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宁县近50年气候资源及主要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尾兰 黄立盛 +1 位作者 江艳芳 欧阳兰娟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51-56,共6页
利用泰宁县1961~2010年的日照、气温及逐年无霜期、降水量等气象资料,分析作物生长期内的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条件及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泰宁县作物生长季内日照时数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光照条... 利用泰宁县1961~2010年的日照、气温及逐年无霜期、降水量等气象资料,分析作物生长期内的光资源、热量资源、水分条件及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泰宁县作物生长季内日照时数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光照条件能满足喜温作物生长需求;热量条件呈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气温显著升高,气温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初霜延后,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活动积温增加;水分条件波动较大,呈双峰型,80年代降水量达最低值,为明显的干冷年份,70年代为湿冷年份,90年代后期多为温暖多雨年份;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有减少的趋势,但洪涝、干旱、冰雹等灾害趋于频繁且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气候资源 气象灾害 变化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宁县“翠碧一号”烤烟种植气象因子分析
2
作者 嵇夏兰 张尾兰 +1 位作者 李玉蓉 杨锋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3期99-100,共2页
利用近10 a泰宁县气象资料分析主栽烤烟品种“翠碧一号”的生长期气温、日照、降雨条件,结果显示,泰宁县具备“翠碧一号”烤烟生产大田期所需适宜温度、日照、降雨条件,但种植过程中会出现不利于烤烟生产的气象灾害。应充分合理利用本... 利用近10 a泰宁县气象资料分析主栽烤烟品种“翠碧一号”的生长期气温、日照、降雨条件,结果显示,泰宁县具备“翠碧一号”烤烟生产大田期所需适宜温度、日照、降雨条件,但种植过程中会出现不利于烤烟生产的气象灾害。应充分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防御气象灾害,达到烤烟优质增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种植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泰宁县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隆辉 肖三梅 廖才科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4期276-276,278,共2页
通过对泰宁县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分析,总结出适宜烤烟生长的气象条件,以利于烤烟正常生长和质量提高,并重点分析了苗床生育期和大田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对烤烟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趋利避害措施,以便指导烟农生产,为烟叶生产管理提供科学... 通过对泰宁县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分析,总结出适宜烤烟生长的气象条件,以利于烤烟正常生长和质量提高,并重点分析了苗床生育期和大田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对烤烟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趋利避害措施,以便指导烟农生产,为烟叶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生长 气候条件 影响 对策 福建泰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20年泰宁县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尾兰 嵇夏兰 +1 位作者 郑世文 杨锋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利用泰宁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56—2020年逐日降雨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近65年来泰宁暴雨日数年、季、月分布、极端强降雨极值和日数等气候特征;利用泰宁9个乡镇区域气象站和泰宁县国家... 利用泰宁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56—2020年逐日降雨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近65年来泰宁暴雨日数年、季、月分布、极端强降雨极值和日数等气候特征;利用泰宁9个乡镇区域气象站和泰宁县国家气象观测站2009—2020年逐日降雨资料,分析研究泰宁县强降雨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泰宁暴雨月际变化呈单锋型,峰点在6月(占32.4%),年均暴雨日数5.2 d;1989年以后各月暴雨发生频次均为增多趋势。(2)近65年泰宁暴雨发生概率和强度呈增多趋势,特别是1997年后,暴雨日数、大暴雨和连续性暴雨次数均有明显增加趋势,年际间震荡变化幅度增大。(3)泰宁南、北各有一个暴雨中心,与泰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对水汽的抬升和喇叭口地形对水汽的汇聚增幅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数 暴雨极值 气候变化特征 地形增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宁县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志玲 郑世文 罗小清 《福建热作科技》 2021年第4期49-50,53,共3页
结合泰宁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近50年(1968-2017年)的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对泰宁铁皮石斛种植的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探究泰宁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的不利气象条件以及其产生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防范... 结合泰宁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近50年(1968-2017年)的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对泰宁铁皮石斛种植的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探究泰宁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的不利气象条件以及其产生的影响,据此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以期提高泰宁铁皮石斛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适应性 气候条件 不利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气候资源分析及气象灾害预报
6
作者 廖才科 黄立盛 +2 位作者 洪唯群 江贤华 毛荣方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利用泰宁县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及大监站近几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气候资源情况及主要气象灾害特征。介绍了该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预报情况。
关键词 泰宁 世界自然遗产地 气候资源 气象灾害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宁县暴雨的年际变化及趋势分析
7
作者 嵇夏兰 杨锋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86-88,91,共4页
基于1982—2021年泰宁县气象数据,分析暴雨日数及极端气象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泰宁县暴雨频次呈显著上升趋势,1997年之后暴雨发生年份更集中,暴雨周期缩短且强度增大;暴雨主要集中在5—6月,台风季节(7—9月)也有暴雨发生。极... 基于1982—2021年泰宁县气象数据,分析暴雨日数及极端气象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泰宁县暴雨频次呈显著上升趋势,1997年之后暴雨发生年份更集中,暴雨周期缩短且强度增大;暴雨主要集中在5—6月,台风季节(7—9月)也有暴雨发生。极端降水事件频次自2000年后逐年增多,暴雨和大暴雨强度显著增加,且降水量极值逐年上升,这与气候变化紧密关联。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分析表明,暴雨和极端降水事件的上升趋势近年来尤为显著。泰宁县的暴雨气候变化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加强该地区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以提升人们应对暴雨和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财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暴雨日数 泰宁县 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特大洪涝灾害的气象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尾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798-7802,共5页
对2010年发生在闽西北山区6月18日和7月7日的2场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特征、卫星云图演变、多普勒雷达数据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大暴雨过程均是在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和西南急流在福建省中北面的强风速辐合... 对2010年发生在闽西北山区6月18日和7月7日的2场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特征、卫星云图演变、多普勒雷达数据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大暴雨过程均是在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和西南急流在福建省中北面的强风速辐合的相互作用下,有充分的水汽、较强的上升运动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下产生的;高低空系统的垂直结构关系是影响大暴雨范围的重要因素,暴雨的强度和各物理量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次暴雨雷达回波均呈带状,且该强中心的长轴与移动方向基本一致,是2次暴雨的重要特征。卫星云图资料能实时监测天气系统的生消、发展、移动过程,在短时天气预报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大暴雨 气象成因 对比分析 闽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对森林防火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雪芹 李日豪 王珊珊 《农技服务》 2011年第12期1720-1720,共1页
综述了气象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和影响、气象在救火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及如何应用气象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
关键词 气象因子 三明市 森林防火 森林救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宁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隆辉 张家斌 张尾兰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为合理利用气候条件,开发旅游资源,利用泰宁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8年气象资料,分别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方法,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子进行权重分配,得出综合舒适指数方法,进行气候舒适度指数计算,对泰宁县全年旅游气候... 为合理利用气候条件,开发旅游资源,利用泰宁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8年气象资料,分别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方法,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子进行权重分配,得出综合舒适指数方法,进行气候舒适度指数计算,对泰宁县全年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并以2019年气象资料对综合舒适指数的可信性作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泰宁旅游气候最舒适期在4月、5月、10月和11月;较舒适期为1-3月和6月、9月、12月;7月、8月为较不舒适期;只要合理选择出游时间,春季降水对旅游活动影响不大,每月较大降水日数不多,日降水量≥10.0mm的日数占全月的23%-27%,日降水量≥25.0mm的日数占全月的10%-13%;泰宁县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发展旅游的气候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度 着衣指数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城市“干岛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少丽 郑礼新 +3 位作者 郑世文 邹夷 吕文惠 黄阳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329-11332,共4页
利用厦门市2个气象观测台站的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和通过温度及水汽压观测资料计算绝对湿度,对厦门市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年、季、月变化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进行城市"干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厦门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市... 利用厦门市2个气象观测台站的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和通过温度及水汽压观测资料计算绝对湿度,对厦门市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的年、季、月变化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进行城市"干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厦门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市区城区和郊区城区的空气湿度有着不一样的变化规律,20世纪市区城区并没有明显的"干岛效应";②20世纪90年代以前年平均空气湿度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从90年代初起,厦门的郊区城区空气湿度开始明显减小,两站分别在1993年和2004年出现变干的突变,21世纪初开始,厦门市区城区和郊区城区都明显变干;③从季节变化来看,季平均相对湿度,同安站各季节都呈减小趋势,厦门站没有明显变化;而季平均绝对湿度,同安站主要是春夏季呈明显减小趋势,秋冬季变化不明显,厦门站主要是夏季呈明显减小趋势,其余季节变化不明显;④从各时次的空气湿度气候变化来看,同安站在4个时次都呈明显变小趋势,相对湿度以20:00和08:00变小趋势最明显,绝对湿度以14:00变小趋势最明显;厦门站只在14:00相对湿度明显变小,绝对湿度在02:00和20:00变小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市 干岛效应 空气湿度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接地极不同间距对接地电阻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荣方 廖才科 +2 位作者 廖云和 杜大梁 宋亚杰 《绿色科技》 2012年第6期175-176,共2页
采用试验的方法,利用几个中小型地网工程垂直接地极不同间距接地电阻的实测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垂直接地极间不同间距对接地电阻的影响,得到了具有工程参考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垂直接地极 不同间距 接地降阻效果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北山区一次致灾暴雨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尾兰 杨锋 嵇夏兰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1期183-185,共3页
2016年5月8日闽西北山区出现了分散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造成闽西北山区泰宁发生泥石流灾害。基于地面、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此次致灾暴雨过程特征。结果表明:(1)特大暴雨期间,西南... 2016年5月8日闽西北山区出现了分散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造成闽西北山区泰宁发生泥石流灾害。基于地面、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此次致灾暴雨过程特征。结果表明:(1)特大暴雨期间,西南急流显著,有静止锋切变维持和暖切南侧有明显的风速辐合,近地层有辐合线存在,高层抽吸特征明显,是典型的福建暴雨形势。(2)边界层有冷空气侵入,地形动力抬升和喇叭口地形收缩作用为特大暴雨形成提供很好的条件。(3)雷达组合反射率上有多个“列车效应”,最强降水时段,在风廓线上能看到明显的风速辐合,加密自动站上存在中尺度辐合,对暴雨有着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势 地形 雷达 区域自动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移动通信基站雷击实例分析与整改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隆辉 肖三梅 廖才科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期131-132,共2页
于2009年6月16日对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移动基站专变、联通基站专变高压雷击事故进行实地勘查分析,发现电源线路侵入的雷电过电压是基站遭受雷击的罪魁祸首,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普遍适用的防护措施和整改方案。
关键词 通信基站 雷击 接地 过电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安市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丹平 潘志玲 罗苑苗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3期91-92,94,共3页
利用永安国家基准气候站1969—2018年降水资料,分析总结了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永安市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7.6 mm/10年,在1975年及2018年发生突变。一年中降水集中在3—6月,5月为降水量峰值;降水时段集中在春季,春... 利用永安国家基准气候站1969—2018年降水资料,分析总结了近50年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永安市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7.6 mm/10年,在1975年及2018年发生突变。一年中降水集中在3—6月,5月为降水量峰值;降水时段集中在春季,春季降水占50%以上,呈显著下降趋势,是导致全年降水下降的直接原因。1969—2018年有11年降水异常度较大,大部分年份发生较明显的ENSO事件,说明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伴有降水非正常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变化特征 异常度 M-K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北一次罕见的冬季暴雨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16
作者 张尾兰 李玉蓉 欧阳兰娟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应用天气学及物理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年12月15日~16日的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暴雪产生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和700 hPa切变线的强风速辐合区中,强冷空气东移南下与暖湿空气的交馁作用,使得系统强烈发展,触发了强...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应用天气学及物理诊断分析方法,对2010年12月15日~16日的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暴雪产生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和700 hPa切变线的强风速辐合区中,强冷空气东移南下与暖湿空气的交馁作用,使得系统强烈发展,触发了强降雪的发生;此次暴雪过程有两支水汽来源,一支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另一支来自西北太平洋西侧的东南暖湿气流;低空急流轴上的风速脉动中形成的中小尺度系统是暴雪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西南暖湿气流在东北侵入的冷垫上爬升为暴雪提供了有利条件,深厚的水汽条件及有利的散合场配置对本次暴雪的产生起了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北 暴雪 环流特征 物理量场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北山区降水垂直变化特征初步分析
17
作者 嵇夏兰 张尾兰 郑世文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8期44-45,共2页
以泰宁县北溪一线3个气象代表站为例,分析闽西北山区降水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闽西北山区海拔高度每增加100 m年降水量大约增加30 mm;5—6月主汛期降水较集中,尤其是6月中下旬的旬降水量达最多;期间稳定强回波带形成的列车效应,易造... 以泰宁县北溪一线3个气象代表站为例,分析闽西北山区降水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闽西北山区海拔高度每增加100 m年降水量大约增加30 mm;5—6月主汛期降水较集中,尤其是6月中下旬的旬降水量达最多;期间稳定强回波带形成的列车效应,易造成持续强降水;北高南低地形及河流分布对暴雨有明显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北 降水 垂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2月20—21日三明市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18
作者 潘志玲 王丹平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2期117-118,126,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9年2月20—21日福建省三明市强对流天气过程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以雷雨大风和冰雹为主,属于暖区降水,降雹类型为暖平流强迫型。西南急流为此次强对流过程提供水汽...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9年2月20—21日福建省三明市强对流天气过程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以雷雨大风和冰雹为主,属于暖区降水,降雹类型为暖平流强迫型。西南急流为此次强对流过程提供水汽、不稳定能量,低层辐合系统对强对流触发和维持有重要指示作用。对流云团回波特征明显,出现钩状回波、“V”型缺口和三体散射长钉。此次风暴单体强质心位于0℃与-20℃高度,利于雹胚发展,但对大冰雹增长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冰雹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