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总结,阐明了流域可持续发展与流域系统科学的关系。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划分为4个时期:萌芽期(1972年以前)、成型期(1972—1987年)、快速发展期(1987—2000年)和深度发展期(2001年至...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总结,阐明了流域可持续发展与流域系统科学的关系。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划分为4个时期:萌芽期(1972年以前)、成型期(1972—1987年)、快速发展期(1987—2000年)和深度发展期(2001年至今),归纳了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成熟的关键节点和对应全球共识的关键事件。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分析了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和主要研究团队,将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划分为3个时期:初步探索期(2000年以前)、稳定发展期(2000—2018年)和快速发展期(2019年至今),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关键事件和代表观点,指出流域系统科学与流域可持续发展互为支撑,流域系统可持续运行的关键在于流域行洪输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多维功能的协同发挥。展开更多
为了明晰不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效果,基于窟野河径流控制站温家川水文站1954—2016年的日径流数据,采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分析了不同人类活动影响期的水文情势相似度。结果表明:①水土保持措施和...为了明晰不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效果,基于窟野河径流控制站温家川水文站1954—2016年的日径流数据,采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分析了不同人类活动影响期的水文情势相似度。结果表明:①水土保持措施和煤矿开采均大幅减小了窟野河的径流量,其中煤矿开采的采空区储存水量减水效应大于水土保持措施涵养水源的作用;②人类活动弱干扰时期(第一时期)、水土保持时期(第二时期)和煤矿开采时期(第三时期)两两之间的DTW距离分别为0.13(第一、二时期)、0.19(第一、三时期)和0.17(第二、三时期),说明水土保持措施和煤矿开采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效果较为相似;③煤矿开采对非汛期流量、基流的影响历时、最大流量出现时间、大/小流量出现次数的影响均比水土保持措施明显。展开更多
文摘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程进行了总结,阐明了流域可持续发展与流域系统科学的关系。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划分为4个时期:萌芽期(1972年以前)、成型期(1972—1987年)、快速发展期(1987—2000年)和深度发展期(2001年至今),归纳了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成熟的关键节点和对应全球共识的关键事件。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分析了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和主要研究团队,将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划分为3个时期:初步探索期(2000年以前)、稳定发展期(2000—2018年)和快速发展期(2019年至今),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关键事件和代表观点,指出流域系统科学与流域可持续发展互为支撑,流域系统可持续运行的关键在于流域行洪输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多维功能的协同发挥。
文摘为了明晰不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效果,基于窟野河径流控制站温家川水文站1954—2016年的日径流数据,采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分析了不同人类活动影响期的水文情势相似度。结果表明:①水土保持措施和煤矿开采均大幅减小了窟野河的径流量,其中煤矿开采的采空区储存水量减水效应大于水土保持措施涵养水源的作用;②人类活动弱干扰时期(第一时期)、水土保持时期(第二时期)和煤矿开采时期(第三时期)两两之间的DTW距离分别为0.13(第一、二时期)、0.19(第一、三时期)和0.17(第二、三时期),说明水土保持措施和煤矿开采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效果较为相似;③煤矿开采对非汛期流量、基流的影响历时、最大流量出现时间、大/小流量出现次数的影响均比水土保持措施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