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封深部地热水地质条件及开发前景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莲花 王小青 孟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2期107-109,共3页
利用开封市大量地热井资料和石油深部钻孔资料,分析了开封深部地热地质条件,论述了地层岩性和热储层特征,进行了热储层分类划分,论述了地层恒温带和增温带特征,利用地温梯度参数论述了地温的垂向变化规律,分析了地热水化学特征垂... 利用开封市大量地热井资料和石油深部钻孔资料,分析了开封深部地热地质条件,论述了地层岩性和热储层特征,进行了热储层分类划分,论述了地层恒温带和增温带特征,利用地温梯度参数论述了地温的垂向变化规律,分析了地热水化学特征垂向变化规律,并进行了深部地热水温度推测及开发前景分析,开封市区地温梯度较高,一般为3.20~3.60℃/100m,平均值为3.39℃/100m,属于地热高温异常区,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热储 地温场 温度推测 变化规律 开发前景 开封深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嵩县北部基岩山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霞 陈文芳 +3 位作者 万利勤 夏飞雪 张一博 袁梦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嵩县北部基岩山区位于熊耳山脉东段南部,地下水与地表水分布不均,为研究基岩山区地下水特征和补径排关系,指导缺水山区地下水找水工作,通过现场调查、地下水采样,测定不同水体中的水化学成分及环境同位素,分析其变化特征,判明地下水的... 嵩县北部基岩山区位于熊耳山脉东段南部,地下水与地表水分布不均,为研究基岩山区地下水特征和补径排关系,指导缺水山区地下水找水工作,通过现场调查、地下水采样,测定不同水体中的水化学成分及环境同位素,分析其变化特征,判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各含水层的相互联系。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人工开采是其主要的排泄方式;研究区基岩地下水化学特征较复杂,松散岩类孔隙水、浅(深)层半固结层裂隙孔隙水地下水以Ca^(2+)和HCO_3~–为主,属HCO_3-Ca型水;松散岩类孔隙水、浅层半固结层裂隙孔隙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较为密切,基岩裂隙水通过发育的导水构造断裂与现代水连接,均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而深层半固结层裂隙孔隙水参与水循环的能力较弱,开采应持慎重态度。该研究成果为缺水山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山区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氢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平原区天然地热流体同位素特征对其成生环境的揭示 被引量:11
3
作者 龚晓洁 田良河 袁锡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33-37,共5页
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的天然地热流体,其水化学特征及成生环境有较大差异。本次采用稳定同位素数据研究地热流体来源、迁移特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数据,研究地热流体年龄。结果表明:①河南平... 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的天然地热流体,其水化学特征及成生环境有较大差异。本次采用稳定同位素数据研究地热流体来源、迁移特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数据,研究地热流体年龄。结果表明:①河南平原区地热流体主要源于大气降水且多为滞留古水;②不同时代热储之间水力联系微弱;③同时代热储赋存的地热流体年龄,山前区远小于平原区,揭示其由山前向平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平原区 地热流体 同位素 氘过量参数 成生环境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地区金伯利岩锆石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广顺 李明 +3 位作者 吴成斌 庞绪成 徐亚娟 智云宝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7-783,共7页
本文研究鹤壁金伯利岩中的锆石U-Pb年代学和稀土元素结果。阴极发光照片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金伯利岩中锆石为岩浆结晶成因。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为两组年龄,分别为(2531±22)Ma(MSWD为0.77,n为9)和(1797±34)Ma(MSWD为2.1,n... 本文研究鹤壁金伯利岩中的锆石U-Pb年代学和稀土元素结果。阴极发光照片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金伯利岩中锆石为岩浆结晶成因。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为两组年龄,分别为(2531±22)Ma(MSWD为0.77,n为9)和(1797±34)Ma(MSWD为2.1,n为16)。这两组年龄记录了华北板块克拉通化过程,其中约1.8 Ga的年龄很可能是华北板块克拉通化的最晚年龄。金伯利岩与本区内新生代玄武岩的出露都受中新生代构造体系控制,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两者均来自于具有相似的地幔源区,指示鹤壁金伯利岩可能侵位时代为新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伯利岩 锆石年代学 克拉通化 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红土的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磊 殷科 +6 位作者 朱宗敏 木呷古布 段正纲 杨云淇 刘振东 王朝文 洪汉烈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3-833,共11页
为了解南方红土磁性变化的机理,采用磁化率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荧光光谱分析对九江红土剖面的磁性特征、磁性矿物的特征及风化程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九江剖面上部砂土经历的风化改造强度弱于下部的网纹红土,而磁性强度高... 为了解南方红土磁性变化的机理,采用磁化率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荧光光谱分析对九江红土剖面的磁性特征、磁性矿物的特征及风化程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九江剖面上部砂土经历的风化改造强度弱于下部的网纹红土,而磁性强度高于下部网纹红土,磁性强度的增加与超顺磁颗粒及多畴磁铁矿的含量密切相关;风化强度的增加导致磁铁矿的晶形遭到破坏,同时导致红土中强磁性矿物向弱磁性矿物转化,这是造成网纹红土磁性强度低于砂土的主要原因;红土中的多畴磁铁矿并不是形成于风化成土作用过程中,而是来自红土原始母质的风化残留。从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气候由湿热向冷干转变,风化作用强度逐渐减弱,导致上部砂土相对于网纹红土保留了更多的强磁性矿物。因此,红土中主要的载磁矿物并不是风化成土过程中的产物,其磁性特征不能反映气候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更新世 磁化率 风化强度 铁矿物 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环境水样中5种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37
6
作者 陈磊磊 袁锡泰 +1 位作者 余长合 陶宗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7年第4期11-15,共5页
建立了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环境水样中Cu、Zn、Mn、Pb、Cd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经过仪器条件优化和干扰校正后,方法中5种元素的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4~0.22μg/L。对加入国家标准物质... 建立了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环境水样中Cu、Zn、Mn、Pb、Cd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经过仪器条件优化和干扰校正后,方法中5种元素的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4~0.22μg/L。对加入国家标准物质作为质控样15个批次的环境水样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质控图。同时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质控样的测定值基本都在控制线范围之内。结果表明,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环境水样的分析,ICPMS法更适用于大批量、多样化环境水样的监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环境水样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市地热开发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晛亭 宁立波 +1 位作者 孙丽苹 刘玉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5,24,共8页
安阳市地热开发区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程度高,但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缺少评价.现有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并未对地表地下水划分,对地下水资源为主导地区适用性较差.本文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概念模型,建立地下水资源账户,通过对... 安阳市地热开发区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程度高,但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缺少评价.现有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并未对地表地下水划分,对地下水资源为主导地区适用性较差.本文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概念模型,建立地下水资源账户,通过对安阳市地热开发区现状年(2011-2014年)和规划年(2020年)分析,研究浅层地下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发现该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生态足迹中生产用水足迹占主体,其次为生活用水足迹,生态需水足迹占比不足7%.至规划年,浅层地热用水足迹将成为生产用水足迹的主要贡献者.得出结论:该区浅层地下水资源已经超载,处于地下水资源赤字,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市 浅层地下水资源 生态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沉积物分布区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施工工艺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洪战 田源 杨坡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0,56,共6页
郑州市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特点是颗粒细,厚度大,含水介质主要为细颗粒的砂层。由于地下水富水性好,目前郑州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主要以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为主。传统正循环泥浆钻探工艺施工的地温空调井,普遍存在洗井困难... 郑州市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特点是颗粒细,厚度大,含水介质主要为细颗粒的砂层。由于地下水富水性好,目前郑州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主要以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为主。传统正循环泥浆钻探工艺施工的地温空调井,普遍存在洗井困难、涌水量和回灌量偏小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的推广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次采用泵吸反循环工艺施工地温空调井。施工过程及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在细颗粒松散沉积物分布区,采用泵吸反循环钻探工艺施工地温空调井,对提高施工进度、增大出水量和回灌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为类似地区地温空调井的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吸反循环钻探 细颗粒 松散堆积物 回灌量 地下水源热泵 抽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流河水库入流消落区生态改善的潜坝技术及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士国 苏广宇 +1 位作者 谢楚依 朱晨莹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1,共6页
针对碧流河水库入流消落区生态改善需求,提出了利用潜坝提高主河道和滩地潜水水位,进而改善滩地植被条件的治理技术,并通过对比潜坝建设前后滩地植被状态分析了潜坝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潜坝建设后,研究区优势物种由中旱生植物向湿... 针对碧流河水库入流消落区生态改善需求,提出了利用潜坝提高主河道和滩地潜水水位,进而改善滩地植被条件的治理技术,并通过对比潜坝建设前后滩地植被状态分析了潜坝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潜坝建设后,研究区优势物种由中旱生植物向湿生植物转变,2020年6月和7月区域平均植被覆盖度较潜坝建设前的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8.23%和20.94%;潜坝对于水库入流消落区落干期滩地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水库入流消落区生态改善的有效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流消落区 生态改善 潜坝 植被 碧流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热泵影响下地下水温度主控因素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文芳 杜尚海 +1 位作者 陈蕾 袁梦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158-162,共5页
为研究地下水源热泵长期影响下,地下水温度主控因素的变化特征,选择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为研究区,将地下水温度作为典型的灰色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地下水温度、地下水位埋深、气温、降水量以及回水井水温之间的关... 为研究地下水源热泵长期影响下,地下水温度主控因素的变化特征,选择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为研究区,将地下水温度作为典型的灰色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地下水温度、地下水位埋深、气温、降水量以及回水井水温之间的关联度分析,获取地下水温变化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受水源热泵影响时,地下水位埋深是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在水源热泵影响下,地下水温受气温、降水量、地下水位埋深和回水井水温的共同影响:在垂向上,回水井水温对监测井水温的影响程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由回水井水温转变为地下水位埋深,在水平方向上,回水井水温对监测井水温的影响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地下水温度的主控因素由回水井水温转变为气温和地下水位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热泵 地下水温度 主控因素 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蒸渗仪和解析法估算毛乌素沙地潜水蒸发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文科 尹红美 +1 位作者 黄金廷 李俊亭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地下水蒸发是旱区地下水均衡计算中重要的排泄项之一。由于包气带水分运移高度非线性且大气—地表界面动力学过程复杂,估算潜水蒸发量一直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难题之一。利用内蒙古乌审旗河南乡均衡试验场E601型蒸渗仪,建立了毛乌素沙地... 地下水蒸发是旱区地下水均衡计算中重要的排泄项之一。由于包气带水分运移高度非线性且大气—地表界面动力学过程复杂,估算潜水蒸发量一直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难题之一。利用内蒙古乌审旗河南乡均衡试验场E601型蒸渗仪,建立了毛乌素沙地水面蒸发及4种典型岩性(风化砂岩K_(1)、萨拉乌苏组砂Qp^(al+l)、砂质壤土Qh^(l)、风积沙Qh^(eol))的饱和土蒸发原位试验,结合长期观测获取的大量数据,开展了地下水蒸发与水面蒸发、埋深的关系和地下水蒸发量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4种典型岩性(风化砂岩、萨拉乌苏组砂、砂质壤土、风积沙)饱和蒸发量与水面蒸发量比值分别为0.60,0.77,0.47,0.88,表明不同岩性的饱和裸土的蒸发强度不等于自由水面的蒸发强度;实际计算裸土蒸发强度时,不能以自由水面蒸发强度作为参考点,如果运用,必须校正。(2)利用蒸渗仪观测数据和土壤水运动方程稳态解析解,获得4种典型岩性(风化砂岩、萨拉乌苏组砂、砂质壤土、风积沙)潜水稳定蒸发计算的关键经验系数c,分别为628932.63,165058.71,48948.21,1525104.031 m^(-2)。(3)利用稳定蒸发公式确定鄂尔多斯盆地风沙滩区四种典型包气带岩性(风化砂岩、萨拉乌苏组砂、砂质壤土、风积沙)潜水极限蒸发深度约为60 cm,结果得到了室内非稳态蒸发试验的佐证,为研究区水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 地下水 蒸渗仪 解析法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野外观测与能量守恒原理分析饱和裸土与水面蒸发量的差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婉歆 尹红美 +2 位作者 王文科 卢艳莹 王艺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4,共7页
准确计算裸土蒸发量对研究旱区地下水文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潜在蒸发量是计算裸土实际蒸发量的重要指标,由于饱和裸土蒸发量(PE_(s))难以获取,因此常用水面蒸发量(PE_(w))替代,但该方法的有效性有待验证。本研究基于蒸渗仪实测蒸发... 准确计算裸土蒸发量对研究旱区地下水文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潜在蒸发量是计算裸土实际蒸发量的重要指标,由于饱和裸土蒸发量(PE_(s))难以获取,因此常用水面蒸发量(PE_(w))替代,但该方法的有效性有待验证。本研究基于蒸渗仪实测蒸发量、气象要素等野外观测数据,对比了2种饱和砂土与水面蒸发量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差异。实测结果表明,年内平均饱和裸土蒸发量大于水面蒸发量;春夏两季蒸发强烈,两者差异最为显著;在天尺度上,水面蒸发量曲线滞后于饱和裸土。有效能量(R_(n)−G_(s)/N_(w))是决定潜在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与纯水相比,饱和裸土中固相颗粒的存在,削弱了短波辐射的穿透能力,影响净辐射量(R_(n)),并导致土体热容降低,影响土面总热通量(G_(s))。计算结果表明,饱和裸土可用于蒸发的有效能量大于水面(R_(n),s−G_(s)>R_(n),w−N_(w)),因此饱和裸土蒸发量较大;由于饱和裸土剖面升温更快,水体储热变化量(N_(w))曲线滞后于土面总热通量(G_(s)),因此饱和裸土日蒸发量峰值也早于水面出现。该研究为准确计算实际蒸发量、提升地下水资源估测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发量 蒸渗仪 饱和裸土蒸发 水面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4和对称四极激发极化联合技术的严重缺水基岩山区找水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霞 陈文芳 +6 位作者 万利勤 侯丽丽 王海刚 何庆成 王金生 秦同春 田小维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9,共7页
我国基岩山区普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因此解决干旱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已刻不容缓。通过1∶5万水文地质图幅调查寻找到研究区断裂蓄水构造,从赋水空间、汇水区和径流通道三方面确定了赵老园村找水靶区。采用EH4和对称四极激发极化相... 我国基岩山区普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因此解决干旱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已刻不容缓。通过1∶5万水文地质图幅调查寻找到研究区断裂蓄水构造,从赋水空间、汇水区和径流通道三方面确定了赵老园村找水靶区。采用EH4和对称四极激发极化相互验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EH4剖面的基础上,共做激发极化测深点7个、对称四极电测深点2个,通过分析EH4连续电导率剖面和激电测深曲线,确定探采结合井位,实现了在基岩缺水山区高效经济地找水示范。该联合技术具有减少物探资料解译成果多解性、降低勘探成本和风险等优点,解译结果验证了侵入岩与围岩蚀变带、断层构造破碎带等是基岩山区地下水相对富水区,为今后该类岩浆岩严重缺水山区找水提供合理可行的技术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 激发极化法 对称四极 严重缺水区 太行山区 找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盐岩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方亮 董芯岑 鲍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1-1417,共7页
借助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盆地模拟及钻井、录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等方法,对东濮凹陷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及构造控制盐岩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盐岩成因及识别标志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自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以来,研究区地层埋深逐... 借助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盆地模拟及钻井、录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等方法,对东濮凹陷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及构造控制盐岩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盐岩成因及识别标志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自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以来,研究区地层埋深逐渐增加,至渐新世末,地层有小幅抬升后又整体下沉,在此基础上盆地内沉积形成一套由盐岩夹泥岩、含膏泥岩及白云质泥岩等组成的沙河街组含盐韵律;构造控制盐岩分布规律,沙一段盐岩主要分布在东部次凹的王称固-梨园成盐区和西部次凹的柳屯成盐区、胡状成盐区以及中央构造带的户部寨-王楼成盐区、文留南成盐区、梁庄-八公桥成盐区;最后分别从构造、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和古气侯方面论证了东濮凹陷沙河街组盐岩为高山深盆成因,同时提出了盐岩的地层和地球物理测井识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 分布规律 成因 构造 沙河街组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德金 张方亮 +3 位作者 陈俊培 王朝明 杨国良 李烜桢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6期4141-4144,共4页
从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新的石油降解菌HNAU-1,经16S r DNA测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该菌可以以石油为惟一碳源进行生长,10 d的降解率可达50.7%。单因素试验表明添加其他碳源(葡萄糖、淀粉和蔗糖)均可... 从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新的石油降解菌HNAU-1,经16S r DNA测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该菌可以以石油为惟一碳源进行生长,10 d的降解率可达50.7%。单因素试验表明添加其他碳源(葡萄糖、淀粉和蔗糖)均可抑制该菌对石油的降解;以尿素为氮源,35℃(25~35℃范围内),pH 7.5,盐度为0.5%,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均有利于菌株对石油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降解 石油 优化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地热水中钾、钠、钙、镁的含量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磊磊 陶宗涛 +2 位作者 袁锡泰 李文英 余长合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1-915,共5页
地热水样品经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过滤,弃去初始的50~100 mL滤液,收集500mL地热水样品,然后加入适量50%(体积分数)硝酸溶液,使pH不大于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中钾、钠、钙、镁的含量。选择钾、钠、钙、镁的分析谱... 地热水样品经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过滤,弃去初始的50~100 mL滤液,收集500mL地热水样品,然后加入适量50%(体积分数)硝酸溶液,使pH不大于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中钾、钠、钙、镁的含量。选择钾、钠、钙、镁的分析谱线依次为766.490,589.592,317.933,285.213nm。采用背景扣除及样品稀释的方法校正背景和减小基体效应。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 6~0.010 0mg·L^(-1)。对钾、钠、钙和镁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100,100,50mg·L^(-1)的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测定,钾、钠、钙和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依次为0.43%,1.3%,0.43%,0.54%。方法应用于标准物质的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用标准加入法做方法的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9.6%~102%。实验室开展的比对试验结果表明:此法与传统方法测定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地热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0)-可渗透反应墙修复Cr(Ⅵ)污染地下水的复合介质筛选及其长效运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磊磊 陈文芳 +2 位作者 石巍巍 田源 李慧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5-889,共5页
通过静态实验筛选出可作为Fe^(0)-可渗透反应墙(PRB)复合介质的合适粒径的Fe^(0)和活性炭并确定质量比,通过模拟柱实验对Cr(Ⅵ)污染地下水进行长效处理研究。结果表明,Fe^(0)和活性炭的合适粒径分别为0.600~1.000、1.000~2.000 mm,质量... 通过静态实验筛选出可作为Fe^(0)-可渗透反应墙(PRB)复合介质的合适粒径的Fe^(0)和活性炭并确定质量比,通过模拟柱实验对Cr(Ⅵ)污染地下水进行长效处理研究。结果表明,Fe^(0)和活性炭的合适粒径分别为0.600~1.000、1.000~2.000 mm,质量比最佳为4∶1。对比Fe^(0)+活性炭、Fe^(0)+石英砂为反应介质的实验柱和对照柱154 d的长效运行结果发现,铬铁质量比分别为5.43、3.03 mg/g,对Cr(Ⅵ)的去除率分别为76%、46%,实验柱出水Fe(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柱。由此可知,以均质性高且粒径适宜的Fe^(0)和活性炭作为Fe^(0)-PRB的复合介质,可以缓解沉积物堵塞问题,提高Fe^(0)利用率,保持系统长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地下水 Fe^(0) 活性炭 可渗透反应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化学修复技术在某Cr(Ⅵ)污染场地地下水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慧芳 陈文芳 +5 位作者 陈磊磊 石巍巍 王瑞龙 师亚坤 景琦 王梦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88,共8页
针对某场地地下水Cr(Ⅵ)污染问题,运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了4种单一药剂及4种复合药剂对Cr(Ⅵ)的去除率,分析了浸提浓度、药剂施用量、药剂稀释倍数、酸的添加等因素对场地地下水原位修复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反应产物进... 针对某场地地下水Cr(Ⅵ)污染问题,运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了4种单一药剂及4种复合药剂对Cr(Ⅵ)的去除率,分析了浸提浓度、药剂施用量、药剂稀释倍数、酸的添加等因素对场地地下水原位修复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药剂多硫化钙与Cr(Ⅵ)的摩尔比为2∶1时修复效果最佳。场地含水层砂粒用不同浓度污染水浸提后Cr(Ⅵ)浓度呈线性分布;每立方米Cr(Ⅵ)污染含水层(浸提浓度为100 mg/L)需要1.65 L多硫化钙药剂(浓度为2.9×10^(5)mg/L)实现还原修复;多硫化钙的稀释倍数对Cr(Ⅵ)的去除率影响不大;酸的添加对多硫化钙还原Cr(Ⅵ)有促进作用;多硫化钙与Cr(Ⅵ)的反应产物中有羟基磷灰石和单质硫。研究表明柠檬酸和多硫化钙的组合药剂对某Cr(Ⅵ)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效果较好,但其反应产物可能会对场地含水层的渗透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Cr(Ⅵ)污染 原位化学修复 多硫化钙 柠檬酸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混凝土的能量储存和耗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美英 郭腾翔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147,共5页
混凝土作为最为常见的工程材料之一,准确了解其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的能量存储和耗散规律至关重要。通过对同批次的C30混凝土0.1,03,0.5,0.7和0.9倍峰值强度5个不同卸载水平的单轴压缩加卸载试验,得到混凝土在不同卸载水平下卸载点的总能... 混凝土作为最为常见的工程材料之一,准确了解其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的能量存储和耗散规律至关重要。通过对同批次的C30混凝土0.1,03,0.5,0.7和0.9倍峰值强度5个不同卸载水平的单轴压缩加卸载试验,得到混凝土在不同卸载水平下卸载点的总能、弹性能和耗散能以及这3种能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在单轴压缩下C30混凝土的总能>弹性能>耗散能,且总能、弹性能和耗散能与加载水平呈二次函数关系,耗散能与弹性能呈二次函数关系;卸载点的弹性能与总能呈线性关系,耗散能与总能呈二次函数关系。试验结果也可以用于预测混凝土峰值时的弹性能与耗散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压缩 总能量 弹性能 耗散能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