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拉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闫萍 马金玉 +2 位作者 胡成旺 牛鑫 刘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2-765,共4页
目的 探究乌拉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ICH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 探究乌拉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ICH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一组64例和联合组64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单一组同时给予乌拉地尔治疗,联合组同时给予乌拉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脑血肿体积、颅内压)、神经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血流动力学[血流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 PI)、脑血管储备能力(cerebrovascular reserve, CVR)、双侧动脉平均流速]、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内皮素1(endothelin, ET-1)、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89.06%vs 75.00%,P<0.05)。2组治疗后颅内压、脑血肿体积、PI、NSE、VEGF、ET-1、Ang-1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组(P<0.01)。2组治疗后CVR、双侧动脉平均流速、BDNF、NG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单一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拉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可缩小老年HICH患者脑血肿体积,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高血压 脑出血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多糖抑制PI3K/AKT通路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云鹤 蔡金保 王红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党参多糖(CPP)对HepG2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1、0.25、0.5、1、2.5、5、10、20、50、100、200、300和400μmol/L)党参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党参多糖(CPP)对HepG2细胞生长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1、0.25、0.5、1、2.5、5、10、20、50、100、200、300和400μmol/L)党参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选择5,10和20μmol/L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上皮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间质标志蛋白N-钙黏蛋白(N-cadheri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以及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的磷酸化情况;最后,20μmol/L党参多糖或PI3K激活剂740Y-P单独使用或联用处理HepG2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结果:党参多糖能促进体外培养HepG2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同时调节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PI3K/AKT相关蛋白表达;最后,20μmol/L党参多糖和740Y-P联用能有效逆转740Y-P对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调节作用。结论:党参多糖能有效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和运动能力,其机制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党参多糖 生长 运动 740Y-P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GC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贾西中 崔群建 +6 位作者 冯涛 孙杰 柳德学 胡成旺 潘瑞华 邓倩 王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6-208,共3页
目的研究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el指数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el指数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压常规处理及CT定位微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羚角钩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肿总体积变化,GCS评分,Barthel指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67.2%(3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28/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57/58),略高于对照组的94.8%(55/58),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T影像检查显示血肿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4/58)、8.6%(5/58),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定位微创治疗联合羚角钩藤汤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能够在保证疗效、安全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CT定位 微创治疗 羚角钩藤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Th17细胞和Treg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变化及免疫失衡与肺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门翔 尚喜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6-182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变化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COPD患者(COPD组)和同期年龄、性别基本匹配的45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并根据C...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变化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COPD患者(COPD组)和同期年龄、性别基本匹配的45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并根据COPD病情进行亚组分析,分别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肺功能指标、Th17细胞、Treg细胞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在COPD患者间,随着病情加重,FEV1%、FVC%、FEV1/FVC比值中度COPD组<重度COPD组<极重度组(P<0.05);在COPD患者间,随着病情加重,外周血中Th17细胞、Th17/Treg比值中度COPD组<重度COPD组<极重度组(P<0.05),外周血Treg细胞比值中度COPD组>重度COPD组>极重度组(P<0.05),且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变化具有一致性;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与外周血中Th17细胞、Th17/Treg比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与外周血Treg比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OPD外周血Th17/Treg比值与患者肺功能下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免疫应答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食管破裂32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会恩 杨军 +3 位作者 柳立军 王志康 周绍辉 张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自发性食管破裂 食管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氧化损伤及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门翔 党强 +3 位作者 周小果 郭娜 李展 尚喜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986-2991,共6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氧化损伤及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气管内一次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次/d,直至处死);其余3组向气管内注射盐酸博莱霉素溶液(5 mg/kg)...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氧化损伤及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气管内一次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次/d,直至处死);其余3组向气管内注射盐酸博莱霉素溶液(5 mg/kg),模型组(术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1次/d,直至处死);槲皮素低剂量组(术后给予槲皮素50 mg/kg灌胃干预,1次/d,直至处死);槲皮素高剂量组(术后给予槲皮素100 mg/kg灌胃干预1次/d,直至处死),每组20只。第14、28天分别随机处死各组10只小鼠,取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取右肺组织采用HE、Masson染色以评价肺泡炎、肺损伤及肺纤维化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TGF-β1蛋白、基因表达;采用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小鼠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总抗氧化能力(TAC)的含量。结果:各时间点模型组小鼠BALF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肺组织HYP、MDA、MPO含量及TGF-β1mRNA及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槲皮素低、高剂量组上述检测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肺组织TAC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槲皮素低、高剂量组肺组织TAC含量则高于模型组。结论:槲皮素对盐酸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损伤及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炎症反应、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氧化应激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的跑跳运动对老龄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动态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红升 段涛 +2 位作者 杜瑞卿 黄豪 高允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时间、不同强度的跑跳运动对衰退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作用,为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0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组0)和4个实验组(每天运动时间10min的为实验组1,20min的为实验组2,...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时间、不同强度的跑跳运动对衰退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作用,为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0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组0)和4个实验组(每天运动时间10min的为实验组1,20min的为实验组2,30min的为实验组3,40min的为实验组4),每实验组又分为运动时间为1、3、6、9、12周不同的5类,通过电刺激驱使大鼠运动。运动结束立即处死,通过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量生物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1在6个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上基本一致,处于缓慢增长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2,波动较大,基本处于先增后减,然后有快速增长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3和实验组4的变化基本相一致,都处于下降趋势,而且实验组4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长时间适宜强度的运动能显著改善老龄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则降低衰退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低强度的运动无明显影响。长时间适宜强度的运动对延缓骨细胞衰老和骨组织的功能衰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体育教师业务能力评价体系建构——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有效结合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军 闫建华 王会勤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5,共7页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当前关于中学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还存在较大的不足。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参考众多专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当前关于中学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还存在较大的不足。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参考众多专家学者的已有研究,以及对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和体育教师的业务范围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建构中学体育教师业务能力质性和量化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通过集体经验法设计了多元主体的指标体系;采用秩和运算法获得各指标的权重;设计以期望值评语标准和等级评价标准相结合的领导、同行、评价教师本人以及学生等不同主体使用的评价标准;对评价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设计,使评价呈现出"螺旋"式的"收集资料—评价—反馈"的循环动态评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业务能力 质性评价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糖胞苷通过调控miR-126表达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林晓媛 王波涛 党惠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是否可通过调控微小RNA-126(miR-126)表达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方法:体外培养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阿糖胞苷处理;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是否可通过调控微小RNA-126(miR-126)表达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方法:体外培养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阿糖胞苷处理;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26的表达量;分别将miR-126 mimics、antimiR-126转染至HL-60细胞,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增殖标记蛋白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量。结果:阿糖胞苷可显著降低细胞增殖率(P<0.05),增高细胞凋亡率(P<0.05),抑制Ki67、p-PI3K、p-AKT表达(P<0.05),促进miR-126、Cleaved-caspase-3表达(P<0.05);转染miR-126 mimics后,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Ki67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转染anti-miR-126的作用与之相反;转染anti-miR-126可降低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并可促进p-PI3K、p-AKT的表达(P<0.05)。结论:阿糖胞苷可能通过上调miR-126表达及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MIR-126 急性髓系白血病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康爱英 武跃明 王国庆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54-354,共1页
关键词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脑梗死患者 慢性炎症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HS-CRP 研究发现 脂质沉积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廖志敏 余庆阳 +1 位作者 张长林 朱春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眼睑痉挛 A型肉毒毒素 局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补血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翁何霞 郝海鸥 沙蕾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当归补血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固定相:Shim-Pack-vp-ODS(150mm×4.6mm),流动相:0.2%甲醇乙腈:0.1%磷酸0.1%三乙胺水溶液(20:80),流速1.00mL·min^-1,柱温:...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当归补血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固定相:Shim-Pack-vp-ODS(150mm×4.6mm),流动相:0.2%甲醇乙腈:0.1%磷酸0.1%三乙胺水溶液(20:80),流速1.00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24nm。结果阿魏酸在0.80~20.0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2%,RSD为1.6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口服液 阿魏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学增 王立峰 +2 位作者 陈豫贤 张欧 赵合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胀果甘草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雷呈 李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09-911,共3页
目的诱导和筛选胀果甘草胚性愈伤组织,以获得高产细胞株。方法以胀果甘草为材料,从外植体、激素等因素研究和分析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过程,用半薄切片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态和结构作进一步分析。结果适宜的外植体是下胚轴;筛... 目的诱导和筛选胀果甘草胚性愈伤组织,以获得高产细胞株。方法以胀果甘草为材料,从外植体、激素等因素研究和分析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过程,用半薄切片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态和结构作进一步分析。结果适宜的外植体是下胚轴;筛选出胀果甘草细胞生长的适宜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MS)+6-苄基腺嘌呤(6-BA)2.0mg/L+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mg/L;胚性愈伤诱导培养基:MS+6-BA0.5mg/L+激动素(KT)0.5mg/L+吲哚丁酸(IBA)0.1mg/L;半薄切片结果,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为圆形或椭圆形,核大,质浓、染色深。结论在适宜培养基中培养,胀果甘草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发育良好,为进一步筛选甘草高产细胞株、甘草的大规模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基因工程和人工制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果甘草 胚性愈伤组织 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裴浩 夏冬景 黄莹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探讨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下调STAT6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SACC患者53例,并留取涎腺良性肿瘤正常涎腺腺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SACC和对照组组织中STAT6蛋白表达,培养ACC-... 目的:探讨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下调STAT6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SACC患者53例,并留取涎腺良性肿瘤正常涎腺腺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SACC和对照组组织中STAT6蛋白表达,培养ACC-2细胞,分为STAT6干扰序列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STAT6干扰序列组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细胞中STAT6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TAT6基因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SACC组织中STAT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70%,高于对照组的28.30%(χ2=19.962,P=0.000);SACC组织中STAT6蛋白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STAT6干扰序列组细胞中STAT6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STAT6干扰序列组24~96h细胞A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STAT6干扰序列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SACC组织中STAT6蛋白呈高表达,下调STAT6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山茱萸多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雷呈 李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0-994,共5页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预处理40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山茱萸...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预处理40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山茱萸多糖平均提取得率为5.29%;超声法提取与传统热水醇沉法比较,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耗能较少,提取效率更高。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作为山茱萸多糖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山茱萸多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低坡卧位在风湿性心脏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香娟 吴文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47-1548,共2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术后患者早期(麻醉未醒)低坡卧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风心病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早期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法。对照组按照常规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术后患者早期(麻醉未醒)低坡卧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风心病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早期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法。对照组按照常规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术后卧位。对两组患者进行呼吸循环功能指标测定及康复质量指标评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的SpO2、呼吸音异常发生率,术后康复质量指标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h的血压、中心静脉压、末梢循环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的方法,能促进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发生,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早期低坡卧位 风湿性心脏病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海燕 刘安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肾脏和1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6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形...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肾脏和1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6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形态相似,肿瘤细胞多呈巢状和片状排列,围绕血管呈袖套状,瘤细胞体积大,形态单一,多边形或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颗粒状,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呈空泡状。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HMB45、vimentin和平滑肌特异性抗原(SMA,MSA)弥漫阳性;而EMA、CK(AE1/AE3)呈阴性。结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形态学上常容易误诊,免疫组化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洪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例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20例L...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例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20例LC术后近期未发生胆总管结石残留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在合并急性胰腺炎、ALT、AST、急诊手术、胆总管直径、逆行胆囊切除、术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DBil、充满型结石、胆囊结石数量、最小结石直径、胆囊容积、胆囊管直径、胆囊管长度及泥沙样结石等方面指标进行比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急性胰腺炎、急诊手术、泥沙样结石、逆行胆囊切除、术前MRCP检查、胆囊结石数量、最小结石直径、胆囊容积、胆囊管直径及胆总管直径与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具有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01、16.217、5.802、9.865、5.145,t值分别为18.314、6.077、7.687、15.678、5.512,P值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急性胰腺炎、逆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直径及胆囊管直径过大是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进行MRCP检查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对影响LC术后近期胆总管结石残留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可最大限度减少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脑利钠肽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中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邱宗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研究B型脑利钠肽(BNP)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疗效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住院患者15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非冠心病40... 目的:研究B型脑利钠肽(BNP)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疗效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住院患者15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非冠心病40例。对比各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BNP及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病变冠脉血管中的水平及其对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并研究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以及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AMI组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显著高于UAP组、SAP组及非冠心病组,UAP组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SAP组及非冠心病组,而SAP组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中,重度病变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病变者及轻度病变者,而中度病变者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轻度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BNP及心肌酶谱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96例实施冠脉搭桥术患者因并发症死亡患者的BNP及心肌酶谱水平均显著高于桥血管通畅者,但与桥血管再狭窄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NP联合心肌酶谱对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指示价值,但对冠脉搭桥术后的疗效无明显的预测作用,仍需综合其他指标进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BNP 心肌酶谱 冠脉搭桥术 预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