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大蒜根蛆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邢彩云 胡锐 +4 位作者 沙广乐 吴营昌 梁建中 杨爱华 罗俊霞 《中国瓜菜》 CAS 2011年第5期61-62,共2页
大蒜是郑州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67万hm2,主要集中种植在中牟县。随着大蒜规模种植和产业化的发展,大蒜根蛆发生危害较重,一般田块虫株率10%左右,重发田块虫株率在20%以上,减产在10%以上,严重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大蒜是郑州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67万hm2,主要集中种植在中牟县。随着大蒜规模种植和产业化的发展,大蒜根蛆发生危害较重,一般田块虫株率10%左右,重发田块虫株率在20%以上,减产在10%以上,严重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对大蒜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根蛆 郑州市 防治 种植面积 经济作物 规模种植 发生危害 大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西瓜蔓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锐 邢彩云 +3 位作者 杨爱华 吉淼 李元杰 罗俊霞 《中国瓜菜》 CAS 2010年第6期46-47,共2页
郑州市西瓜常年种植面积1万hm2左右,分春季棚栽和夏季露地栽培2种栽培模式。近年来随着棚栽、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种植模式的推广,西瓜蔓枯病在郑州市上升为西瓜重要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早、危害重、损失大等特点。重发年份如2003年病棚率... 郑州市西瓜常年种植面积1万hm2左右,分春季棚栽和夏季露地栽培2种栽培模式。近年来随着棚栽、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种植模式的推广,西瓜蔓枯病在郑州市上升为西瓜重要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早、危害重、损失大等特点。重发年份如2003年病棚率在90%以上,病株率在50%以上,给瓜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当地西瓜生产。为此.笔者近几年对蔓枯病发病症状及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蔓枯病 综合防治 郑州市 经济损失 发病症状 种植面积 栽培模式 露地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葡萄炭疽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彩云 胡锐 +3 位作者 沙广乐 王超 时运岭 岳凤丽 《中国果菜》 2010年第7期50-50,共1页
葡萄炭疽病是危害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葡萄近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葡萄浆果受其危害,不仅造成减产,而且影响了品质,给果农朋友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结合郑州市葡萄炭疽病发生特点,分析了该病发生较重的原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采取农... 葡萄炭疽病是危害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葡萄近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葡萄浆果受其危害,不仅造成减产,而且影响了品质,给果农朋友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结合郑州市葡萄炭疽病发生特点,分析了该病发生较重的原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锐 邢彩云 +2 位作者 李元杰 吴营昌 杨爱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6期218-220,共3页
小麦白粉病是郑州市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为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特殊年份如2009年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分析认为偏重发生年份主要原因是受特殊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针对发生原因提出防治对策,为搞好小麦白粉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发生特点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郑州葡萄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邢彩云 王震 +3 位作者 马东波 刘真真 许之东 苏聪玲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6期313-315,共3页
葡萄炭疽病是危害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葡萄近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葡萄浆果受其危害,不仅造成减产,而且影响了品质,给果农朋友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结合郑州市葡萄炭疽病发生特点,分析了该病发生较重的原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采取农... 葡萄炭疽病是危害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葡萄近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葡萄浆果受其危害,不仅造成减产,而且影响了品质,给果农朋友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结合郑州市葡萄炭疽病发生特点,分析了该病发生较重的原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郑州市大蒜基腐病偏重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6
作者 胡锐 邢彩云 +2 位作者 杨爱华 李红 方磊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6期205-206,共2页
大蒜基腐病是1986年在郑州市蒜田发现的毁灭性病害,2010年秋季至2011年春季由于特殊的天气条件等原因造成2011年大蒜基腐病在郑州市大蒜集中种植区发生普遍,局部田块发生较重,造成部分田块毁种。对大蒜基腐病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偏... 大蒜基腐病是1986年在郑州市蒜田发现的毁灭性病害,2010年秋季至2011年春季由于特殊的天气条件等原因造成2011年大蒜基腐病在郑州市大蒜集中种植区发生普遍,局部田块发生较重,造成部分田块毁种。对大蒜基腐病的主要症状、发病规律、偏重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为大蒜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基腐病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烟草对烟夜蛾实验种群和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付晓伟 郭线茹 +4 位作者 罗梅浩 原国辉 胡锐 杨新影 李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40-2348,共9页
烟夜蛾对黄花烟草的产卵趋性显著高于普通烟草,为明确亲代成虫的产卵选择行为对其后代种群增长的影响,分别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应用生命表技术测定了两种烟草对烟夜蛾的生长发育和存活、食物的转化和利用以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烟夜蛾对黄花烟草的产卵趋性显著高于普通烟草,为明确亲代成虫的产卵选择行为对其后代种群增长的影响,分别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应用生命表技术测定了两种烟草对烟夜蛾的生长发育和存活、食物的转化和利用以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室内(26±1)℃、(75±5)%R.H和16L∶8D光周期条件下,与普通烟草相比,黄花烟草上幼虫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1~3龄各期幼虫的存活率及雌蛾产卵量显著降低,种群净增殖率(R0=16.1086)和内禀增长率(rm=0.0848)减小。(2)6龄幼虫对两种烟草的相对取食量(RCR)和近似消化率(AD)无显著差异,但是对黄花烟草的利用率(ECI)、转化率(ECD)及其相对生长率(RGR)显著下降。(3)第二代烟夜蛾在普通烟田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I=1.0325>1),而在黄花烟田呈下降趋势(I=0.6577<1),第三代烟夜蛾种群在两种烟田均呈下降趋势,但普通烟田的种群增长(I=0.4571)大于黄花烟田(I=0.3592)。这些结果表明,黄花烟草较不适合烟夜蛾的繁殖和种群增长,其寄主适合性不如普通烟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夜蛾 生命表 种群参数 食物的利用和转化 营养指标 寄主适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上三叶性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9
8
作者 阎素红 杨兆生 柴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42,共4页
为了解小麦上三叶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选用15个丰产型小麦品种(系),采用相关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上三叶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三叶的宽与单株粒重呈显著相关关系,旗叶宽对单株粒重的贡献较大,单株... 为了解小麦上三叶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选用15个丰产型小麦品种(系),采用相关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上三叶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三叶的宽与单株粒重呈显著相关关系,旗叶宽对单株粒重的贡献较大,单株粒重随着旗叶宽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幅度较大。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旗叶宽和倒二叶面积对单株粒重的直线回归方程是真实的,旗叶宽度每增加1cm,单株粒重就会增加7.7284g,倒二叶面积每增加1cm2,单株粒重增加0.414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株 株粒重 叶宽 旗叶 小麦 性状 叶面积 增加 产量 回归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9
9
作者 邢彩云 胡锐 +2 位作者 李丽霞 李元杰 罗俊霞 《中国瓜菜》 CAS 2011年第2期56-58,共3页
黄瓜霜霉病是危害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各种栽培方式都有发生[1-7],此病传播速度快,流行性强,危害较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30%~50%,给黄瓜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防治,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田间观察与具... 黄瓜霜霉病是危害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各种栽培方式都有发生[1-7],此病传播速度快,流行性强,危害较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30%~50%,给黄瓜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防治,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田间观察与具体试验,明确了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综合防治 生产防治 栽培方式 传播速度 田间观察 发生规律 流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锐 邢彩云 +2 位作者 杨爱华 李元杰 罗俊霞 《中国果菜》 2011年第9期26-27,共2页
草莓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笔者对草莓白粉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影响其发生因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了介绍,尤其是在药剂防治上对25%己唑醇、25%乙嘧酚等几种防治草莓白粉病新药剂防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草莓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笔者对草莓白粉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影响其发生因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了介绍,尤其是在药剂防治上对25%己唑醇、25%乙嘧酚等几种防治草莓白粉病新药剂防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药3次,每次间隔7天,25%己唑醇SC7500倍液及25%乙嘧酚SC800倍液这两种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较好,相对防效达78.8%、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白粉病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麦田越冬稻象甲的室内研究
11
作者 陈俊炜 张哲涛 +3 位作者 蒋金炜 王世明 郭玉杰 王念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5-127,共3页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麦田越冬稻象甲的室内研究陈俊炜,张哲涛,蒋金炜,王世明,郭玉杰,王念英(河南省郑州市植保植检站,郑州450006;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郑州45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10008...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麦田越冬稻象甲的室内研究陈俊炜,张哲涛,蒋金炜,王世明,郭玉杰,王念英(河南省郑州市植保植检站,郑州450006;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郑州45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北京100081)关键词:生物防治;稻象甲;微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稻象甲 昆虫病原线虫 越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孢囊线虫病瘿瘤密度对麦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沙广乐 邢彩云 +2 位作者 胡锐 付秀莲 李月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69,共4页
根据小麦孢囊线虫病典型症状———根部形成瘿瘤及其密度变化 ,探讨了该病害对小麦苗期生长影响。结果表明 :瘿瘤密度与麦苗长势呈极显著负相关 ;瘿瘤密度在 0 2 1~ 1 83,麦苗主茎高降低 2 7 5 %~ 4 5 4 % ,单株分蘖减少 4 3%~ 77... 根据小麦孢囊线虫病典型症状———根部形成瘿瘤及其密度变化 ,探讨了该病害对小麦苗期生长影响。结果表明 :瘿瘤密度与麦苗长势呈极显著负相关 ;瘿瘤密度在 0 2 1~ 1 83,麦苗主茎高降低 2 7 5 %~ 4 5 4 % ,单株分蘖减少 4 3%~ 77 0 % ,叶片减少 7 9%~ 6 5 7% ,次生根条数及根长分别减少 1 3%~ 6 1 6 % ,8 0 %~ 71 9%。瘿瘤密度达 4 2 2以上时 ,麦苗不能形成分蘖和次生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孢囊线虫病 瘿瘤密度 麦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药剂包衣对大蒜生长及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爱华 胡锐 +2 位作者 李元杰 李月瑞 苏聪玲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4,共4页
为了更好地防治大蒜病虫害,提高产量,达到一次施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效果,笔者于2013—2014年在中牟县大蒜田进行了噻虫·咯·霜灵、咯菌·精甲霜、噻虫嗪3种药剂包衣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 为了更好地防治大蒜病虫害,提高产量,达到一次施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效果,笔者于2013—2014年在中牟县大蒜田进行了噻虫·咯·霜灵、咯菌·精甲霜、噻虫嗪3种药剂包衣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200 m L包衣蒜种120 kg,对大蒜基腐病防治效果达89.26%,对根蛆防治效果达96.67%,蒜薹增产11.55%,蒜头增产9.62%,并可促进大蒜叶长增长、叶宽增加,使根系粗壮。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200 m L包衣蒜种120 kg的方法既可有效防治大蒜病虫害又可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药剂 包衣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草、碱茅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周 沙广乐 傅秀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49,共2页
80年代以米,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O)Tzvel.)和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L)Parl.)在我省沿黄(河)稻麦两熟区,造成稻茬小麦严重减产,为给大面积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987-1991年,作者等对这两种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沿黄稻区的... 80年代以米,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O)Tzvel.)和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L)Parl.)在我省沿黄(河)稻麦两熟区,造成稻茬小麦严重减产,为给大面积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987-1991年,作者等对这两种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沿黄稻区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形态特征1.1 硬草 秆直立或基都偃卧,株高15—40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草 碱茅 杂草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灰霉病防治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润初 李明周 +2 位作者 韩书友 易国强 吴营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4-25,共2页
近年来黄瓜生产随着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保护措施的改进,种植面不断扩大,加之茬次增多,为黄瓜灰霉病的滋生蔓延创造了条件,一般损失在30%以上,1991年我们对黄瓜灰霉病进行防治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黄瓜不同品种对灰霉病... 近年来黄瓜生产随着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保护措施的改进,种植面不断扩大,加之茬次增多,为黄瓜灰霉病的滋生蔓延创造了条件,一般损失在30%以上,1991年我们对黄瓜灰霉病进行防治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黄瓜不同品种对灰霉病的抗病性 在不施任何杀菌剂的条件下,以山东密刺、新泰密刺、牟瓜1号、中农5号、81—13为调查对象,于发病盛期分别随机调查6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灰霉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足根螨在大蒜田发生为害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锐 邢彩云 +3 位作者 李元杰 李丽霞 杨爱华 苏聪玲 《中国果菜》 2011年第3期34-34,共1页
近年来由于蒜种的频繁调运、秋冬季及春季气温偏高、大蒜常年连作及群众不注重防治等原因,造成刺足根螨在郑州市中牟县大蒜田发生较重,局部田块偏重发生,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就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影响其发生因素进行分析... 近年来由于蒜种的频繁调运、秋冬季及春季气温偏高、大蒜常年连作及群众不注重防治等原因,造成刺足根螨在郑州市中牟县大蒜田发生较重,局部田块偏重发生,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就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影响其发生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控技术,为大田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足根螨 大蒜 发生为害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地黄瓜褐斑病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锐 邢彩云 +3 位作者 李丽霞 李元杰 苏聪玲 程明向 《中国果菜》 2013年第12期22-24,共3页
黄瓜褐斑病是近年来在保护地黄瓜发生有加重趋势的病害,本文对其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及发病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为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黄瓜褐斑病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蔬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润初 《植物医生》 1997年第1期18-19,共2页
几种蔬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王润初(河南省郑州市植保植检站450006)蔬菜灰霉病是近10年由次要病害上升主要病害的一个典型病类。温棚蔬菜种植积的迅速扩大,重茬连茬集约栽培、大气环流的变化,病菌对环境、寄主的适应、变异等... 几种蔬菜灰霉病的综合防治王润初(河南省郑州市植保植检站450006)蔬菜灰霉病是近10年由次要病害上升主要病害的一个典型病类。温棚蔬菜种植积的迅速扩大,重茬连茬集约栽培、大气环流的变化,病菌对环境、寄主的适应、变异等,目前已有20多种蔬菜感染灰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灰霉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彩云 胡锐 +1 位作者 吴营昌 时运岭 《中国果菜》 2011年第3期42-42,共1页
番茄灰霉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后一般减产20%~30%,流行年份大量烂果,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给番茄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田间观察与具体试验,明确了番茄灰霉病的... 番茄灰霉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后一般减产20%~30%,流行年份大量烂果,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给番茄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田间观察与具体试验,明确了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采取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发生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邢彩云 胡锐 +2 位作者 闫建梅 时运岭 高继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1期29-31,共3页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从小麦播种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病,危害较大,一般田块减产5%~1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20%~40%。为了更好地指导防治工作,我们进行了几种杀菌剂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亩用12.5%烯唑...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从小麦播种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病,危害较大,一般田块减产5%~10%,严重地块减产可达20%~40%。为了更好地指导防治工作,我们进行了几种杀菌剂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亩用12.5%烯唑醇WP 30 g喷2次药,防效达76.80%,每亩用25%丙环唑EC 35 ml喷2次药,防效达71.65%。以上两种药剂的相同剂量喷2次药的防效明显优于喷1次药的防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建议每亩用12.5%烯唑醇WP30 g、或每亩用25%丙环唑EC35 ml,对水55~60 kg,对准小麦茎基部喷雾,在发病初期喷施第1次药,间隔10~15 d喷施第2次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喷雾防治 小麦纹枯病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