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情境下多智能体促进观点涌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珂
卞茗慧
张瑾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4,共11页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作为一种社会性学习形式,以观点涌现作为核心驱动,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互动与知识建构。然而,观点涌现的质量与深度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受到学习者背景知识、团队协作频率、任务复杂性,以及技术支持环境等多重因素...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作为一种社会性学习形式,以观点涌现作为核心驱动,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互动与知识建构。然而,观点涌现的质量与深度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受到学习者背景知识、团队协作频率、任务复杂性,以及技术支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多智能体(LLM-MA)在协作过程中凭借其实时引导与反馈机制,展现出优化观点涌现过程的显著潜力。现有关于LLM-MA促进观点涌现的研究多聚焦于静态结果分析,较少关注观点生成的动态过程及其质量提升。因此,本研究以“社会知识建构互动分析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共享信息、发现冲突、意义协商、知识构建、应用反思”五阶段协作流程,并结合过程挖掘分析与内容分析,系统探讨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在学习者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对观点涌现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不仅能够优化观点涌现的过程结构与效率,还能显著提升观点的深度与清晰度,而传统协作方式在观点涌现的广度上更具优势,表现出较强的探索性与创造力。最后,本研究针对教师介入、技术开发及学习者的社会性参与提出具体建议,旨在通过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优化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的观点涌现,推动大语言模型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习者的协作效率与知识建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
大语言模型
多智能体
观点涌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学·哲学·教育”:郑毓信先生的学术人生——述评《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金海
代钦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7,共3页
《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是郑毓信先生“数学·哲学·教育”的学术人生的重要体现,包含从数学哲学到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国际视野下的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学传统的界定与建设、课程改革的理论审视、走向“...
《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是郑毓信先生“数学·哲学·教育”的学术人生的重要体现,包含从数学哲学到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国际视野下的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学传统的界定与建设、课程改革的理论审视、走向“深度教学”和聚焦教师专业成长等内容.该书系统展示了中国“数学教育哲学”学科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数学教师提高哲学思维水平,理性分析和处理数学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哲学·教育
深度教学
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成长
数学教育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培文
朱珂
+3 位作者
叶海智
张潍杰
张利远
闫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6,共9页
通过精准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是教育理想和国家政策的不懈追求.高校教师是实施精准教学的“基”,现有关于其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概念不清和多采用主观构建评价指标的问题.为此,开展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精准教学能...
通过精准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是教育理想和国家政策的不懈追求.高校教师是实施精准教学的“基”,现有关于其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概念不清和多采用主观构建评价指标的问题.为此,开展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评价模型研究.首先,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精准教学能力进行等级划分并构建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层级分析法建立指标权重;其次,利用BP神经网络智能学习的特性,以不同数据类型的指标值为输入,对应能力综合值为输出,检验精准教学能力分级及指标权重的合理性,进而生成较为客观的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开发的评价系统和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数据采集和模型检验,从神经网络对数据的分类、拟合及仿真结果来看,模型能够对高校教师的精准教学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对模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具有较高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高校教师
精准教学能力
评价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情境下多智能体促进观点涌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珂
卞茗慧
张瑾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河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4,共11页
基金
2024年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河南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模式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5JKZB06)的研究成果。
文摘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作为一种社会性学习形式,以观点涌现作为核心驱动,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深度互动与知识建构。然而,观点涌现的质量与深度并非自然生成,而是受到学习者背景知识、团队协作频率、任务复杂性,以及技术支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多智能体(LLM-MA)在协作过程中凭借其实时引导与反馈机制,展现出优化观点涌现过程的显著潜力。现有关于LLM-MA促进观点涌现的研究多聚焦于静态结果分析,较少关注观点生成的动态过程及其质量提升。因此,本研究以“社会知识建构互动分析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共享信息、发现冲突、意义协商、知识构建、应用反思”五阶段协作流程,并结合过程挖掘分析与内容分析,系统探讨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在学习者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对观点涌现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不仅能够优化观点涌现的过程结构与效率,还能显著提升观点的深度与清晰度,而传统协作方式在观点涌现的广度上更具优势,表现出较强的探索性与创造力。最后,本研究针对教师介入、技术开发及学习者的社会性参与提出具体建议,旨在通过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优化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中的观点涌现,推动大语言模型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习者的协作效率与知识建构质量。
关键词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
大语言模型
多智能体
观点涌现
Keywords
Online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building
Large language model
Multi-agent systems
Idea emergence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学·哲学·教育”:郑毓信先生的学术人生——述评《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金海
代钦
机构
内蒙古
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河南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7,共3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学技术史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中国近代数学教学史研究(YLXKZX-NSD-061)
内蒙古师范大学2023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史密斯(David Eugene Smith,1860—1944)数学教育贡献研究(CXJJB23024)。
文摘
《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是郑毓信先生“数学·哲学·教育”的学术人生的重要体现,包含从数学哲学到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国际视野下的数学教育、中国数学教学传统的界定与建设、课程改革的理论审视、走向“深度教学”和聚焦教师专业成长等内容.该书系统展示了中国“数学教育哲学”学科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数学教师提高哲学思维水平,理性分析和处理数学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数学·哲学·教育
深度教学
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成长
数学教育文选
Keywords
mathematics·philosophy·education
in-depth teaching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lected essays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量:
2
3
作者
魏培文
朱珂
叶海智
张潍杰
张利远
闫娟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河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师范大学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BHA220128)
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23A880009)
+1 种基金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2IRTSTHN031)
河南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智慧教学专项研究项目.
文摘
通过精准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是教育理想和国家政策的不懈追求.高校教师是实施精准教学的“基”,现有关于其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概念不清和多采用主观构建评价指标的问题.为此,开展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评价模型研究.首先,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精准教学能力进行等级划分并构建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层级分析法建立指标权重;其次,利用BP神经网络智能学习的特性,以不同数据类型的指标值为输入,对应能力综合值为输出,检验精准教学能力分级及指标权重的合理性,进而生成较为客观的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开发的评价系统和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数据采集和模型检验,从神经网络对数据的分类、拟合及仿真结果来看,模型能够对高校教师的精准教学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教师对模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具有较高认可度.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高校教师
精准教学能力
评价模型
BP神经网络
Keywor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college teachers
precision 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BP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情境下多智能体促进观点涌现的机制研究
朱珂
卞茗慧
张瑾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学·哲学·教育”:郑毓信先生的学术人生——述评《郑毓信数学教育文选》
刘金海
代钦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精准教学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魏培文
朱珂
叶海智
张潍杰
张利远
闫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