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肿瘤 被引量:3
1
作者 马保根 杨树军 +3 位作者 李玉富 刘艳艳 张晓静 买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9-512,共4页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APBSC)支持下大剂量化疗(high dosechemotherapy ,HDC)治疗恶性肿瘤 (malignanttumor ,M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从 1999年 10月起 ,对住院治疗的 16例高危...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autologousperipheralbloodstemcell,APBSC)支持下大剂量化疗(high dosechemotherapy ,HDC)治疗恶性肿瘤 (malignanttumor ,M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从 1999年 10月起 ,对住院治疗的 16例高危及复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lymphoma ,NHL)、8例高危乳癌 (breastcan cer,BC)、1例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患者 ,常规治疗 4~ 6个周期后 ,行APBSC动员及采集 ,然后行HDC ,其中 1例MM行自体CD34+ 细胞移植。HDC方案 :NHL为CBV ,CTX 12 0mg/kg ,BCNU 6 0 0mg/m2 ,VP 1690 0mg/m2 ;BC为CTCb ,CTX 5 0 0 0mg/m2 ,TSPA 70 0mg/m2 ,CBP 90 0mg/m2 ;MM为HD Mel2 0 0mg/m2 。对未获CR的NHL及部分高危BC给予病灶局部放疗。结果 :16例NHL包括初治 10例、复治 6例 ,分别用CHOP、DICE方案化疗 ,获CR 9例 ,PR 7例 ,HDC后CR 9例仍为 ,PR 7例获CR 3例 ,CR率 4 2 .9% (3/ 7) ,4例仍为PR。8例高危BC术后患者 ,CAF方案化疗 4个周期后 ,获CR 7例 ,HDC后仍为CR ,1例采集APBSC后 ,出现多发骨转移 ,放弃大剂量治疗。 1例MM ,VAD方案化疗 4个周期后为PR ,HDC后为CR。造血功能重建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ANC)≥ 1.0× 10 9L-1所需要的中位时间为 10 (+8~ +14 )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治疗 恶性肿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相关腹泻全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2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福建省抗癌协会癌痛专业委员会 +11 位作者 林榕波 刘勇 李宁 罗素霞 骆惠玉 潘宏铭 王杰军 王风华 张剑 孟彦红 苏丽玉 叶映泉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5-630,共26页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化疗相关腹泻是令人困扰的不良反应,可导致化疗剂量降低、治疗延迟或中止、治疗方案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5-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是导致化疗相关腹泻最常见的化疗药物...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在肿瘤治疗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化疗相关腹泻是令人困扰的不良反应,可导致化疗剂量降低、治疗延迟或中止、治疗方案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5-氟尿嘧啶和伊立替康是导致化疗相关腹泻最常见的化疗药物,近年来随着三药联合化疗方案运用的增加,腹泻相关死亡病例也随之增加,这可能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有关。洛哌丁胺是治疗化疗相关腹泻的主要药物,但如何管理洛哌丁胺治疗无效的腹泻是临床最关注的问题。因此,本专家组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化疗相关腹泻的定义、发病机制、分类、评估、诊断、干预和预防进行充分的评估与讨论,最终形成《化疗相关腹泻全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以便进一步规范对化疗相关腹泻的全程管理。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编号为PREPARE-2024CN1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腹泻 不良反应 全程管理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应用惠尔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素霞 马智勇 +1 位作者 杨树军 毛永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0-320,共1页
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应用惠尔血的疗效观察罗素霞,马智勇,杨树军,毛永青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郑州市450003)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化疗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 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应用惠尔血的疗效观察罗素霞,马智勇,杨树军,毛永青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郑州市450003)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化疗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自1996年2月~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药物疗法 副作用 骨髓抑制 惠尔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与LDF方案联用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素霞 赵秀莉 +1 位作者 齐金星 柏敏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羟基喜树碱 LDF方案 药物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喃阿霉素在恶性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中的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罗素霞 宋敏 郭惠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192,21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用药 吡喃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al刀在切除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新广 郭长青 +7 位作者 余娟 张延祯 王福让 程艳敏 孙田园 陈小兵 陈贝贝 李建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0-572,共3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LST)指直径10 mm 以上的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可在3 a 内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LST)指直径10 mm 以上的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可在3 a 内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都可作为内镜下治疗此类病变有效的手段[2],尤其是 ESD 治疗消化道较大病灶具有很多优势[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Dual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TKI治疗后轻微进展医生对策的调查
7
作者 王启鸣 王璐 +8 位作者 余鸿凡 沈波 陈程 阎昭 黄诚 王雨萌 李凯 王晶 石丘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肿瘤及呼吸科医生实施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84份,所有医生均关注到EGFR-TKI治疗后出现的肿瘤轻微进展,对此选择的应对策略包括维持原TKI治疗、原TKI基础上的增加其他治疗、更换方案和实施二次组织活检,其中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者最多。结论:临床医生已重视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中靶病灶增大的情况,并多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应对,这可为今后的指南制定提供参考,但仍需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寻找更合适的协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疾病稳定 培美曲塞 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压力性损伤评估板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白献红 张艳玲 +2 位作者 卢红梅 杨丰华 王晓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多功能压力性损伤评估板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压疮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和宣教。观察组应用多功能压力性损伤评估板进行评估和... 目的观察多功能压力性损伤评估板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压疮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和宣教。观察组应用多功能压力性损伤评估板进行评估和宣教。结果两组首次评估时间、护士满意率及患者和家属压力性损伤防护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自制的多功能压力性损伤评估板能缩短护士用于评估的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压力性损伤防护知识知晓率及护士评估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压力性损伤 多功能压力性损伤评估板 压疮护理 技术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性照护对同期放化疗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艳丽 焦妙蕊 +4 位作者 胡艳丽 方方 王艺卓 米艳芝 张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改善同期放化疗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并提升其创伤后成长水平。方法将入住放疗科行同期放化疗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灵性照护干预。干预前... 目的改善同期放化疗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并提升其创伤后成长水平。方法将入住放疗科行同期放化疗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住院病区分为干预组(73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灵性照护干预。干预前、干预结束后1个月、3个月分别测评患者焦虑、抑郁及创伤后成长水平。结果干预组72例、对照组64例完成研究。干预结束后3个月,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创伤后成长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灵性照护可使同期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逆境中寻求超越和成长,改善负性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疗 化疗 灵性照护 焦虑 抑郁 创伤后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疗法对肺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要松 卢红梅 康佳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4-87,94,共5页
目的探讨正念训练对肺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法将呼吸内科2个病区按抛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纳入肺腺癌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肿瘤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连续8次的正念疗法。干... 目的探讨正念训练对肺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法将呼吸内科2个病区按抛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纳入肺腺癌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肿瘤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连续8次的正念疗法。干预前后采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C30进行测评。结果对照组38例、观察组33例完成全程研究。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总分、人生感悟、个人力量、新的可能、自我转变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总体生命质量、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正念疗法可以提升肺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并影响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正念疗法 创伤后成长 生命质量 积极心理学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相关性疼痛病人多维疼痛评估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振东 黄明 +14 位作者 金毅 罗素霞 柳江 路平 汪子书 庄莉 余慧青 仇晓霞 刘波 褚倩 王昆 刘勇 任敬 王杰军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4,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癌症相关性疼痛(简称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探索评估量表用于癌痛病人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临床癌痛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且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国内癌痛领域的指导性规范、临床诊疗指南、...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癌症相关性疼痛(简称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探索评估量表用于癌痛病人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临床癌痛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且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国内癌痛领域的指导性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本研究构建了癌痛病人评估量表初始条目池,采取德尔菲法选取我国癌痛领域的二十余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统计咨询结果,确认纳入的条目,形成最终的多维疼痛评估量表(multi-dimensional brief test scale for pain,BTS)。经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第一轮纳入21位专家,第二轮纳入10位专家,第一轮纳入19个评估维度,选取重要性评分≥4.5分且变异系数≤20%的7个评估维度,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这7个评估维度和条目的重要性结果与第一轮一致,由此最终构建的BTS共包含7个评估维度,15个条目。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癌痛病人,使用构建的BTS评估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共纳入166例病人,经过数据清洗,最终纳入分析的病人例数为138例。BTS的信度检测Cronbachα系数为0.78,效度检测的KMO值为0.8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构建的BTS条目共纳入7个评估维度,15个条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于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相关性疼痛 疼痛评估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2
作者 罗素霞 王黎 邓巧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78-879,共2页
关键词 癌痛 芬太尼 透皮贴剂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淋巴瘤17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志华 刘艳艳 +5 位作者 赵燕 姚书娜 郭宏强 马杰 夏庆欣 杨树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8-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特点、确诊手段、病理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8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类型、治疗,应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和Log-ran...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特点、确诊手段、病理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8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类型、治疗,应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完成。结果:17例患者中7例女性,10例男性;年龄29~73岁,中位发病年龄56岁;按照WHO 2001淋巴瘤病理分类系统,全组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9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PPL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病例教的0.81%,占同期收治原发于结外淋巴瘤病例数的4.74%;随访5.2~9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2.5个月。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2.5%,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和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non-MALTL)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和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PPL临床上非常少见,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特异,容易误诊,获取足够具有代表性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PPL的治疗原则尚无统一标准,由于其病理类型大多为低度恶性的MALT,因此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诊断 综合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治疗背景下非小细胞肺癌传统化疗的地位与发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国伟 王慧娟 +2 位作者 张米娜 李鹏 马智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87-591,共5页
近年来随着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快速发展,传统化疗获得的关注越来越少,而如何定位并合理地应用传统化疗药物,使患者从中得到最大的获益,在当前仍是不可忽视的命题。为此,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本文指出无论有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患... 近年来随着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快速发展,传统化疗获得的关注越来越少,而如何定位并合理地应用传统化疗药物,使患者从中得到最大的获益,在当前仍是不可忽视的命题。为此,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本文指出无论有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传统化疗仍有许多不可替代之处,并且演变出了一些新的治疗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获益,从而明确了靶向治疗背景下传统化疗的地位。同时通过对化疗疗效预测分子标志物研究和发展的阐述,指出未来传统化疗必将"靶向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化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CD44v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辉 贺春语 +5 位作者 王慧娟 王启鸣 李鹏 闫相涛 王生 马智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03-2205,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58例ESCC患者,取其手术标本或胃镜活检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SCC...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58例ESCC患者,取其手术标本或胃镜活检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SCC组织中HIF-1α、VEGF-C和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 58例患者的ESCC组织中,HIF-1α、VEGF-C和CD44v6均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53.4%和60.3%。不同性别、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的患者,其ESCC组织中HIF-1α、VEGF-C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者ESCC组织中VEGF-C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VEGF-C表达呈相关(P<0.05)。结论 VEGF-C、CD44v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二者可作为判定ESCC侵袭转移能力的客观指标,而HIF-1α表达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CD44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A、CYFRA21-1、NSE和CEA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及病理分型的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素霞 马保根 +1 位作者 陈小兵 肖毅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评价LTA、CYFRA211、NSE、CEA4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3组,肺癌组、良性肺病(BLD)组、健康对照组。其中肺癌组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SCLC)组。采用乳胶凝集法(LA)检测L... 目的:评价LTA、CYFRA211、NSE、CEA4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3组,肺癌组、良性肺病(BLD)组、健康对照组。其中肺癌组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鳞癌、腺癌)和小细胞肺癌(SCLC)组。采用乳胶凝集法(LA)检测LTA;放射免疫分析法(IRMA)检测CYFRA211、NSE、CEA。结果:①肺癌组LTA、CYFRA211、NSE和CEA阳性率,显著高于BL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②肺癌组LTA、CYFRA211、NSE和CEA阳性率与肺癌病理类型有关,LTA阳性率以NSCLC组最高(75.6%),CYFRA211以鳞癌组最高(84.6%),CEA以腺癌组最高(81.4%),NSE以SCLC组最高(82.3%),与其他病理类型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LTA、CYFRA211、NSE和CEA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P<0.01)。④LTA、CYFRA211、NSE和CEA4项联检阳性率高于单项与三项检测的阳性率。结论:LTA、CYFRA211、NSE和CEA联检是诊断肺癌有价值的组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记物 LTA CYFRA21-1 NSE C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燕 杨树军 赵红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250-1252,共3页
肺癌是并发血栓的最常见肿瘤之一,凝血激活、肿瘤处于高凝状态、纤溶亢进均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凝血功能的变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早期、晚期是否一致,国内外报道尚少。本文通过检测102例NSCL... 肺癌是并发血栓的最常见肿瘤之一,凝血激活、肿瘤处于高凝状态、纤溶亢进均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凝血功能的变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早期、晚期是否一致,国内外报道尚少。本文通过检测102例NSCLC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吗啡控释片剂量滴定控制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肖毅军 司红霞 +1 位作者 王迎红 王守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 :评价硫酸吗啡控释片通过剂量滴定对癌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共收治148例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 ,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初始剂量一般由10~30mg 开始 ,观察1~2天疼痛无缓解即进行个体剂量滴定 ,按30%~50 %剂量逐渐递增 ,直... 目的 :评价硫酸吗啡控释片通过剂量滴定对癌性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共收治148例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 ,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初始剂量一般由10~30mg 开始 ,观察1~2天疼痛无缓解即进行个体剂量滴定 ,按30%~50 %剂量逐渐递增 ,直到疼痛缓解。如经放、化疗后疼痛减轻而需要减量时 ,按30%~50 %剂量递减。整个治疗期间随时进行剂量滴定 ,一直观察到用药终止。结果 :平均初始剂量、维持剂量及最大剂量分别是50mg/天、60mg/天及90mg/天。平均用药持续天数为51 5天 ,最长者达525天。平均达维持剂量及最大剂量天数分别为3天及12天。48 8 %的患者不需增加初始剂量 ,51 2%的需要增加 ,其中47 2 %的患者增加剂量的范围在35%~300 %之间 ,仅1例 (0 7 % )增加剂量达1750 %。疼痛缓解率为97 3 % ,对各种类型疼痛均有效 ,其中内脏痛和骨痛缓解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5)。119例患者治疗停止的原因依次为死亡82例 (68 9 % ) ,放、化疗等使疼痛缓解16例 (10 8 % ) ,病情进展14例 (9 4% ) ,不良反应7例 (4 % )。副作用主要是便秘 (43 9 % )和恶心 (16 9 % )。结论 :作者强调剂量个体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硫酸吗啡控释片 剂量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学亚型与EGFR突变及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艳秋 刘杰 +4 位作者 刘瑞青 张建波 孙晓楠 王喻 李醒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组织学亚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手术标本的组织学亚型依据2004年WHO分类和2011年最新国际...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组织学亚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手术标本的组织学亚型依据2004年WHO分类和2011年最新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IASLC/ATS/ERS)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肺腺癌亚型与EGFR突变状态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206例患者中EGFR的突变率为44.2%(91/206),其中女性(56.6%)、不吸烟患者(51.9%)具有更高的突变率。对122例混合性肺腺癌的组织学亚型分析发现,含非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非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EGFR突变率更高(61.5%vs.38.6%,P=0.012),含有乳头状成分的腺癌倾向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突变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相反,含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EGFR突变率更低(13.3%vs.53.3%,P=0.004);依据2011年最新IASLC/ATS/ERS分类标准,EGFR突变率在乳头状为主型的腺癌中比浸润性黏液腺癌和实体型为主的腺癌高(P=0.057)。结论在肺腺癌中,EGFR突变状态与组织学亚型、性别、吸烟史相关。女性、不吸烟患者、混合有非黏液性BAC成分和以乳头状成分为主的腺癌都可以预测高EGFR突变率,而含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突变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腺癌 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顺铂3种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腺癌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树军 李玉富 +3 位作者 刘艳艳 王玉琴 李莉 马保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两种剂量的亚叶酸钙 (CF 2 0mg/m2 ,2 0 0mg/m2 )、两种给药方法的氟尿嘧啶 (5 FU ,持续灌注和每天静滴 2小时 )与顺铂 (DDP 2 0mg/m2 )组成 3种方案分别治疗晚期胃肠道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1999年 1月~ 2 0... 目的 :观察两种剂量的亚叶酸钙 (CF 2 0mg/m2 ,2 0 0mg/m2 )、两种给药方法的氟尿嘧啶 (5 FU ,持续灌注和每天静滴 2小时 )与顺铂 (DDP 2 0mg/m2 )组成 3种方案分别治疗晚期胃肠道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1月住院治疗的晚期胃肠道腺癌 3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4月~ 1998年 12月住院治疗的 2 9例同种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A组 :CF 2 0 0mg/m2 ,静滴 2小时 ,每天 1次 ,连用 5天 ;5 FU 3g/m2 ,持续静脉灌注 5天 (加入Baxter泵内 ) ,DDP 2 0mg/m2 ,静滴 2小时 ,每天 1次 ,连用 5天。B组 :CF 2 0mg/m2 ,用法同A组 ;5 FU、DDP剂量与方法同A组。C组 :CF 2 0 0mg/m2 ,用法同A、B组 ;5 FU 6 0 0mg/ (m2 ·d) ,用法同CF ;DDP方法同A、B组。以上方案每 3周为 1周期 ,连续 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 (n =2 0 )胃癌 8例、大肠癌 12例 ,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5 0 %(4 / 8)、41.7%(5 / 12 ) ;B组 (n =16 )胃癌7例、大肠癌 9例 ,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42 .9%(3/ 7)、44 .4%(4 / 9) ;C组 (n =2 9)胃癌 14例、大肠癌 15例 ,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35 .7%(5 / 14)、40 %(6 / 15 )。毒副反应 :A、B两组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及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肠道腺癌 亚叶酸钙 氟脲嘧啶 顺铂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