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齿轮控制系统中神经网络PID控制的研究及其MATLAB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建娜 陈海虹 刘保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7-130,共4页
通过分析电磁齿轮工作原理及动力学模型,构建出电磁齿轮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针对电磁齿轮本身的不稳定因素,设计了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控制模型;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中进行动态仿真,实现了系统的稳定输出,验证了模型控制器的优良性,... 通过分析电磁齿轮工作原理及动力学模型,构建出电磁齿轮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针对电磁齿轮本身的不稳定因素,设计了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控制模型;在MATLAB的Simulink环境中进行动态仿真,实现了系统的稳定输出,验证了模型控制器的优良性,为今后电磁齿轮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齿轮 神经网络 PID控制 MATLAB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车灯罩壳模具的快速设计与制造
2
作者 苏君 赵岩 《工具技术》 2012年第6期48-50,共3页
逆向工程技术已成为模具CAD/CAM的制造技术之一,以车灯罩壳模为例,首先利用三维激光测量仪对零件进行测量,获取三维点云数据,然后利用UG软件将得到的轮廓数据三维重构,得到实物原型的三维数字模型,最后进行模具CAD/CAM。采用逆向工程技... 逆向工程技术已成为模具CAD/CAM的制造技术之一,以车灯罩壳模为例,首先利用三维激光测量仪对零件进行测量,获取三维点云数据,然后利用UG软件将得到的轮廓数据三维重构,得到实物原型的三维数字模型,最后进行模具CAD/CAM。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可以快速实现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同时大大缩短了整个产品的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点云 数据处理 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水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绚艳 刘暘 赵延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55-2356,2360,共3页
为便于适时监控传统养殖水暖锅炉的运行状况,设计了一套自动的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了缺水自动给水、降温自动鼓风的功能;补水泵控制系统能够对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报警、控制,确保锅炉正常可靠地运行。
关键词 锅炉 补水泵 控制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元素含量对C-Cr-Mo-Ni系熔覆层焊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冯大鹏 尚长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84,共3页
配置Cr元素含量不同的C-Cr-Mo-Ni系焊条,通过手工电弧焊工艺在5CrMnMo钢上进行堆焊试验,研究了Cr含量对焊材的显微组织、硬度分布及耐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r元素含量不同条件下,显微组织、硬度分布以及耐磨性具有较大的差异,Cr含量... 配置Cr元素含量不同的C-Cr-Mo-Ni系焊条,通过手工电弧焊工艺在5CrMnMo钢上进行堆焊试验,研究了Cr含量对焊材的显微组织、硬度分布及耐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r元素含量不同条件下,显微组织、硬度分布以及耐磨性具有较大的差异,Cr含量在3%~12%范围内,随着Cr含量的升高,显微组织由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逐渐转变为粗大的针状马氏体,显微硬度逐渐升高,耐磨性先升高后降低,当Cr含量为9%时,焊材的耐磨性最高,当Cr含量达到12%时,焊材的耐磨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元素含量 显微组织 硬度分布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D和GMM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吉彪 程军圣 刘燕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0-124,共5页
滚动轴承寿命预测的关键在于振动信号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提出基于局部特征尺度分解(LCD)和高斯混合模型(GMM)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在对滚动轴承全寿命数据进行LCD分解后,提取各个分量的特征值并加入时间因子重构特征向量;然后... 滚动轴承寿命预测的关键在于振动信号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提出基于局部特征尺度分解(LCD)和高斯混合模型(GMM)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在对滚动轴承全寿命数据进行LCD分解后,提取各个分量的特征值并加入时间因子重构特征向量;然后利用GMM对全寿命数据的特征向量进行聚类,将全寿命数据在时域上分成若干个退化状态;最后将不同退化状态下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采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滚动轴承寿命进行预测。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将LCD、GMM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实现滚动轴承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特征尺度分解 高斯混合模型 神经网络 时间因子 滚动轴承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D和GMM-VPMCD混合模型的滚动轴承退化状态识别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吉彪 程军圣 刘燕飞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1-1166,共6页
滚动轴承退化状态识别的关键在于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局部特征尺度分解(local characteristic-scale decomposition,LCD)方法是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非常适用于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Variable predi... 滚动轴承退化状态识别的关键在于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局部特征尺度分解(local characteristic-scale decomposition,LCD)方法是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非常适用于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特征提取。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方法是一种利用特征值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类的模式识别方法,可以用于滚动轴承的退化状态识别。将LCD、VPMCD和高斯混合模型(Gaussain mixture model,GMM)相结合,提出了基于LCD和GMM-VPMCD混合模型的滚动轴承退化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全寿命数据进行LCD分解并提取分量的特征值,然后利用GMM对全寿命数据的特征值进行聚类,将全寿命数据在时域上分成若干个退化状态,最后建立VPMCD模型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从而实现滚动轴承的退化状态识别。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LCD的GMM-VPMCD混合模型可以有效实现滚动轴承的退化状态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特征尺度分解 高斯混合模型 VPMCD 滚动轴承 退化状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D方法的改进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吉彪 程军圣 杨伟康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246,共5页
对局部特征尺度分解(Local characteristic-scale decomposition,简称LCD)方法进行了改进,分析了低频ISC分量(Intrinsic Scale Component,简称ISC)出现驻点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驻点的局部特征尺度分解方法,仿真信号的分析结果验证了... 对局部特征尺度分解(Local characteristic-scale decomposition,简称LCD)方法进行了改进,分析了低频ISC分量(Intrinsic Scale Component,简称ISC)出现驻点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驻点的局部特征尺度分解方法,仿真信号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改进的LCD方法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将改进的LCD方法与包络谱相结合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采用改进的LCD方法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ISC分量,对ISC分量进行包络谱分析从而识别滚动轴承的工作状态,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特征尺度 分解 包络分析 驻点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DACCIW-VPMCD的滚动轴承智能检测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吉彪 程军圣 马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42-47,共6页
针对VPMCD中模型选择方法的不合理和小样本多分类时识别率降低的缺陷,结合动态加速常数协同惯性权重的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dynamic accelerating constant and coordinating with inertia weight,PSODACCIW)算法... 针对VPMCD中模型选择方法的不合理和小样本多分类时识别率降低的缺陷,结合动态加速常数协同惯性权重的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dynamic accelerating constant and coordinating with inertia weight,PSODACCIW)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和加权融合理论,提出基于PSODACCIW-VPMCD的滚动轴承智能检测方法。首先对样本提取特征变量,然后采用PSODACCIW算法优化诊断融合权值矩阵,最后对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和工作状态进行分类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滚动轴承的智能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加速常数协同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PSODACCIW) 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VPMCD) 加权融合 滚动轴承 智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耦合的铸轧辊弹性变形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熊勇刚 刘云豫 +2 位作者 陈科良 李小东 谭建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9-973,共5页
根据铝板坯铸轧工艺和铸轧辊的特点,建立铸轧辊变形热力耦合计算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得到铸轧力分布规律,分析工艺参数对铸轧力和铸轧辊弹性变形的影响,从而确定计算铸轧辊变形关键的边界条件,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铸轧力先增加... 根据铝板坯铸轧工艺和铸轧辊的特点,建立铸轧辊变形热力耦合计算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得到铸轧力分布规律,分析工艺参数对铸轧力和铸轧辊弹性变形的影响,从而确定计算铸轧辊变形关键的边界条件,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铸轧力先增加后减小,呈非对称分布,最大值为100MPa;铸轧辊在不同铸轧工艺参数下的弹性变形呈相似的"马鞍形"曲线,铸轧辊弹性变形最大值为0.303mm;仿真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轧辊 弹性变形 热力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Sr复合变质对ZL101A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巍 黄力刚 苏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4-37,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稀土Ce+Sr复合变质对ZL101A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金属型铸造条件下,加入不同含量的Ce与Sr对ZL101A合金的复合变质效果影响不一样。Ce+Sr复合变质后共晶硅倾向于片...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稀土Ce+Sr复合变质对ZL101A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金属型铸造条件下,加入不同含量的Ce与Sr对ZL101A合金的复合变质效果影响不一样。Ce+Sr复合变质后共晶硅倾向于片状的生长方式;Ce+Sr复合变质使ZL101A合金晶粒尺寸细化到0.8 mm,也使该合金的拉伸强度达到319.4 MPa,伸长率达5.5%,稀土超过一定量后合金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101A合金 Ce+Sr 复合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料凹模制造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5
11
作者 陆茵 于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105,共2页
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通过对汽车刹车片产品图的工艺分析和落料凹模制造工艺的改进,介绍了该产品落料凹模的制造工艺及落料凹模的模具结构。解决了凹模刃口在制造和使用时易出现热处理开裂,尖角处崩刃的问题。
关键词 凹模 凹模套箍 制造工艺 模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径向柱塞泵的设计计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欣平 王通 唐建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4-66,共3页
该文对超高压径向柱塞泵的柱塞、驱动轴、轴承等关键部件进行了全新的参数设计与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取消了驱动轴低压泵端处原有的轴承,简化了结构。实验表明,其工作特性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超高压 径向柱塞泵 容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SiMn钢双杯形件等温挤压成形金属流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玲 苏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2,共3页
根据等温压缩实验所得的58SiMn钢应力一应变数据,应用刚塑性有限元法模拟58SiMn钢双杯形件等温挤压成形,着重探讨58SiMn钢等温挤压成形过程中变形力及金属流动规律,从而为该类零件等温挤压成形工艺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58SiMn 刚塑性有限元法:等温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管弧形抽芯压铸模的设计与制造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晓妍 冯辉英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98-199,共2页
介绍了实际生产中利用滑块作齿条带动环形齿轮抽出弧形芯的弯管弧形抽芯压铸模,其抽芯机构设计简单、新颖,制造方便,降低了弧形抽芯压铸模的设计难度和制造成本,而且使用方便。
关键词 弯管 弧形抽芯 环形齿轮 压铸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设备滑架优化设计及强度验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旸 刘吉彪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661,共5页
以一种光学设备滑架部件为例,分析了滑架轴承和滑杆相对运动时滑杆存在的严重磨损问题。通过对现有滑动结构失效的分析,对滑动结构进行了多方面优化研究,得出滑动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并设计了新的滑动结构。对新结构的实际使用寿命进行... 以一种光学设备滑架部件为例,分析了滑架轴承和滑杆相对运动时滑杆存在的严重磨损问题。通过对现有滑动结构失效的分析,对滑动结构进行了多方面优化研究,得出滑动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并设计了新的滑动结构。对新结构的实际使用寿命进行实践验证,结果表明新的滑动结构可有效减少滑杆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架 行程轴承 磨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怠速阀压铸模具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君 黄建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5-226,共2页
以铝合金怠速阀体为例,对压铸件进行工艺分析,重点阐述了利用UG进行压铸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给出了滑块和顶出机构的设计。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模具设计的效率,并对复杂压铸模具设计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怠速阀 压铸模具设计 U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50曲轴箱压铸件硬点产生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妍 朱成俊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32-133,136,共3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显微硬度机等试验手段,对CJ50铝合金曲轴箱体压铸件的硬点缺陷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硬点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化学成分严重偏析和超标。为了消除硬点缺陷,提出了控制合金原材料、改进熔炼工艺等...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显微硬度机等试验手段,对CJ50铝合金曲轴箱体压铸件的硬点缺陷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硬点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化学成分严重偏析和超标。为了消除硬点缺陷,提出了控制合金原材料、改进熔炼工艺等措施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硬点 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例的复杂型芯电极的拆分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毅 郭威 《电加工与模具》 2008年第B04期38-40,共3页
多数塑料模具的型腔、型芯形状复杂,精度高,目前广泛采用电火花成形加工。电极的合理拆分有利于电极的制造和保证模具的精度。通过复杂型芯实例说明如何合理拆分电极。
关键词 复杂型芯 实例 电火花加工 拆分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喷流体的动密封主轴结构和密封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云豫 张珂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34,共4页
通过对内喷流体主轴结构几次改进设计,并经过机床实际使用得出:良好的主轴动密封结构设计可大大延长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并能提高内喷主轴密封的可靠度。实践证明,当依据被密封液体的压力来调节动密封的密封力,在保证可靠的密封前提下,可... 通过对内喷流体主轴结构几次改进设计,并经过机床实际使用得出:良好的主轴动密封结构设计可大大延长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并能提高内喷主轴密封的可靠度。实践证明,当依据被密封液体的压力来调节动密封的密封力,在保证可靠的密封前提下,可进一步降低相对运动件的磨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喷 动密封 主轴结构:密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刹车片压铸模的改进
20
作者 陆茵 刘立新 陆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44-146,共3页
针对原工艺及模具出现的问题,进行工艺及模具结构的改进,解决了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压坏隔板,啃坏模具内腔的问题,并介绍了改进后压铸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关键词 工艺 压铸模具 改进 模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