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纸法再造烟叶工艺流程中中性香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叶建斌 吕丽文 +7 位作者 王璐 杨峰 冯颖杰 马科 傅俊 毛多斌 杨雪鹏 张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5-425,共11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工艺流程中各阶段的中性香味物质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1)浸提工艺促进酮类、呋喃类等香味物质种类增加,但香味物质总含量明显减少;2)打浆工艺可促进滤渣中部分新香味物质的溶出,但...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工艺流程中各阶段的中性香味物质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1)浸提工艺促进酮类、呋喃类等香味物质种类增加,但香味物质总含量明显减少;2)打浆工艺可促进滤渣中部分新香味物质的溶出,但总体香味物质种类及含量进一步减少;3)抄造干燥工艺造成浆料中原有的大量香味物质散失,且减少的多为易挥发物质,应适度控制干燥温度;4)浸提液浓缩过程产生较多的新香味物质,且香味物质总量也有一定增加;5)涂布干燥工艺使得浓缩液中原有的大量香味物质显著减少或完全散失,这与研究采用90℃的干燥温度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香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造纸法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芽孢杆菌发酵原料浸提液提升再造烟叶品质 被引量:19
2
作者 叶建斌 王璐 +8 位作者 杨峰 闫记 杨雪鹏 马科 樊新顺 田晓辉 郝辉 毛多斌 张展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8,共6页
为提升再造烟叶品质,利用烟草中分离的类芽孢杆菌制备静息细胞,对再造烟叶原料浸提液进行发酵处理;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气质联用仪(GC-MS)、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等方法,测定了发酵过程中浸提液中蛋白质、还原糖、氨基酸含量变... 为提升再造烟叶品质,利用烟草中分离的类芽孢杆菌制备静息细胞,对再造烟叶原料浸提液进行发酵处理;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气质联用仪(GC-MS)、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等方法,测定了发酵过程中浸提液中蛋白质、还原糖、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了其主要挥发性香味成分;并利用发酵浸提液浓缩涂布制备再造烟叶样品,进行热裂解产物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发酵浸提液和对照组中的蛋白质、还原糖含量在5 h内持续减少,而氨基酸含量先增高后降低,且发酵浸提液的蛋白质、还原糖含量低于对照,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②发酵液中香味物质种类和总量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其中糠醛、糠酮等致香组分增幅明显;③对比再造烟叶裂解产物,发现发酵浸提液浓缩后涂布样品裂解产生的γ-丁内酯、2,3-二氢-5-甲基呋喃、糠醛等典型烟气致香组分提高;④发酵液浓缩后涂布的再造烟叶样品感官品质较对照样品明显提升。利用类芽孢杆菌发酵烟草浸提液,对于提升再造烟叶的感官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微生物 烟草浸提液 类芽孢杆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表法和MCID法快速鉴定烟草品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君婷 杨金初 +4 位作者 孙九喆 王二彬 苏东赢 李萌 马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67,82,共6页
为建立快速鉴定烟草品种的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13个烟草品种进行鉴定,分别应用二元表法和人工绘制品种树图(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MCID)法2种分析方法对烟草品种DNA指纹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50条特异性... 为建立快速鉴定烟草品种的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13个烟草品种进行鉴定,分别应用二元表法和人工绘制品种树图(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MCID)法2种分析方法对烟草品种DNA指纹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50条特异性引物中共筛选出4条稳定性好、特异性高的随机引物,得到4张DNA指纹图,利用2种分析方法对指纹图分析后成功得到13个品种的分子ID,并构建出13个烟草品种的MCID。研究发现,2种分析方法均可有效鉴定烟草品种,其中,MCID法的直观性和可加性优于二元表法,操作性更强,当供试品种较多时MCID法更简单实用,可用于大量烟草品种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品种鉴定 RAPD分子标记 二元表法 人工绘制品种树图(MCI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对烟梗色度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姚旭博 杨永锋 +4 位作者 马扬扬 云菲 刘向真 陈小龙 陈红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43,共10页
【目的】探索蒸汽爆破条件对烟梗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烟梗在卷烟生产中的可用性。【方法】以制丝线上膨胀前烟梗(汽梗)为研究对象,设定维压压力为0.8,1.0和1.2 MPa,保持时间为30,60,和90 s,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试验设计进行蒸汽爆破处理... 【目的】探索蒸汽爆破条件对烟梗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烟梗在卷烟生产中的可用性。【方法】以制丝线上膨胀前烟梗(汽梗)为研究对象,设定维压压力为0.8,1.0和1.2 MPa,保持时间为30,60,和90 s,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试验设计进行蒸汽爆破处理,测定蒸汽爆破处理(T1~T9)后烟梗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细胞壁物质、致香物质含量,检测烟梗色度和膨胀度,分析不同汽爆条件对烟梗色度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经蒸汽爆破处理后,烟梗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而烟碱含量增加,其中T5、T6处理烟梗的糖碱比和两糖比接近于优质烤烟质量,氮碱比相对较低,含氮化合物转化及化学协调性较好,其果胶质含量较汽梗分别降低7.71%和14.59%,半纤维素含量较汽梗分别降低23.95%和18.46%,总细胞壁物质和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与汽梗相比,蒸汽爆破后烟梗的亮度(L)、黄度(b)明显降低,红度(a)和色差值(ΔE)均显著增加,饱和度(C)总体降低,其中T1、T3、T4、T5、T7处理烟梗色度同烟叶较为接近;蒸汽爆破后烟梗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显著降低,而美拉德反应物、叶绿素降解产物和中性致香成分总量明显升高,其中T5处理烟梗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促进了美拉德反应物的产生,烟梗膨胀度较高(达到153.02%),膨胀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蒸汽爆破维压压力和维压持续时间与烟梗主要内在品质具有显著相关性,色度与部分化学品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蒸汽爆破维压压力为1.0 MPa,维压时间为60 s时,烟梗膨胀度达到153.02%,汽爆后烟梗的色度和内在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蒸汽爆破 化学成分 细胞壁物质 色度 致香物质 膨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电子烟雾化液菌落总数
5
作者 张婷婷 冯颖杰 +5 位作者 杨宗灿 刘向真 郝辉 张东豫 朱琦 张展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77,共4页
利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法建立快速检测电子烟雾化液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方法并进行优化,与国家标准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ATP荧光检测仪的最优检测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0s,ATP检出限为2.36×10^(-12) mol/L... 利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法建立快速检测电子烟雾化液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方法并进行优化,与国家标准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ATP荧光检测仪的最优检测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0s,ATP检出限为2.36×10^(-12) mol/L,RSD为3.5%~8.2%,加标回收率为97%~108%;(2)滤膜过滤富集检测可实现低活菌数样品的检测,混合纤维素酯滤膜的富集检测效果优于聚碳酸酯滤膜和醋酸纤维滤膜,富集后检测ATP生物荧光的相对光度值与富集前活菌总数具有良好的对数线性相关关系(r^2>0.96);(3)采用ATP检测方法估算的活菌总数结果与平板计数检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电子烟雾化液的卫生情况评价结果一致。ATP生物发光检测方法可快速计算电子烟雾化液菌落总数,对于电子烟安全卫生风险评估具有建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菌落总数 三磷酸腺苷 生物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恒温恒湿箱研制与验证 被引量:3
6
作者 程东旭 苏东赢 +6 位作者 张鹏飞 陈芝飞 席高磊 王娟娟 崔廷 史占东 马少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138,共7页
红外水分仪常用于烟草含水率在线检测,其测量精度受环境、烟草批次等影响。为提高红外水分仪对烟草水分在线检测精度,研制一套可为红外水分测量仪实时提供标定所需标准样品的高精度恒温恒湿系统。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降温,分别用固体干... 红外水分仪常用于烟草含水率在线检测,其测量精度受环境、烟草批次等影响。为提高红外水分仪对烟草水分在线检测精度,研制一套可为红外水分测量仪实时提供标定所需标准样品的高精度恒温恒湿系统。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降温,分别用固体干燥剂和超声波雾化器进行除湿和加湿。基于系统控制方案,深入分析温湿度串扰模型,建立湿度前馈补偿的解耦控制模型。完成系统结构和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并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当恒温恒湿箱的温湿度设定值分别为20℃和60%时,不论是加湿还是除湿,箱内温湿度的稳态控制误差分别优于±0.05℃和±0.8%。所研制的恒温恒湿箱具有高精度、低成本、便携式等优点,能够用于烟草制品水分检测以及其他高精度环境控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环境控制 恒温恒湿箱 在线水分仪 烟草水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筛分再切的叶片结构调控工艺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茂林 杨永锋 +7 位作者 赵森森 刘向真 尹志安 崔登科 梁淼 李庆祥 孙九喆 彭桂新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5,共7页
【目的】提升打叶复烤均质化程度、增强叶片结构控制能力。【方法】基于自行开发的多辊拨动式烟叶筛分装置和双辊多齿式烟片剪切装置,设计了一种基于筛分再切的叶片结构调控工艺。该系统通过对打后汇总片烟进行超大片筛分及剪切处理,使... 【目的】提升打叶复烤均质化程度、增强叶片结构控制能力。【方法】基于自行开发的多辊拨动式烟叶筛分装置和双辊多齿式烟片剪切装置,设计了一种基于筛分再切的叶片结构调控工艺。该系统通过对打后汇总片烟进行超大片筛分及剪切处理,使超大片缩减为合适尺寸的烟片,能降低大片率、提高中片率,以河南洛阳C3F等级烟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应用探索。【结果】1)筛辊转速对超大片分选效果影响显著,筛辊转速增至50 Hz时,分选出的烟片内大片比例为93.93%,其中>41 mm的超大片比例可达68.70%;2)筛分出的烟片经剪切辊差速处理后超大片明显降低,11 mm~41 mm的合适尺寸烟片增加明显;3)经筛分再切工艺调控后,打后汇总烟片中的超大片比例降为13.48%,合适片比例增加至73.30%,大片率由55.90%降低至40.99%,中片率由32.99%升高至49.36%。【结论】基于筛分再切工艺的叶片结构调控工艺流程简单,能适应较大流量的生产线,可用于打叶复烤叶片结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叶复烤 大片筛分 差速剪切 叶片结构 尺寸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