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麦根倒伏抗性评价方法及其倒伏系数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王莹 杜建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41-945,共5页
本研究对倒伏性不同的 2 0个大麦材料进行力学分析和根量、茎秆机械强度等 8项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综合考察了植物高度、单茎鲜重、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径分析结果显示 :根量和株高与大麦倒伏系数的关系最密切。相关... 本研究对倒伏性不同的 2 0个大麦材料进行力学分析和根量、茎秆机械强度等 8项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综合考察了植物高度、单茎鲜重、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径分析结果显示 :根量和株高与大麦倒伏系数的关系最密切。相关分析表明 :倒伏系数与倒伏程度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以“倒伏系数”为衡量标准 ,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大麦材料的抗倒性。本研究为大麦根倒伏的抗性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根倒状 抗倒性 评价方法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棱啤酒大麦杂种一代及其亲本主要性状的灰色系统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莹 黄中文 刘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对 2 0组二棱型啤酒大麦杂种一代及其亲本的 7个主要性状之间的关联系数、关联度和关联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关联度和关联序中 ,大麦的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分别与穗长这一性状的关联度最大 ,关联序... 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对 2 0组二棱型啤酒大麦杂种一代及其亲本的 7个主要性状之间的关联系数、关联度和关联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关联度和关联序中 ,大麦的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分别与穗长这一性状的关联度最大 ,关联序中穗长全排在首位 ;而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分别与有效穗数这一性状的关联度最小 ,关联序中有效穗数全排在末位。为了提高单株产量应注意协调好有效穗数与穗长这一对主要矛盾 ;明确各性状对籽粒产量所起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及其相对重要性 ,确定主攻方向 ,配制各种优势组合 ,为大麦亲本选配提供科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棱型啤酒大麦 亲本 杂种一代 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夕阳红葡萄套袋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 高金生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夕阳红葡萄 套袋栽培 特征特性 果袋类型 园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和钙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效应 被引量:33
4
作者 陈士林 卫秀英 赵新亮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49,共3页
研究了 GA3、Ca2 + 对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在种子吸胀、萌动阶段 ,GA3能明显促进种子吸水和加快种子萌动 ,Ca2 + 则表现出延缓种子吸水和萌动 ;GA3和 Ca2 + 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简化活力指数 ,且表现出一定的加成作用 ,... 研究了 GA3、Ca2 + 对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在种子吸胀、萌动阶段 ,GA3能明显促进种子吸水和加快种子萌动 ,Ca2 + 则表现出延缓种子吸水和萌动 ;GA3和 Ca2 + 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简化活力指数 ,且表现出一定的加成作用 ,但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 ;GA3能显著促进玉米种子根的生长 ,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玉米 种子萌发 种子发芽率 生长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士林 赵新亮 +2 位作者 王春虎 栾明宝 程学元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16,共4页
对 1 98 5~ 2 0 0 1年河南省夏玉米区试 85个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 ,得出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并提出了高产水平下玉米育种的策略。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农艺性状 遗传 通径分析 产量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元增 茹振钢 李友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共4页
以 3个小麦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 ,选用 9种培养基 ,研究了影响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结果表明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都存在基因型效应 ;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也是影响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重要因素。在... 以 3个小麦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 ,选用 9种培养基 ,研究了影响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结果表明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都存在基因型效应 ;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也是影响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重要因素。在愈伤组织诱导中 ,较低的2 ,4-D浓度 ( 0 .5~ 1 .0mg/L)也能达到较好的诱导效果 ,但 2 ,4-D最适宜的使用浓度为2 .0mg/L ,细胞分裂素KT或 6-BA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穗 愈伤组织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余江县生态农业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大付 何园球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9-822,共4页
关键词 江西 余江县 生态农业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等方法处理小麦种子后幼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俊杰 姬生栋 王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7-70,共4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研究了离子注入、SSC浸泡、DNA溶液浸泡和经离子注入转大豆DNA的小麦种子萌发 10 d后 ,幼叶中 SDH、G6 PD、α- Amy3种同工酶的变化 ,结果表明 :各处理均可引起小麦幼叶中G6 PD、SDH、α- Am y酶带与酶活...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研究了离子注入、SSC浸泡、DNA溶液浸泡和经离子注入转大豆DNA的小麦种子萌发 10 d后 ,幼叶中 SDH、G6 PD、α- Amy3种同工酶的变化 ,结果表明 :各处理均可引起小麦幼叶中G6 PD、SDH、α- Am y酶带与酶活性的变化 ;DNA片段比全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大豆DNA 小麦 同工酶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小麦品种混杂退化 被引量:7
9
作者 欧行奇 赵新亮 +2 位作者 宋琦 催建民 谢金良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4-85,共2页
全面分析了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 ,详细划分了杂劣株类型 ,扼要总结了去杂去劣的关键技术 ,首次提出了“环境筛选作用”的新概念 ,系统概括了科学防杂保纯措施。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生物学 基因突变 染色体 环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特色农业产业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郜庆炉 王立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4-126,共3页
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指出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应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并就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的组建及其产业化的实现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西部地区 农业资源优势 特色农业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子活力与田间苗期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士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37,共3页
应用标准发芽试验、低温试验、老化试验、电导率、四唑处理等方法对不同劣变水平的玉米杂交种子进行了活力测定 ,分析了种子活力与实际出苗表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低温试验、老化试验、简易活力指数与田间出苗率、成苗率和幼苗整齐... 应用标准发芽试验、低温试验、老化试验、电导率、四唑处理等方法对不同劣变水平的玉米杂交种子进行了活力测定 ,分析了种子活力与实际出苗表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低温试验、老化试验、简易活力指数与田间出苗率、成苗率和幼苗整齐度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是玉米种子活力测定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子活力 苗期性状 相关性 发芽试验 低温试验 老化试验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孢霉四分体分析连锁基因距离矫正的一种简便方法和计算数据的修正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友勇 赵元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0-332,共3页
本文探讨一个在链孢霉四分体分析中连锁基因距离矫正的简便方法。并提出在计算交换值时,当遇到着丝粒在两基因中间的类型时,应该把基因与着丝粒之间发生的四线双交换类型分别计入两个单交换内。
关键词 链孢霉 四分体 连锁基因 着丝粒 单交换 计算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小麦育种家种子特点及其生产程序 被引量:7
13
作者 欧行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74,共2页
详细论述了小麦育种家种子的特点和它的几种主要生产方法 ,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 ,对今后小麦新品种繁殖和推广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生产程序 特点 小麦 育种家种子 种子生产 良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丝片段法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培新 孟丽 王锐 《食用菌》 1999年第5期10-11,共2页
食用菌菌丝都有横隔膜,由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单核、双核或多核的多细胞构造。每一个食用菌菌丝细胞都是一个小小的生命体,在适宜条件下一般都可独立培养、繁殖。在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和部分酵母菌研究和应用中,必须首先获取单细胞生长繁殖... 食用菌菌丝都有横隔膜,由横隔膜将菌丝隔成单核、双核或多核的多细胞构造。每一个食用菌菌丝细胞都是一个小小的生命体,在适宜条件下一般都可独立培养、繁殖。在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和部分酵母菌研究和应用中,必须首先获取单细胞生长繁殖得到的纯培养;同样道理,磨碎菌丝体,得到由单个菌丝片段(细胞)萌发的单菌落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菌丝片段法的操作为:打取待处理的菌丝体在适宜液体培养基中恒温静置培养;将液体培养物用玻璃磨碎器、组织捣碎器或研钵等磨碎,也可直接将待处理菌丝体加少量水磨碎;将磨碎物适当稀释后涂布平板,恒温倒置培养后取菌丝片段萌发的单菌落转管,或将磨碎物直接液体培养,进行其他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碎 单菌落 液体培养基 涂布 粉磨 营养液 食用菌菌丝体 遗传育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多熟集约耕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 被引量:5
15
作者 郜庆炉 王立祥 廖允成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6期5-7,共3页
耕作制度发展的历史表明 ,植物生活要素调控力度的增进是耕作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农业强化了耕作制度对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 。
关键词 设施农业 耕作制度 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多热集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法转大豆DNA小麦成熟期CAT分析
16
作者 赵俊杰 王莹 姬生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经离子注入将大豆DNA导入小麦品种豫麦 69号 ,并测定了其成熟期CAT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成熟期 ,CAT活性变化较小。在带型变化上 ,离子束介导转大豆全长DNA的处理未出现带型变化 ,离子束介导转大豆DNA片段的处理带型上变化较大。说明离... 经离子注入将大豆DNA导入小麦品种豫麦 69号 ,并测定了其成熟期CAT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成熟期 ,CAT活性变化较小。在带型变化上 ,离子束介导转大豆全长DNA的处理未出现带型变化 ,离子束介导转大豆DNA片段的处理带型上变化较大。说明离子束介导转大豆DNA片段对CAT的影响大于离子束介导转大豆全长DNA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大豆DNA 小麦 品种 豫麦69号 成熟期 CAT 活性 转基因技术 离子束照射 DNA溶液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华黄芪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器官分化的效应 被引量:19
17
作者 许桂芳 董诚明 +2 位作者 周吉源 赵洁 熊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533-537,共5页
华黄芪叶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不同光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根、芽分化有不同的效应.(1)叶片在黄光、蓝光、红光、绿光、白光及黑暗条件下均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黄光、蓝光、红光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促进作用.(2)在愈伤组织... 华黄芪叶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不同光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根、芽分化有不同的效应.(1)叶片在黄光、蓝光、红光、绿光、白光及黑暗条件下均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黄光、蓝光、红光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促进作用.(2)在愈伤组织增殖过程中,蓝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黄光则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3)黄光、蓝光对根、芽的分化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绿光则对根、芽的分化表现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效应 愈伤组织 器官分化 华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