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宁国有林场生态文化建设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毛莉颖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9期151-152,174,共3页
泰宁国有林场地处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宁县境内,林地分布于泰宁古城周边,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生态文化内涵深厚。该文就泰宁国有林场生态文化建设若干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泰宁国有林场 生态文化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闽杉1号’与阔叶树混交林早期生长分析
2
作者 陈乘贵 范金妹 +4 位作者 余强 苏顺德 吴日明 张求付 刘美利 《福建林业》 2025年第3期46-48,共3页
以杉木优良无性系‘闽杉1号’为研究对象,与杂交马褂木、闽楠和南酸枣开展混交试验,比较分析了5种3年生混交林分的保存率和树高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杉木与杂交马褂木、南酸枣以2∶1∶1比例混交的模式下,‘闽杉1号’生长状态最佳,是营... 以杉木优良无性系‘闽杉1号’为研究对象,与杂交马褂木、闽楠和南酸枣开展混交试验,比较分析了5种3年生混交林分的保存率和树高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杉木与杂交马褂木、南酸枣以2∶1∶1比例混交的模式下,‘闽杉1号’生长状态最佳,是营建杉阔混交林的适宜混交方式;3年生时,该混交模式中各树种的生长表现分别为:杉木平均树高3.75 m、保存率94.66%;杂交马褂木平均树高4.16 m、保存率98.41%;南酸枣平均树高7.69 m、保存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闽杉1号 混交林 阔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公益林的立体精致经营成效
3
作者 刘美利 《福建林业》 2025年第3期14-15,18,共3页
福建省泰宁国有林场作为福建林区的典型代表,肩负着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针对传统林业经营模式存在的林分结构单一、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林场自2018年起率先开展生态公益林立体经营模式探索,构建了“生态+产业+科技”三... 福建省泰宁国有林场作为福建林区的典型代表,肩负着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针对传统林业经营模式存在的林分结构单一、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林场自2018年起率先开展生态公益林立体经营模式探索,构建了“生态+产业+科技”三位一体的创新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乡村振兴 林场 泰宁 林分结构 立体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宁江南油杉群落调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翠丽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为探究江南油杉自然生长情况和天然群落组成,揭示其种群结构特征。于2023年采用样方调查法等调查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江南油杉天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江南油杉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江南油杉群落共有植物种类148种,多样性丰富。其... 为探究江南油杉自然生长情况和天然群落组成,揭示其种群结构特征。于2023年采用样方调查法等调查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江南油杉天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江南油杉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江南油杉群落共有植物种类148种,多样性丰富。其中,草本植物78种,占52.70%;灌木植物46种,占31.08%;乔木24种,占16.22%。67株江南油杉的平均胸径为(31.62±2.23)cm,除极大值(151 cm)外,整体大小较为均匀,主要集中22.3~36.4 cm之间;平均树高为(21.78±0.82)m,多极分化现象明显,差异程度较大,主要集中在16.00~27.00 m之间;平均冠幅为(8.54±0.39) m,但差异较大,其中极大值(21 m)是极小值(2 m)的10.5倍,主要集中在6.00~10.00 m之间。树高、胸径、冠幅三者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胸径与树高间的相关系数为0.416,相关方程为y树高=13.91+0.26x胸径;胸径与冠幅间的相关系数为0.825,相关方程为y冠幅=2+0.21x胸径;冠幅与树高间的相关系数为0.480,相关方程为y冠幅=4.3+0.19x树高。江南油杉小苗或幼树极少,对其种群的更新造成不利影响。适时、适当地对草本层、灌木层、冠层进行梳理是人工促进其种群延续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自然群落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马尾松林分改造与松材线虫病除治 被引量:1
5
作者 严琳香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8期111-112,142,共3页
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处泰宁县境内,总面积23 487hm2,其中以马尾松为优势树种的林分面积达5 560hm2,2007年以来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给自然遗产地的保护造成了很大影响,通过对疫木的及时除治、林分的修复,以增强自然遗产地的抗性和改善景观。
关键词 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 马尾松 松材线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含笑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最优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岚棋 张娟 +3 位作者 黄云鹏 刘美利 范辉华 汤行昊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57-63,共7页
为了探究福建含笑Michelia fujianensis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以及掌握更快捷、准确地估测福建含笑苗木生物量的方法,研究以1 a生福建含笑苗木为试验材料,采取整株收获法,测量苗木根、茎、叶以及单株的生物量,并以地径(D)、苗高(H)、地径... 为了探究福建含笑Michelia fujianensis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以及掌握更快捷、准确地估测福建含笑苗木生物量的方法,研究以1 a生福建含笑苗木为试验材料,采取整株收获法,测量苗木根、茎、叶以及单株的生物量,并以地径(D)、苗高(H)、地径与苗高的乘积(DH)、地径平方与苗高的乘积(D^(2)H)4个生长指标作为自变量,对生长指标与苗木生物量分配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回归方程拟合福建含笑苗木各器官及单株生物量的预估模型,选取最优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福建含笑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为茎>根>叶,非光合器官生物量与生长之间相关性更强,体现了福建含笑苗期生存策略为集中投资茎生物量和根生物量,这除了能提高苗木自身传输效率,还有利于向垂直方向以及地下四周拓展营养空间,争夺土壤资源。D2H对于根、茎以及单株生物量拟合效果最好,而苗高对于叶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并且各器官最优拟合模型多为幂函数,其具有较大的决定系数和较小的估计值标准误差,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对不同变量应该合理选择与之最适宜的预测指标进行模型的拟合从而提高预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含笑 生物量分配 生长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树种福建含笑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俊楠 汤行昊 +4 位作者 张岚棋 谢伟伟 刘美利 范辉华 黄云鹏 《福建林业》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福建含笑是福建省重点保护的濒危树种。本文对福建含笑的种群现状、研究现状以及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等状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和建议,为福建含笑的保护与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福建含笑 濒危物种 生物多样性 威胁因子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厚朴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舒枭 杨志玲 +4 位作者 杨旭 段红平 于华会 黄建昌 李树朝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7-461,共5页
The length,width,thickness,length/width ratio and 100-seed weight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seeds from 15 natu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in China were measured and their germination rates were tested.The results showed th... The length,width,thickness,length/width ratio and 100-seed weight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seeds from 15 natu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in China were measured and their germination rates were tes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eeds from different region in seed characters and 100-seed weight.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eed characters and geographical climatic factors showed that the main variation wa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s.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frost-free period were the leading ecological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seed variation.The results of tes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rmination rates among different seed sources.The seeds from Ningqiang had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rate,while that from Kaixian the minimum.The seeds from Jingning,Wuyishan and Longsheng had high germination potential.According to cluster analysis on 5 trait-location mean values including seed size and quality and geographical climatic factors,the Magnolia officinalis from 15 natu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could be divided into 2 provenance regions,i.e.south-east M.officinalis provenance region and north-west provenanc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产地 种源 种子性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大田栲树次生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28
9
作者 范海兰 洪伟 +2 位作者 吴承祯 宋萍 涂育合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4-49,共6页
 在福建大田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次生林内,应用相邻格子法设置3200m2样地,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栲树种群、罗浮栲(C.fabriHance)种群、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inn.)Presl〕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  在福建大田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Franch.)次生林内,应用相邻格子法设置3200m2样地,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栲树种群、罗浮栲(C.fabriHance)种群、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inn.)Presl〕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栲树种群和罗浮栲种群从Ⅰ、Ⅱ级幼苗到Ⅲ级幼苗发育过程中出现死亡高峰;3个优势种群从Ⅲ级幼苗向第4立木级的生长过程中,死亡率也很高。栲树、罗浮栲和樟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差别较大,栲树种群在幼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树及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罗浮栲种群在幼树阶段呈集群分布、中树阶段呈均匀分布、大树阶段呈随机分布;樟树种群在幼树及大树阶段呈均匀分布,中树阶段为随机分布。不同区组规模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树 次生林 优势种 种群结构 结构动态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丝栗栲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睿 洪伟 +5 位作者 郭文才 吴承祯 宋萍 钱莲文 范海兰 涂育合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66-670,共5页
在中亚热带丝栗栲群落依不同坡向不同坡位设置8块样地,应用β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该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结果表明,丝栗栲群落中物种周转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坡的阳坡,该结论对探索正红菇的生态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应用二元属... 在中亚热带丝栗栲群落依不同坡向不同坡位设置8块样地,应用β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该群落的物种周转速率。结果表明,丝栗栲群落中物种周转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坡的阳坡,该结论对探索正红菇的生态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应用二元属性数据进行测度,结果表明βWS与βT具有相同的生态学含义;βR能较好地反映该丝栗栲群落沿不同坡向及坡位的物种周转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丝栗栲 群落 物种周转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栲树次生林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海兰 洪伟 +4 位作者 闫淑君 吴承祯 宋萍 朱慧 涂育合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0-273,282,共5页
对福建大田县栲树次生林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2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束植物59种,隶属于33科46属,单种属比例高,优势科为壳斗科、茶科、樟科等;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 对福建大田县栲树次生林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2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束植物59种,隶属于33科46属,单种属比例高,优势科为壳斗科、茶科、樟科等;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分别占区系属数的25 58%和18 6%,与福建植物区系、万木林天然林的地理成分相比,具有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类型所占比例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栲树 次生林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不同产地家系定向培育大径材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2 位作者 林武星 蔡天贵 赵世荣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良种是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12个产地的65个杉木优良家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 以福建邵武的杉木优良家系为对照 结果表明: 选用杉木优良家系培育大径材,可以缩短杉木大径材培育年限, 18年生已接近或达到大径材培养标准, ... 良种是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12个产地的65个杉木优良家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 以福建邵武的杉木优良家系为对照 结果表明: 选用杉木优良家系培育大径材,可以缩短杉木大径材培育年限, 18年生已接近或达到大径材培养标准, 同时提高林分产量和大径材出材量; 分析了不同产地和不同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 11个产地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优于对照, 胸径生长都达到培育大径材标准; 筛选出50个速生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产地 家系 定向培育 大径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整地方式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2 位作者 林武星 赵世荣 郑兆飞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14,19,共4页
对不同整地方式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整地方式对3种立地6年生杉木幼林的生长效应,呈现全垦>带垦>穴垦的趋势,但这种作用效应在不同立地条件上是有差别的,整地对杉木幼林地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在低地位指数级较为明显... 对不同整地方式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生长过程研究表明:整地方式对3种立地6年生杉木幼林的生长效应,呈现全垦>带垦>穴垦的趋势,但这种作用效应在不同立地条件上是有差别的,整地对杉木幼林地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在低地位指数级较为明显,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18以上指数级)则差别不显著.杉木生长过程分析表明:全面整地、带状整地等高规格整地方式最终并不能改变立地质量,18年生以后整地效应逐渐消失,对杉木林分的终期生长量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定向培育 整地方式 杉木幼林 比较研究 生长效应 立地条件 过程研究 作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山地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 被引量:27
14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廖祖辉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3期72-75,共4页
在闽北、闽中山地,通过对杉木大径材培育过程中的遗传控制、密度控制、立地控制与林分施肥等主要措施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优化方案,即选用杉木优良家系,选择18指数以上的立地,初植密度 1 800-2 505株/hm2,间伐后保... 在闽北、闽中山地,通过对杉木大径材培育过程中的遗传控制、密度控制、立地控制与林分施肥等主要措施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优化方案,即选用杉木优良家系,选择18指数以上的立地,初植密度 1 800-2 505株/hm2,间伐后保留密度1 100-1 200株/hm2,可不施肥。为杉木大径材的目标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定向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含笑种子特征及百日苗生长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行昊 张岚棋 +3 位作者 张娟 刘美利 范辉华 黄云鹏 《福建林业》 2023年第6期31-35,共5页
为明确福建含笑不同居群间种子特征差异及其与苗木生长的影响,对4个不同居群种子形态特征和百日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多重比较、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个居群的福建含笑种子除了千粒重有显著差异,... 为明确福建含笑不同居群间种子特征差异及其与苗木生长的影响,对4个不同居群种子形态特征和百日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多重比较、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个居群的福建含笑种子除了千粒重有显著差异,长径、宽径、长宽比、周长、面积等种子性状均无显著差异,各指标变异系数变幅仅为1.47%~5.47%。在百日苗生长情况方面,后北居群福建含笑百日苗的苗高显著高于其它3个居群,其余苗木生长指标也均大于其它居群,但差异不显著,与种子特征指标相比,4个居群百日苗的生长指标之间虽差异不大,但变异系数有明显增加。这说明福建含笑种子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不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但从种子到苗期,福建含笑各居群的变异在增大。并且福建含笑种子的特征指标与生长指标之间均成正相关关系,其种子形态特征会显著影响苗木的生长特征,采用外形较大的种子进行育苗,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苗高、地径生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含笑 种子 形态特征 百日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适宜经营密度 被引量:42
16
作者 涂育合 叶功富 +2 位作者 林武星 赵世荣 郑兆飞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0-534,共5页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管理方式32年生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以间伐后保留密度为1 200株·hm-2的林分最高,1 620株·hm-2的林分其次,600株·hm-2的林分最低;径级分...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管理方式32年生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以间伐后保留密度为1 200株·hm-2的林分最高,1 620株·hm-2的林分其次,600株·hm-2的林分最低;径级分配状况差异明显,随着林分经营密度的降低,径级分布向大径木的方向偏移;不同规格材的出材量高低与林分密度相关密切.分析不同密度管理方式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建立冠幅与胸径和最大密度等相关数学模型,得出培育杉木大径材的适宜主伐密度18指数级为1 005~1 382株·hm-2,20指数级为959~1 319株·hm-2,确定了不同径级适宜经营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杉木 大径材 定向培育 经营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栽培试验及经营管理技术 被引量:26
17
作者 涂育合 叶功富 +2 位作者 林照授 田有圳 黄金桃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针对凹叶厚朴材药两用的特点,开展凹叶厚朴立地条件选择、密度控制、混交造林、生长收获模型、丛干数管理、木材材性等系统研究,形成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优化培育模式,为今后大面积营造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提供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技... 针对凹叶厚朴材药两用的特点,开展凹叶厚朴立地条件选择、密度控制、混交造林、生长收获模型、丛干数管理、木材材性等系统研究,形成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优化培育模式,为今后大面积营造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提供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材药两用林 栽培试验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定向培育的立地选择 被引量:17
18
作者 田有圳 林照授 +2 位作者 黄金桃 涂育合 叶功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3,共3页
凹叶厚朴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厚朴为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树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坡位、坡向对厚朴生长的影响均较大,在山坡下部、阳坡生长较好;海拔高度对厚朴生长的影响效应小于坡位、坡向、坡度,且立地因... 凹叶厚朴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厚朴为喜温暖、湿润和肥沃树种,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坡位、坡向对厚朴生长的影响均较大,在山坡下部、阳坡生长较好;海拔高度对厚朴生长的影响效应小于坡位、坡向、坡度,且立地因子与厚朴生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线性关系。结合不同厚朴试验林的土壤调查数据,建立了福建闽中山地厚朴人工林立地类型表,并认为Ⅲ类立地不适宜培育厚朴材药两用林,厚朴材药两用林培育应选择Ⅱ类以上的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材药两用林 立地选择 立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黄金桃 叶功富 +2 位作者 田有圳 林照授 涂育合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6,共3页
通过对24年生凹叶厚朴不同混交林的试验,结果表明:(1)凹叶厚朴作为杉木、马尾松的伴生树种,采用行带混交或插花方式较好,24年生杉木、凹叶厚朴混交林中凹叶厚朴树高、胸径分别比对照提高8.1%和4.4%;(2)作为主要树种,采用行带混交或带状... 通过对24年生凹叶厚朴不同混交林的试验,结果表明:(1)凹叶厚朴作为杉木、马尾松的伴生树种,采用行带混交或插花方式较好,24年生杉木、凹叶厚朴混交林中凹叶厚朴树高、胸径分别比对照提高8.1%和4.4%;(2)作为主要树种,采用行带混交或带状混交为宜,种间关系比较协调;(3)与杉木、湿地松行间混交效果不理想;(4)凹叶厚朴、马尾松混交林明显增加枯落物、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状和土壤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树种和混交方式是成功培育凹叶厚朴材药两用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材药两用林 混交造林 生长效果 改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叶厚朴一元立木材积方程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有圳 黄金桃 +2 位作者 林照授 涂育合 叶功富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5-258,共4页
实测 2 39株凹叶厚朴样木的胸径和材积 ,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等拟合一元材积方程并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等建立一元材积方程优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 实测 2 39株凹叶厚朴样木的胸径和材积 ,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等拟合一元材积方程并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遗传算法、三次设计法和改进单纯形法等建立一元材积方程优于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 ;三次设计及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的适用性检验统计量F值不能通过F检验 ,说明不能用三次设计及对数线性化最小二乘法拟合凹叶厚朴的材积方程 ;同时用模外 2 5株凹叶厚朴样木进行检验 ,遗传算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建立的一元材积方程的理论材积与实测材积相吻合。用遗传算法建立的立木材积方程编制了凹叶厚朴的一元材积表。表 3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厚朴 一元立体木材积方程 遗传算法 三次设计法 改进单纯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