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可逆回热铁电斯特林制冷循环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惠山 严子浚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60,共4页
研究以铁电体为工质的斯特林制冷循环 ,探讨热阻和回热损失对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铁电体 斯特林制冷循环 回热损失 最佳设计 铁电制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斯特林制冷机的生态学优化准则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惠山 严子浚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5-59,共5页
研究存在热阻和回热损失的斯特林制冷机的生态学优化准则,得到一些新的性能参数,可为斯特林制冷机的优化设计和最佳工况的选择提供些新理论指导。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斯特林 制冷机 生态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汪曾祺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黄科安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5期95-100,共6页
关键词 汪曾棋 中国传统文化 汪曾祺散文 “中庸” 儒家思想 咸鸭蛋 小媳妇 儒道互补 《论语》 “天人合一”的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语语法的弹性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林华东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7,共4页
自从模糊理论引入语言学的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自然语言在语音、语义和语法诸方面都带有强烈的模糊特征。我们曾经在《模糊理论在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运用模糊理论 拓宽语法研究》中从语言的静态和动态角度说明汉语... 自从模糊理论引入语言学的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自然语言在语音、语义和语法诸方面都带有强烈的模糊特征。我们曾经在《模糊理论在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运用模糊理论 拓宽语法研究》中从语言的静态和动态角度说明汉语的词类和词组都是一个模糊概念。事实上,汉语在句法上的模糊现象也是十分明显的。 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民族思惟的特征必然反应到民族语言中来。汉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是运用整体综合观来考察客体的,这种思维现在引导人们认识客体时,是以事物的本质特性作为认知的“圆心”,而对“圆心”周围的细节则往往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特征 汉语语法 语言 气脉 意义支点 烈气 模糊理论 句法 词语 整体综合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学及其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侯怨水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创新教学 画句号教学 画问号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陈寿《三国志》迴护司马氏──读赵翼《廿二史劄记》有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炳厝 《东南学术》 CSSCI 1997年第4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三国志》 司马氏 魏武帝 司马昭 赵翼 司马师 劄记 王沉《魏书》 北方名士 诸葛亮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理论在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华东 《汉语学习》 1988年第1期31-34,共4页
美国科学家查德(L.A.Zadeh)提出的“模糊集合”(fuzzy sets,1965年)理论,为各门学科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979年,伍铁平先生在我国语言学界第一次引进和发挥了这一理论,此后,国内学者纷纷采用这一模糊理论研究词义学和修辞学中... 美国科学家查德(L.A.Zadeh)提出的“模糊集合”(fuzzy sets,1965年)理论,为各门学科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979年,伍铁平先生在我国语言学界第一次引进和发挥了这一理论,此后,国内学者纷纷采用这一模糊理论研究词义学和修辞学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试图引用模糊理论探索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从而说明模糊理论之于语法研究所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理论 汉语语法研究 修辞学 伍铁平 词义学 模糊集合 重要意义 重要作用 语法功能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邓茂七起义军入泉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金顺 《东南学术》 CSSCI 1992年第5期65-68,共4页
邓茂七起义是明代中期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许多明史著作都有反映,但对其入泉的记载却很简单。本文拟对此作一论述。一邓茂七起义发生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八月(有的作二月或四月),首义地点在闽北的沙县。当时沙县一带的佃农除了要向地... 邓茂七起义是明代中期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许多明史著作都有反映,但对其入泉的记载却很简单。本文拟对此作一论述。一邓茂七起义发生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八月(有的作二月或四月),首义地点在闽北的沙县。当时沙县一带的佃农除了要向地主交纳地租之外,还要向地主“馈赠”鸡鸭等物,称为“冬牲”,并要为地主挑送租谷到其指定的地点。邓茂七首先就以反对这种“馈赠”和这种无偿的劳役为由发动起义。起义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茂七起义 义军 泉州 地主 十三年 明代中期 福建 政治事件 宋元时期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后期邓艾屯田开渠考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炳庆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3期111-113,共3页
三国后期,魏国将军邓艾在两淮大兴屯田,广开漕渠,为三国的统一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然史籍所载过简,现兹考略如下,以求教方家。邓艾出身于寒门微族,陈寿《三国志·邓艾传》不书其父祖姓名,但云“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 三国后期,魏国将军邓艾在两淮大兴屯田,广开漕渠,为三国的统一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然史籍所载过简,现兹考略如下,以求教方家。邓艾出身于寒门微族,陈寿《三国志·邓艾传》不书其父祖姓名,但云“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徒汝南,为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艾 屯田 《水经注》 西华县 漕渠 《元和郡县图志》 食货志 中国方志 河南道 三国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伟民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2-169,共8页
本文运用综合观点,全面分析了福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总结了十多年来福建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的成就,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这基础上,探讨了加快福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投资环境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超越与精品意识──章武散文创作艺术论
11
作者 曾焕鹏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3期77-80,共4页
关键词 散文创作 精品意识 自我超越 章武 意蕴美 艺术表现 仲夏夜之梦 春之声 九龙江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幽默与严谨中漫游──孙绍振散文创作的两翼
12
作者 曾焕鹏 《福建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孙绍振 散文创作 健康检查 女权主义 医疗保险 延长签证 文艺随笔 异域情调 家庭暴力 牛仔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悟人生 任心闲话──论近年来老作家创作的随笔小品
13
作者 黄科安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2期83-88,共6页
关键词 随笔小品 作家创作 张中行 周作人 汪曾棋 随笔创作 季羡林 闲话 知识分子 二月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台湾与闽南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
14
作者 黄华清 《东南学术》 1988年第3期53-55,83,共4页
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自古以来,就与大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岸人民很早就开始了频繁的通商贸易往来。本文就清代台湾与闽南三角地区经济交流作些探讨。 1.台湾经济的繁荣得力于大陆移民的辛勤开发。明末清初郑芝... 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自古以来,就与大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岸人民很早就开始了频繁的通商贸易往来。本文就清代台湾与闽南三角地区经济交流作些探讨。 1.台湾经济的繁荣得力于大陆移民的辛勤开发。明末清初郑芝龙、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掀开了台湾地方史的新一页,谱写了福建与台湾关系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社会 清代台湾 经济交流 闽南人 三角区 台湾经济 茶叶生产 福建 郑成功 大陆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崇高 以诗为文——论郭保林散文的审美取向
15
作者 黄科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65-69,共5页
郭保林的“系列式”散文,容易产生“整体效应”,在当今散文界可谓独标一格。他的散文创作和美学追求是建构在前人崇尚“刚健”美学的基础上,表现出他追求主体人格的崇高和艺术上高度凝炼的力之美。他的散文能充分调动诸种辞格,使之... 郭保林的“系列式”散文,容易产生“整体效应”,在当今散文界可谓独标一格。他的散文创作和美学追求是建构在前人崇尚“刚健”美学的基础上,表现出他追求主体人格的崇高和艺术上高度凝炼的力之美。他的散文能充分调动诸种辞格,使之文辞飞动,诗意盎然,达到“发蕴而飞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保林 以诗为文 追求崇高 诗化散文 散文创作 自然景观 艺术效果 审美取向 黑格尔 朱光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江市旅游开发研究
16
作者 郑伟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4-78,共5页
运用区域旅游开发理论,研究晋江风景结构与旅游市场结构,提出了晋江旅游景区布局与旅游开发的构想。
关键词 旅游开发 风景结构 旅游市场 旅游景区 晋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喧哗与骚动》的启示——有感于《喧哗与骚动》第二篇(一九一0年六月二日)
17
作者 欧阳岱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3期67-68,87,共3页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喧哗与骚动》是他第一部成熟作品。他的作品成为了一种标准,一种洞察美国南方的特性、种族关系以及南方古老贵族世家的家庭关系等困惑问题的标准。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运用了...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喧哗与骚动》是他第一部成熟作品。他的作品成为了一种标准,一种洞察美国南方的特性、种族关系以及南方古老贵族世家的家庭关系等困惑问题的标准。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运用了多角叙事技巧,在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昆丁 忍冬花 威廉·福克纳 启示 康普生先生 意识流手法 现代工业文明 凯蒂 理想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的民办高等教育
18
作者 林惠萍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2000年第3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民办高等教育 教育发展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港、澳高师教育管理体制述评
19
作者 陈笃彬 吴端阳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3-88,共6页
台、港、澳高等师范教育管理体制有其特点。本文在对台、港、澳高师教育管理体制概述的基础上 ,从办学模式、校院长遴选、校内管理体制、依法治校、自主办学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教育管理体制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高等师范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