘高宝’‘福晚9号’‘96... 引进9个龙眼品种进行区试试验,观察各品种嫁接亲和性和接穗生长情况。开展不同砧木接口直径嫁接试验,比较不同砧木接口直径对嫁接亲和性和接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龙眼优新品种(系)‘福晚1号’‘福晚8号’‘高宝’‘福晚9号’‘96-68’和‘立冬本’在泸州嫁接成活率较高,‘福晚8号’‘宝石1号’‘高宝’‘榕育8号’和‘松风本’嫁接后枝梢生长较快,‘福晚1号’和‘福晚9号’嫁接后枝梢生长相对较弱。大枝嫁接(嫁接口直径在3~6cm)在成活率、侧枝数量、枝梢长度和粗度上均优于小枝嫁接(嫁接口直径在0.5~1.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高接换种 新品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宝”龙眼在四川泸州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4
9
作者 丁晓波 姜帆 +5 位作者 韩旭 李玉梅 李清波 李景明 李小孟 李于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42,共3页
“高宝”龙眼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优质、大果、晚熟、果肉多、含糖量高的龙眼新品系,2014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引种5年表现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在“蜀冠”龙眼上高接成活率高,亲和性好。嫁接后生长... “高宝”龙眼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优质、大果、晚熟、果肉多、含糖量高的龙眼新品系,2014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引种5年表现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在“蜀冠”龙眼上高接成活率高,亲和性好。嫁接后生长壮旺,易成花结果,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较泸州“蜀冠”龙眼晚20d左右。引进的“高宝”龙眼单果质量18.3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3%,可食率68.3%,果实主要性状保持原有优良特性并优于目前泸州地方良种“蜀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宝” 龙眼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荔枝花果期管理技术措施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秀琪 李锦松 +5 位作者 李于兴 唐永清 李景明 李小孟 李清波 丁晓波 《中国热带农业》 2017年第2期85-87,共3页
介绍了四川省泸州市荔枝生产现状,回顾了泸州地区近几年的气候特点和4—5月天气情况,总结了泸州荔枝花果期管理技术要点,分析了对花果期不利条件的防抗措施,旨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泸州荔枝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帮助。
关键词 荔枝 气候 花期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龙眼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清波 韩旭 +2 位作者 李景明 丁晓波 李于兴 《中国热带农业》 2018年第6期20-23,29,共5页
从四川省泸州市龙眼的种植面积、产量、品种和销售情况等方面介绍了泸州龙眼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泸州龙眼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合江引进荔枝品种高接换种嫁接砧穗组合成活率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海艳 罗兆麟 +2 位作者 姚江华 宋天文 李清波 《中国热带农业》 2015年第6期61-63,共3页
针对四川合江地区荔枝品种结构改良高接换种存在的亲和性问题,开展荔枝引进品种与当地原有品种的高接换种不同组合成活率比较试验,确定适宜的荔枝高接换种品种砧穗组合,以期为荔枝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合江 高接换种 砧穗组合 成活率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龙眼低温冻害气象指标初探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翔 王甚男 刘海艳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6期37-40,共4页
四川泸州是我国龙眼晚熟优势产区之一,龙眼果实以晚熟优质闻名于世。针对泸州龙眼产量影响最大的低温冻害,以连续5天以上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积寒为泸州龙眼冻害指标,根据植株受灾率把冻害分为轻微冻害、中度冻害、严重冻害和极重冻害4... 四川泸州是我国龙眼晚熟优势产区之一,龙眼果实以晚熟优质闻名于世。针对泸州龙眼产量影响最大的低温冻害,以连续5天以上日平均温度小于5℃的积寒为泸州龙眼冻害指标,根据植株受灾率把冻害分为轻微冻害、中度冻害、严重冻害和极重冻害4个等级,调查分析历年泸州龙眼受灾资料可得到各年份冻害发生等级。再结合对应年份冻害的积寒,通过线性回归计算出泸州龙眼1~4级低温冻害指标分别为12.7℃、17.1℃、36.0℃和62.2℃。通过天气预报,可得出未来泸州龙眼低温冻害发生程度,提前开展泸州龙眼低温冻害最有效的防御方法熏烟法和喷洒化学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龙眼 低温冻害 指标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建设世界晚熟龙眼优势区域中心的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燕 李小孟 +7 位作者 官民 李明红 黎秋刚 陈伟 吴安辉 丁晓波 李景明 李于兴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2期28-32,共5页
从四川泸州晚熟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栽培历史、古树资源、生态条件、龙眼成熟期、区位等优势进行分析,并与其他晚熟龙眼优势产区对比得出,泸州龙眼生产规模大,产业基础好,生态条件优越,技术力量坚实,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产业集群... 从四川泸州晚熟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栽培历史、古树资源、生态条件、龙眼成熟期、区位等优势进行分析,并与其他晚熟龙眼优势产区对比得出,泸州龙眼生产规模大,产业基础好,生态条件优越,技术力量坚实,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产业集群度高,建设世界晚熟龙眼优势区域中心优势明显,为泸州建设成为世界晚熟龙眼优势区域中心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 晚熟龙眼 优势区域中心 优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晚熟龙眼‘立冬本’在泸州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晓波 李小孟 +3 位作者 王秀琪 李玉梅 李景明 李于兴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5期49-51,16,共4页
‘立冬本’龙眼是200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特晚熟龙眼品种,2014年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经过观察,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嫁接后生长旺盛,易成花结果,较丰产,成熟期10月上旬—10月中旬。引进的‘立冬本’龙... ‘立冬本’龙眼是200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特晚熟龙眼品种,2014年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经过观察,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嫁接后生长旺盛,易成花结果,较丰产,成熟期10月上旬—10月中旬。引进的‘立冬本’龙眼平均单果重12.9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3%,可食率68.0%,主要果实经济性状保持了原有的优良特性,成熟期较‘蜀冠’龙眼晚30d左右,对丰富泸州地区晚熟龙眼品种和延长鲜果上市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冬本’ 龙眼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气象条件对泸州‘带绿’荔枝花果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赖自力 丁晓波 +1 位作者 李小孟 罗伦军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4期66-73,65,共9页
荔枝花、果等物候期出现的早晚与其生长发育期间的气候、栽培管理有关,物候期正常与否影响着荔枝产量和收益。通过对同一果园连续多年‘带绿’荔枝的主要物候期统计及同期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份‘带绿’荔枝各物候期出现... 荔枝花、果等物候期出现的早晚与其生长发育期间的气候、栽培管理有关,物候期正常与否影响着荔枝产量和收益。通过对同一果园连续多年‘带绿’荔枝的主要物候期统计及同期气象条件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份‘带绿’荔枝各物候期出现的时间及物候间相隔的天数差异明显,其差异与发育期间所经历的气象条件有关,受年际气象条件的波动影响大。利用‘带绿’荔枝连续多年物候观测结果,分阶段统计气象条件与花芽分化、花期、果实形成期物候时长的相关性和对应气候模型,揭示‘带绿’荔枝主要花、果物候期出现的早晚和物候相隔时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探索影响花果发育的主要气象指标,在提前预知天气变化的情况下,针对特晚熟‘带绿’荔枝物候变化和气象条件的关系,加强‘带绿’荔枝栽培管理,促进‘带绿’荔枝物候有序发展,结合各地荔枝的物候动态,把握‘带绿’荔枝上市时间和市场定价,避免果实集中上市,造成市场滞销,价格杀跌,对助农增收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泸州 晚熟 荔枝 物候期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龙眼良种高换的创新与经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黎秋刚 官民 +7 位作者 王燕 李小孟 丁晓波 李景明 李于兴 陈伟 吴安辉 李明红 《中国热带农业》 2020年第6期122-125,共4页
泸州是世界晚熟龙眼优势区域中心。为提升龙眼产业发展水平,泸州市通过实施龙眼良种高换项目,建立良种高换示范园,创新探索出龙眼规模化良种高换的“泸州模式”。本文分析了泸州龙眼良种高换的主要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泸州是世界晚熟龙眼优势区域中心。为提升龙眼产业发展水平,泸州市通过实施龙眼良种高换项目,建立良种高换示范园,创新探索出龙眼规模化良种高换的“泸州模式”。本文分析了泸州龙眼良种高换的主要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泸州龙眼品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 龙眼 良种高换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泸州龙眼隔年结果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海艳 李锦松 +2 位作者 唐永清 李清波 李景明 《中国热带农业》 2017年第6期65-66,70,共3页
四川省泸州市是北缘地区龙眼商品化种植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根据泸州龙眼生长发育特点,出现的单株隔年结果现象,习惯上称为大小年。严格意义上讲,在气候因素的调控下,北缘地区龙眼枝梢隔年结果是必然的。笔者经过多年探索,通过栽培上采取... 四川省泸州市是北缘地区龙眼商品化种植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根据泸州龙眼生长发育特点,出现的单株隔年结果现象,习惯上称为大小年。严格意义上讲,在气候因素的调控下,北缘地区龙眼枝梢隔年结果是必然的。笔者经过多年探索,通过栽培上采取轮枝技术,根据树势确定当年结果枝梢和培养翌年结果枝梢,能够有效地克服龙眼单株隔年结果造成的大小年,确保北缘地区(泸州周边县市、重庆和贵州部分地区)龙眼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 龙眼 隔年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龙眼二突异翅长蠹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旭 林君 +4 位作者 贺利业 江继中 李晓 丁晓波 李景明 《中国热带农业》 2018年第6期33-36,共4页
2017—2018年,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部分龙眼果园对二突异翅长蠹的发生为害进行了综合防控工作。结果表明,采用虫情监测预警系统,综合应用农艺、物理、化学等措施统防统治,能有效控制二突异翅长蠹在泸州地区龙眼果园的大面积发生与蔓延。
关键词 龙眼 二突异翅长蠹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高粱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国文 尹大宽 +1 位作者 唐友才 汪顺峰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1期86-87,98,共3页
合理利用空间,不影响高粱产量的情况下,增加同季作物种植,提高收益;同时,合理的套种能有效减少高粱的主要病虫害发生率。
关键词 高粱 套种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