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口地区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翟公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0-94,共5页
分析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盈亏和水污染现状,阐明了水资源面临的危机和水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预测了2000年水资源供需趋势和水环境污染趋势,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保护措施 周口地区 水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环境下的河南省典型区域土壤田间持水量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罗清元 杨丹 +1 位作者 刘丽娜 郭恒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38,42,共5页
土壤田间持水量是衡量土壤墒情和干旱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田间持水量的测定环境不同,如季节、环境等因素,可能导致相同区域的土壤其测定结果也不相同。通过颗粒分析实验,确定了全省122处人工墒情站的土壤类型,并从中选取了3个不同... 土壤田间持水量是衡量土壤墒情和干旱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田间持水量的测定环境不同,如季节、环境等因素,可能导致相同区域的土壤其测定结果也不相同。通过颗粒分析实验,确定了全省122处人工墒情站的土壤类型,并从中选取了3个不同土壤类型的站点开展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田间持水量试验。结果表明:①从全省范围来看,河南省的土壤以壤土类型为主,在防汛抗旱时要充分考虑该种土壤类型的蓄水特性;②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其田间持水量与干容重呈现线性反比关系;③3种土壤在不同的季节及实验室温度环境下,田间持水量测定结果差别不大,因此可以得出田间持水量基本不受温度季节的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颗粒分析 田间持水量 对比试验 土壤干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翟公敏 魏宪昌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8-40,25,共4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翟公敏,魏宪昌(河南省周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不可缺少并无可替代的物质条件。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平原区又是主要供水水源。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水量与日俱增,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翟公敏,魏宪昌(河南省周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不可缺少并无可替代的物质条件。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平原区又是主要供水水源。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水量与日俱增,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使人们认识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资源 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坡法流量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沈丘水文站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新庆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2,共4页
能坡法流量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结合计算机处理、网络数据传输等先进技术,可以将常规的水文要素监测方式转变为信息采集、存贮、传输运用为一体的自动化、数字化过程。通过该系统在沈丘水文站的应用,与流速仪法测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 能坡法流量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结合计算机处理、网络数据传输等先进技术,可以将常规的水文要素监测方式转变为信息采集、存贮、传输运用为一体的自动化、数字化过程。通过该系统在沈丘水文站的应用,与流速仪法测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能坡法流量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坡法 模型 应用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鲁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武峰 马艳红 《河南农业》 2021年第8期33-34,共2页
本文以扶沟水文站为代表站,通过其多年实测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贾鲁河流域降水、蒸发、径流、泥沙等水文要素的特性及变化规律,为指导该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防洪减灾、环境治理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贾鲁河流域 扶沟水文站 水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现代化建设规划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牛亚豪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1期137-139,共3页
随着人类活动及水利工程的影响日益增大,天然的水沙特性遭到了破坏,尤其是平原地带,水闸、过船闸、水电站、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兴建,导致良好的测站控制条件逐步变差,测次要求越来越多,给水文测验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水文监测未来必须... 随着人类活动及水利工程的影响日益增大,天然的水沙特性遭到了破坏,尤其是平原地带,水闸、过船闸、水电站、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兴建,导致良好的测站控制条件逐步变差,测次要求越来越多,给水文测验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水文监测未来必须实行驻测向自动化、在线化发展,巡测向常态化、应急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现代化 规划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偃师区不同坡度带植被覆盖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国重 李中原 +5 位作者 程焕玲 张继宇 高镜清 杨丹 李秀红 卢圆章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为了探寻坡度分布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通过Landsat 8和DEM提取了偃师区坡度与植被覆盖度信息,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偃师区坡度较缓、植被覆盖状况良好,适宜人类居住、生活;植被覆盖度分布受2°、6°、15°、25... 为了探寻坡度分布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通过Landsat 8和DEM提取了偃师区坡度与植被覆盖度信息,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偃师区坡度较缓、植被覆盖状况良好,适宜人类居住、生活;植被覆盖度分布受2°、6°、15°、25°坡度影响较大,在≤15°坡度范围内10%~30%植被覆盖度占总面积的比重最大,但2°~6°带内60%~80%植被覆盖度占总面积比重最大,6°~15°带内>80%植被覆盖度占比最大;坡度超过15°后60%~80%、>80%植被覆盖度占总面积的比重占据优势地位,坡度超过25°后,>80%植被覆盖度所占比重又超过60%~80%的植被覆盖度,居于领先地位;>80%、60%~80%植被覆盖度随着坡度的增加呈先减少再增加而后逐渐减少的趋势,45%~60%、30%~45%、10%~30%、<10%植被覆盖度分布则是随着坡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偃师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显著,植被覆盖状况大幅增加,治理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带 植被覆盖度 遥感影像 关系 偃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耗水规律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邵全忠 杨丹 +1 位作者 刘华 李怡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2,共7页
以不同林龄(幼龄、中龄、老龄)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连续5年采用热扩散式茎流计法(树木蒸腾)和称重法(土壤蒸发)对华北落叶松土壤蒸发与植被蒸散耗水及其环境因子进行定量监测,定量分析蒸腾、蒸发等... 以不同林龄(幼龄、中龄、老龄)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连续5年采用热扩散式茎流计法(树木蒸腾)和称重法(土壤蒸发)对华北落叶松土壤蒸发与植被蒸散耗水及其环境因子进行定量监测,定量分析蒸腾、蒸发等各蒸散的强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2-2017年不同林龄土壤蒸发量和蒸腾耗水量均呈"几"字形变化规律,在7-8月达到最大,4-6月呈急剧增加趋势,9月以后有所降低;当土壤含水量>18%,地被植物并不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当土壤含水量<18%,地被植物抑制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土壤蒸发量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林木蒸腾强度与土壤含水量、太阳辐射强度、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即华北落叶松林木蒸腾强度随各环境因子变量值的增加而增加;然而,林木蒸腾强度与自身属性(冠幅、胸径、株高)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林木的生长,其蒸腾作用受到了一定的抑制。综合分析表明:影响华北落叶松耗水最直接的因素是土壤水分含量,当土壤含水量较小时,华北落叶松首先满足自身对于土壤水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华北落叶松 土壤蒸发 植被耗水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融合算法的某坝基水平位移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佳佳 彭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已有的坝基水平位移监测模型只能利用一个关键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而关键点的选取往往具有随机性;直接利用多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往往会出现各个监测点采集数据不一致的现象.为消除这类现象,且充分利用多点监测信息,采用Kalman滤波融合方... 已有的坝基水平位移监测模型只能利用一个关键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而关键点的选取往往具有随机性;直接利用多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往往会出现各个监测点采集数据不一致的现象.为消除这类现象,且充分利用多点监测信息,采用Kalman滤波融合方法,分别根据集中式和有无反馈分布式融合算法进行计算,对比分析了其可行性,最后给出融合结果.将其应用于某坝8坝段坝基水平位移的分析,纠正了2007-2008年间监测点S8-3和2006-2008年间监测点S8-4对坝基水平位移的异常反映,消除了数据的冗余性、矛盾性和不准确性,获得了被测对象的一致性描述和解释,结论表明,3种方法均有很高的识别精度.同时,也为水工建筑基础多点监测提供一个有效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Kalman滤波算法 坝基水平位移 综合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16年豫东平原干旱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丹 李中原 +3 位作者 王国重 刘守东 罗清元 李佳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61-65,共5页
为了掌握豫东平原干旱特征及其规律,采用降水Z指数、小波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对其干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干旱年际发生频率为29.5%,其中1956—1967年、1978—1986年、1996—2004年序列年际变化明显;干旱演变在10年周期尺度下震... 为了掌握豫东平原干旱特征及其规律,采用降水Z指数、小波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对其干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干旱年际发生频率为29.5%,其中1956—1967年、1978—1986年、1996—2004年序列年际变化明显;干旱演变在10年周期尺度下震荡性最强,是主周期;干旱发生频率在24.7%~34.2%,干旱高发区大致集中在2个带状区域;干旱面积平均占比为30.03%,呈缓慢增加趋势。由此可知,该区域需强化水资源管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确保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降水Z指数 小波分析 泰森多边形法 豫东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景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775-778,共4页
[目的]运用环境系统分析和评价技术,开展针对水库型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以期完善和丰富水环境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吸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补充作为灾变风险评估的水华爆发影响因子为水环境安全的非稳态指... [目的]运用环境系统分析和评价技术,开展针对水库型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以期完善和丰富水环境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吸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补充作为灾变风险评估的水华爆发影响因子为水环境安全的非稳态指标,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风险的5个方案层共11项指标因子的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根据加权求和法计算的水源地综合评分,将水源地安全级别划分为重警状态、中警状态、预警状态、较安全状态和安全状态5种状态。[结论]该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简便,揭示了水源地安全的主要风险和主要问题,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环境安全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模型在新蔡河流域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景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1022-11024,11055,共4页
[目的]应用SWAT模型对新蔡河流域的径流、泥沙及面源污染负荷的产输出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方法]首先介绍了SWAT模型的原理,然后对模型径流参数和水质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最后利用SWAT模型研究新蔡河流域的泥沙及面源污染负荷的产输出特... [目的]应用SWAT模型对新蔡河流域的径流、泥沙及面源污染负荷的产输出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方法]首先介绍了SWAT模型的原理,然后对模型径流参数和水质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最后利用SWAT模型研究新蔡河流域的泥沙及面源污染负荷的产输出特性。[结果]SWAT模型基本合理可行,可用于新蔡河流域面源污染的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丰水年泥沙和各种面源污染物负荷都比较大,平水年次之,枯水年最小,这说明泥沙和面源污染的产输出与当年的降雨径流量有关。[结论]该研究为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SWAT模型 参数率定 新蔡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偃师区不同坡度带用地类型分布研究
13
作者 李中原 王国重 +3 位作者 张继宇 程焕玲 杨丹 高镜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222-224,F0003,共4页
为探寻坡度分布与用地类型的关系,根据Landsat8影像和DEM提取了洛阳市偃师区坡度与用地类型数据,对其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偃师区坡度较缓、用地类型分布较为合理,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用地类型主要受6°、15°、35°坡度影响较... 为探寻坡度分布与用地类型的关系,根据Landsat8影像和DEM提取了洛阳市偃师区坡度与用地类型数据,对其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偃师区坡度较缓、用地类型分布较为合理,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用地类型主要受6°、15°、35°坡度影响较大,草地面积分布在≤6°范围内低于建设用地,>6°后则大于建设用地;坡度<15°时耕地面积占据主导地位,>15°坡度林地面积则居于支配地位;坡度>35°后除林草地外,其他用地鲜有分布;用地类型多样性指数在6°~15°坡度内达到最大,是人类活动的密集区。偃师区根据地形坡度合理布局用地类型,既降低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其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类型 坡度 影像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14
作者 牛亚豪 王颖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期139-141,144,共4页
地表水监测是地表水监测管理、决策的基础,可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基于此,针对地表水监测技术规范和要求,科学设置检测步骤,加强地表水监测评价管理,分析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地表水监测 相关问题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