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牛海鹏
刘昶娆
肖东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64,共11页
为掌握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5种耕地变化测度模型,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为耕地利用调控机制与政策完善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减少的主...
为掌握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5种耕地变化测度模型,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为耕地利用调控机制与政策完善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占用和生态退耕;(2)河南省各地级市之间的耕地数量空间差异在逐渐扩大,对区域差异分析可知,耕地区位指数越大、聚集程度越高,耕地相对变化越小,而耕地区位指数越小、聚集程度越低,耕地相对变化则越明显,该特征反映了耕地聚集程度对区域耕地相对变化的影响;(3)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重心和经济重心都向南偏移,移动轨迹方向相反,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说明经济的发展与耕地的减少是同步的,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考虑耕地可持续发展问题;(4)应依据以上对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提出合理的耕地保护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数量
时空动态
河南省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测度与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牛海鹏
肖东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5-676,共12页
为科学测度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论文基于耕地保护外部性多层次边界,构建了省级边界和全国边界下典型区域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测度模型,并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区域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边界下河南省各...
为科学测度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论文基于耕地保护外部性多层次边界,构建了省级边界和全国边界下典型区域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测度模型,并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区域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边界下河南省各地市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省级边界下,河南省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区和赤字区各有9个地市,整体表现为西北部处于赤字区,东北部处于轻度盈余区,西南部处于中高度盈余区。全国边界下,随着人均粮食消费量标准的提高,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区数量比重降低、赤字区数量比重加大。在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0 kg、400 kg、420 kg和435 kg标准下,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区(地市)数量占比分别为88.89%、83.33%、77.78%和72.22%。(2)多层次作用边界下河南省各地市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具体表现为:同一地市从省级边界到全国边界下耕地保护外部性赤字减弱、盈余增强,或由赤字区转变为盈余区。总之,未来研究应依据不同作用边界下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主体功能区划,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科学界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接受区和给付区,制定科学的耕地保护区际经济补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作用边界
粮食主产区
耕地保护外部性
盈余/赤字
耕地保护区际补偿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VM的耕地保护外部性估算与检验
被引量:
11
3
作者
牛海鹏
王文龙
张安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8-1508,共11页
为了科学评估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在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和耕地保护外部性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构建了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分析和检验一体化的方法体系,并以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
为了科学评估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在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和耕地保护外部性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构建了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分析和检验一体化的方法体系,并以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生态社会效益属于一种纯粹的、具有正外部性和私人(主要为农户)联合提供的混合类跨区域性公共物品,可以运用CVM等非市场价值评估法进行估算。2受访者的支付意愿较大程度地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农户和城镇居民对耕地生态社会效益认知度的高低是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户支付率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3基于CVM测算出的焦作市耕地整体外部性为1.91亿元·a-1,耕地保护外部性为993.7元·hm-2·a-1,该测算结果可作为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的最低标准。4CVM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检验是CVM理论、方法和实践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问卷设计优化、预调查、问卷内容修正、合理的询价方式、不同估算方法的对照分析、同一方法重复试验等手段进行有效性与可靠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CVM进行耕地保护外部性估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外部性估算
条件价值评估法
有效性检验
可靠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牛海鹏
刘昶娆
肖东洋
机构
河南
理
工
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
工
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6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524)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计划项目(教社科[2014]295号)
+1 种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项目(2014-YXXZ-34)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16-CXTD-04)
文摘
为掌握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5种耕地变化测度模型,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为耕地利用调控机制与政策完善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占用和生态退耕;(2)河南省各地级市之间的耕地数量空间差异在逐渐扩大,对区域差异分析可知,耕地区位指数越大、聚集程度越高,耕地相对变化越小,而耕地区位指数越小、聚集程度越低,耕地相对变化则越明显,该特征反映了耕地聚集程度对区域耕地相对变化的影响;(3)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重心和经济重心都向南偏移,移动轨迹方向相反,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说明经济的发展与耕地的减少是同步的,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考虑耕地可持续发展问题;(4)应依据以上对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提出合理的耕地保护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耕地数量
时空动态
河南省
变化特征
Keywords
cultivated land quantity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Henan provinc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测度与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牛海鹏
肖东洋
机构
河南
理
工
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
工
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5-67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24)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教社科[2014]295号)
+1 种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项目(2014-YXXZ-34)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6-CXTD-04)资助~~
文摘
为科学测度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论文基于耕地保护外部性多层次边界,构建了省级边界和全国边界下典型区域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测度模型,并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区域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边界下河南省各地市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省级边界下,河南省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区和赤字区各有9个地市,整体表现为西北部处于赤字区,东北部处于轻度盈余区,西南部处于中高度盈余区。全国边界下,随着人均粮食消费量标准的提高,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区数量比重降低、赤字区数量比重加大。在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0 kg、400 kg、420 kg和435 kg标准下,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区(地市)数量占比分别为88.89%、83.33%、77.78%和72.22%。(2)多层次作用边界下河南省各地市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具体表现为:同一地市从省级边界到全国边界下耕地保护外部性赤字减弱、盈余增强,或由赤字区转变为盈余区。总之,未来研究应依据不同作用边界下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主体功能区划,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科学界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接受区和给付区,制定科学的耕地保护区际经济补偿标准。
关键词
多层次作用边界
粮食主产区
耕地保护外部性
盈余/赤字
耕地保护区际补偿
河南
Keywords
Multi-level boundary
Grain production zon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externalities
Surplus/deficit
Inter-regional compensation fo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Henan Province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VM的耕地保护外部性估算与检验
被引量:
11
3
作者
牛海鹏
王文龙
张安录
机构
河南
理
工
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
工
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土地经济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
大学
土地
管
理
学院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8-150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13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30337)资助
文摘
为了科学评估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在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和耕地保护外部性界定的基础上,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构建了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分析和检验一体化的方法体系,并以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生态社会效益属于一种纯粹的、具有正外部性和私人(主要为农户)联合提供的混合类跨区域性公共物品,可以运用CVM等非市场价值评估法进行估算。2受访者的支付意愿较大程度地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农户和城镇居民对耕地生态社会效益认知度的高低是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户支付率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3基于CVM测算出的焦作市耕地整体外部性为1.91亿元·a-1,耕地保护外部性为993.7元·hm-2·a-1,该测算结果可作为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的最低标准。4CVM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检验是CVM理论、方法和实践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问卷设计优化、预调查、问卷内容修正、合理的询价方式、不同估算方法的对照分析、同一方法重复试验等手段进行有效性与可靠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CVM进行耕地保护外部性估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较高。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外部性估算
条件价值评估法
有效性检验
可靠性检验
Keyword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Externality evaluation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Validity test
Reliability test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96—2013年河南省耕地数量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特征分析
牛海鹏
刘昶娆
肖东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外部性盈余/赤字测度与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牛海鹏
肖东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CVM的耕地保护外部性估算与检验
牛海鹏
王文龙
张安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