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肿瘤、慢性丙型肝炎、白癜风患者 HLA-A2的分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海楠 祁元明 +5 位作者 高艳锋 周哲骏 李志勤 杜军波 李建斌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分析河南地区肿瘤、慢性丙型肝炎、白癜风患者HLA-A2的分布频率。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分析了7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和438例肿瘤患者、11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7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 目的:分析河南地区肿瘤、慢性丙型肝炎、白癜风患者HLA-A2的分布频率。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分析了7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和438例肿瘤患者、11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7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HLA-A2抗原的分布频率。结果:肿瘤、慢性丙型肝炎、白癜风患者中HLA-A2抗原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9.1%、39.0%、47.4%,与正常对照组的48.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1.611,0.230,P均>0.05)。病例数超过50的肺癌(91例)、胃癌(56例)和食管癌(126例)患者中HLA-A2分布频率分别为42.9%、57.1%和38.0%,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537,0.919,2.081,P均>0.05)。结论:河南肿瘤、慢性丙型肝炎及白癜风患者HLA-A2的分布无特异性,因此HLA-A2限制性的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2 肿瘤 免疫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 白癜风 HLA-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与开放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红强 殷德涛 +4 位作者 马润声 王勇飞 柳桢 苌群刚 唐艺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评价腔镜与开放两种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探讨腔镜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8例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按... 目的评价腔镜与开放两种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探讨腔镜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8例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46例,开放组52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清扫淋巴结数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低钙血症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9 3,0.914 1,0.581 9);腔镜组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为(5.06±3.20)枚,开放组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为(4.80±3.19)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6 7)。结论腔镜与开放术式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相当,但腔镜术式美容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难治性淋巴漏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柳桢 殷德涛 +4 位作者 马润声 李红强 王勇飞 苌群刚 唐艺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难治性颈淋巴漏的疗效。方法入组14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难治性颈淋巴漏的病例,对其应用奥曲肽的效果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14例难治性颈淋巴漏中,12例(12/14,86%)在应用奥曲肽后最终成功愈合...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难治性颈淋巴漏的疗效。方法入组14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难治性颈淋巴漏的病例,对其应用奥曲肽的效果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14例难治性颈淋巴漏中,12例(12/14,86%)在应用奥曲肽后最终成功愈合并拔管。全部病例中,7例(7/14,50%)应用奥曲肽后次日引流量较之前减少50%以上,4例(4/14,29%)应用奥曲肽后次日引流量无明显减少。结论奥曲肽是处理难治性颈淋巴漏的手段之一,对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淋巴漏 颈清扫术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分子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秦贝贝 李亚青 +3 位作者 李小丽 路礼莎 张旭东 张明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4,I0002,共6页
目的:研究Wnt/β-catenin通路的关键分子β-catenin、c-myc和cyclinD1在NK/T细胞淋巴瘤(NKTCL)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NKTC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人NKTCL细胞株(SNK-6和YTS)及人正常NK细胞中Wnt/β-catenin... 目的:研究Wnt/β-catenin通路的关键分子β-catenin、c-myc和cyclinD1在NK/T细胞淋巴瘤(NKTCL)组织中的表达,阐明其与NKTC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人NKTCL细胞株(SNK-6和YTS)及人正常NK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和cyclinD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KTCL组织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中β-catenin、c-myc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并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NKTCL患者中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β-catenin表达与NKTCL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关系。结果:细胞株SNK-6和YTS中β-catenin、c-myc和cyclinD1mRNA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NK细胞(P<0.05);NKTCL组织中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24%和56%)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0%和25%)(P<0.05);β-catenin表达与Ann Arbor分期有关联(P<0.05),c-myc表达与Ann Arbor分期和Ki-67水平有关联(P<0.05),NKTCL患者中β-catenin和c-myc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70,P<0.05);β-catenin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低于β-catenin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β-catenin、c-myc、cyclinD1在NKTCL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与NKTCL患者临床分期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β-catenin c-myc CYCLIN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家族及其受体PD-1在人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韩丽娟 李汝平 +4 位作者 陈新峰 张旭东 孙素珂 文建国 张明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B7家族及其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在人NK/T细胞淋巴瘤(NKT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1及B7家族PD-L1、PD-L2在人NKTL细胞系(... 目的:探讨B7家族及其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在人NK/T细胞淋巴瘤(NKT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1及B7家族PD-L1、PD-L2在人NKTL细胞系(SNK-6、YTS)及NKTL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PD-L1和PD-L2mRNA在SNK-6、YTS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NK细胞。PD-L1和PD-L2蛋白在NKTL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0%、63.3%)明显高于鼻炎组织(22.2%、16.7%);NKTL组织中PD-1+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数与PD-L1、PD-L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与分期均呈正相关,PD-L1与LDH、Ki-67水平呈正相关,PD-L1与IPI评分呈负相关,PD-L1及PD-L2与其他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D-L1与治疗疗效呈负相关,而PD-L2与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B7家族及其受体PD-1在人NKTL中高表达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D-L/PD-1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NKTL的免疫逃逸,有望成为人NK-TL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PD-L1 PD-L2 PD-1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腔镜手术中3种入路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红强 樊玉霞 +3 位作者 陈亚丽 张淑利 殷德涛 卢秀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口腔前庭入路、腋窝入路3种腔镜甲状腺入路术式在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间收治的118例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口腔前庭入路、腋窝入路3种腔镜甲状腺入路术式在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间收治的118例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乳入路46例,口腔前庭入路32例,腋窝入路40例。结果:3组患者均成功实施腔镜手术。腋窝组手术时间(98.35±6.50)min,少于胸乳组的(107.80±9.96)min和口腔前庭组的(108.86±9.83)min(P<0.001);3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少数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但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术式对于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较胸乳入路、口腔前庭入路略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手术 手术入路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合并血液系统异常5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真真 李冲 +2 位作者 李婕一 王志芳 郑丽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293,共3页
Graves病( Graves disease ,GD)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全身多个系统均可被累及,其中血液系统受累常见。作者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诊断的537例G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液... Graves病( Graves disease ,GD)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全身多个系统均可被累及,其中血液系统受累常见。作者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诊断的537例G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液系统异常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贫血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C4/MRP4和ABCC5/MRP5基因在NK/T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汝平 韩丽娟 +4 位作者 张旭东 张明智 胡腾鹏 秦贝贝 文建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 cell lymphoma)疗效差,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产生是引起肿瘤产生耐药和化疗疗效降低及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ABCC4 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 cell lymphoma)疗效差,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产生是引起肿瘤产生耐药和化疗疗效降低及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ABCC4 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ABCC4/MRP)基因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5(ABCC5 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ABCC5/MRP)基因在NK/T细胞淋巴瘤SNK-6、YTS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疗效了解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ABCC4/MRP4、ABCC5/MRP5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NK细胞相比,ABCC4/MRP4、ABCC5/MRP5基因在SNK-6、YTS细胞株中高表达(P<0.05);与鼻炎组织相比,ABCC4/MRP4、ABCC5/MRP5基因在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组织中高表达(P<0.05);ABCC4/MRP4、ABCC5/MRP5基因表达量的高低和临床疗效呈负相关(P<0.05)。结论:ABCC4/MRP4、ABCC5/MRP5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影响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基因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5基因 NK T细胞淋巴瘤 SNK-6 YTS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蒋军广 王丽华 +4 位作者 谭伟丽 陈秋生 帖永新 翟建霞 赵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98,共3页
据统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肺癌的死亡率上升幅度居各类肿瘤之首。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这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中的许多环节都涉及到细胞粘附作用。N-cadherin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粘附分... 据统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肺癌的死亡率上升幅度居各类肿瘤之首。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这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中的许多环节都涉及到细胞粘附作用。N-cadherin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具有介导细胞间粘附、信号传导、基因激活、细胞凋亡及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多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ADHERIN 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TPX2 mRNA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红春 李莹莹 +1 位作者 刘玉含 刘红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TPX2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方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对应的31例不典型增生组织TPX2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TPX2在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中不表达或者弱表达,食... 目的探讨TPX2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方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对应的31例不典型增生组织TPX2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TPX2在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中不表达或者弱表达,食管癌组织中TPX2的表达率为65.5%(40/62),不典型增生组织为35.5%(11/31),TPX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上皮组织。且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不同分级、性别和年龄患者中,TPX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PX2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深度及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0阳性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杰 孙慧 +8 位作者 陈胜梅 刘林湘 陈绍倩 刘延方 谢新生 孟小莉 邓梅 张秋堂 李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77-481,共5页
本研究分析成人CD20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回顾性总结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19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 本研究分析成人CD20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回顾性总结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19例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结果表明:119例成人B-ALL中CD20阳性40例(33.61%),CD20阴性者79例(66.39%),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男性患者比例分别为72.50%和50.63%(p<0.05),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数分别为(27.35±30.29)×109/L和(50.11±81.72)×109/L(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肝脾、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发病时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髓系抗原表达、Ph染色体、超二倍体和正常核型比例、4周内完全缓解率、诱导死亡率和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生存率分析显示,CD20阳性组和CD20阴性组成人B-Lin ALL的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12.0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8%和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结论:CD20在成人B-ALL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分布、外周血白细胞数相关,与其它临床特点无显著相关性,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点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类型HC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志勤 王菲 +4 位作者 张震 王盟 黄建敏 李建生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不同临床类型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比例。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9例不同临床类型HCV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3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4例、HCV感染后痊愈者10例)及33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不同临床类型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比例。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9例不同临床类型HCV感染者(慢性丙型肝炎3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4例、HCV感染后痊愈者10例)及33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结果: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HCV感染后痊愈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44,P<0.001),慢性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肝硬化组明显高于HCV感染后痊愈和健康对照组。HCV慢性感染者、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与HCV RNA载量呈正相关(r=0.780和0.870,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影响HCV感染后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丙型病毒性肝炎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残端癌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丽雅 韩丽萍 +3 位作者 张庆庆 李元 胡庆红 陈岩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0-852,858,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残端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月12例宫颈残端癌的临床资料。年龄41~62岁,(50.2±6.7)岁,子宫次全切除术后2~20年,(10.3±5.2)年,11例有阴道不规则流血或(和)排液... 目的探讨宫颈残端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月12例宫颈残端癌的临床资料。年龄41~62岁,(50.2±6.7)岁,子宫次全切除术后2~20年,(10.3±5.2)年,11例有阴道不规则流血或(和)排液,经宫颈活检确诊,其中鳞癌9例,腺癌2例,腺鳞癌1例。FIGO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6例。10例行广泛宫颈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ⅠA1期2例、ⅠB1期1例、ⅡA1期1例、ⅠB2期1例直接手术,ⅠB2期2例、ⅡA2期3例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术后除ⅠA1期2例外其余8例均补充放疗并化疗;ⅡB期2例中1例行同步放化疗,1例单纯化疗。结果 1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大出血输血1例,输尿管损伤1例,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超过2周2例,髂血管区潴留囊肿1例。10例化疗、9例放疗中发生骨髓抑制4例,肝功能损伤1例,放射性膀胱炎1例,放射性直肠炎2例。12例随访时间7~74个月,中位数27.5月,无远处转移或死亡,3例盆腔局部未控和复发带瘤生存。结论宫颈残端癌的治疗原则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严格掌控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指征及术后严密随访对宫颈残端癌的预防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残端癌 子宫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诱导PRK后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金 王卫群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兔随机取1只眼行PRK并术中使用0.02%MMC为PRK+MMC组,另1只眼仅行PRK设为PRK组,2只兔设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程度;采用苏木精-...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兔随机取1只眼行PRK并术中使用0.02%MMC为PRK+MMC组,另1只眼仅行PRK设为PRK组,2只兔设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程度;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角膜细胞。结果术后1周,1、2、3个月角膜haz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2、3个月PRK+MMC组与PRK组TUNEL染色、α-SMA阳性细胞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眼局部应用0.02%MMC溶液可促进活化的角膜基质细胞凋亡,减轻PRK术后ha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丝裂霉素C 角膜基质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董树岭 尹惠卿 +3 位作者 吕彦萌 孟伟伟 董翠翠 贺付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miRNA-2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56例经病理确诊的ESCC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 目的探讨miRNA-20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56例经病理确诊的ESCC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miRNA-205的表达,并分析miRNA-205在不同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差异。结果 ESCC患者组织中miRNA-205相对表达量为1.475(0.444~5.47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Z=-3.067,P=0.002);miRNA-205在不同TNM分期ESCC患者组织中存在差异,TNM分期越高,miRNA-205表达量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335,P〈0.001);miRNA-205在淋巴结转移阴性/阳性组织中存在差异,淋巴结转移阳性组miRNA-205表达量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Z=-3.353,P=0.001)。结论 miRNA-205在ESC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并可能参与ESCC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食管癌 miRNA-205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微管类、铂类药物对人淋巴瘤细胞系体外敏感性实验及TUBB3、ERCC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昱丞 张明智 +5 位作者 张旭东 周超锋 陈新峰 岳光星 杨黎 盛誉乔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9-543,575,共6页
目的探讨4种淋巴瘤细胞系(SNK-6、HUT-78、DoHH2、YTS)对8种抗微管类、铂类药物的敏感性与3型β-微管蛋白基因(TUBB3)、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水平的关系,为淋巴瘤个体化治疗的靶标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K-8实验检测... 目的探讨4种淋巴瘤细胞系(SNK-6、HUT-78、DoHH2、YTS)对8种抗微管类、铂类药物的敏感性与3型β-微管蛋白基因(TUBB3)、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水平的关系,为淋巴瘤个体化治疗的靶标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K-8实验检测4种细胞系对多西他赛(TXT)、长春瑞滨(NVB)、长春新碱(VCR)、紫杉醇(TAX)以及洛铂(LB)、顺铂(DDP)、奥沙利铂(OXA)、卡铂(CBP)的体外敏感性;采用半定量PCR(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TUBB3、ERCC1基础表达水平以及长春新碱、卡铂作用后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细胞系TUBB3、ERCC1基础表达水平存在较大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细胞系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与TUBB3表达呈正相关(r=0.598,P=0.039),对卡铂的敏感性与ERCC1表达呈负相关(r=-0.789,P=0.002),对其余药物的敏感性与所检基因表达水平无关(P>0.05)。经长春新碱作用后TUBB3表达显著下调(P<0.05),经卡铂作用后ERCC1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UBB3高水平表达的细胞系对长春新碱相对敏感;ERCC1低水平表达的细胞系对卡铂相对敏感。TUBB3、ERCC1的表达可能与淋巴瘤的疗效相关而应用于淋巴瘤个体化治疗的靶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敏感性 TUBB3 ERCC1 基因表达 铂类药 抗微管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脑血流灌注评价抑郁症患者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娟 刘保平 +2 位作者 阮翘 毛荣虎 蒋大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6-978,共3页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局部大脑皮质血流灌注(rCBF)特点,以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按CCMD-2-R诊断标准诊断,汉密尔顿(HAMD-24)抑郁量表评分≥20分的抑郁症患者20例,行脑99m锝-双半胱乙酯(99Tcm-ECD)显像并与19名年龄...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局部大脑皮质血流灌注(rCBF)特点,以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按CCMD-2-R诊断标准诊断,汉密尔顿(HAMD-24)抑郁量表评分≥20分的抑郁症患者20例,行脑99m锝-双半胱乙酯(99Tcm-ECD)显像并与19名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比较,显像后抑郁症患者接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14例有效者于治疗后4周、10周再次行脑血流灌注显像。采用大脑皮质各区域与小脑皮质的放射性比值对局部脑血流进行半定量分析,并对抑郁症患者与对照组的局部脑血流以及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抑郁症患者血流灌注减低区主要表现在前额叶(80%)、扣带回(65%)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颞叶、枕叶、及右顶叶血流灌注亦减低(P<0.05)。②治疗后有效者减低区血流灌注有改善,但局部脑血流在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周后扣带回、右颞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抑郁症患者前额叶、扣带回血流灌注减低。②治疗后有效的抑郁症患者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脑血流灌注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局部脑血流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6
18
作者 张卫 周立君 +3 位作者 阚全程 张洁 李治松 王中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女性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0.4μg/kg右美托咪定组(RD1组)、瑞芬太...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女性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0.4μg/kg右美托咪定组(RD1组)、瑞芬太尼+0.6μg/kg右美托咪定组(RD2组)、瑞芬太尼+0.8μg/kg右美托咪定组(RD3)、瑞芬太尼组+氯胺酮组(RK组),每组20例。RD1、RD2和RD3组诱导后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4、0.6和0.8μg/kg,RK组诱导后给予氯胺酮0.8mg/kg,五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均为0.3μg·kg-1·min-1,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即刻进行OAA/S评分,术后15、30min、1、2、4、8、24hVAS评分,观察并记录拔管后2、24h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R组比较,其他四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RD1组比较,术后各时点RD2组、RD3组、RK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RD3组比较,R组、RD1组、RD2组、RK组拔管即刻OAA/S评分1级例数明显增加、2级例数明显减少(P<0.05)。R组拔管后2h及24h内芬太尼用量分别为(50±10)μg和(65±13)μg,其他四组均未使用芬太尼(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R组为7例,RK组为6例,明显高于RD1组1例、RD2组1例和RD3组0例(P<0.05)。结论 0.6μg/kg右美托咪定可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急性痛觉过敏,且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氯胺酮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手术室管理策略与建议 被引量:36
19
作者 陈亚丽 张淑利 +5 位作者 张增梅 孙智慧 赵海运 张莹 李红强 殷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7-450,共4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时的交叉感染是一项重要的防护工作。手术室作为医院重点部门,需协同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做好术前准备与评估、患者隔离性转运、术中管理及术后终...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感染患者数量逐渐增加。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时的交叉感染是一项重要的防护工作。手术室作为医院重点部门,需协同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做好术前准备与评估、患者隔离性转运、术中管理及术后终末处置工作,同时制定相关防护流程。本文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出台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治指南规范,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急诊手术的管理和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感染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盆底肌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效果及尿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28
20
作者 苏静 文建国 +3 位作者 王庆伟 张鹏 刘奎 张瑞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盆底肌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I)效果及尿动力学变化。方法35例GSI女性患者,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行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每周3次,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 目的观察电刺激盆底肌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I)效果及尿动力学变化。方法35例GSI女性患者,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行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每周3次,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并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18例(51%)白天尿失禁症状消失,12例(35%)明显改善,5例(14%)无改善。治疗后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次数和ICI-Q-SF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功能性膀胱容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治疗后valsalva漏尿点压、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可用于治疗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是评估其疗效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治疗 盆底肌电刺激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