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汪伦记 许美秋 +2 位作者 纠敏 原江锋 赵亚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0-1005,1019,共7页
研究了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价了冬凌草提取物在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添加时间下干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5μg/m... 研究了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价了冬凌草提取物在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添加时间下干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5μg/mL和250μg/mL,在亚抑菌浓度,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干预作用不明显;当冬凌草提取物质量浓度大于1倍MIC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生物膜形成的初始时间(0 h)添加药物抑制效果最佳,2MIC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成膜的抑制率达到79%以上;24 h后添加抑制作用较弱,抑制率仅有60%左右。采用银染法和荧光染色法研究了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和抑制胞外多糖的合成,实验结果也表明,在亚抑菌浓度,冬凌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和胞外多糖合成的抑制作用很弱,当冬凌草提取物质量浓度大于1 MIC时,在生物膜形成的初始时间(0 h)添加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清除效果明显,胞外多糖的合成也受到显著的抑制。本研究为冬凌草提取物在食品防腐和保鲜,以及无抗饲料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膜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邱智军 符丹丹 李欣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23期98-100,共3页
“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针对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交叉学科,教学上面临着内容繁多、应用性强、发展速度快、课时相对不足等问题。从混合式教学角度分析教学中的具体困难,对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生物信息学”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科学... “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针对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交叉学科,教学上面临着内容繁多、应用性强、发展速度快、课时相对不足等问题。从混合式教学角度分析教学中的具体困难,对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生物信息学”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个性化教学 综合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壳聚糖复合膜对冰鲜鸡胸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倩 纠敏 +3 位作者 孟媛媛 孔铭杰 殷成芮 汪伦记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5-130,共6页
制备了冬凌草甲素/壳聚糖(OR-CS)复合膜,考察了其对冰鲜鸡胸肉的保鲜效果。将复合膜覆盖于鸡胸肉表面,复合膜外再包被一层保鲜膜,4℃贮藏,检测贮藏过程中鸡胸肉的pH、色度、保水性、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菌落总数、感官质量的变化。... 制备了冬凌草甲素/壳聚糖(OR-CS)复合膜,考察了其对冰鲜鸡胸肉的保鲜效果。将复合膜覆盖于鸡胸肉表面,复合膜外再包被一层保鲜膜,4℃贮藏,检测贮藏过程中鸡胸肉的pH、色度、保水性、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菌落总数、感官质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OR-CS复合膜处理的冰鲜鸡胸肉能显著延缓贮藏期间的pH值、菌落总数、TVB-N含量和汁液损失率的上升。OR-CS复合膜包装组使冰鲜鸡胸肉的货架期由4 d(对照组)延长至9 d;此外,通过色差测定和感官评定,OR-CS包装组可以更好地保持冰鲜鸡胸肉的品质和色泽,在贮藏期间能有效延缓肉表面亮度的减弱,显著改善了肉的颜色、气味、黏度和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壳聚糖 复合膜 冰鲜鸡胸肉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棉花光合特性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龚明贵 刘凯洋 +3 位作者 魏亚楠 白娜 邱智军 张巧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6-266,共11页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接种对砷胁迫下棉花光合特性及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棉花种质大铃棉69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将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摩西斗管囊...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接种对砷胁迫下棉花光合特性及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棉花种质大铃棉69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将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2种AMF分别接种于棉花根部,探究在不同土壤砷浓度(0、100、200 mg·kg^(-1))条件下AMF对棉花气孔形态特征、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1)砷胁迫显著降低了棉花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密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同时显著影响了叶绿素荧光参数。不同砷浓度下,与对照处理相比,AMF接种能增加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开度、密度及导度,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实际光合效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系数,降低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100、200 mg·kg^(-1)砷浓度下,摩西斗管囊霉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合效率均显著高于根内根孢囊霉处理。(2)砷胁迫导致叶绿体逐渐肿胀,整体结构遭破坏,基粒类囊体排列紊乱且分布不均;线粒体内嵴排列松散变形,部分线粒体结构内部出现空洞,双层膜结构模糊。砷胁迫下,AMF接种处理的棉花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基粒片层清晰可见、线粒体内嵴结构排列较紧密,受砷损伤程度明显降低;摩西斗管囊霉的缓解作用更强。【结论】砷胁迫下,接种根内根孢囊霉和摩西斗管囊霉能显著提高棉花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增强其棉花光合能力,减轻砷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且摩西斗管囊霉的接种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砷污染 丛枝菌根真菌 光合特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形栅藻藻渣多糖降血脂与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汪伦记 贾培培 +2 位作者 纠敏 原江锋 刘高成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研究了二形栅藻藻渣多糖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对高血脂症大鼠饲喂不同剂量的藻渣多糖干预治疗4周后,测定其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以及大鼠体重、脏... 研究了二形栅藻藻渣多糖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对高血脂症大鼠饲喂不同剂量的藻渣多糖干预治疗4周后,测定其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以及大鼠体重、脏体指数、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藻渣多糖能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脂TG水平(P〈0.01)、肝体重比(P〈0.05)和肝组织中MDA含量(P〈0.05),提高SOD酶活力(P〈0.05),而且对大鼠体重和脾脏指数的增加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TC、LDLC和HDL-C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结果表明,二形栅藻藻渣多糖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为二形栅藻藻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形栅藻 多糖 降血脂作用 抗氧化活性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纠敏 闫鹏 +2 位作者 闫国庆 镐影雪 汪伦记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202-206,共5页
研究了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通过测定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呼吸代谢途径和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抑菌机制。试验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研究了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机制。通过测定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呼吸代谢途径和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抑菌机制。试验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μg/mL和50μg/mL;冬凌草甲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培养液的电导率升高,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增大,核酸外泄量也增加,2 MIC药物组处理6 h后的电导率比空白组升高了18%(P<0.01),处理12 h后的β-D-半乳糖苷酶活性比空白组增大了124%(P<0.01),胞外核酸大分子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冬凌草甲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9h,菌体可溶性蛋白质总量比对照组减少了约50%(P<0.01);冬凌草甲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活性,其中对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抑制率为53.22%(P<0.01),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抑制率为33.96%(P<0.01)。试验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抑制菌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发挥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机制 细胞膜通透性 呼吸代谢 蛋白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蛋壳内膜酶解制备抑菌活性物质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1
7
作者 牛明福 杜梦璇 +5 位作者 张婷婷 李亚恒 宫强 秦翠丽 侯颖 李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34,共7页
本试验以鸡蛋壳内膜为试验材料,用蛋白酶进行酶解,测定酶解液对微生物的抑菌活性,分析碱性预处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酶解pH对鸡蛋壳内膜酶解液抑菌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 8.0.6分析软件,采用Bo... 本试验以鸡蛋壳内膜为试验材料,用蛋白酶进行酶解,测定酶解液对微生物的抑菌活性,分析碱性预处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酶解pH对鸡蛋壳内膜酶解液抑菌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 8.0.6分析软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及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得到鸡蛋壳内膜酶解液抑菌效果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 h,酶用量37.51 U/mg,酶解pH 10.14。该工艺条件下,鸡蛋壳内膜酶解液对S.enteritidis的抑菌圈直径为(17.927±0.19)mm,与理论最优值(17.941±0.21)mm接近,抑菌效果比优化前提高了10.52%,说明拟合方程与实际相符合,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壳内膜 酶解 抑菌活性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粉虱MEAM1隐种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8
作者 纠敏 汪伦记 +4 位作者 任利娜 代威 李晶晶 赵君峰 张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中东-小亚细亚1隐种(Middle East-Asia Minor 1, MEAM1)中克隆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PHGPX)基因,鉴定其在烟粉虱不同发育阶段及吡虫...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中东-小亚细亚1隐种(Middle East-Asia Minor 1, MEAM1)中克隆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ospholipid hydroperoxid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PHGPX)基因,鉴定其在烟粉虱不同发育阶段及吡虫啉处理不同时间后雌成虫体内的表达情况,明确其在烟粉虱应对外界环境压力中的功能。【方法】利用3′RACE克隆和测定烟粉虱MEAM1隐种内PHGPX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定量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烟粉虱MEAM1隐种不同发育阶段及吡虫啉处理不同时间后雌成虫体内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了烟粉虱MEAM1隐种两个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BtB-PHGPX1(GenBank登录号:KY312116)和BtB-PHGPX2(GenBank登录号:KY312117)。序列分析表明,BtB-PHGPX1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732 bp,编码243个氨基酸;BtB-PHGPX2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567 bp,编码18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两基因的编码蛋白内均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保守的半胱氨酸、谷氨酰胺和色氨酸残基位点。BtB-PHGPX1在烟粉虱MEAM1隐种卵内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在若虫、伪蛹、雌成虫和雄成虫内的表达量,BtB-PHGPX2在烟粉虱MEAM1隐种卵内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在若虫、伪蛹和雌成虫内的表达量(P<0.05)。BtB-PHGPX1和BtB-PHGPX2在雌成虫内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雄成虫内。吡虫啉处理雌成虫2 h时两基因的表达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P<0.05),处理后5, 10和24 h时其表达量均较对照显著下降(P<0.01)。【结论】本研究克隆了烟粉虱MEAM1隐种两个PHGPX基因的序列全长,明确了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及吡虫啉处理不同时间后雌成虫体内的差异表达,推测PHGPX在烟粉虱抵御环境压力及杀虫剂胁迫时可能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MEAM1隐种 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氧化应激 吡虫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砷胁迫下棉花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凯洋 邱智军 +2 位作者 张巧明 张盎然 龚明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88-1198,共11页
以棉花品种‘大铃棉69号’为材料,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将两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分别接种棉花根部,分析不同土壤砷浓度(0、100、200 mg/kg)条件下丛枝... 以棉花品种‘大铃棉69号’为材料,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将两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分别接种棉花根部,分析不同土壤砷浓度(0、100、200 mg/kg)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棉花生长、根系特征、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砷在棉花体内积累和转移的影响,为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砷污染修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随着砷胁迫的加重,棉花生长、根系发育、根系活力、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和渗透调节系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均受到明显抑制。(2)接种RI和FM显著提高了棉花的株高、生物量、根冠比,根系活力;降低了棉花地上和地下部的砷含量和砷转移系数;提高了棉花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叉数等根系形态指标,并降低其0~0.2 mm径级的根长百分比,增加其0.5~1.0 mm和>1.0 mm径级的根长百分比;促使棉花叶和根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不同程度升高,并使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降低;其中,摩西斗管囊霉接种效果优于根内根孢囊霉。研究发现,在土壤砷胁迫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促进棉花生长和根系发育,降低棉花体内砷浓度并抑制其向地上转移,同时激活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来减轻砷对棉花的毒害作用,增强棉花对土壤砷胁迫的耐受能力,且摩西斗管囊霉接种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砷污染 棉花 根系特征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苯酚降解菌Pseudoxanthomonas sp. BF-6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及途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卫晓博 侯颖 +3 位作者 程豪杰 秦翠丽 牛明福 徐建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80,共9页
苯酚是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为了获得降解苯酚的细菌,并探究其降解苯酚的特性和途径,采用连续富集和稀释平板分离,从农药厂活性污泥中得到一株能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BF-6,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将该菌株鉴定为假... 苯酚是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为了获得降解苯酚的细菌,并探究其降解苯酚的特性和途径,采用连续富集和稀释平板分离,从农药厂活性污泥中得到一株能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BF-6,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将该菌株鉴定为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sp.)。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F-6在温度为20-37℃和pH5.0-10.0范围内均可很好的降解苯酚;在此条件下,5%接种量的菌株BF-6在36 h内可将100 mg/L苯酚降解97.79%,96 h可将200 mg/L苯酚降解97.58%。经苯酚诱导后,菌株BF-6细胞粗酶液表现出苯酚羟化酶和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活性,表明菌株BF-6降解苯酚的途径为邻位途径。本研究为低浓度苯酚的微生物降解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假黄单胞菌 分离鉴定 降解特性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催陈对黑米酒中酚类、有机酸类和酯类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汤林月 原江锋 +2 位作者 赖钰婷 龚明贵 孙建瑞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2,20,共7页
目的:解决自然陈酿过程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方法:采用不同的微波功率、时间和温度对黑米酒进行处理,对微波技术处理后的黑米酒中主要酚类、有机酸类和酯类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微波处理可以增加总酯、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丁香... 目的:解决自然陈酿过程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方法:采用不同的微波功率、时间和温度对黑米酒进行处理,对微波技术处理后的黑米酒中主要酚类、有机酸类和酯类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微波处理可以增加总酯、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丁香酸、乙酸、戊酸乙酯、乙酸乙酯的含量,降低总酚、总酸、咖啡酸、柠檬酸、酒石酸、乳酸和乳酸乙酯的含量,对草酸、苹果酸的含量影响较小。结论:采用100 W、40℃和3 min或6 min微波处理能够在短时间生产出3类物质变化趋势与自然陈酿相似的黑米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催陈 黑米酒 酚类 有机酸类 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鲍永毅 陈晓 +4 位作者 牛明福 李梦圆 付应建 刘瑞文 郑少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19-1927,共9页
为从中药茵陈中分离内生细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析活性成分。研究采用7种不同的培养基分离菌株,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抑菌活性较高的... 为从中药茵陈中分离内生细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分析活性成分。研究采用7种不同的培养基分离菌株,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发酵液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从茵陈新鲜组织中共分离到52株内生细菌,分属于9个种,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群。筛选得到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17株,其中NA-3、BPA-24和KMB-323株菌活性较强,NA-3和KMB-32的发酵液中齐墩果酸含量较高。本研究通过分离纯化茵陈内生细菌,明确了茵陈内生细菌的菌群类别,获得了产齐墩果酸的两个菌株,为微生物发酵生产活性物质提供了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内生细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 齐墩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