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护理在儿科复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陈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品管圈护理在儿科复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1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复诊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品管圈护理。观察两... 目的:分析品管圈护理在儿科复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1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复诊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品管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复诊等候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个人信息登记时间、等候区等待复诊时间、医生就诊时间、就诊结束至结账缴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品管圈护理在儿科复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患儿及家属复诊等候时间,提高医院的就诊效率和家属的复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儿科门诊 复诊等候时间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桂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名于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在该科室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27名,儿科常规护理带教方法)和观察组(27名,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对比两组教... 目的分析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名于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在该科室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27名,儿科常规护理带教方法)和观察组(27名,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各项考试成绩和总实习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我领导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实习期间带教教师对其学习态度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儿科护理带教教学效果,提高护生的护理实习成绩,改善护生的学习态度,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护生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 儿科 护理带教 学习成绩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教学结合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瑶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教学结合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在该院儿科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中选取5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传统教学法开展儿科临床护理教学)和观察组(n=26,医护一体化教... 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教学结合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2020年3月期间在该院儿科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中选取5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传统教学法开展儿科临床护理教学)和观察组(n=26,医护一体化教学结合多元化教学法开展儿科临床护理教学)。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实习结束时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和护理实习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实习结束时各项核心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5);观察组护生对各项教学满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护一体化教学结合多元化教学法开展儿科临床护理教学,可显著提高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升护生的护理实习成绩、核心能力,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生的教学评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教学法 多元化教学法 儿科 临床护理 教学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程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1期161-163,共3页
目的分析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在该院儿科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68名,按带教方式分为对照组(n=34,常规儿科护理带教)和观察组(n=34,实施儿科小组合作式教学法)。比较护生出科考试... 目的分析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在该院儿科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68名,按带教方式分为对照组(n=34,常规儿科护理带教)和观察组(n=34,实施儿科小组合作式教学法)。比较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带教教师对护生护理实践中的礼仪表现、沟通能力、服务态度、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评分。结果护生出科时,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教师对护生护理实践中的礼仪表现、沟通能力、服务态度、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合作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显著提高儿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对护生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合作式教学 儿科 护理带教 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癫痫患儿联合应用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忠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9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2例癫痫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参照组患儿实施奥卡西平单独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脑...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2例癫痫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参照组患儿实施奥卡西平单独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脑电图改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55%高于参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总改善率96.77%高于参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参照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评分分别为(49.11±0.81)、(49.35±0.45)、(99.35±0.64)分,均高于参照组的(47.31±1.24)、(47.21±2.25)、(97.10±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精力、药物影响、对发作的担忧、社会功能、情绪状况、自评生活质量、总体健康水平评分分别为(67.58±10.16)、(77.67±11.76)、(69.26±11.25)、(67.29±11.34)、(77.54±11.97)、(68.16±10.49)、(70.69±11.83)、(69.46±10.16)分,均高于参照组的(58.22±10.14)、(67.27±11.13)、(59.04±10.23)、(57.28±10.05)、(65.07±10.28)、(58.36±10.18)、(59.65±10.65)、(60.32±1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联合治疗癫痫患儿疗效理想,脑电图痫样放电改善率较高,还可改善患儿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神经系统慢性疾病 癫痫 左乙拉西坦 奥卡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明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2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0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小儿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2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0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度和患儿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服务干预效果显著,可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个性化护理服务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阳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7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5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乳糖...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5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乳糖酸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好转时间、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痉挛性咳嗽、憋闷、肺部阳性体征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潮气量、吸呼比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改善肺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类百日咳综合征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肺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桂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2期156-157,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20年2月收治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20年2月收治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感染发生率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应用于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治疗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且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提升,有效促进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形式 手足口病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患者体温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瑶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2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患者体温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9年1-6月收治小儿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及...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患者体温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9年1-6月收治小儿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快速降低小儿肺炎患者体温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小儿肺炎 体温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洪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高热惊厥反复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促使高热惊厥患儿在临床治疗中加快康复,并有效控制其高热惊厥的反复发作,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能获得良好的预后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防治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复发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站 亓学海 杨绪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在防治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复发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口服佐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年龄分组为小于...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在防治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复发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口服佐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年龄分组为小于6岁、6~10岁、大于10岁三个年龄段,男、女分组,然后观察两组分别在第1、2、3个月的疗效情况。结果第1个月观察组复发5例、对照组复发15例,第2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8例,第3个月观察组复发0例、对照组复发4例。前3个月观察组总复发7例,对照组总复发27例。年龄组、男女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儿复发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双歧杆菌可明显降低过儿童腹型敏性紫癜的复发,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儿童 过敏性紫癜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娟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8期46-46,49,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患儿58例,按照不同疾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对照组为特发性矮小症患儿。... 目的:观察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患儿58例,按照不同疾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对照组为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两组患儿均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促甲状腺激素(T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以及治疗前后身高、体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SH、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身高和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缺乏症 特发性矮小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平武 马媛媛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3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3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62例重症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行中小剂量丙种... 目的:分析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3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62例重症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行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血小板参数、症状消退时间、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PLT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ITP,能够获得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相当的疗效,且治疗服用更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剂量 丙种球蛋白 儿童 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焕芹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8期168-169,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的有效护理模式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2020年2月收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68例,根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的有效护理模式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2020年2月收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68例,根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和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VC、FEV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辅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并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2期56-56,58,共2页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小儿癫痫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单一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小儿癫痫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单一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各项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临床效果较好,相较于单一奥卡西平用药方法,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小儿癫痫 奥卡西平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PDCA循环管理理念融入到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焕芹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3期96-97,共2页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12月该院78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临床症...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12月该院78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护理中融入PDCA循环管理理念作用显著,既能增强护理效果,又可促进康复,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炎 临床护理 PDCA循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哮喘患者免疫球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其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娟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究小儿哮喘患者免疫球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小儿哮喘患者以及健康体检患儿56例,均进行免疫球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诊断,将小儿哮喘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将健康体检患儿纳入到对... 目的:探究小儿哮喘患者免疫球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小儿哮喘患者以及健康体检患儿56例,均进行免疫球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诊断,将小儿哮喘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将健康体检患儿纳入到对照组各28例。比较两组IgA、IgG、IgM、lgE水平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结果:观察组IgA水平上低于对照组,IgG、IgM、Ig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BC、WBC,PLT、PDW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患儿进行免疫球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免疫球蛋白 红细胞 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预检分诊护理管理措施与护理效果
18
作者 薛焕芹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5期105-106,109,共3页
目的将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护理管理措施作为论述中心,就预检分诊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进行揭示。方法纳选该院收治的16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主体,纳选时间在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期间,按照其护理管理手段将其分成对比组(80例)与... 目的将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护理管理措施作为论述中心,就预检分诊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进行揭示。方法纳选该院收治的16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主体,纳选时间在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期间,按照其护理管理手段将其分成对比组(80例)与研究组(80例),为对比组患儿施以常规化护理管理,为研究组患儿施以预检分诊护理管理,统计分析其管理效果。结果施以不同护理管理后,研究组患儿的皮疹消退用时、均数据热程、住院时间及口腔糜烂愈合用时均显著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研究组明显较高于对比组(97.5%: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为患儿施以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手足口病 预检分诊 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