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转移性乳腺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黄盛泉 陈少华 +2 位作者 杜冰汝 林娜 吴春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胃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胃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乳腺癌术后53~67个... 目的探讨胃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胃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乳腺癌术后53~67个月。消化内镜见黏膜粗糙、糜烂、凹陷、溃疡或稍隆起。病理镜检示肿瘤细胞呈实性小巢状、条索状、腺样、片状或单个排列。免疫表型:癌细胞ER、CK7、GATA-3、GCDFP-15及Mammaglobin均阳性;HER2均(1+);CDX-2和Villin均阴性;2例PR部分弱阳性,2例阴性;2例E-cadherin及p120胞膜阳性;2例E-cadherin阴性,p120胞质阳性。随访3~29个月,3例存活,1例死亡。结论胃转移性乳腺癌罕见,易误诊为胃腺癌,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史、内镜检查、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胃部肿瘤 转移性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焱 陈文标 +4 位作者 黄东红 陈丽霞 陈淑增 邱丹缨 许秀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8-198,共1页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SP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已日趋严重,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较为普遍。为了解泉州地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SP对常用抗生...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SP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已日趋严重,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较为普遍。为了解泉州地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S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可能的耐药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大环内酯类 肺炎链球菌 泉州地区 相关基因分析 药物耐药 儿童 抗生素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产时超声胎方位识别模型
3
作者 郑子瑜 杨夏颖 +5 位作者 吴圣杰 张诗婕 吕国荣 柳培忠 王珺 何韶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63-1570,共8页
目的探讨多特征融合的产时超声胎方位智能分析模型在提高分娩过程中胎方位分类准确性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提出模型由输入、骨干网络和分类头3部分组成。输入部分进行数据增强,以提高样本质量和模型的泛化能力;主干部分进行特征提... 目的探讨多特征融合的产时超声胎方位智能分析模型在提高分娩过程中胎方位分类准确性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提出模型由输入、骨干网络和分类头3部分组成。输入部分进行数据增强,以提高样本质量和模型的泛化能力;主干部分进行特征提取,在Yolov8的基础上结合了CBAM、ECA、PSA注意力机制和AIFI特征交互模块,以提升特征提取效率和模型性能;分类头由卷积层和softmax函数组成,输出最终各个类别的概率值。用医生对关键器官(眼睛,脸部,头部,丘脑,脊柱)进行画框标注后的图像用于训练,以提高对枕前、枕后和枕横方位的分类准确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在胎方位分类任务中表现出色,准确率(ACC)达到了0.984,PR曲线下面积即平均精确度(PR-AUC)为0.993,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为0.984,kappa一致性检验分数为0.974,该深度学习模型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性能,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类别一致。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多特征融合模型能够高效、准确地分类产时超声图像中的胎方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时超声 胎方位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安溪铁观音茶多糖及其抑菌、抗氧化活性评价
4
作者 庄梅琳 谢志新 陈琳琳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94-98,174,共6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安溪铁观音茶叶中提取茶多糖,并系统评价其抑菌活性和抗氧化能力。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加热温度为考察因素,以茶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铁...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安溪铁观音茶叶中提取茶多糖,并系统评价其抑菌活性和抗氧化能力。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加热温度为考察因素,以茶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铁观音茶叶茶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g∶mL)、超声时间45 min、超声功率180 W、加热温度50℃,在此条件下茶多糖提取率为7.38%±0.06%。抑菌试验显示,茶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33±0.08)mm和(16.47±0.12)mm,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更高。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茶多糖对羟基自由基(IC_(50)=1.4396 m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IC_(50)=1.6209 mg/mL)和DPPH自由基(IC_(50)=0.9466 mg/mL)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且三者的IC_(50)差异显著(P<0.01)。该试验建立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所得茶多糖兼具良好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可为安溪铁观音茶叶的深加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 安溪铁观音 茶多糖 抑菌性 抗氧化性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噬菌体作为水体污染生物控制剂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林阳君 庄梅琳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63-66,共4页
为了探讨大肠杆菌噬菌体作为生物控制剂减少水体污染的应用潜力,以烈性噬菌体EW3-f4为基础制备噬菌体制剂,考察其在温度、pH和紫外线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建立模拟水污染模型,评估不同效价噬菌体制剂的净化能力,并进一步观察其在河水和... 为了探讨大肠杆菌噬菌体作为生物控制剂减少水体污染的应用潜力,以烈性噬菌体EW3-f4为基础制备噬菌体制剂,考察其在温度、pH和紫外线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建立模拟水污染模型,评估不同效价噬菌体制剂的净化能力,并进一步观察其在河水和养殖用水中的生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噬菌体制剂在25~30℃、pH 5~10、紫外照射30 min内条件下保持稳定。高效价的制剂在水污染模型中对大肠杆菌的清除率最高,河水样品处理后细菌总数降低6.9%,大肠杆菌清除率达98.5%,养殖用水样品经处理后细菌总数降低5.4%,大肠杆菌清除率达99.1%。研究表明,大肠杆菌噬菌体作为生物控制剂能大幅减轻水体中的大肠杆菌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噬菌体 水体污染 生物控制剂 噬菌体稳定性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产龙眼花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林水花 黄小艺 +3 位作者 杨彬君 张玲玲 李丝红 黄幼霞 《热带生物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4期590-597,共8页
为探究龙眼花的挥发性成分及其香气组成,研究龙眼花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GC-MS检测技术分析龙眼花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成分进行香气分析。同时,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检测龙眼花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从龙眼花挥发油中共... 为探究龙眼花的挥发性成分及其香气组成,研究龙眼花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GC-MS检测技术分析龙眼花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成分进行香气分析。同时,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检测龙眼花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从龙眼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9个成分,约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2.2%,发现4个关键香气化合物,3个潜在香气化合物和1个修饰性香气化合物。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龙眼花不同溶剂提取液均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活性,水、甲醇和乙醇提取液具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较弱。本研究显示,龙眼花在药品、化妆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花 挥发油 抗氧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水花 张飞燕 +2 位作者 杨彬君 赵杨 杨成梓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46-54,共9页
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对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进行研究,对该区药用植物的种类构成、生活型、药用部位、功效、毒性、药典收载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为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生态平衡保护和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 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对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进行研究,对该区药用植物的种类构成、生活型、药用部位、功效、毒性、药典收载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为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生态平衡保护和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鲤城区共有药用植物318种,100科,以草本植物为主,药性多为平、凉,功效以止痛、清热和祛风湿居多;其中含有37个毒性品种和57个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泉州市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蕴藏量小,植被品种变化大,应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普查 药用植物 多样性研究 泉州市鲤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惠婷 吕艳丽 +2 位作者 陈细曲 骆俊宏 李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70-1377,共8页
[目的]了解以丰泽新村社区为代表的泉州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整体情况,据此制定促进照护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71名常住泉州市丰泽新村社区的老年人,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泉州市丰泽新... [目的]了解以丰泽新村社区为代表的泉州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整体情况,据此制定促进照护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71名常住泉州市丰泽新村社区的老年人,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泉州市丰泽新村社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知识信息需求维度得分率最高(76.4%),被动(61.2%)和自我概念(59.3%)维度其次,主动性与责任感(46.3%)维度得分最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文化程度、性别、居住状况等为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概念、主动性与责任感、被动、知识信息需求各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泉州市社区居家老年人自我概念及自护责任感较低,照护应多学科合作,根据自我护理能力评估制定针对性专业照护帮助及指导方案,积极推动公众建立"成功老化""活跃老化"概念,协助老年人挖掘社区正式照护资源,以促进社区老年人运用多元化照护资源,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老年人 自我护理 照护 社区护理 影响因素 照护资源 在地老化 智能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泉州茜草科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秀珍 邹秀红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9,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初步确定泉州区域内有茜草科植物29属61种2变种,其中有20属39种2变种具有药用价值。本文报道了泉州区域茜草科药用植物的种类、药用部位、中草药名、药用功效、采收加工方法及分布等。这些药...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初步确定泉州区域内有茜草科植物29属61种2变种,其中有20属39种2变种具有药用价值。本文报道了泉州区域茜草科药用植物的种类、药用部位、中草药名、药用功效、采收加工方法及分布等。这些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解表、活血化瘀、祛风湿、止血、消食、利水渗湿、止咳平喘、补阳及抗肿瘤和治疗肝病等功效,而且还可作为园林绿化的常见品种。泉州区域分布的茜草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科 药用植物 药用价值 园林绿化 泉州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地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龚国梅 黄素芬 +2 位作者 曾巍 林美 陈丽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49-52,共4页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对泉州市不同级别医院的临床医护人员238名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2.73±...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对泉州市不同级别医院的临床医护人员238名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为102.73±11.41,经逐步回归分析,工作年限、临终关怀知识来源种类、最近一年内治疗或护理过治愈无望的终末期患者数量、经历亲友离世是影响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较正向,影响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态度的因素较多,可加强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及加强继续教育或相关培训,结合治疗和护理末期患者的经历、个人亲身体会,宣传临终关怀理念,以提供优质临终关怀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临终关怀态度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式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成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儿科学 教学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泉州大戟科药用植物的分布及利用状况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秀珍 邹秀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为福建泉州大戟科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泉州区域大戟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及药用功效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大戟科植物有23属70种,具明确药用功效的药用植物有20属51种,... 为福建泉州大戟科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泉州区域大戟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及药用功效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大戟科植物有23属70种,具明确药用功效的药用植物有20属51种,其中有5属5种可作为中药,19属46种可作为草药。有13种药用植物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有7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有8种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及续筋接骨的作用;有6种具有活血消瘀、止血等作用;有24种有杀虫功效;有8种可用于治疗蛇咬伤。当地使用频率较高的种类有2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科药用植物 分布 利用 泉州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区域菊科药用野菜种类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秀珍 邹秀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2期12580-12584,共5页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泉州区域菊科药用野菜种类进行归纳与分析,探讨泉州区域内菊科药用野菜的种类及其药用和食用价值。调查发现,泉州区域有菊科植物74属146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5属124种;在药用植物中野菜...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泉州区域菊科药用野菜种类进行归纳与分析,探讨泉州区域内菊科药用野菜的种类及其药用和食用价值。调查发现,泉州区域有菊科植物74属146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5属124种;在药用植物中野菜种类有36属65种,分别占该区域菊科药用植物总属数的55.38%,总种数的52.42%;这些菊科药用野菜均为1、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位以嫩茎叶为主,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解表、活血止痛和祛风除湿等功效,表明泉州区域菊科药用野菜种类丰富,可利用的药用价值高,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区域 菊科(Asteraceae) 野菜种类 食用 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泉州市洛阳江水体中4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降解产物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海玲 王翠玲 +4 位作者 李宝珠 洪妍妍 余艳明 王敏杰 林麒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3-560,共8页
水样过玻璃纤维滤膜后,在滤液中加入适量内标正壬基酚-d4(4-n-NP-d4)溶液,使其质量浓度达到10.0μg·L^(-1),涡旋混匀后备用。底泥样品或生物样品的可食部分经除杂、冷冻干燥、研磨后,分取1 g底泥样品或0.2 g生物样品,加入1000μg&#... 水样过玻璃纤维滤膜后,在滤液中加入适量内标正壬基酚-d4(4-n-NP-d4)溶液,使其质量浓度达到10.0μg·L^(-1),涡旋混匀后备用。底泥样品或生物样品的可食部分经除杂、冷冻干燥、研磨后,分取1 g底泥样品或0.2 g生物样品,加入1000μg·L^(-1)4-n-NP-d4内标溶液100μL和甲醇(底泥样品提取溶剂)5.0 mL或乙腈(生物样品提取溶剂)5.0 mL,振荡30 s,超声30 min,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并使其中的4-n-NP-d4质量浓度达到10.0μg·L^(-1)。将上述样品溶液引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其中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降解产物[壬基酚单乙氧基醚(NP1EO)、壬基酚二乙氧基醚(NP2EO)、对壬基酚(4-NP)和正壬基酚(4-n-NP)]在Shim-pack GIS C18色谱柱上以体积比95∶5的甲醇和1 mmol·L^(-1)乙酸铵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等度洗脱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ESI-)、正离子(ESI+)模式分别电离4-NP、4-n-NP、4-n-NP-d4以及NP1EO、NP2EO,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1.0~20.0μg·L^(-1),检出限(3S/N)为0.03~0.29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4-NP、4-n-NP和NP2EO的回收率为70.8%~11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5%~8.7%;方法用于50批洛阳江水体样品(水、底泥、海蛏、牡蛎)的分析,水样中4种目标物均未检出,其他3种样品中均未检出4-n-NP,4-NP、NP2EO和NP1EO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且生物样品中这3种目标物的检出量大于底泥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 壬基酚 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洛阳江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善治”思想与古医学理论的会通
15
作者 王水香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5-202,共8页
《老子》与古医学理论的会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子》"善治"兼指"治国"与"治身",其中包含着对生命产生、存在与死亡的思考,与古医学的生命意识和探寻领域相契合;二是古医学的"阴阳学说"&qu... 《老子》与古医学理论的会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子》"善治"兼指"治国"与"治身",其中包含着对生命产生、存在与死亡的思考,与古医学的生命意识和探寻领域相契合;二是古医学的"阴阳学说""反者反治""惟顺而治"及"治未病"理论均可与《老子》"善治"思想中的"中和""贵柔""顺治"及"治未乱"一一对应。"善治"思想之所以与古医学理论会通,一是基于先秦两汉学术"万物一体"的整体观,作为宇宙间事物,国家与人体亦同原、同构、同存,从而使二者可同病因、同治疗;二是从"治"字本义及引申义的考察,推论治国与治病均为遵循事物规律而行的循理之术,"善治"之道与治病之道可相通互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善治思想 古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两岸五年制专科护理课程设置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金 陈丽霞 +1 位作者 张月珍 洪迎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11期3896-3898,共3页
从培养目标、课程开发、课程分类、课程特点、实习设置方面对海峡两岸五年制专科护理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并对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反思。
关键词 护理教育 课程设置 专科护理 台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足三里穴位周围肌肉微循环的超声造影评估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振宏 柳漂漂 +4 位作者 王筱颖 王泽城 吕国荣 林煜芬 吴家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正常人足三里穴位针灸前后局部肌肉微循环情况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9月—2020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就诊的72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于针灸前、针灸得气最强时、针灸后2h进行超声造影,观...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正常人足三里穴位针灸前后局部肌肉微循环情况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9月—2020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就诊的72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于针灸前、针灸得气最强时、针灸后2h进行超声造影,观察胫前肌内微血管血流灌注情况,分析感兴趣区中的小动脉、肌肉组织和小静脉,获得时间-强度曲线和造影剂渡越时间(CTTs)。采用针灸者结合受灸者的客观评分标准评价针感。于针灸前、针灸得气最强时、针灸后2 h检测胃泌素、血浆促胃动力素、胆囊收缩素、胰泌素水平。结果①针灸得气最强时,胫前肌动脉-肌肉间、肌肉-静脉间、动脉-静脉间CTTs明显缩短,与针灸前及针灸后2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针灸前及针灸后2hCT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针灸得气最强时,志愿者血清内胃泌素、血浆促胃动力素、胆囊收缩素、胰泌素水平升高,与针灸前及针灸后2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针灸前及针灸后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针灸得气最强时,胃泌素、血浆促胃动力素、胆囊收缩素、胰泌素水平与胫前肌动脉-肌肉间、肌肉-静脉间、动脉-静脉间CTTs均呈正相关(r=0.360~0.702,P<0.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得气最强时,可造成骨骼肌周围微循环改变,导致CTTs明显缩短,同时也能促进胃肠道的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足三里 骨骼肌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部分海产品中霍乱弧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分析
18
作者 庄月娥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4-16,共3页
对泉州市某区海产品中的霍乱弧菌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经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选择性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而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能有效克服假阳性,结合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可用于临床检验及卫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 对泉州市某区海产品中的霍乱弧菌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经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选择性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而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能有效克服假阳性,结合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可用于临床检验及卫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次送检海产品检出的2例O1霍乱弧菌均无毒力基因ctx,但仍需加强监测,预防散发和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场理论与高职医学英语词汇教学
19
作者 庄冰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从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出发,分析了语义场理论和常见语义场类型,结合医学英语词汇的教学实践,将医学词汇划分为同义、反义、上下义和整体部分语义场,构建全面的语义网络,探讨语义场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关键词 语义场理论 语义场类型 高职医学英语词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断缺氧通过上调大鼠海马HMGB1和NF-κB损伤学习记忆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振纲 肖尧 +4 位作者 陈雅芳 张金英 郭泽铭 林君 杨美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CIH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 目的:探索慢性间断缺氧(CIH)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以及对海马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CIH大鼠模型,40只SD大鼠分为常氧组(normoxia)、缺氧4周组(CIH4组)、缺氧8周组(CIH8组)和缺氧12周组(CIH12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CIH12和CIH8组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CIH4组的无显著差异。另外,常氧组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未见明显表达,CIH4组可见少许表达,CIH8组和CIH12组可见明显表达,同时CIH12组的表达显著高于CIH8组。结论:CIH可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且间断缺氧时间越长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越显著。此外,CIH还导致海马区HMGB1和NF-κB的表达水平升高,并且缺氧12周比8周增加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断缺氧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核转录因子-ΚB 学习记忆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