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联合正颌治疗骨性Ⅱ类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袁佳敏 王宋庆 +3 位作者 吴聿淼 崔宇琛 张琦 朱宪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7-1114,共8页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常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ICR),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和颌面部畸形。本文报道1例骨性Ⅱ类高角并发ICR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女性,24岁,主诉前牙开牙合及颞下颌关节疼痛,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确诊为ICR。采用牙合板治疗稳...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常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ICR),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和颌面部畸形。本文报道1例骨性Ⅱ类高角并发ICR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女性,24岁,主诉前牙开牙合及颞下颌关节疼痛,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确诊为ICR。采用牙合板治疗稳定髁突吸收后,实施正畸联合正颌治疗。治疗后4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牙齿排列整齐,散在间隙完全关闭,前突面型明显改善(ANB角减少4.2°),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弹响症状消失,建立稳定的Ⅰ类咬合关系。三维CT复查显示髁突骨质重建良好,关节间隙恢复正常。通过多学科联合治疗,患者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均获得明显改善。对于ICR患者应在髁突吸收稳定后实施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牙合板治疗可作为有效的术前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髁突吸收 骨性Ⅱ类错牙合 高角病例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牙合板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牙弓形态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田静 高辉 +2 位作者 刘颖 孙留振 肖丹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56-159,161,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段牙弓的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52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人63例为对照组,利用锥形束CT扫描颌面部,将扫描后图像导入Mimics 10.01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与...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段牙弓的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52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人63例为对照组,利用锥形束CT扫描颌面部,将扫描后图像导入Mimics 10.01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与前段牙弓形态特征有关的9个测量项目。结果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组上颌前段牙弓宽度和深度均有小于个别正常人组的趋势、角度也小于正常人;下颌前段牙弓的宽度、深度及角度测量值与正常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上下颌牙弓宽度差值和深度差值小于正常人,上下颌牙弓前段角度差值小于正常人。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上下颌牙弓前段弓形不协调,上颌前段弓形丰满度相对不足,上颌前段牙弓宽、深度发育不足,下颌前段牙弓宽、深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段牙弓形态 牙弓宽度 牙弓深度 骨性Ⅲ类错噁畸形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