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抑制蛋白Masp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税桦桦 罗玲 +2 位作者 梁尚争 黄历 李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4-606,610,共4页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鼠抗人Maspin单克隆抗体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OSCC、33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口腔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半定量积分法判断结...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鼠抗人Maspin单克隆抗体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OSCC、33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口腔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半定量积分法判断结果。结果在正常口腔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67%(13/15)、72.73%(24/33)和37.78%(17/45)。Maspin蛋白在OS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中表达逐渐增高,其中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OSCC组织和癌旁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蛋白的表达与OSCC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Maspin蛋白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OSCC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对淋巴结转移潜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MASPIN蛋白 肿瘤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9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2
作者 冯燕 古亚兰 +2 位作者 聂敏海 张齐梅 梁尚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1-243,24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CK)19mRNA的变化和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CK19mR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的20例OSCC患者的手术标本(包括癌组织20块、癌旁组织20块和颈清扫的淋巴结43枚)...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CK)19mRNA的变化和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CK19mR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的20例OSCC患者的手术标本(包括癌组织20块、癌旁组织20块和颈清扫的淋巴结43枚),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检测组织内CK19mRNA的表达,比较CK19mRNA在上述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CK19mRNA在OSCC癌组织内表达比其在正常口腔黏膜内表达高1.85倍,比其在癌旁组织内表达高1.66倍。9例患者颈清扫淋巴结内CK19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5%(9/20),而9例患者的22枚淋巴结中CK19mRNA表达阳性率是81.8%(18/22),占20例患者43枚淋巴结的41.9%(18/43)。淋巴结CK19mRNA阳性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的表达量比CK19mRNA阴性患者低。结论CK19mRNA在OSCC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内的表达,可能是由于癌组织中CK19的合成明显增加所致。淋巴结中CK19mRNA的表达可以作为检测OSCC淋巴结微转移的指标之一,运用FQ-PCR法检测淋巴结中CK19mRNA的表达来检测OSCC的淋巴结微转移比普通病理法检测更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角蛋白19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蛋白Ez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鹏 成方静 +1 位作者 江涛 梁尚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检测Ez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癌旁组织和口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未接受放疗和化疗的OSC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50例、癌旁组织标本1... 目的检测Ez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癌旁组织和口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未接受放疗和化疗的OSC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50例、癌旁组织标本15例及口腔正常组织标本15例,用鼠抗人Ezrin单克隆抗体以及SP超敏试剂盒进行染色,采用半定量积分法判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在口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中,Ezrin表达分别为26.67%、53.34%、78.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在口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中表达逐渐增高,其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OSCC和癌旁组织、OSCC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zrin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1)Ezrin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2)检测OSCC组织中Ezrin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对OSCC是否具有淋巴结转移潜能进行预测。3)OSCC中Ezrin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EZRIN 肿瘤转移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肌皮瓣及CT血管造影在修复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罗世洪 肖金刚 +5 位作者 孙黎波 张力 曾梁楠 夏德林 周航宇 张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及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肌皮瓣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中晚期口底癌患者在施行口底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运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行软组织缺损的...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及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肌皮瓣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中晚期口底癌患者在施行口底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运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术前应用CTA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结果 16例患者术前CTA定位的穿支血管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的口底、舌外形恢复良好,张口度理想,吞咽及语言功能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肿瘤局部无复发,其中1例患者(T4N2M0期)在术后10个月因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 CTA能精确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修复重建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癌 缺损 CT血管造影 股前外侧肌皮瓣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钛网联合多孔高密度聚乙烯矫正眼眶骨折伴眼球内陷畸形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黎波 肖金刚 +4 位作者 兰玉燕 熊义林 张力 周航宇 张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应用镜像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性化钛网重建眼眶,在钛网上植入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矫正眼球内陷,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眼眶骨折患者术前行眼眶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CT数据为基础,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 目的应用镜像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性化钛网重建眼眶,在钛网上植入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矫正眼球内陷,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眼眶骨折患者术前行眼眶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CT数据为基础,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实体模型,在其上制作个性化预成形钛网,术中植入钛网行眼眶重建,并在钛网基础上充填Medpor矫正眼球内陷。术后复查眼眶CT,检查钛网植入位置、眼及面部外形和眼功能。结果术后复查CT,18例患者的个性化预成形钛网均能精确地重建骨折的眼眶,眼及面部外形和眼功能显著恢复。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基于镜像与快速成型技术的个性化预成形钛网技术可以精确地重建骨折及伴有骨缺损的眼眶,在钛网上植入Medpor可有效矫正眼球内陷及眼球下移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 眼球内陷 镜像 个性化钛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定位和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世洪 赵威 +3 位作者 曾梁楠 黄成龙 李明霞 肖金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85-1487,共3页
目的:评价锥形束CT定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准确性,探究其在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就诊全景片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64例(86侧)患者,术前采用锥形束CT进一步检查定位,指导选择合适方式拔除患... 目的:评价锥形束CT定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准确性,探究其在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就诊全景片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64例(86侧)患者,术前采用锥形束CT进一步检查定位,指导选择合适方式拔除患牙,并运用诊断测试方法评价术前锥形束CT定位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牙均按术前设计顺利拔除;术前锥形束CT观察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突破下颌管壁判断的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93.5%,Youden指数为0.88;术后拔牙创均Ⅰ期愈合,除1例出现暂时性下唇麻木外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锥形束CT能清晰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在其拔除方案的制订和手术操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阻生 拔牙 锥形束CT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皱术切口、表浅肌肉筋膜系统及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夏德林 付光新 +1 位作者 马征 刘道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除皱术切口、面部表浅肌肉筋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及胸锁乳突肌瓣在减少腮腺良性肿瘤术后畸形和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中的应用。方法:经耳屏缘稍靠后,绕耳垂向上至颅耳沟下1/3,向后转至枕部... 目的:探讨除皱术切口、面部表浅肌肉筋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及胸锁乳突肌瓣在减少腮腺良性肿瘤术后畸形和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中的应用。方法:经耳屏缘稍靠后,绕耳垂向上至颅耳沟下1/3,向后转至枕部发际缘向下。切开后分皮肤皮下及SMAS两层向前翻瓣。解剖面神经总干及分支,常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分离蒂在上的部分胸锁乳突肌瓣充填缺损,SMAS向后牵拉折叠缝合。本组共2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男11例,女15例。结果:术后随访12~56个月,26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腮腺手术区域无凹陷畸形,瘢痕细小隐蔽,外形满意,无涎漏。2例术后暂时性面瘫,均在3个月内恢复,1例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结论:除皱术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中较传统腮腺术切口隐蔽美观。良性肿瘤切除后即刻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充填,SMAS牵拉折叠缝合,可以有效地避免术后面部畸形,并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除皱 SMAS胸锁乳突肌瓣 Frey′s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同源异型盒基因1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力 唐君玲 梁尚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6-257,261,共3页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研究同源异型盒基因(MSX)1外显子1的编码区,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患者MSX1基因外显子1的编码区内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研究同源异型盒基因(MSX)1外显子1的编码区,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患者MSX1基因外显子1的编码区内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以45名健康人为对照组,45名NSCL/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MSX1基因多态性。结果SSCP分析显示NSCL/P患者(45名)与对照组(45名)样本的电泳速率相同,提示无多态性存在。结论MSX1基因外显子1未发现多态性的存在,其与NSCL/P患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型盒基因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肖金刚 刘磊 +2 位作者 田卫东 梁尚争 刘家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治经验,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5年收治的3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行DSA检查,均诊断为颈动脉体瘤;B超检查14例,12例诊断为颈动脉...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治经验,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5年收治的3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行DSA检查,均诊断为颈动脉体瘤;B超检查14例,12例诊断为颈动脉体瘤;CT检查20例,16例诊断为颈动脉体瘤;MRI/MRA检查16例,14例诊断为颈动脉体瘤。22例患者行TBO检查,8例为阳性。3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9例患者预后良好,1例发生永久性偏瘫,随诊期间无肿瘤复发。结论:DSA检查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最佳方法,而MRI/MRA和BUS检查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颈动脉体瘤的首选治疗措施。DSA和TBO同时检查,能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行Matas训练。术中精细的解剖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诊断 治疗 颈动脉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诱导剂对拔牙创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俊良 单春城 +1 位作者 何芸 夏德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以明胶海绵为载体,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组成的成骨诱导剂对拔牙创愈合和牙槽嵴形态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家兔,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右侧拔牙创内填入载有成骨诱导剂的明胶海绵,作为实验侧;左侧填入空载明... 目的探讨以明胶海绵为载体,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组成的成骨诱导剂对拔牙创愈合和牙槽嵴形态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家兔,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右侧拔牙创内填入载有成骨诱导剂的明胶海绵,作为实验侧;左侧填入空载明胶海绵,作为对照侧。拔牙后第1、2、4、8、12周各处死10只动物,取双侧牙槽骨标本,拍摄X线片,并测量骨缺损区新骨密度;用组织学方法评价拔牙创愈合情况;并于12周时,测量拔牙区牙槽嵴高度吸收值。结果 X线片骨密度测量显示:术后2、4、8、12周,实验侧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侧拔牙创内成骨现象较对照侧早,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更活跃。12周时实验侧牙槽嵴高度吸收值小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组成的成骨诱导剂能促进拔牙创愈合,加速成骨和骨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诱导剂 拔牙创 明胶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的胶原生物膜对骨缺损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征 孙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通过观测两种不同厚度的脱细胞基质胶原膜在兔颅骨骨缺损再生修复中引导骨组织再生的能力和特点,为两种厚度的生物胶原膜的临床应用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对兔颅骨骨缺损采用A型和C型脱细胞基质胶原膜覆盖通过X线检查、骨组织切... 目的:通过观测两种不同厚度的脱细胞基质胶原膜在兔颅骨骨缺损再生修复中引导骨组织再生的能力和特点,为两种厚度的生物胶原膜的临床应用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对兔颅骨骨缺损采用A型和C型脱细胞基质胶原膜覆盖通过X线检查、骨组织切片苏木静-伊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图像分析观察骨缺损区不同实验程期(4、8、12周)的组织修复状况。结果:两种不同厚度的脱细胞基质胶原膜在兔颅骨的骨缺损修复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良好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性和操作性。结论:两种不同厚度的脱细胞基质胶原膜均可起到屏障纤维结缔组织,引导新骨再生,完全修复骨缺损的作用;两种不同厚度的脱细胞基质胶原膜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骨缺损的作用经过动物试验观察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膜 骨缺损 引导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下颌角部婴儿型肌纤维瘤病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税桦桦 梁尚争 +4 位作者 罗玲 赵威 付光新 胡佳 江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0-341,共2页
对1例左下颌角部婴儿型肌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婴儿型肌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诊断、治疗及预后等。
关键词 婴儿型肌纤维瘤病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磨牙弯曲单根单根管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瑶 惠曦 黄定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5,共2页
上颌第二磨牙单根单根管发生率低,弯曲单根单根管更罕见。本文报道1例弯曲单根单根管上颌第二磨牙,并使用锥形束CT评估其三维根管形态。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根管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腭黏骨膜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颜光堂 梁尚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74-376,共3页
硬腭黏骨膜瓣(简称腭瓣)制备容易、成活率高,可制作成带血管蒂瓣、随意瓣和游离瓣等修复口腔颌面部的软组织缺损,尤其是口腔内较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本文就目前腭瓣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硬腭黏骨膜瓣 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的致癌机制及其与头颈部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税桦桦 罗玲 梁尚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环氧化酶是致炎物质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环氧化酶-2是环氧化酶的诱导型同工酶,在人体头颈部及其他部位的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关系密切。其抑制剂有望应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头颈部肿瘤 抑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微型自攻种植体支抗的临床疗效分析
16
作者 古亚兰 王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75-1676,共2页
关键词 种植体支抗 稳定性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