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新文 邓存良 盛云建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过程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人均于清晨空腹采血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TGF-β1、HGF水平并同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过程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人均于清晨空腹采血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TGF-β1、HGF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TGF-β1、H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GF-β1分别为(167.5±87.6)μg/L、(313.1±96.3)μg/L(、495.9±134.4)μg/L vs(81.4±40.7)μg/L,MGT分别为(1530.4±912.2)ng/L(、2461.5±1624.7)ng/L、(3805.2±2104.8)ng/L vs(270.3±123.5)ng/L(均P<0.05),且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呈正相关(r=0.625,r=0.568,r=0.579,r=0.612);HBV DNA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TGF-β1、H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因子TGF-β1、HGF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水平变化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转化生长因子Β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普罗宁预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钟利 黄永茂 +2 位作者 唐凌 任小华 刘泽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2-583,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药物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硫普罗宁 抗结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及其评价工作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燕华 余兆兰 王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期9-11,67,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及其评价工作的现状,为探讨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培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以"临床能力/护理"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4-2009年的文献,以... 目的分析我国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及其评价工作的现状,为探讨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培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以"临床能力/护理"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4-2009年的文献,以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我国护理学生临床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我国护理临床能力概念界定模糊、不统一;评价工具少,信度、效度需要进一步检验;评价方式以量表评价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主,多种评价法并存;高校护理毕业生临床能力总体符合要求;临床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及其评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结论我国对于护生护理临床能力的评价尚未形成一个清晰的、公认的概念以及权威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有关护理临床能力内涵、评价工具、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能力 评价 护理 学生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盛云建 邓存良 +2 位作者 宋新文 陈枫 王明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765-1767,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在其早期肾损害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分离20例正常健康人、24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者及20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者PBL,在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短期培... 目的初步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在其早期肾损害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分离20例正常健康人、24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者及20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者PBL,在植物血凝素(PHA-P)刺激短期培养72小时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γ-干扰素(IFN-γ)质量浓度以及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 V-FITC/PI)法检测PBL凋亡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组IFN-γ质量浓度及PBL凋亡率分别为(28.73±20.05)ng/L,(41.44±12.78)%,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组分别为(28.82±16.69)ng/L、(28.87±12.24)%,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8.54±49.03)ng/L、(19.45±9.66)%;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组PBL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两组的IFNγ-浓度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肾损害组PBL的凋亡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组,而两组之间在IFNγ-质量浓度无区别(P>0.05);IFN-γ浓度与PBL凋亡率呈负相关(r=-0.634,P<0.01)。结论早期肾损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L的AICD发生比无早期肾损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为严重,严重AICD可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肾损害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肾疾病 淋巴细胞 干扰素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 被引量:46
5
作者 刘建平 田源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5期32-33,共2页
为探讨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将准备接受甘露醇治疗的 6 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常规组输液完毕后采用 2 .5ml肝素盐水封管 ;改良组先静脉滴注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0ml后 ,再用肝素盐水 2 .5ml... 为探讨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将准备接受甘露醇治疗的 6 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常规组输液完毕后采用 2 .5ml肝素盐水封管 ;改良组先静脉滴注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0ml后 ,再用肝素盐水 2 .5ml封管。结果改良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提示输入甘露醇后先静脉滴注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封管 甘露醇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的整体评价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燕华 余兆兰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0期94-97,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的现状,为有效的临床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年12月至2009年12月的期刊护理论文进行检索,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采用量表对护理临床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的文献有7篇,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价的文献5篇...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的现状,为有效的临床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年12月至2009年12月的期刊护理论文进行检索,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采用量表对护理临床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的文献有7篇,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价的文献5篇,采用其他评价方式的研究文献4篇。结论我国护理临床能力评价方式以量表评价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主,多种评价方式并存。我国护理临床能力评价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学生 护士 临床能力 整体评价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刚 陈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5期8-10,共3页
目的 研究重型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结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疗的132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2例患者经确诊合并SBP者为观察组,60例无SBP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上述... 目的 研究重型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结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疗的132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2例患者经确诊合并SBP者为观察组,60例无SBP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SBP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腹痛、腹胀及腹部压痛;腹水常规检查显示观察组白细胞数为(9.86±2.84)×109/L,与对照组[(8.96±2.32)×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比值为(0.77±0.18),明显高于对照组(0.56±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显示12例细菌阳性,其中大肠埃希菌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肺炎链球菌2例,葡萄糖球菌1例,1例为混合真菌感染.结论 重型肝炎合并SBP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致病菌类多样,腹水检查效果不佳,中性粒细胞的检测可为该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病理诊断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川 张传英 +1 位作者 唐坤伦 余光开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5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脑炎 日本 白细胞介素1Β 血清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坤华 陈慧 张建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304-1305,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左旋咪唑 疫苗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手足口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都泓莲 何鸿雁 +2 位作者 李烨 彭颖 蒋玉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手足口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8月住院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比较普通型组和重症组,单纯病毒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组和重症组的PCT水平,并分...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手足口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8月住院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比较普通型组和重症组,单纯病毒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组和重症组的PCT水平,并分析PCT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PCT值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中死亡病例的PCT值明显高于该组平均水平,单纯病毒感染组、合并细菌感染组和重症组三组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CT与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中性粒细胞数(NE)、中性粒细胞率(NE%)、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不相关(P〉0.05)。结论 PCT在鉴别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
11
作者 刘加群 张建军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7期631-633,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化 基因疗法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飞利肝宁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玲 武正菊 《北方药学》 2015年第3期173-173,共1页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方法:将121例初治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照组未加用任何保肝药。每月复查肝功能,若出现轻度肝功损伤则加用当飞利肝...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方法:将121例初治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照组未加用任何保肝药。每月复查肝功能,若出现轻度肝功损伤则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保肝治疗。结果:肝损伤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肝损害者肝功能治愈率达80%,有效率100%。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飞利肝宁胶囊 抗结核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