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因素分析研究筛选耕地质量限制因素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
1
作者 乐志军 徐永良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以地类图斑为研究尺度,从立地条件等方面构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模式,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7个方面探讨耕地质量,系统分析研究濮阳县耕地质量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科学识别研究区耕地限制因素。采用“限制性指数”... 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以地类图斑为研究尺度,从立地条件等方面构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模式,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7个方面探讨耕地质量,系统分析研究濮阳县耕地质量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科学识别研究区耕地限制因素。采用“限制性指数”模式测算各限制因素的限制程度,以量化的方式表现出各限制因素对耕地的影响大小,从而提取出主导限制因素,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质量保护 限制因素 限制程度 濮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探多参数孔底自动监测仪研制
2
作者 王强 朱恒银 +3 位作者 刘兵 冯建宇 白领国 蔡正水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3,共12页
目前,钻探钻进过程中的钻压、转速、扭矩、环空冲洗液压力等参数主要是在地表钻机、泥浆泵等设备及泥浆循环系统处采集,受孔深、孔身轨迹、钻孔结构、泥浆性能、钻具刺漏、钻头类型、钻进方法、地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测得参数与孔... 目前,钻探钻进过程中的钻压、转速、扭矩、环空冲洗液压力等参数主要是在地表钻机、泥浆泵等设备及泥浆循环系统处采集,受孔深、孔身轨迹、钻孔结构、泥浆性能、钻具刺漏、钻头类型、钻进方法、地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测得参数与孔底近钻头处真实参数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行业难题,开展了孔底钻进参数自动测量系统结构设计、传感器优选、数据储存与传输、软件开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试验,成功研制出一套钻探多参数孔底自动监测仪。该仪器能够自动测量近钻头部位的钻压、扭矩、转速、钻具内压力、环空压力、孔斜、温度等7项指标,在山西某煤层气调查井的2895.56~2902.69 m井段进行了生产试验验证,共导出测量数据39214组,仪器安全性及可靠性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实际钻遇地层情况调节钻压、泵量等钻进工艺参数,以提高钻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进参数 孔底 自动监测 工艺优化 钻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瓦斯动力灾害地面治理关键技术与应用
3
作者 王勃 徐凤银 +12 位作者 刘文革 邵嗣华 王宁 文建东 程国玺 屈争辉 谢亚东 韩甲业 李志 徐波 杨卫华 张艺腾 李长兴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5,共16页
【目的意义】随着采煤深度增加,煤炭开采面临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及复合动力灾害愈发突出,深化致灾机理、发展多元化防治技术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利用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治理煤矿瓦斯动力灾害是实现煤矿生产“安全关口前移... 【目的意义】随着采煤深度增加,煤炭开采面临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及复合动力灾害愈发突出,深化致灾机理、发展多元化防治技术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利用煤层气开发关键技术治理煤矿瓦斯动力灾害是实现煤矿生产“安全关口前移”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适用性技术体系。【方法】从地面煤层气开发的关键技术应用视角,系统述评了煤层气钻完井、压裂等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从煤矿安全角度详细梳理了近70年来煤矿瓦斯动力灾害的致灾机理及关键技术。结合煤层气开发技术特点和煤矿动力灾害防治需求,提出了在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方面的一些建议。【结果和结论】(1)在理论研究方面,深化开展煤与煤层气(瓦斯)综合勘查,并融合多种手段开展精细地质研究。(2)在治理技术方面,进一步探究洞穴消突井+高压空气(液氮、CO_(2))涤荡+负压抽采、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压裂+排采等煤与瓦斯突出治理技术,以及顶板L型井分段水力压裂、顶板L型井分段水力加砂压裂+排采等冲击地压治理技术。在此基础上,优选煤层气开发L型分段压裂等先进技术并开展现场瓦斯动力灾害治理试验,通过实施科研-工程一体化工程项目,探索不同防治理论及技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构建适用于煤矿瓦斯动力灾害防治的技术系列,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煤矿瓦斯动力灾害 煤与瓦斯突出 冲击地压 灾害治理 科研-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雨量数据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4
作者 刘圣 宋子阳 +1 位作者 张士强 何羽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187-189,共3页
城市内涝问题在自然灾害范畴内较为常见,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亟须采取综合手段预防并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潜在风险。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因素的综合性评价模型,以降雨量数据及其他相关地理与环境因素为核心要素,挖... 城市内涝问题在自然灾害范畴内较为常见,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亟须采取综合手段预防并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潜在风险。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因素的综合性评价模型,以降雨量数据及其他相关地理与环境因素为核心要素,挖掘历史时期降雨资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了一套针对城市内涝风险的评价模型。本模型初始阶段执行数据预处理操作,对降雨数据实施数据清洗、插值操作及空间化展示;采纳证据权重法原理的精髓,构建多维度证据信息图谱,剖析不同要素对城市内涝风险的影响及其内在联系;采用权重计算模型对各个要素的相对作用进行数值化处理;实施风险评估作业,构建城市内涝风险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城市内涝风险的评估结果相对精确可靠,可以作为制定城市防洪减灾工作计划的科学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数据 城市内涝 风险评估 证据权重法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以白源煤矿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红杰 卞孝东 +2 位作者 邓晓伟 冯乃琦 卢邦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6-170,共15页
针对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为煤矿企业转型脱困焕发新生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空间资源量、稳定性因素... 针对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为煤矿企业转型脱困焕发新生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空间资源量、稳定性因素、安全性因素、空间环境因素、经济性因素等5大类以及相应的20小项评价指标,同时确定了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定等级标准;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运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综合评判。并以萍乡市白源煤矿为例开展煤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为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空间 模糊数学理论 白源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气水平井水力压裂技术——以沁水盆地长治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36
6
作者 申鹏磊 吕帅锋 +4 位作者 李贵山 任博 白建平 贾晋生 陈召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88-2500,共13页
储层改造是获得低渗透煤层气井高产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煤储层渗透率低,面临着不同煤层气地质条件下的储层改造技术适应性差的困境。以沁水盆地长治北部地区为例,介绍了研究区地质概况和开发模式,分析了4种... 储层改造是获得低渗透煤层气井高产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煤储层渗透率低,面临着不同煤层气地质条件下的储层改造技术适应性差的困境。以沁水盆地长治北部地区为例,介绍了研究区地质概况和开发模式,分析了4种深部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及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以水平井为主要井型、实现压裂后井间干扰提产是规模化开发深部煤层气资源的主要途径。光套管压裂技术可实现大规模压裂,但容易造成储层污染,且可调性较差导致压裂效果偏差;连续油管压裂技术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高,是目前的主流压裂技术,但是配套设施要求较高、成本高;常规油管压裂技术可实现射孔、压裂、封隔一体化作业,且射流效应定向性强,但是不能够带压作业,容易造成压力激动、压后堵前。为此,自主开发了常规油管带压压裂新技术。该技术以常规油管压裂技术为基础,在井口和井下油管内安装稳压装置控制压裂过程中油管内外的带压状态,配合钢丝绳打捞装置,优化上提下放程序,从而实现带压拖动压裂作业。该技术压裂施工曲线以压力平稳型为主,能够形成连续和平直的压裂裂缝通道,减少储层伤害;微地震监测显示压裂裂缝两翼长达70 m;试验井日产气量达4000 m^(3)以上;同时节约了作业成本,提高了压裂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水平井 水力压裂 带压油管压裂技术 裂缝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