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顾列亚 葛东宝 张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45,共2页
对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并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黄河泥沙各类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国家投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泥沙资源化利用途径的优劣排序依次为淤堤河(串沟)、淤村台(坑塘... 对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预测,并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黄河泥沙各类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国家投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泥沙资源化利用途径的优劣排序依次为淤堤河(串沟)、淤村台(坑塘、沙荒地)、小北干流放淤、修筑大堤及控导工程淤背;②对于从市场需求出发、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泥沙资源化利用途径的优劣排序依次为新型材料、防汛备防石、河道采沙及滩区建砖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化利用 泥沙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泥沙资源化管理政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顾列亚 葛东宝 +1 位作者 岳瑜素 谢欣 《中国防汛抗旱》 2009年第6期59-61,共3页
合理利用泥沙资源是实现黄河除害兴利的一项重要途径。近年来,黄河泥沙资源化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分析黄河泥沙资源化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泥沙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黄河... 合理利用泥沙资源是实现黄河除害兴利的一项重要途径。近年来,黄河泥沙资源化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分析黄河泥沙资源化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泥沙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实现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为黄河泥沙资源化管理和治黄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泥沙资源化 利用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某水库工程防汛抢险应急措施后评价
3
作者 彭艳 李海燕 +1 位作者 黄健东 魏俊彪 《广东水利水电》 2015年第7期12-15,共4页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察以及反演计算,对广东省某水库工程防汛抢险进行分析与后评价。结果表明:即使不开底孔,库水位也不会超过设计水位,但是在未来天气不确定、预报入库洪水偏大的情况下,打开底孔泻洪,将风险控制在了最低。此外,研究...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察以及反演计算,对广东省某水库工程防汛抢险进行分析与后评价。结果表明:即使不开底孔,库水位也不会超过设计水位,但是在未来天气不确定、预报入库洪水偏大的情况下,打开底孔泻洪,将风险控制在了最低。此外,研究还表明延长入库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对今后水库防汛抢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抢险 后评价 入库洪水预报 某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建筑工程氡的防控
4
作者 杨涛 闫香领 +1 位作者 游涵 尹志凯 《河南建材》 201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介绍氡的性质和危害,阐述了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氡的主要来源,由此总结在民用建筑工程当中对氡的一些防控措施,提高大家对氡气的防控意识。
关键词 民用建筑工程 氡气 来源 材料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合成气催化合成甲醇催化剂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灵峰 尹志凯 +4 位作者 张润涛 刘丽丽 张召跃 张乐 陈静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83,共4页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为了研究秸秆类生物质转化为燃料甲醇以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采用热化学方法在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中生产低热值燃气,对该燃气进行脱硫、脱氧、焦油催化分解、纯化、配氢等优化试验,制备出秸秆合成气。在直流流...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为了研究秸秆类生物质转化为燃料甲醇以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采用热化学方法在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中生产低热值燃气,对该燃气进行脱硫、脱氧、焦油催化分解、纯化、配氢等优化试验,制备出秸秆合成气。在直流流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进行了催化合成甲醇的试验,在235℃和5MPa条件下进行了催化剂种类及粒度对合成甲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甲醇的适宜催化剂型号为C301,最优化颗粒粒度为0.833mm×0.351mm,该研究为生物质(秸秆)气催化合成甲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秸秆 合成气 粒度 甲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马水库蓄水期坝体安全监测资料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兰雁 张俊霞 +1 位作者 李建军 王桂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8-99,101,共3页
对昌马水库土石坝蓄水运行初期6年的大坝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探究蓄水运行后水位升降对大坝坝体黏土心墙及灌浆帷幕防渗效果的影响,坝肩绕坝渗流、坝体位移变形评价,结果表明:坝体浸润线、坝基渗流均在正常范围内;两岸坝端有绕... 对昌马水库土石坝蓄水运行初期6年的大坝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探究蓄水运行后水位升降对大坝坝体黏土心墙及灌浆帷幕防渗效果的影响,坝肩绕坝渗流、坝体位移变形评价,结果表明:坝体浸润线、坝基渗流均在正常范围内;两岸坝端有绕渗现象;主观测断面渗压正常,下游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 坝体变形 防渗效果 数值分析 昌马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液耦合形式下水闸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瑜 王云龙 +2 位作者 黄锦林 郭西方 张建伟 《广东水利水电》 2019年第12期12-17,共6页
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是水工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其自振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结构体系的自振特性进行研究。为了更好地反映水闸结构工作运行期间的振动特性,该文以洹河景观水闸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流固... 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是水工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其自振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结构体系的自振特性进行研究。为了更好地反映水闸结构工作运行期间的振动特性,该文以洹河景观水闸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流固耦合(FSI)与附加质量两种不同的固-液耦合形式的模型,提取结构固有模态,并将其分析结果与基于CEEMDAN-SVD的特征信息提取方法模态辨识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依据FSI理论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精度和模态辨识更好,FSI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吻合CEEMDAN-SVD的模态辨识结果,最大误差仅为4.12%,同阶次的频率误差均小于附加质量模型,相邻阶次的频率间隔相对稳定。由此可以看出FSI理论系统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够更准确的反映水闸结构的工作特性,可更好地在水闸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自振特性 FSI模型 附加质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模拟方法在投标报价决策中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苏金霞 刘志杰 张峰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确定具有竞争力的报价,提高中标概率是报价决策的关键。以工程量清单报价和综合评分法为基础,根据竞争对手历史报价数据模拟对手本次报价,由评标方法得到己方中标概率最大的报价,为最终报价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具体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 确定具有竞争力的报价,提高中标概率是报价决策的关键。以工程量清单报价和综合评分法为基础,根据竞争对手历史报价数据模拟对手本次报价,由评标方法得到己方中标概率最大的报价,为最终报价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具体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拟 投标报价 报价分布 中标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钉支护在基坑开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笃波 李永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9-91,共3页
对土钉支护技术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和现场监控等环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对基坑土钉支护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土钉支护 基坑开挖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小锋 方晓瑞 胡春环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3-55,共3页
在泵送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特别是与减水剂复合使用时,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粉煤灰高强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细度、掺量对混凝土流动性、可泵性及强度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煤灰在高强混凝土中的最优掺量,可为... 在泵送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特别是与减水剂复合使用时,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了粉煤灰高强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细度、掺量对混凝土流动性、可泵性及强度的影响,最后给出了煤灰在高强混凝土中的最优掺量,可为工程应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粉煤灰混凝土 可泵性 28d强度 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塘水库新建隧洞的钻爆法开挖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海正 张峰 《山西建筑》 2010年第35期357-358,共2页
对观音塘水库新建隧洞的钻爆设计进行了介绍,结合现场的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了隧洞开挖爆破参数,具体阐述了装药起爆注意事项及超欠挖控制措施,对今后同类隧洞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隧洞 钻爆法 注意事项 超欠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双轮铣与液压抓斗的技术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春环 胡小锋 方晓瑞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3-45,共3页
液压双轮铣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械设备,在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结合工程实际,对该技术成槽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介绍,并与传统的液压抓斗施工技术进行了比较,当地质情况相同时,双轮铣比液压抓斗施工更方便、快捷,施... 液压双轮铣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械设备,在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结合工程实际,对该技术成槽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介绍,并与传统的液压抓斗施工技术进行了比较,当地质情况相同时,双轮铣比液压抓斗施工更方便、快捷,施工质量更高,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双轮铣 成槽施工 液压抓斗 技术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级信息融合在拱坝结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建伟 温嘉琦 +2 位作者 刘振华 朱良欢 黄锦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0-124,129,共6页
针对拱坝结构损伤诊断中测试信息不完备及诊断精度问题,引入D-S证据推理信息融合技术对基于统计模式的多损伤识别诊断结果进行有效融合。在环境激励荷载作用下,采集拱坝结构在健康和损伤两类工况下的动力响应数据,并对数据样本分段建立A... 针对拱坝结构损伤诊断中测试信息不完备及诊断精度问题,引入D-S证据推理信息融合技术对基于统计模式的多损伤识别诊断结果进行有效融合。在环境激励荷载作用下,采集拱坝结构在健康和损伤两类工况下的动力响应数据,并对数据样本分段建立ARMA模型,对模型中的AR参数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主成分矩阵。利用拱坝损伤前后的前两阶主成分,作均值控制图并计算两状态间的马氏距离作为双诊断指标。将双诊断指标的判别结果分别概率化,计算其合成Mass函数,进而求出损伤以及非损伤的信度区间,从而进行拱坝损伤诊断。该方法在拉西瓦拱坝损伤仿真试验的应用表明,D-S证据推理融合后的测点损伤图有效改善了单一损伤判别指标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诊断 信息融合 双诊断指标 D-S证据推理 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地下水隧洞交通竖井冻结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国章 胡殿军 王海正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年第6期14-16,共3页
神木县供水工程富含地下水隧道交通竖井采用冻结法施工工艺,解决了富含地下水地区的施工难题,为促进该地区基本建设和经济发展开拓了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竖井 含水层 冻结法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法施工下竖井多层吊盘倒模法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国章 胡殿军 王海正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年第5期17-19,14,共4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神木县供水工程利用冻结法施工下竖井多层吊盘倒模法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的工艺过程。这种综合性创新解决了竖井和筒体结构施工的难题。通过技术创新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人员财产安全,降低了工程施... 本文详细介绍了神木县供水工程利用冻结法施工下竖井多层吊盘倒模法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的工艺过程。这种综合性创新解决了竖井和筒体结构施工的难题。通过技术创新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人员财产安全,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混凝土衬砌 多层吊盘倒模法施工 冻结法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浦江河口建闸方案对河势演变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黄峰 闫孝廉 +1 位作者 杨坤 陈雄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6-28,共3页
分析黄浦江河口建闸的必要性,建立长江口区域及黄浦江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在模型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分析海军基地附近建闸对河势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程建成后,河道宽度有所收缩,闸址附近的主流流速有小幅度下降;建闸后闸址上下游800 ... 分析黄浦江河口建闸的必要性,建立长江口区域及黄浦江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在模型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分析海军基地附近建闸对河势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程建成后,河道宽度有所收缩,闸址附近的主流流速有小幅度下降;建闸后闸址上下游800 m外水域的水动力环境无明显变化;整体河段仍以淤积为主,上游河段淤积部位主要集中在凹岸深槽一侧,淤积速率约为0.15 m/a,而闸址及下游300 m河段淤积主要集中在近岸;千年一遇风暴潮挡潮调度闸门内平均淤积厚度5.1 mm,加上局部河道的长期淤积,会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定期进行疏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 建闸方案 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航运 淤积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列熵算法的闸坝运行状态监控研究
17
作者 李素平 张帆 《大坝与安全》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保证闸坝安全运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采用排列熵算法(PE)实现闸坝的运行状态监控。以某水闸为研究对象,首先,取得闸坝各测点的流激振动数据;其次,采用改进变分模态分解(IVMD)方法对各工况不同测点的原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提取结构的... 为保证闸坝安全运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采用排列熵算法(PE)实现闸坝的运行状态监控。以某水闸为研究对象,首先,取得闸坝各测点的流激振动数据;其次,采用改进变分模态分解(IVMD)方法对各工况不同测点的原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提取结构的有效运行特征信息,并以方差贡献率的方式将各测点特征信息进行数据级融合;最后,通过排列熵方法计算融合后数据的子序列熵值,分析结构不同振动状态的熵值特点,实现结构振动状态的在线监控。结果表明,排列熵方法能全面地提取结构的有效信息,以相对直观的形式表现结构的振动状态,且计算过程简单、效率较高,能为闸坝的安全运行与在线监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坝 振动监控 IVMD 排列熵 动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