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河南汉族人群D19S253、D12S391和D18S535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美乐 曾昭书 +3 位作者 郑旭东 齐守文 黄代新 刘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汉族人群中D19S253、D12S391和D18S535等3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对80份河南汉族无关个体的EDTA抗凝血样,采用PCR和PAGE技术进行检测,并构建等位基因梯阶。结果: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汉族人群中D19S253、D12S391和D18S535等3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对80份河南汉族无关个体的EDTA抗凝血样,采用PCR和PAGE技术进行检测,并构建等位基因梯阶。结果: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杂合度均大于0.763,个体识别力均大于0.904,非父排除率均高于0.531,多态信息含量均高于0.730。结论:中国河南汉族人群中此3个STR位点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汉族 D19S253 D12S391 D18S535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人群指纹纹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齐守文 石如玲 +4 位作者 黄艳梅 赵美乐 董献红 韩金红 祁英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的指纹纹型特点,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肤纹学等研究领域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油墨法按捺河南汉族无关个体(男98例、女73例以及6家系成员43例)十指指纹。结果:河南汉族群体中,弓型纹(A)、...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的指纹纹型特点,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肤纹学等研究领域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油墨法按捺河南汉族无关个体(男98例、女73例以及6家系成员43例)十指指纹。结果:河南汉族群体中,弓型纹(A)、箕型纹(L)、斗型纹(W)观察到的比例分别为2.4%、49.0%、48.6%。女性以L多见(55.8%),男性以W多见(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P=0.025)。A多见于中指;尺箕多见于食指和环指,桡箕多见于中指;简斗和双箕斗多见于小指;但不同手指的指纹模式分布在左右手之间(χ2=0.132,P=0.716)以及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7,P=0.171)。左右对应手指指纹组合格局中总体表现为W/W(37.5%)>L/L(36.7%)>W/L(20.4%)>L/A(3.9%)>A/A(1.1%)>W/A(0.6%)。家系调查发现有两个家系成员分别表现为倾向W或L遗传,余4个家系成员呈随机性遗传。结论:河南汉族群体中指纹纹型有自身的特点,又有其他人群的一般特征。另外,进一步证明了指纹纹型受多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纹学 指纹 河南汉族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