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拉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闫萍 马金玉 +2 位作者 胡成旺 牛鑫 刘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2-765,共4页
目的 探究乌拉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ICH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 探究乌拉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ICH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一组64例和联合组64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单一组同时给予乌拉地尔治疗,联合组同时给予乌拉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脑血肿体积、颅内压)、神经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血流动力学[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 PI)、脑血管储备能力(cerebrovascular reserve, CVR)、双侧动脉平均流速]、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内皮素1(endothelin, ET-1)、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89.06%vs 75.00%,P<0.05)。2组治疗后颅内压、脑血肿体积、PI、NSE、VEGF、ET-1、Ang-1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组(P<0.01)。2组治疗后CVR、双侧动脉平均流速、BDNF、NG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单一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拉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可缩小老年HICH患者脑血肿体积,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高血压 脑出血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GC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贾西中 崔群建 +6 位作者 冯涛 孙杰 柳德学 胡成旺 潘瑞华 邓倩 王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6-208,共3页
目的研究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el指数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el指数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压常规处理及CT定位微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羚角钩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肿总体积变化,GCS评分,Barthel指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67.2%(3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28/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57/58),略高于对照组的94.8%(55/58),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T影像检查显示血肿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4/58)、8.6%(5/58),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能够在保证疗效、安全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CT定位 微创治疗 羚角钩藤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多糖抑制PI3K/AKT通路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云鹤 蔡金保 王红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党参多糖(CPP)对HepG2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1、0.25、0.5、1、2.5、5、10、20、50、100、200、300和400μmol/L)党参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党参多糖(CPP)对HepG2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1、0.25、0.5、1、2.5、5、10、20、50、100、200、300和400μmol/L)党参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选择5,10和20μmol/L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上皮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间质标志蛋白N-钙黏蛋白(N-cadheri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以及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的磷酸化情况;最后,20μmol/L党参多糖或PI3K激活剂740Y-P单独使用或联用处理HepG2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结果:党参多糖能促进体外培养HepG2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调节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PI3K/AKT相关蛋白表达;最后,20μmol/L党参多糖和740Y-P联用能有效逆转740Y-P对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调节作用。结论:党参多糖能有效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和运动能力,其机制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党参多糖 生长 运动 740Y-P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糖胞苷通过调控miR-126表达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晓媛 王波涛 党惠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是否可通过调控微小RNA-126(miR-126)表达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方法:体外培养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阿糖胞苷处理;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是否可通过调控微小RNA-126(miR-126)表达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方法:体外培养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阿糖胞苷处理;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26的表达量;分别将miR-126 mimics、antimiR-126转染至HL-60细胞,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增殖标记蛋白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量。结果:阿糖胞苷可显著降低细胞增殖率(P<0.05),增高细胞凋亡率(P<0.05),抑制Ki67、p-PI3K、p-AKT表达(P<0.05),促进miR-126、Cleaved-caspase-3表达(P<0.05);转染miR-126 mimics后,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Ki67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转染anti-miR-126的作用与之相反;转染anti-miR-126可降低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并可促进p-PI3K、p-AKT的表达(P<0.05)。结论:阿糖胞苷可能通过上调miR-126表达及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MIR-126 急性髓系白血病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裴浩 夏冬景 黄莹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探讨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下调STAT6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SACC患者53例,并留取涎腺良性肿瘤正常涎腺腺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SACC和对照组组织中STAT6蛋白表达,培养ACC-... 目的:探讨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下调STAT6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SACC患者53例,并留取涎腺良性肿瘤正常涎腺腺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SACC和对照组组织中STAT6蛋白表达,培养ACC-2细胞,分为STAT6干扰序列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STAT6干扰序列组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细胞中STAT6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TAT6基因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SACC组织中STAT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70%,高于对照组的28.30%(χ2=19.962,P=0.000);SACC组织中STAT6蛋白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STAT6干扰序列组细胞中STAT6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STAT6干扰序列组24~96h细胞A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STAT6干扰序列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SACC组织中STAT6蛋白呈高表达,下调STAT6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洪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例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20例L...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例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20例LC术后近期未发生胆总管结石残留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在合并急性胰腺炎、ALT、AST、急诊手术、胆总管直径、逆行胆囊切除、术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DBil、充满型结石、胆囊结石数量、最小结石直径、胆囊容积、胆囊管直径、胆囊管长度及泥沙样结石等方面指标进行比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急性胰腺炎、急诊手术、泥沙样结石、逆行胆囊切除、术前MRCP检查、胆囊结石数量、最小结石直径、胆囊容积、胆囊管直径及胆总管直径与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具有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01、16.217、5.802、9.865、5.145,t值分别为18.314、6.077、7.687、15.678、5.512,P值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急性胰腺炎、逆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直径及胆囊管直径过大是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进行MRCP检查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对影响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可最大限度减少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脑利钠肽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中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邱宗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研究B型脑利钠肽(BNP)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疗效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住院患者15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非冠心病40... 目的:研究B型脑利钠肽(BNP)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疗效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住院患者15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非冠心病40例。对比各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BNP及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病变冠脉血管中的水平及其对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并研究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以及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AMI组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及非冠心病组,UAP组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SAP组及非冠心病组,而SAP组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中,重度病变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病变者及轻度病变者,而中度病变者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轻度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BNP及心肌酶谱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96例实施冠脉搭桥术患者因并发症死亡患者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均显著高于桥血管通畅者,但与桥血管再狭窄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NP联合心肌酶谱对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指示价值,但对冠脉搭桥术后的疗效无明显的预测作用,仍需综合其他指标进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BNP 心肌酶谱 冠脉搭桥术 预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山酮通过CD14/NF-κB通路调控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免疫系统紊乱 被引量:11
8
作者 章小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1-865,共5页
目的:探究常山酮(Halofuginone,HF)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免疫系统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LPS复制大鼠ALI模型并腹腔注射HF,HE染色检测肺病理损伤情况,TUNEL检测凋亡小体数量... 目的:探究常山酮(Halofuginone,HF)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免疫系统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LPS复制大鼠ALI模型并腹腔注射HF,HE染色检测肺病理损伤情况,TUNEL检测凋亡小体数量,ELISA检测炎症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含量,Western blot检测CD14/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HF可改善LPS诱导的肺组织损伤,并能显著抑制ALI大鼠凋亡小体的形成;同时,HF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IL-1β、IL-6、IL-18)的分泌;此外,HF能明显减少ALI大鼠外周血CD14^+细胞含量;HF还可显著下调CD14/NF-κB通路标记蛋白(CD14、TLR4、NF-κB p65)的表达。结论:HF可通过CD14/NF-κB通路调控LPS诱导的大鼠ALI免疫系统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酮 急性肺损伤 炎症反应 CD14/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骨胶囊治疗老年患者colles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董君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29-1530,共2页
目的:探讨强骨胶囊对老年患者colles骨折治疗过程的作用。方法:将56例colles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固定术,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口服,1次1片(600mg),1日2次;治疗组给予强骨胶囊,口服,1次1粒(250mg... 目的:探讨强骨胶囊对老年患者colles骨折治疗过程的作用。方法:将56例colles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固定术,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口服,1次1片(600mg),1日2次;治疗组给予强骨胶囊,口服,1次1粒(250mg),1日3次,两组均连续服用2个月。观察骨折整复后第3天疼痛评分并于骨折整复后第2、6、8周摄X线片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在患者骨折整复后早期疼痛有效缓解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各个时段骨折愈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骨胶囊治疗老年患者colles骨折,早期能有效缓解疼痛,增加骨痂生成,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强骨胶囊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0、降钙素原及CD_8^+ T细胞水平判断危重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及死亡风险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章小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究白介素(IL)-10、钙素原(PCT)及CD_8^+T细胞水平判断危重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及死亡风险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危重症患者,通过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与... 目的探究白介素(IL)-10、钙素原(PCT)及CD_8^+T细胞水平判断危重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及死亡风险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危重症患者,通过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别为130例、70例。入院第2天、第5天、第8天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6、IL-8、IL-10、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采用免疫分析法检测PCT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_4^+T细胞水平、CD_8^+T细胞水平并计算CD_4^+T/CD_8^+T比值。结果存活组患者入院第8天IL-6、IL-8高于死亡组,入院第5天IL-10低于死亡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患者IL-6、IL-8、IL-10、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患者入院第8天PCT低于死亡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患者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院第8天CD_4^+T细胞水平、CD_4^+T/CD_8^+T比值高于死亡组,入院第2天CD_8^+T细胞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预测预测入院28 d病死率的AUC为0.78,CD_8^+T细胞水平预测入院28 d病死率的AUC为0.80,PCT预测入院28 d病死率的AUC为0.92。结论危重症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损害,细胞免疫功能损害越严重患者预后效果越差,IL-10、PCT及CD_8^+T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以及死亡,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对于预测病情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白细胞介素类 受体 降钙素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MAFG-AS1靶向miR-335-3p对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影响
11
作者 杨琪 王波涛 党惠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88-2591,共4页
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性的恶性肿瘤,按病程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型常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分子靶向治疗是淋巴细胞白血病新型的治疗方式,研究其分子发病机制,可为临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1-3]。研究表明血液恶性肿瘤... 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性的恶性肿瘤,按病程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型常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分子靶向治疗是淋巴细胞白血病新型的治疗方式,研究其分子发病机制,可为临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1-3]。研究表明血液恶性肿瘤中lncRNAs的异常表达参与其进展过程[4]。研究报道沉默lncRNA MAFG-AS1通过调控miR-3196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5]。敲低MAFG-AS1可通过调节miR-150-5p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6]。沉默MAFG-AS1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白血病 分子靶向治疗 新药研发 中老年患者 分子发病机制 异常表达 乳腺癌细胞 M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廷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50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50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治疗50例(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及术后2年复发情况差异。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T1期、T2期、T3期及总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白细胞计数低于开腹组、红细胞计数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2年无瘤生存率、存活率与开腹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效果相当,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手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