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在饮用水健康安全评价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查晓松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29期175-176,共2页
文章介绍了生物鱼毒性检测试验、水蚤毒性检测试验、藻类毒性检测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检测试验、遗传毒性检测试验等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的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在饮用水健康... 文章介绍了生物鱼毒性检测试验、水蚤毒性检测试验、藻类毒性检测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检测试验、遗传毒性检测试验等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的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在饮用水健康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检测 健康安全评价 饮用水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DSA电极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兰馨 王鸿辉 +3 位作者 张小蝶 林凌 熊慧美 王欣婷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3期114-116,147,共4页
DSA电极因其自身的稳定性,被广泛运用于电镀行业、废水处理领域。但DSA电极还存在电极寿命短、耐腐蚀能力差及电极的催化活性不高等问题。该文综述了通过优化基体、引入中间层、改性涂层等策略改性DSA电极的研究进展,结合研究现状展望了... DSA电极因其自身的稳定性,被广泛运用于电镀行业、废水处理领域。但DSA电极还存在电极寿命短、耐腐蚀能力差及电极的催化活性不高等问题。该文综述了通过优化基体、引入中间层、改性涂层等策略改性DSA电极的研究进展,结合研究现状展望了DSA电极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电极 中间层 改性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海浅滩渔场不同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与暴露风险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杜冰 孙鲁闽 +3 位作者 郝文博 梁晓萍 罗霞 薛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49-2058,共10页
为考察台海浅滩渔场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分析了台湾浅滩渔场采集的59种[共165尾(只)]典型水产品样品中Hg、Cr、Cu、Zn、Cd与Pb 6种重金属的含量,并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重金... 为考察台海浅滩渔场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分析了台湾浅滩渔场采集的59种[共165尾(只)]典型水产品样品中Hg、Cr、Cu、Zn、Cd与Pb 6种重金属的含量,并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重金属污染指数(MPI)、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以及食入健康风险指标(Ri总)分别评估其污染程度、食用安全性与健康风险。浓度结果表明,除Cd(超标率10.4%)外,绝大多数捕捞水产品中各项重金属含量均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国家标准(GB 18406.4—2001)。Pi结果表明:有17.9%的样品中Cr、1.8%的样品中Cu和3.7%的样品中Zn发生轻度污染;有0.6%的样品中Hg与1.9%样品中Pb达到或超过中度污染;Cd的污染程度最高,有5.6%的样品达到重度污染。MPI结果显示,底栖生物与以之为食的肉食性种类水产品污染指数较高,但总体上各种水产品XMPI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PTWI结果显示,Hg、Cu、Zn与Pb均处于低风险或无风险的范畴,但有3.6%的样品中Cd超过推荐阈值,Cr安全性最差,有30.3%的样本超过了推荐阈值。健康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5×10^(-6)·a^(-1))。总体上看,当前台海浅滩渔场水产品尚未出现明显的污染安全问题,但Cd与Cr等元素的潜在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重金属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3改性活性炭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璇 王宇航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74-479,共6页
分析经FeCl_3改性的活性炭在不同条件下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以浸渍-加热的方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比较改性前后活性炭对罗丹明B的吸附量及溶液的pH、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吸附动力学以及等温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吸附时间为60 min时,... 分析经FeCl_3改性的活性炭在不同条件下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以浸渍-加热的方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比较改性前后活性炭对罗丹明B的吸附量及溶液的pH、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吸附动力学以及等温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吸附时间为60 min时,FeCl_3改性活性炭较未改性活性炭对罗丹明B的吸附量提高了14%;pH=2时,吸附能力最大,pH值在2~8内,载铁活性炭吸附能力随着pH逐渐升高呈下降趋势;pH=10时,吸附能力显著升高;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罗丹明B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准一阶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于描述载铁活性炭对罗丹明B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l3改性活性炭 罗丹明B 吸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基磁性材料的磁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廖颖敏 黄晓佳 +1 位作者 王卓卓 甘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8-375,共8页
食品中残留的痕量有毒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对其进行分析十分必要。然而,食品中有毒物质种类多、量少、基质复杂,需选择适当的样品预处理技术进行提取和净化。磁固相萃取(MSPE)因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快速、无需离心过滤、环境友好等优点... 食品中残留的痕量有毒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对其进行分析十分必要。然而,食品中有毒物质种类多、量少、基质复杂,需选择适当的样品预处理技术进行提取和净化。磁固相萃取(MSPE)因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快速、无需离心过滤、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并应用于食品分析中。MSPE中使用的磁性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是影响MSPE萃取效率和选择性高低的关键,对所建立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起着关键作用。碳基磁性材料是具有价格低廉、来源丰富、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吸附容量高、绿色环保等优点的一类新型功能性磁性材料,可以富集不同性质的有机、无机分析物,在环境分析、生物检测、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近年来,基于碳基磁性材料的MSPE技术在食品分析预处理领域逐渐得到应用,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以碳基类别(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碳、活性炭等)为主线,综述了采用MSPE技术,以碳基磁性材料为吸附剂,对食品样品中酯类、真菌毒素、多环芳烃、抗生素、生物碱、酚类、维生素、抗菌药等物质进行萃取,进而采用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析的应用实例,同时阐述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该综述将为基于碳基磁性材料的MSPE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碳基磁性材料 吸附剂 食品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榴莲壳对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廖颖敏 李晓慧 +1 位作者 蔡婷 张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8-232,共5页
以改性榴莲壳作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法处理结晶紫模拟废水溶液。结果表明,提高改性榴莲壳投加量、振荡速率、pH以及延长吸附时间有利于对结晶紫的吸附,而温度的变化对结晶紫的吸附影响不明显。当改性榴莲壳投加量为0.5g,结晶紫初始质... 以改性榴莲壳作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法处理结晶紫模拟废水溶液。结果表明,提高改性榴莲壳投加量、振荡速率、pH以及延长吸附时间有利于对结晶紫的吸附,而温度的变化对结晶紫的吸附影响不明显。当改性榴莲壳投加量为0.5g,结晶紫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吸附时间为60min,振荡速率为140r/min时,改性榴莲壳对结晶紫的去除率可达99.78%。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等温吸附过程可由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描述。改性榴莲壳与结晶紫之间发生多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298.51mg/g,吸附过程是以物理吸附占主导的自发、放热过程。改性榴莲壳在印染废水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榴莲壳 结晶紫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的干污泥吸附剂制备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璇 姚君 《榆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30-34,共5页
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利用福建省漳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干污泥吸附剂。探讨了干污泥吸附剂制备过程中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活化剂与原料液固比四个因素对产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氢氧化... 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利用福建省漳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干污泥吸附剂。探讨了干污泥吸附剂制备过程中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活化剂与原料液固比四个因素对产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氢氧化钾浓度为3mol/L,氢氧化钾与干污泥液固比为2:1,活化时间为90 min,活化温度为550℃。并且比较最佳条件下制备出的干污泥吸附剂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发现最佳条件下干污泥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平衡吸附值能够达到8.53 mg/g,略低于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污泥 活化 氢氧化钾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吸附剂在非甾体抗炎药残留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廖颖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65-1973,共9页
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因具有消炎和止痛等疗效被广泛应用,但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会引起肠胃疾病等,因而其在环境水、生物样品和食品中的残留分析已引起重视。萃取吸附剂是决定样品前处理环节中萃取效率和选择性... 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因具有消炎和止痛等疗效被广泛应用,但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会引起肠胃疾病等,因而其在环境水、生物样品和食品中的残留分析已引起重视。萃取吸附剂是决定样品前处理环节中萃取效率和选择性高低的关键。本文以萃取吸附剂类别(碳基材料、金属有机骨架、低共熔溶剂和层状双氢氧化物等)为主线,综述了采用萃取技术对环境水、生物和食品样品中的NSAIDs进行前处理,配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等进行检测分析的最新应用实例,并对今后的萃取吸附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碳基材料 金属有机骨架 低共熔溶剂 层状双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体硝酸盐含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亮 刘端庄 金亮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3期24-27,共4页
于2015年1月、4月、7月、11月对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体硝酸盐含量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硝酸盐与水温、DO、TDS、盐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体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43 mg/L,其中最大值为3.42 mg/L,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为1.30 ... 于2015年1月、4月、7月、11月对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体硝酸盐含量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硝酸盐与水温、DO、TDS、盐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体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43 mg/L,其中最大值为3.42 mg/L,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为1.30 mg/L,出现在1月份。空间分布为红树林上游向下游方向增加,但变化幅度较小。硝酸盐与水温、DO呈显著相关关系,与TDS、盐度关系不明显。与其他水域相比,九龙江口红树林区水域硝酸盐含量水平较低,且变化范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九龙江口 红树林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效率曲线拟合γ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137)Cs
10
作者 马嫱 陈勇飞 蔡继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26-1130,共5页
利用^(152)Eu作为刻度源对HPGe-γ谱仪进行效率刻度,拟合出效率曲线,实现对水产品鲜样中^(137)Cs进行快速测量,以满足水产品放射性污染状况评估的需要。研究结果表明,取样品可食部分绞碎后装满2 L马林杯,测量时间6 h的测量结果即可达到0... 利用^(152)Eu作为刻度源对HPGe-γ谱仪进行效率刻度,拟合出效率曲线,实现对水产品鲜样中^(137)Cs进行快速测量,以满足水产品放射性污染状况评估的需要。研究结果表明,取样品可食部分绞碎后装满2 L马林杯,测量时间6 h的测量结果即可达到0.111 Bq·kg^(-1)鲜样,可以满足针对水产品放射性的食用安全评估的要求。利用此方法对台湾海峡西侧养殖水产品进行检测,部分鱼类中检出^(137)Cs,但含量很低,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效率曲线 水产品 137Cs HPGe-γ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甲水对洋葱和大蒜根尖微核的诱发作用
11
作者 周细平 李莹 +1 位作者 周行 张仁俊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38-41,共4页
为研究洗甲水对植物细胞的遗传损伤程度及其安全使用范围,以洋葱和大蒜为实验材料,采用植物根尖细胞微核测定技术,研究不同浓度、不同品牌的市售洗甲水对植物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洗甲水处理液浓度的升高,植物根尖细胞微... 为研究洗甲水对植物细胞的遗传损伤程度及其安全使用范围,以洋葱和大蒜为实验材料,采用植物根尖细胞微核测定技术,研究不同浓度、不同品牌的市售洗甲水对植物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洗甲水处理液浓度的升高,植物根尖细胞微核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洗甲水各浓度处理组均表现为对洋葱和大蒜根尖细胞不同程度的遗传损伤;各浓度的两种洗甲水处理液对洋葱根尖的遗传损伤效应略高于大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较低价位的A品牌洗甲水对两种植物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略高于价位较高的B品牌洗甲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甲水 洋葱 大蒜 根尖细胞 微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遥感反演麦田土壤墒情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艳 张成才 恒卫东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4,共8页
土壤墒情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和干旱监测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农作物覆盖下地表土壤墒情反演精度,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Sentinel-2光学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理论,采用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的监督学习模型反演研究区麦田的土壤... 土壤墒情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和干旱监测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农作物覆盖下地表土壤墒情反演精度,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Sentinel-2光学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理论,采用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的监督学习模型反演研究区麦田的土壤墒情。结果表明:当隐含层层数为6,隐含层节点数为80,迭代次数为450时,获得模型的最优解。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决定系数为0.9252,均方误差为0.0008,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农田地表土壤水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反演 深度学习 多源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淇澳岛拉关木群落结构及其种苗扩散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秀丽 蔡均 +5 位作者 周亮 黄宇航 王振兴 付智宇 任婷停 卢昌义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6期66-71,共6页
引种于珠海淇澳岛的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在当地能否繁殖更新或造成种苗大量扩散成灾?为此,针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引种园内引种10年后的群落结构特征及种苗扩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拉关木群落的结构组... 引种于珠海淇澳岛的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在当地能否繁殖更新或造成种苗大量扩散成灾?为此,针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引种园内引种10年后的群落结构特征及种苗扩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拉关木群落的结构组成简单、空间层次分布明显、林下植被主要为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占群落总数的86.40%;(2)群落中有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老鼠簕、卤蕨(Acrostichum aureum)等乡土红树植物的自然更新现象,表明拉关木人工林可以促进乡土红树植物的更新;(3)在拉关木引种林内、林缘、沟渠、互花米草内均未发现拉关木小苗,表明拉关木在珠海淇澳岛极难自然更新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关木 群落结构 天然更新 淇澳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掺杂二氧化铅复合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鸿辉 马明洁 +2 位作者 冯婕 康黄雅 黄文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7-374,共8页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钕(Nd)掺杂钛(Ti)基二氧化铅(PbO_2)复合阳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阻抗谱、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等对所制备电极的表面形貌、物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d掺杂使得...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钕(Nd)掺杂钛(Ti)基二氧化铅(PbO_2)复合阳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阻抗谱、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等对所制备电极的表面形貌、物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d掺杂使得PbO_2阳极表面颗粒变小、结构更加致密,增大了电极比表面积,改善了电极电化学性能.PbO_2和PbO_2-Nd阳极表层主要为β-PbO_2,Nd掺杂提高了β-PbO_2的结晶纯度,改变了表面相的相对丰度,促进了β(101)晶面形成.PbO_2-Nd阳极具有更小的电化学反应电阻,更高的析氧电位,更强的电子交换能力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将所制备电极应用于处理苯酚模拟难降解有机废水,PbO_2-Nd阳极对苯酚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氧化效果,降解3 h,苯酚去除率达85.7%,COD去除率达73.8%.循环使用6次,PbO_2-Nd阳极电催化活性无明显衰减,显示出更好的电催化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2-Nd阳极 电化学性能 电催化活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进样系统-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沉积物中汞同位素
15
作者 曾婉萍 孙鲁闽 +2 位作者 周亮 杨依婕 郑佳怡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应用六通阀与连续流冷蒸气发生器为基础,建立了测定沉积物中Hg同位素的快速进样系统-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当运行条件为进样流速1 mL/min,采集时间6 s,循环采集100次,洗液选取5%HNO 3时,NIST 3133 Hg标准溶液Hg同位素比值重... 应用六通阀与连续流冷蒸气发生器为基础,建立了测定沉积物中Hg同位素的快速进样系统-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当运行条件为进样流速1 mL/min,采集时间6 s,循环采集100次,洗液选取5%HNO 3时,NIST 3133 Hg标准溶液Hg同位素比值重复测定的标准误差小于1.2×10^-5,UM-Almadén标准溶液中Hg同位素的测值与标称值一致。同时使用改进前后的方法对福建省九龙江河口的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一致性良好(R^2大于0.99)。本方法实现了测定Hg同位素时的交替进样/清洗与连续测定,样品通量提高至4~5个/小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改造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快速进样 Hg同位素 双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对含铬废水中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强 何毅聪 张静 《煤质技术》 2022年第5期27-35,共9页
由于六价铬的毒性强且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粉煤灰的吸附效果佳且成本低廉,因而将粉煤灰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技术具有巨大潜力。利用粉煤灰为原材料并对六价铬溶液的吸附效果及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探究粉煤灰投加量... 由于六价铬的毒性强且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粉煤灰的吸附效果佳且成本低廉,因而将粉煤灰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技术具有巨大潜力。利用粉煤灰为原材料并对六价铬溶液的吸附效果及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探究粉煤灰投加量、吸附时间、pH值等单因素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影响,并对各反应条件再进行响应曲面优化实验,结合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探讨粉煤灰吸附的最适宜条件和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的投加量提高至0.6 g时,对六价铬的去除率达到86%;粉煤灰的投加量为0.3 g时,其比吸附量达到最大值14.87 mg/g;在吸附过程的前30 min时其反应速率最快,在pH为2时其吸附效果最佳。通过响应面曲线分析可知,pH值为粉煤灰吸附六价铬离子的主要影响因素,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高达0.9998,说明粉煤灰吸附六价铬的过程主要由化学吸附推动。由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可知,Freundlich模型实验数据拟合度为0.9947,Langmuir模型实验数据拟合度为0.9302。两者相关系数较高,说明整个吸附过程可能属于多相吸附,且包括单分子层吸附。通过对粉煤灰吸附六价铬吸附机理进行研究,为利用废物去除重金属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铬废水 吸附性能 粉煤灰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相关系数 投加量 去除率 拟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静 《煤质技术》 2021年第2期7-13,共7页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具有高盐、高浊度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其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实施可满足火电行业日益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要求。对脱硫废水的来源、水质特征及其传统处理方法进行综述,简介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常用技术方法的...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具有高盐、高浊度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其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实施可满足火电行业日益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要求。对脱硫废水的来源、水质特征及其传统处理方法进行综述,简介零排放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常用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并对零排放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燃煤电厂行业开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的工艺选择提供参考。指出现有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通常采用预处理、浓缩减量和固化处理,燃煤电厂在推进废水零排放设施建设和改造时应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投资运行成本、社会经济效益而择优选择适合的技术流程。并提出未来需改进和优化之处,即开发混凝沉淀效率高的新型混凝剂,降低传统混凝沉淀工艺中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预处理阶段混凝剂的投放量;开发抗污染新型膜分离材料,在废水零排放技术的浓缩减量阶段提高膜浓缩法中膜处理的效率,降低膜处理技术的成本;推广旁路烟道蒸发技术的使用并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废水处理能力,降低蒸发能耗和设备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零排放处理技术 燃煤电厂 预处理 浓缩减量 固化处理 膜分离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的不同制备条件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恒 陈钰榕 林晓舜 《能源与环境》 2018年第5期19-20,共2页
通过比较生物炭在不同制备条件下对氨氮的吸附性能,寻求最佳的生物炭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生物炭的最佳条件为:以KOH为活化剂,热解温度为550℃,热解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生物炭达到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为11.6mg/g。
关键词 沼渣 生物炭 吸附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碳材料用于煤层气变压吸附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廖颖敏 张静 《煤质技术》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将煤层气中的CH_(4)排放至空气则易造成能源浪费以及温室效应,因此开发具有高CH_(4)吸收容量和高选择性的新型多孔碳材料并用于煤层气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至关重要。分别阐述活性炭、碳分子筛、碳纳米材料等碳材料在分离、富集CH_(4)领域... 将煤层气中的CH_(4)排放至空气则易造成能源浪费以及温室效应,因此开发具有高CH_(4)吸收容量和高选择性的新型多孔碳材料并用于煤层气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至关重要。分别阐述活性炭、碳分子筛、碳纳米材料等碳材料在分离、富集CH_(4)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汇总相关资料分析可知:经KCl改性的商用活性炭对CH_(4)/O_(2)的分离系数达7.9,即商用活性炭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经过硝酸/尿素改性的混合煤活性炭有望成为有效分离、富集煤层气中CH_(4)的碳材料;选择合适的生物质前驱体、改性剂,获得具有较高CH_(4)吸附容量和高选择性的新型多孔碳材料以用于煤层气中CH_(4)的富集和分离,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为提高对CH_(4)的吸附容量,可通过调整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参数提高氮磷掺杂的碳分子筛对CH_(4)/N_(2)的分离系数,选择合适的改性剂和改性条件对碳纳米管等碳材料进行改性;金属负载的碳材料催化剂将成为CH_(4)催化转化方面具有巨大前景的备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材料 煤层气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 活性炭 CH_(4) 分离系数 吸附容量 碳分子筛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改性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煜恒 周李雯 王思思 《能源与环境》 2021年第2期96-97,共2页
以沼渣为对象,用过氧化氢进行改性,制备生物炭。考察溶液pH、改性生物炭添加量等因素对四环素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3时对四环素达到最高去除率,选择6 g/L~8 g/L之间作为合适的过氧化氢改性生物炭添加比例能取得较好的吸... 以沼渣为对象,用过氧化氢进行改性,制备生物炭。考察溶液pH、改性生物炭添加量等因素对四环素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3时对四环素达到最高去除率,选择6 g/L~8 g/L之间作为合适的过氧化氢改性生物炭添加比例能取得较好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四环素 改性生物炭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