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倍性水稻胚乳蛋白的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谢慧波 黄群策 +3 位作者 李国平 汪杏莉 叶丛云 秦广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0-364,共5页
以4份同源四倍体水稻和4份相应的二倍体水稻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内清、球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了其特异性。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蛋白各组分含量... 以4份同源四倍体水稻和4份相应的二倍体水稻为研究材料,对其种子内清、球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了其特异性。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蛋白各组分含量与相应的二倍体相比,大部分呈增加趋势;同源四倍体水稻胚乳蛋白的亚基类型与相应的二倍体水稻基本一致,仅在全蛋白电泳和清、球蛋白电泳中各发现1条差异条带。研究结果认为:二倍体水稻经过染色体组加倍之后,同源四倍体水稻重复基因组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结果趋于“二倍化”,即与二倍体水稻表现出相似的特点,但在蛋白质表达量上前者往往高于后者。基因组多倍化对同源四倍体水稻重复基因组进化最主要的影响并不是体现在蛋白质结构上的差异,而是体现在蛋白质表达量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倍化 胚乳蛋白 蛋白含量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Prd 29A:DREB 1A融合基因获得转基因小麦植株 被引量:4
2
作者 梁高峰 押辉远 +2 位作者 谷运红 宋笑明 秦广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6-259,共4页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技术,将Prd29 A:DREB1 A融合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温麦19。共处理温麦19的小花800朵,获得241粒种子,结实率为30.9%,通过PCR检测和GUS组织化学分析,证明外源的Prd29 A:DREB1 A融合基因已经整合到其中5个T0代植株的...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遗传转化技术,将Prd29 A:DREB1 A融合基因导入小麦品种温麦19。共处理温麦19的小花800朵,获得241粒种子,结实率为30.9%,通过PCR检测和GUS组织化学分析,证明外源的Prd29 A:DREB1 A融合基因已经整合到其中5个T0代植株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粉管通道法 PRD 29A:DREB 1A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爱英 李双 +2 位作者 焦浈 孙昊 焦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9-56,共8页
【目的】为探究干旱胁迫下,百农889和中国春两个抗旱性小麦品种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方法】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百农889和中国春离体叶片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表型、生物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 【目的】为探究干旱胁迫下,百农889和中国春两个抗旱性小麦品种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方法】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百农889和中国春离体叶片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表型、生物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指标。【结果】在干旱胁迫下,两品种小麦离体叶片叶色均变浅,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9.74%和23.60%,但百农889的叶绿素含量比中国春高7.16%;干旱胁迫下两品种细胞质膜完整性均受到明显损伤,但百农889细胞质膜完整性受到的损伤更小;干旱胁迫下百农889和中国春小麦生物量降低了27.00%~54.80%,相对含水量分别下降了10.60%和15.20%,百农889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而中国春小麦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31.06%和24.23%,百农889和中国春小麦叶片F_(v)/F_(m)、PhiPS2、ETR显著降低,NPQ明显升高;但百农889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Fv/Fm、PhiPS2和ETR均显著高于中国春,NPQ显著低于中国春。【结论】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百农889比中国春受到的损伤轻,能够保持更高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强度,植株生长受到的抑制弱,抗旱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叶绿素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质膜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葡聚糖或木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慧晓 王雁萍 +2 位作者 李东霞 袁世超 郭琳娜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9期30-32,53,共4页
筛选分解利用葡聚糖或木聚糖的乳酸菌作为饲料作物青贮添加剂。从30株供试乳酸菌中筛选能够利用葡聚糖或木聚糖产酸的菌株。通过抑菌活性、生长情况、碳源发酵及利用饲料作物粉产酸试验研究菌株的特性,结合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 筛选分解利用葡聚糖或木聚糖的乳酸菌作为饲料作物青贮添加剂。从30株供试乳酸菌中筛选能够利用葡聚糖或木聚糖产酸的菌株。通过抑菌活性、生长情况、碳源发酵及利用饲料作物粉产酸试验研究菌株的特性,结合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筛选得到1株利用葡聚糖及木聚糖产酸效果较好的乳酸菌ZZU 360;该菌株对G+及G-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45和50℃及pH 3.5、4.0和4.5环境条件下生长较好,能够耐受6.5%盐溶液,利用碳源种类比较广泛,对40%干物质的苜蓿粉、饲料桑粉及饲料槐粉均具有较好的酸化作用,菌株ZZU 360被鉴定为戊糖片球菌。该菌株在可溶性糖短缺的饲料作物青贮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木聚糖 乳酸菌 筛选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粉发酵用乳酸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5
作者 杨慧晓 王雁萍 +2 位作者 郭琳娜 赵珊珊 杨逢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37,41,共4页
为筛选调制优质动物苜蓿青贮饲料的优良乳酸菌,本试验以从郑州地区9 个苜蓿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为试验材料,经抗菌活性、生长特性及产酸特性筛选菌株,根据16S r D N A 序列,结合生理生化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并通过发酵苜蓿粉考察菌株... 为筛选调制优质动物苜蓿青贮饲料的优良乳酸菌,本试验以从郑州地区9 个苜蓿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为试验材料,经抗菌活性、生长特性及产酸特性筛选菌株,根据16S r D N A 序列,结合生理生化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并通过发酵苜蓿粉考察菌株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 9 株乳酸菌中筛选到4 株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Z Z U 4 5 7 和Z Z U 4 6 6 在M R S 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及产酸性能较好,均能够耐受6.5%的盐浓度环境;菌株Z Z U 4 5 7 耐受1 0 -4 5 ℃,以及p H 为3.5的环境,而菌株Z Z U 4 6 6 能够耐受5 -5 0 ℃,以及p H 为4.0的环境;苜蓿粉发酵结果表明接种Z Z U 4 5 7 或Z Z U 4 6 6 在发酵1 8 h 内均能快速产酸,其中接种Z Z U 4 6 6 的苜蓿粉发酵36 h时p H 值达到4.2;结合理化特征及16S r R N A 序列分析结果, Z Z U 4 6 6 被鉴定为融合魏斯氏菌.优良菌株Z Z U 466在苜蓿青贮饲料调制加工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粉 发酵 乳酸菌 筛选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