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喉盖仑神经吻合支新解剖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晓光 孙俊 +3 位作者 叶聪俊 王文慧 展鸿谋 Louis.Traissac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人喉盖仑(Galen)神经吻合支的解剖构成及分类。方法 用显微神经解剖方法对100例新鲜人半喉及其喉神经进行系统地研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人喉盖仑神经吻合支分为上、下两个解剖部分,上部来源于... 目的 进一步研究人喉盖仑(Galen)神经吻合支的解剖构成及分类。方法 用显微神经解剖方法对100例新鲜人半喉及其喉神经进行系统地研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人喉盖仑神经吻合支分为上、下两个解剖部分,上部来源于喉上神经内支的末梢支,下部来源于喉返神经后支的末梢支。在此基础上,将其解剖类型分为三型,并认为其出现率既非30%亦非60%,而是91%。结论 来源于喉返神经后支的喉内与喉上神经内支的吻合支才是盖仑神经吻合支,按其解剖构成分三型,Ⅰ型占 75%,Ⅱ型占 20%,Ⅲ型占 5%,年龄因素不影响其出现率,左、右侧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盖仑神经吻合支在喉神经感觉传导通路上所发挥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仑神经吻合支 解剖分类 人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TM)前房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琦 I.Riss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房水引流装置Express^(TM)前房植入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41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Express^(TM)前房植入术,术中将ExpressTM值于巩膜瓣下,部分顽固性病例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或5-Fu,术后监测...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房水引流装置Express^(TM)前房植入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41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Express^(TM)前房植入术,术中将ExpressTM值于巩膜瓣下,部分顽固性病例联合应用丝裂霉素或5-Fu,术后监测眼压、视力、视野情况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41例难治青光眼,术后半年平均眼压(14.65±1.96)mmHg;一年平均眼压(13.81±1.91)mmHg。术后12个月,所有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41例眼术前、术后视力无明显改变,完全成功33例占80%,总手术成功率90.2%(37/41),本组失败4例,为眼压控制制不好或视野损伤加重,再次植入Express^(TM)或行睫状体冷凝或小梁切除手术。并发症:有3例浅前房、2例短暂性眼压升高,无排斥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Express^(TM)前房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RESS^TM 前房植入术 难治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于离散曲线上逐点切线方向估计的一种改进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崔芊 席平 戴模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5,共6页
在图像分析中,离散曲线的切线估计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作者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直线段识别的切线估计算法,对于离散曲线上的每一点,通过寻找过该点的最长离散直线段来估算该点的切线。为了检测新算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新算法与传统算法被用... 在图像分析中,离散曲线的切线估计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作者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直线段识别的切线估计算法,对于离散曲线上的每一点,通过寻找过该点的最长离散直线段来估算该点的切线。为了检测新算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新算法与传统算法被用在不同精度的圆和椭圆上进行实验,实验比较了两种不同算法的平均错误和最大错误,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离散切线 离散直线段识别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ics of interest--‘Animal model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4
作者 高伟坚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98-98,共1页
高伟坚博士,英籍华人,1986年出生于英国。18岁以全优成绩考取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院。2008年以优等生荣誉毕业,获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2004~2012年,先后获得“默沙东杰出学术成就奖”、英联邦帕金森氏病学会的“... 高伟坚博士,英籍华人,1986年出生于英国。18岁以全优成绩考取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院。2008年以优等生荣誉毕业,获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2004~2012年,先后获得“默沙东杰出学术成就奖”、英联邦帕金森氏病学会的“杰出研究和展示奖”、“曼彻斯特领袖项目”金奖、双重博士奖学金。他从小热爱生物医学,经过系统求学过程及严格的科研训练,在科研课题设计和科技论文撰写方面,表现出不菲的成绩。毕业后仅仅两年,便发表有影响的科技论文4篇。并参与Springer 组织的‘L-DOPA-induced dyskinesia in Parkinson ’ s disease ’一书的编撰工作。同时,还组织申请国际合作课题两项,参研课题四项。高博士现供职于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在华开展联合研发工作期间,多次表达了“自己作为华人,愿意为祖国生物医学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想法”。也深知华人科学家因为语言障碍,而在科技论文发表和科研课题申请上遇到的重重困难。经我刊编委推荐及编辑部与部分专家讨论商议,特聘请高博士为两刊特约通讯员,开设专栏,希望高博士从信息获取、论文撰写、课题设计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定期向我刊介绍业内国际前沿动态,为我刊读者扩大视角。 本期推出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动物选择和模型制作,欢迎读者就相关内容展开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 曼彻斯特大学 华人科学家 博士学位 帕金森氏病 科技论文 生物医学 论文撰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大腺瘤的放射治疗
5
作者 潘自强 JPMaire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17-319,322,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放疗在垂体大腺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后期反应。 方法 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SaintAndré医院自1981 年1 月到1991 年6 月收治90 例垂体大腺瘤,其中84 例术后放疗,6 例单纯放疗。照射剂量...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放疗在垂体大腺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后期反应。 方法 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SaintAndré医院自1981 年1 月到1991 年6 月收治90 例垂体大腺瘤,其中84 例术后放疗,6 例单纯放疗。照射剂量为45~56Gy,分次量1-8~2Gy。 结果 86 例肿瘤控制,局控率95-6% 。放射后接受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腺激素作为替代治疗的患者分别增加19% 、18% 和10 % 。4 例患者因脑血管意外死亡。 结论 对垂体大腺瘤给予45Gy 照射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大腺瘤 放射疗法 后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