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乡市中低产麦田地力提升技术肥效试验
1
作者 路开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针对中低产麦田实现产量提升的施肥需求,试验研究对应的增产技术,以解决制约小麦生产的土壤地力问题。试验表明,施用总量为籽粒带出量(每公顷折N 187.5-P 112.5-K 3.75)化肥的处理产量整体最高。
关键词 中低产田 小麦 地力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小麦肥料效应研究
2
作者 谢延臣 郭文婵 +3 位作者 陈荣江 宋小顺 尹学惠 李朝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2期34-36,共3页
根据在新乡市郊区土壤肥力水平下小麦N肥用量试验的研究结果得出,在P2O5、K2O用量各90 kg/hm2的基础上,N肥最优用量为214.02 kg/hm2,产量期望为6 263.02 kg/hm2。缺N将会减产10.08%~11.02%。在N肥用量210 kg/hm2的条件下,P2O5、K2O施... 根据在新乡市郊区土壤肥力水平下小麦N肥用量试验的研究结果得出,在P2O5、K2O用量各90 kg/hm2的基础上,N肥最优用量为214.02 kg/hm2,产量期望为6 263.02 kg/hm2。缺N将会减产10.08%~11.02%。在N肥用量210 kg/hm2的条件下,P2O5、K2O施用与否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肥 丰缺指标 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小麦产业情况考察及分析
3
作者 刘立杰 何伟娜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4期11-12,共2页
通过对新乡市小麦产量、成本效益的考察,探讨小麦产业面临的不足和解决方案,为促进新乡小麦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新乡市 小麦产业 产量 效益 意见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新乡市玉米品种综合性状对比试验
4
作者 李宏壮 李好中 谢延臣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9期110-112,共3页
为确保本市玉米生产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开展了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对不同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进行考评,以筛选出适宜新乡种植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喜玉18、先玉335、隆平206、伟科702、郑单958综合性状优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新乡 玉米 产量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不同夏玉米品种耐抗高温热害筛选对比试验
5
作者 张大明 黄卫 郭文婵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70-71,76,共3页
针对新乡夏玉米生产季节易发高温的情况,对10个当地主推品种进行了耐抗高温热害筛选。试验表明,浚单29、隆平206、伟科702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玉米耐抗高温危害品种进行推广;浚单20、郑单958、滑玉15、农乐988、XX2、新单38有待进一步... 针对新乡夏玉米生产季节易发高温的情况,对10个当地主推品种进行了耐抗高温热害筛选。试验表明,浚单29、隆平206、伟科702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玉米耐抗高温危害品种进行推广;浚单20、郑单958、滑玉15、农乐988、XX2、新单38有待进一步试验筛选验证;桥玉8号则不建议作为本地玉米抗高温危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高温热害 筛选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2015-2016年度耐抗干热风小麦品种筛选试验
6
作者 李好中 冯荣成 +1 位作者 王红灿 郭爱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5期140-144,共5页
为优化新乡市小麦品种种植结构,筛选抗灾、高产、稳产等综合性状优良品种,我们于2015-2016年度开展了耐抗干热风小麦品种筛选试验。根据对各个品种灌浆速率、千粒重、产量等数据测定结果,新科麦168前期、中期灌浆速率快,后期持续灌浆能... 为优化新乡市小麦品种种植结构,筛选抗灾、高产、稳产等综合性状优良品种,我们于2015-2016年度开展了耐抗干热风小麦品种筛选试验。根据对各个品种灌浆速率、千粒重、产量等数据测定结果,新科麦168前期、中期灌浆速率快,后期持续灌浆能力强,耐抗干热风能力好,成熟落黄好;实收亩产512.8 kg,较对照矮抗58增产8.8%,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风 小麦 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百农207特征特性及高产攻关栽培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东升 王璐 刘清瑞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43-43,45,共2页
通过高产示范和高产攻关技术研究,总结了小麦百农207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精选种子与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及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麦 百农207 特征特性 高产攻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生物学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李文举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0期232-235,共4页
芦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质蔬菜,其抽生的柔嫩幼茎作为蔬菜食用,也可制成罐头食品。对芦笋的特性、栽培技术等进行了介绍,可以用来指导芦笋生产。
关键词 芦笋 生物学特性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小麦品种新麦23的选育及产量三要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付亮 赵启学 +4 位作者 冯丽芳 闫玉信 夏彦丽 沈伟囡 魏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4期174-176,共3页
利用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麦23和对照偃展411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3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结构合理的特点。广泛适应于在河南省(南部... 利用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麦23和对照偃展411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3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结构合理的特点。广泛适应于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麦23 选育 产量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情况下大豆播期极限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东升 张大明 +2 位作者 路开梅 李好中 刘清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4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情况下大豆的适宜播期。[方法]在新乡县小冀镇后庄进行大豆不同播期试验,研究其对大豆生育状况的影响。[结果]以6月中下旬播种的出苗较好;7月1日以后由于高温干旱,土壤失墒快,存在缺苗现象或无苗,且不能正常成熟;6月1...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情况下大豆的适宜播期。[方法]在新乡县小冀镇后庄进行大豆不同播期试验,研究其对大豆生育状况的影响。[结果]以6月中下旬播种的出苗较好;7月1日以后由于高温干旱,土壤失墒快,存在缺苗现象或无苗,且不能正常成熟;6月16日、6月26日播种处理的产量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随着播期推迟,产量逐渐降低。[结论]大豆的适宜播期为6月15-26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大豆 播期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根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立杰 黄明 何伟娜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12期42-44,170,共4页
通过在大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根系干物质重、根体积、根系活力、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影响的研究,为黄淮海平原保护性耕作研究与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 耕作方式 根系特性 保护性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田喷施不同类型叶面肥对缓解干热风危害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好中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2期55-56,共2页
为了研究不同叶面肥对小麦缓解干热风危害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出适宜大田生产应用的缓解干热风危害产品,新乡市农技站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以小麦品种国麦0319为材料,共设5个处理。结果表明,抽穗开花前叶面喷施"阿尔比特+... 为了研究不同叶面肥对小麦缓解干热风危害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出适宜大田生产应用的缓解干热风危害产品,新乡市农技站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以小麦品种国麦0319为材料,共设5个处理。结果表明,抽穗开花前叶面喷施"阿尔比特+锌肥"和抽穗开花前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均能提高小麦灌浆速率,并获得高产,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面肥 干热风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百农207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宏壮 李好中 谢延臣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2期52-54,共3页
为验证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百农20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试验设9个播期播量处理,两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进程有所延迟;同一播期内,亩群体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株分蘖、次生根减少。同一播... 为验证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百农20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试验设9个播期播量处理,两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进程有所延迟;同一播期内,亩群体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株分蘖、次生根减少。同一播量下,随着播期的推迟,越冬群体逐渐变小;播期相同时,不同播量对生育时期没有影响。但随着播量增加,亩穗数增加,而穗粒数、千粒重下降;播量相同时,随着播期推迟,亩穗数、穗粒数下降,千粒重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百农207于10月17日播种产量最高,适宜亩播量为12 kg,但随着播期的推迟,适当增加播量也可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播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播期、播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东升 张大明 +2 位作者 冯荣成 谢延臣 冯丽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8期50-54,共5页
研究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的高产栽培技术,使良种良法相配套。以当地群众习惯播期10月5日为基数,结合麦玉两熟的生产实际,差值5d,再设5个播期处理;以当地群众习惯播量10蛞为基数,差值25%前后再各设2个播量处理,共设试验小区30... 研究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的高产栽培技术,使良种良法相配套。以当地群众习惯播期10月5日为基数,结合麦玉两熟的生产实际,差值5d,再设5个播期处理;以当地群众习惯播量10蛞为基数,差值25%前后再各设2个播量处理,共设试验小区30个,进行组合优选。结果表明:在豫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最佳播期范围为10月5-15日,最佳播量范围为7.5~12.5kg/亩。播期10月10日、播量10kg/亩组合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麦26 播期 播量 组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高产保优耕作方式研究与示范
15
作者 张东升 刘清瑞 李好中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9期167-169,285,共4页
由于采用的耕作方式粗放,造成小麦品种新麦26产量不稳。为此开展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深耕耙压和浅耕耙压整地基础扎实,有效分蘖多,易形成壮苗,成穗率较高;以深耕耙压处理的成产三要素最协调,籽粒品质最好... 由于采用的耕作方式粗放,造成小麦品种新麦26产量不稳。为此开展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深耕耙压和浅耕耙压整地基础扎实,有效分蘖多,易形成壮苗,成穗率较高;以深耕耙压处理的成产三要素最协调,籽粒品质最好,产量最高。2015年示范产量567.2 kg/亩,在生产中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26 耕作方式 小麦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专用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16
作者 路开梅 刘立杰 张大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81-83,共3页
以当地主导品种豫豆22为对照,对1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产量和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新改一号外的15个品种,从丰产性和性状来看,都适宜本地种植,其中商豆1099、豫泛964、濮豆6018、许豆3号、濮海10号、郑豆90007推荐在当地推广。其他品... 以当地主导品种豫豆22为对照,对1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产量和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除新改一号外的15个品种,从丰产性和性状来看,都适宜本地种植,其中商豆1099、豫泛964、濮豆6018、许豆3号、濮海10号、郑豆90007推荐在当地推广。其他品种可根据地力状况适当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专用大豆 品比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