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b1~Ⅱa2期宫颈癌的DWI相关参数与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琳琳 徐文杰 孙聚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Ⅰ_(b1)~Ⅱ_(a2)期宫颈癌的DWI值与其在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行手术并病理证实的103例Ⅰ_(b1)~Ⅱ_(a2)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宫颈鳞癌78例(淋巴结转移22例,非淋巴结转移56例),宫颈... 目的探讨Ⅰ_(b1)~Ⅱ_(a2)期宫颈癌的DWI值与其在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行手术并病理证实的103例Ⅰ_(b1)~Ⅱ_(a2)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宫颈鳞癌78例(淋巴结转移22例,非淋巴结转移56例),宫颈腺癌组25例(淋巴结转移9例,非淋巴结转移16例)。患者在术前均行MR检查。分别对两组间、各组内转移与非转移病灶组间表观弥散系数ADC值(mean ADC、min ADC、max AD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癌各ADC值与临床FIGO分期均无相关性(Pmean=0.847、Pmin=0.393、Pmax=0.219);鳞癌mean ADC值、min ADC值、max ADC值[(0.84±0.09)×10^(-3)mm^2/s、(0.78±0.09)×10^(-3)mm^2/s、(0.86±0.07)×10^(-3)mm^2/s]均低于腺癌各ADC值[(0.98±0.04)×10^(-3)mm^2/s、(0.93±0.09)×10^(-3)mm^2/s、(0.97±0.23)×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淋巴结转移组mean ADC值、min ADC值均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max AD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病灶的ADC值与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可有助于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