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tox技术检测多环芳烃生物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金丽 袁建军 +1 位作者 郑天凌 席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8-71,共4页
利用Microtox技术检测 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毒性结果表明 ,二甲亚砜配制的测试液中萘、菲及荧蒽均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性 ,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同浓度下毒性菲 >萘 ;测试液中当萘浓度小于其溶解度时即产生 10 0 %的抑光... 利用Microtox技术检测 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毒性结果表明 ,二甲亚砜配制的测试液中萘、菲及荧蒽均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性 ,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同浓度下毒性菲 >萘 ;测试液中当萘浓度小于其溶解度时即产生 10 0 %的抑光率 ,萘EC50 为 4 .32mg/L ,而菲及荧蒽浓度近其溶解度时所产生的最大抑光率分别为 <5 0 %和15 %左右 ;芘及蒽最大浓度时则对发光细菌无生物毒性显示。表明Microtox技术可有效检测低环化合物萘的生物毒性 ,但对高环化合物 (≥ 3环 )的检测因受其低水溶性的限制而灵敏度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 多环芳烃化合物 发光细菌 荧蒽 烃污染 浓度 溶解度 利用 技术检测 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31
2
作者 袁建军 谢嘉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4-18,共5页
在 2 0 0 1年 1~ 1 2月期间 ,对泉州湾近岸海域水质进行了 3期的监测 ,对样品的水温及pH值、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总汞、铜、铅、镉、石油类等 1 4项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并对该湾水质现状... 在 2 0 0 1年 1~ 1 2月期间 ,对泉州湾近岸海域水质进行了 3期的监测 ,对样品的水温及pH值、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总汞、铜、铅、镉、石油类等 1 4项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并对该湾水质现状进行评价 .其结果表明 :无机氮含量测值 1 0 0 %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值 ,活性磷酸盐含量基本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 (超标率为 33% ) ,其他指标测值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 ,营养指数E值为 2 3( >1 ) ,属富营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 水质调查 泉州湾 营养指数 水温 盐度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湾若干海岸植物铜、锌、铅及氮、磷、钾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裕红 袁建军 +1 位作者 陈怀宇 肖秋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30-634,共5页
为了解泉州湾海岸带植物重金属及营养元素分布情况,研究了泉州湾海岸带常见植物桐花树、芦苇、空心莲子草、落葵、中华补血草、藜、莲子草、龙葵等的根、茎、叶等器官及其栖息土壤中的Cu、Zn、Pb及N、P、K含量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泉州... 为了解泉州湾海岸带植物重金属及营养元素分布情况,研究了泉州湾海岸带常见植物桐花树、芦苇、空心莲子草、落葵、中华补血草、藜、莲子草、龙葵等的根、茎、叶等器官及其栖息土壤中的Cu、Zn、Pb及N、P、K含量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泉州湾常见植物的生境土壤中,不存在Cu污染,但都受中度以上的Zn、Pb污染,且Zn与Pb污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泉州湾海岸植物栖息土壤中K含量较高。相对而言,空心莲子草、莲子草、龙葵、芦苇对Cu、Zn、Pb耐性高、累积能力强,属于有环境修复潜力的植物,可作为对重金属污染环境的绿色修复材料考虑。藜的根、茎、叶中具高含量的K元素,对土壤中的K具有较高的吸收和迁移能力。落葵、莲子草、芦苇、藜的叶中N含量较高,落葵和莲子草叶则表现低P含量,高N/P比值。本试验研究的泉州湾自然生境若干海岸植物对Cu、Zn、Pb的累积与其N、P、K营养元素含量之间未表现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 海岸植物 Cu、Zn、Pb N、P、K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蔡英卿 赖钟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番木瓜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内容涉及番木瓜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芽、根的诱导等组织培养技术以及在快繁育苗、人工种子制作、抗病毒转基因、木瓜蛋白酶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番木瓜 生物技术 快繁育苗 人工种子 抗病毒转基因 木瓜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动物血清中凝集素对微生物细胞的凝集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戴聪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3-68,共6页
用12种甲壳动物血清凝集素提取液 ,对10种微生物细胞进行凝集试验 ,发现每种甲壳动物血清至少能凝集3种微生物细胞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细胞对凝集素反应最为敏感。7种甲壳动物血清凝集素对酿酒酵母细胞的凝集可被2种... 用12种甲壳动物血清凝集素提取液 ,对10种微生物细胞进行凝集试验 ,发现每种甲壳动物血清至少能凝集3种微生物细胞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细胞对凝集素反应最为敏感。7种甲壳动物血清凝集素对酿酒酵母细胞的凝集可被2种以上的糖所抑制 ,12种甲壳动物血清凝集素的温度和 pH适应范围表现不一 ,但它们的凝集活性都被EDTA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动物 血清 凝集素 微生物 凝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泉州爬行动物的调查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朝阳 谢进金 +1 位作者 黄国勇 林彦云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本文报道泉州市的爬行动物共 5 8种 ,分析了这 5 8种爬行类所属的动物区系。它们当中属于古北界的仅 2种 ,属于东洋界的有 5 3种 ,其中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者 30种 ,华中区的种类 4种 ,华南区的种类有 19种 ,说明泉州市爬行类的区系组成... 本文报道泉州市的爬行动物共 5 8种 ,分析了这 5 8种爬行类所属的动物区系。它们当中属于古北界的仅 2种 ,属于东洋界的有 5 3种 ,其中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者 30种 ,华中区的种类 4种 ,华南区的种类有 19种 ,说明泉州市爬行类的区系组成是以华南区的种类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泉州市 爬行动物 动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泉州两栖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谢进金 林彦云 黄国勇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4期230-232,共3页
根据 1997~ 2 0 0 1年的调查证实 ,泉州市有两栖动物 32种 ,属于古北界的 3种 ,东洋界的 2 9种 ,其中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者 10种 ,华中区的种类 18种 ,华南区的种类只有 1种 。
关键词 两栖动物 动物区系 泉州市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竺桂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蔡建秀 尤祖卿 +1 位作者 黄晓冬 吴政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08,共6页
用水蒸馏法提取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Sibe)挥发油,并用GC-MS分析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天竺桂挥发油中分离出27种化学成分,以冰片为主要成分,占26.03%;抑菌实验中,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 用水蒸馏法提取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Sibe)挥发油,并用GC-MS分析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天竺桂挥发油中分离出27种化学成分,以冰片为主要成分,占26.03%;抑菌实验中,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竺桂 挥发油 抑菌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鳗肝脏、胆囊及胰腺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嘉华 陈朝阳 +2 位作者 黄国宝 郑紫娟 姚志攀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5,86,共6页
采用光镜技术研究海鳗肝脏、胆囊和胰腺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海鳗肝小叶不明显,肝门管区不典型。肝细胞较大,呈多边形,糖原和脂滴丰富。核呈圆形或卵圆形,1~2个。胆囊与胆管结构类似其他鱼类。胰腺长条形,紧贴肠左壁,独立存在,少量分... 采用光镜技术研究海鳗肝脏、胆囊和胰腺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海鳗肝小叶不明显,肝门管区不典型。肝细胞较大,呈多边形,糖原和脂滴丰富。核呈圆形或卵圆形,1~2个。胆囊与胆管结构类似其他鱼类。胰腺长条形,紧贴肠左壁,独立存在,少量分布在胆管周围及胆囊壁上。外分泌部由腺泡和各级排泄管组成,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胰岛细胞由A,B,D三种细胞组成。A细胞数量较少,位于胰岛周边,夹于B细胞之间,胞质颗粒染成红色;B细胞数量最多,位于胰岛周边,胞质颗粒染成橘黄色;D细胞一般位于胰岛中部染色浅淡的区域,胞质染淡蓝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鳗 肝脏 胆囊 胰腺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BaP)对真鲷细胞色素P450和芳香烃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薄军 吴世军 +4 位作者 李裕红 任洪林 范丹青 陈芳奕 王克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通过水体暴露方式对海水养殖真鲷进行BaP持续染毒,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真鲷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1A1)和芳香烃受体基因(AhR2)随BaP暴露剂量、时间的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0.1~1.5μg/L环境浓度的BaP能够显著性诱导CYP1A1基因和A... 通过水体暴露方式对海水养殖真鲷进行BaP持续染毒,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真鲷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1A1)和芳香烃受体基因(AhR2)随BaP暴露剂量、时间的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0.1~1.5μg/L环境浓度的BaP能够显著性诱导CYP1A1基因和AhR2基因的表达,且AhR2 mRNA早于CYP1A1 mRNA被诱导表达;BaP持续暴露48 h,CYP1A1和AhR2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染毒72 h后又回复到本底水平,实验表明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与BaP的暴露剂量和暴露时间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BaP) 真鲷 实时定量PCR 细胞色素P450(CYP1A1) 芳香烃受体(Ah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Vc含量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蔡英卿 赖钟雄 +3 位作者 江庆 吴政声 陈义挺 潘东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01-607,共7页
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Vc含量以及不同预处理方法对Vc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Vc在余甘子各器官中均有分布,以果实与初生幼叶中居多,茎、根... 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Vc含量以及不同预处理方法对Vc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Vc在余甘子各器官中均有分布,以果实与初生幼叶中居多,茎、根中含量较低;皇帝甘与粉甘含量较多,但与其它品种的差异不大;5个野生资源单株Vc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有3个野生单株的果肉Vc含量高于主栽品种粉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Vc含量 主栽品种 野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晋江水系浮游植物调查及水质状态的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朝阳 谢进金 +4 位作者 卢海声 戴聪杰 黄周英 袁建军 陈怀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4,共3页
2003年2~12月对福建晋江水系15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性变动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水质等项目的调查研究。经鉴定晋江水系浮游植物共7个门类,73属,170种。藻量年均值达193.5×10^3... 2003年2~12月对福建晋江水系15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性变动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水质等项目的调查研究。经鉴定晋江水系浮游植物共7个门类,73属,170种。藻量年均值达193.5×10^3个/升,晋江水系的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的种类占优势,表明晋江水系属于β-中污水体。并以这些参数对晋江水系的水质污染加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江水系 浮游植物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各器官总黄酮含量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蔡英卿 赖钟雄 +3 位作者 许婉珍 陈义挺 蔡建秀 潘东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79-83,共5页
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余甘子各器官中,以叶片与果实中居多,枝、根中含量较低;皇帝甘枝条的总黄酮含量高于玻璃甘枝条。粉甘、蓝丰、秋白这... 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余甘子各器官中,以叶片与果实中居多,枝、根中含量较低;皇帝甘枝条的总黄酮含量高于玻璃甘枝条。粉甘、蓝丰、秋白这3个品种的果实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3个野生资源单株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野生余甘子果实总黄酮含量高于栽培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总黄酮 野生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余甘子遗传资源的RAPD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蔡英卿 赖钟雄 +2 位作者 陈义挺 郭玉琼 潘东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74-79,共6页
以福建省34份余甘子遗传资源为材料,采用20个具特异扩增的多态性引物对福建省34份余甘子基因型进行扩增,20个引物,在34份供试材料中总共扩增出259个位点,且均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100%,平均每个引物扩增12.95个位点。同时,获得了19个... 以福建省34份余甘子遗传资源为材料,采用20个具特异扩增的多态性引物对福建省34份余甘子基因型进行扩增,20个引物,在34份供试材料中总共扩增出259个位点,且均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达100%,平均每个引物扩增12.95个位点。同时,获得了19个引物对23份材料扩增的RAPD特征标记47个,17个引物在36对材料上共扩增出36个共享特征RAPD标记;采用ED(欧氏距离)法进行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则可将福建34份余甘子遗传资源明显划分为惠安余甘和莆田余甘两大类。各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0~1.00,其中栽培品种与野生资源之间遗传距离在0.43~1.00之间;莆田余甘资源与惠安余甘资源之间遗传距离为0.27~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RAPD 主栽品种 野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物及其类似物对锯缘青蟹NAGase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学敏 张继平 +2 位作者 谢进金 颜雅雯 陈清西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以产物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NAG)及其类似物-葡萄糖(glu)、半乳糖(gal)、果糖(fru)和蔗糖(suc)为效应物,研究它们对锯缘青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及抑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上述效应物对酶均表现为可逆的抑... 以产物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NAG)及其类似物-葡萄糖(glu)、半乳糖(gal)、果糖(fru)和蔗糖(suc)为效应物,研究它们对锯缘青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及抑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上述效应物对酶均表现为可逆的抑制作用.NAG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0.011 mol/dm3.但产物类似物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均弱于NAG.NAG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机理表现为反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S为4.37×10-3mol/dm3;glu、gal、suc则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分别为0.125、0.394、0.474 mol/dm3;而fru则表现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为0.455mol/d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实验研究 锯缘青蟹 产物及其类似物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脂肪酶在正庚烷中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葛清秀 陈建平 +2 位作者 黄祖新 柳荣金 孙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用碱性脂肪酶在正庚烷中催化合成乙酸乙酯,探讨了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及采用不同的碱性脂肪酶等因素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乙酸浓度为0.20mol/L、乙酸和乙醇的摩尔比为1∶1.25、摇床转速为150r/min、定时加入一定量... 用碱性脂肪酶在正庚烷中催化合成乙酸乙酯,探讨了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及采用不同的碱性脂肪酶等因素对乙酸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乙酸浓度为0.20mol/L、乙酸和乙醇的摩尔比为1∶1.25、摇床转速为150r/min、定时加入一定量的3A分子筛适当移走产物的水分时,最佳反应温度为36℃;产自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高产变株FS1884-1的酶A催化效果为最好;当酶A的加入量为0.30g/瓶(相当于碱性脂肪酶的加入量为1700u/g乙酸)、反应时间为48h,乙酸的转化率已基本趋于稳定,转化率达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脂肪酶 乙酸乙酯 正庚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类药物对锯缘青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颜雅雯 张继平 +2 位作者 王勤 谢进金 陈清西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研究了几种抗菌类药物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简称NAGase,EC 3.2.1.52)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钾、庆大霉素和磺胺嘧啶对该酶活力均没有明显的影响.头孢拉定对该酶有显著的激... 研究了几种抗菌类药物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简称NAGase,EC 3.2.1.52)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钾、庆大霉素和磺胺嘧啶对该酶活力均没有明显的影响.头孢拉定对该酶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当其浓度为4.5mg/cm3时,可使酶活力提高200%.而氟哌酸和恩诺沙星对该酶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恩诺沙星对该酶的抑制作用较强,随着抑制剂浓度增大,酶活力呈指数下降,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IC50)为0.44mg/cm3.恩诺沙星对该酶的抑制作用类型表现为非竞争性可逆过程,抑制常数KI为0.35mg/cm3.该研究对锯缘青蟹的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抗菌类药物 酶活力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2+)对凤眼莲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裕红 黄小瑜 林智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338-1340,共3页
关键词 凤眼莲 PB^2+ 光合作用 水生草本植物 抗逆性强 净化作用 繁殖速率 抗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卉脱毒培养与优质种苗生产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嘉华 袁建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7-38,共2页
综述了自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花卉园艺植物离体快繁及脱毒培养技术的发展概况 。
关键词 花卉 脱毒 MS培养基 优质种苗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幼苗根系对镉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裕红 王荣富 应朝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研究Cd^2+胁迫对水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根系丙二醛(MDA)、超氧负离子(O ̄2)、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用0.25-10mg·L^-1的Cd^2+处理桐花树幼苗,幼苗根系的活... 研究Cd^2+胁迫对水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根系丙二醛(MDA)、超氧负离子(O ̄2)、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用0.25-10mg·L^-1的Cd^2+处理桐花树幼苗,幼苗根系的活力随胁迫浓度升高而下降,而其MDA、O ̄2含量及POD、CAT活性均呈诱导性升高,并随Cd^2+质量浓度的加大而逐渐上升,细胞内O ̄2含量增大带来的膜脂过氧化增强是Cd^2+污染伤害桐花树的主要原因。而根系抗氧化保护酶对0.25-10mg·L^-1的Cd^2+胁迫均能起到保护性的防御作用,保护酶CAT、POD活性的增强是桐花树抗Cd^2+污染过氧化伤害的主要机理之一,根系膜保护酶POD和CAT活性可以作为对环境Cd^2+污染响应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CD^2+ 胁迫 根系活力 MDA O ̄2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