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发展概况及展望 被引量:31
1
作者 张治军 谷国团 党鸿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8,共5页
综述了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功能、发展简史、品种、特殊结构特点。包括含氟单体和非氟共聚单体的种类及作用,并展望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发展方向,提出多功能化、低温干燥化、通用化以及与其它材料拼合应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含氟织物整理剂 疏水疏油性 聚四氟乙烯 含氟丙烯酸酯 羟甲基丙烯酰胺 六氟锆酸盐 种类 憎水憎油整理剂 防污整理剂 易去污整理剂 溶液法 乳液法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5-三甲氧基苯甲酰茄呢基胺的合成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瑾 宋金勇 +2 位作者 王超杰 刘蕾 孙心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97,共3页
Trimethoxybenzoyloxysolanesylamide(8) was first synthesized from solanesol in four steps. Thus, solanesyl bromide(5)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solanesol(4) and PBr3 was reacted with potassium phthalimide to gi... Trimethoxybenzoyloxysolanesylamide(8) was first synthesized from solanesol in four steps. Thus, solanesyl bromide(5)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solanesol(4) and PBr3 was reacted with potassium phthalimide to give N-solanesylphthalimide(6), which was refluxed with N2H4·H2O in 95%EtOH to give solanesylamine(7). Compound 7 was then reacted with 3,4,5-trimethoxybenzoyloxyl chloride to give the title compound. Its structure has been confirmed by IR, 1H NMR, M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三甲氧基苯甲酰茄呢基胺 合成 茄呢醇 三甲氧基苯甲酰茄呢基胺 有机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蛋白单层膜诱导形成网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 被引量:8
3
作者 薛中会 张兴堂 +5 位作者 陈艳辉 戴树玺 李蕴才 黄亚彬 李铁津 杜祖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26-1428,共3页
LB (Langmuir-Blodgett) technology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BSA monolayers m 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alf-layer biological membrane structure. The influen ce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as studined on the polymorp... LB (Langmuir-Blodgett) technology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BSA monolayers m 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alf-layer biological membrane structure. The influen ce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as studined on the polymorph, morphology and g rowth orientation of hydroxyapatite in the process of the biomineralization. XRD and SEM were respectively used to analysis the polymorph and morphology of the crystal induced by BSA monolayers. The results of XRD show that the HAP grows on ly along the (112) face, indicating a well oriented face in HAP. In addition, SE M shows that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HAP is of a network structure. In conclusio n, when the BSA form monolayers, it can be used as a template to induce the HAP to crystallize. Accordingly, the monolayers of the protein can be used to induce the inorganic materials to grow with a complex morphology and a well oriented f ace by biomimetic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蛋白 单层膜 网状结构 羟基磷灰石 生物矿化 取向生长 陶瓷薄膜 仿生合成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制备PS/SiO_2复合纳米微球及其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段春英 周静芳 +1 位作者 张平余 张治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9-472,共4页
 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表面功能化的聚苯乙烯/SiO2复合纳米粒子,分别用FTIR、TEM及TG DTA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能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可制备出以SiO2纳米微粒为核,P...  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表面功能化的聚苯乙烯/SiO2复合纳米粒子,分别用FTIR、TEM及TG DTA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能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可制备出以SiO2纳米微粒为核,PMMA、PS为壳层的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微球粒径约15nm,颗粒较均匀,并且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制备 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纳米微球 摩擦性能 核壳结构 纳米润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Pd/TiO_2上CO的光催化增强效应(英文)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敏 金振声 +2 位作者 王守斌 张顺利 张治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在Pd(2%)/TiO2上CO催化氧化的研究中发现:室温下,以黑光灯(λ=365nm)照时,CO的氧化活性比暗态显著提高,产生了明显的光催化增强效应(两者速率常数比约为15).但在TiO2上,无论暗态还是黑光灯(λ=365nm)照,均无CO氧化反应发生.这可能是由... 在Pd(2%)/TiO2上CO催化氧化的研究中发现:室温下,以黑光灯(λ=365nm)照时,CO的氧化活性比暗态显著提高,产生了明显的光催化增强效应(两者速率常数比约为15).但在TiO2上,无论暗态还是黑光灯(λ=365nm)照,均无CO氧化反应发生.这可能是由于氧分子解离吸附时的键能减弱,使Pd表面氧原子(或O-)浓度增加和氧原子的溢流(oxygenspillover)两种效应结合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氧化 Pd(2%)/TiO2 氧原子 光催化增强 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铂TiO_2纳米管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新起 郭新勇 +2 位作者 金振声 杨建军 张治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31-1134,共4页
对在TiO2纳米管表面上沉积铂进行了研究.HRTEM、XPS结果表明:第一步沉积在粉末TiO2表面上的铂粒为纳米尺寸,系由PtO2和Pt(OH)2组成;第二步制成纳米管后,铂粒在纳米管外表面分布均匀.为下一步以TiO2纳米管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纳米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酸茄呢醇乙酰葡萄糖二酯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超杰 宋金勇 +1 位作者 赵瑾 孙心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54-759,共6页
以茄呢醇为原料 ,与 7种不同的酸酐反应制得相应的二元酸茄呢醇单酯 (2 ) ,后者在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与α D 1 溴代四乙酰葡萄糖反应生成对应的二元酸茄呢醇乙酰葡萄糖二酯 (3) ,该相转移催化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后处... 以茄呢醇为原料 ,与 7种不同的酸酐反应制得相应的二元酸茄呢醇单酯 (2 ) ,后者在四丁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与α D 1 溴代四乙酰葡萄糖反应生成对应的二元酸茄呢醇乙酰葡萄糖二酯 (3) ,该相转移催化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后处理简单和立体选择性强的优点。制得的 14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 HNMR和MS确证。初步测试了 2a、2e、2g 3种化合物和 7种化合物 3a~ 3g对 3种人癌细胞的体外活性。结果发现 ,3e对人口腔上皮癌细胞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呢醇 二元酸茄呢醇单酯 二元酸茄呢醇糖酯 合成 体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胶体系对纳米氧化锌发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郭书霞 张兴堂 +4 位作者 张忠锁 赵慧玲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95-119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ZnO纳米粉体,研究了两种不同溶剂下制备的纳米ZnO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氧化锌样品有相同的晶型和能带结构,其紫外发光相似,但其带间的可见发射表现出了巨大差异,其原因在于两溶剂的极性不同导致两体系凝...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ZnO纳米粉体,研究了两种不同溶剂下制备的纳米ZnO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氧化锌样品有相同的晶型和能带结构,其紫外发光相似,但其带间的可见发射表现出了巨大差异,其原因在于两溶剂的极性不同导致两体系凝胶、烧结的微过程不同,从而使两种ZnO样品的表面态结构和布局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Sol—Gel法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的生物物理观——从微区到脂筏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景雪 张兴堂 +3 位作者 蒋晓红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69-974,共6页
大量的实验表明 ,在细胞质膜中 ,由于不同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物化学特性 ,发生相分离而局部形成微区 .不同的微区可行使不同的功能 .近年来一种富含胆固醇、鞘脂类以及大量的受体和信号分子的液态有序相的微区 ,即脂筏 (lipidrafts) ,由... 大量的实验表明 ,在细胞质膜中 ,由于不同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物化学特性 ,发生相分离而局部形成微区 .不同的微区可行使不同的功能 .近年来一种富含胆固醇、鞘脂类以及大量的受体和信号分子的液态有序相的微区 ,即脂筏 (lipidrafts) ,由于被发现参与信号转导和一些物质的生理循环过程而备受关注 .随着实验手段的提高 ,人们对生物膜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的不断深化 ,脂筏结构和功能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 相分离 脂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Langmuir膜控制方解石形成取向生长的球形微晶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中会 戴树玺 +3 位作者 张兴堂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9-1054,共6页
本文以生物矿化模型系统为基础,利用LB技术,采用本体交换的方法,制备了牛血清白蛋白(BSA)Langmuir膜,以更加接近生物矿化的方法研究了BSALangmuir膜对碳酸钙晶体生长的取向、形貌和晶型的控制作用。XRD分析表明晶体为碳酸钙的方解石晶型... 本文以生物矿化模型系统为基础,利用LB技术,采用本体交换的方法,制备了牛血清白蛋白(BSA)Langmuir膜,以更加接近生物矿化的方法研究了BSALangmuir膜对碳酸钙晶体生长的取向、形貌和晶型的控制作用。XRD分析表明晶体为碳酸钙的方解石晶型,且晶体仅沿(104)晶面有取向生长。SEM分析表明结晶初期碳酸钙以球状的晶体存在,随着时间的延长,BSA对晶体形貌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直到完全不起作用,在结晶后期形成菱方形晶体,但晶体生长取向和晶型始终没有发生变化。说明BSALangmuir膜对碳酸钙的生长取向、晶型和形貌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膜 牛血清白蛋白 取向生长 方解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对火焰喷涂聚酰胺12涂层非等温结晶与熔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亚东 方少明 +2 位作者 强克刚 马亿珠 张治军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7,共6页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聚酰胺12/纳米SiO2(PA12/nano-SiO2)复合涂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复合涂层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不仅能提高复合涂层的结晶度和结晶温度,而且使复合涂层的熔...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聚酰胺12/纳米SiO2(PA12/nano-SiO2)复合涂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复合涂层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不仅能提高复合涂层的结晶度和结晶温度,而且使复合涂层的熔融峰温度高于纯PA12涂层,说明纳米SiO2粒子具有明显的成核剂作用,它能诱导聚酰胺大分子结晶,提高其结晶能力、结晶速率、结晶的完善程度及结晶度,并能改善涂层的力学、耐老化及耐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喷涂 聚酰胺12 纳米Si02 非等温结晶 熔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喷涂聚酰胺12/n-SiO2复合涂层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亚东 强克刚 +2 位作者 马亿珠 孙磊 吴志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50-2655,共6页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聚酰胺12(PA12)及聚酰胺12/纳米SiO2(n-SiO2)复合涂层,并利用电子拉力机、摩擦磨损试验机、红外光谱仪(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对涂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12及PA12/n-SiO2粉末在火焰...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聚酰胺12(PA12)及聚酰胺12/纳米SiO2(n-SiO2)复合涂层,并利用电子拉力机、摩擦磨损试验机、红外光谱仪(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对涂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12及PA12/n-SiO2粉末在火焰喷涂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或降解反应,表明火焰喷涂法适宜制备PA12及PA12/n-SiO2复合涂层;DSC分析结果表明n-SiO2具有成核剂作用,能提高PA12大分子的结晶速度及结晶度;涂层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分析表明n-SiO2能提高涂层的力学性能,改善涂层的耐老化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当n-SiO2添加量为1.5%(质量)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喷涂 n-SiO2 PA12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型茄呢醇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理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超杰 王玉霞 +1 位作者 赵瑾 孙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以茄呢淳为原料,以4种药物为酰化基团,合成了N茄呢基酰胺(5a^5d)和N酰基N′茄呢基哌嗪(6a^6d)8种新的茄呢醇衍生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MS测试技术确证。8个化合物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均有弱的抑制作用,对HCT8(人结肠癌细胞... 以茄呢淳为原料,以4种药物为酰化基团,合成了N茄呢基酰胺(5a^5d)和N酰基N′茄呢基哌嗪(6a^6d)8种新的茄呢醇衍生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MS测试技术确证。8个化合物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均有弱的抑制作用,对HCT8(人结肠癌细胞)均有负的抑制作用,对KB(人口腔上皮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也较低,甚至部分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茄呢基酰胺 N-酰基-N'-茄呢基哌嗪 合成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胶体系对纳米氧化锌发光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郭书霞 张忠锁 +4 位作者 张兴堂 赵慧玲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64-176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ZnO纳米粉体,研究了两种不同溶剂下制备的纳米ZnO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氧化锌有相同的晶型和能带结构,其紫外发光相似,但其带间的可见发射表现出了巨大差异,其原因在于两溶剂的极性不同导致两体系凝胶、烧结...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ZnO纳米粉体,研究了两种不同溶剂下制备的纳米ZnO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氧化锌有相同的晶型和能带结构,其紫外发光相似,但其带间的可见发射表现出了巨大差异,其原因在于两溶剂的极性不同导致两体系凝胶、烧结的微过程不同,从而使两ZnO样品的表面态结构和布局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Sol—Gel法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喷涂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纳米SiO_2涂层的热行为
15
作者 李亚东 强克刚 +1 位作者 刘志 张治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2,共5页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纳米SiO2复合涂层,采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涂层的结构、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TFE及ETFE/纳米SiO2粉末在火焰喷涂过程中没有发生氧...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纳米SiO2复合涂层,采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涂层的结构、非等温结晶过程、熔融行为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TFE及ETFE/纳米SiO2粉末在火焰喷涂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或降解反应,表明火焰喷涂法适宜制备ETFE及ETFE/纳米SiO2复合涂层;DSC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涂层的结晶速率,结晶温度略有提高,而且使复合涂层的熔融峰温度高于纯ETFE涂层。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具有成核剂的作用,诱导ETFE大分子结晶,使其结晶能力及结晶的完善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喷涂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纳米二氧化硅 非等温结晶 熔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簇化合物十羰基二锰与DNA相互作用
16
作者 陈尚文 王平红 +2 位作者 杜金风 张岐 袁文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5-948,共4页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对十羰基二锰簇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该簇合物存在下,DNA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增色效应。荧光光谱研究表明DNA的荧光强度随着羰基锰簇合物的加入其荧光强度明显增...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对十羰基二锰簇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该簇合物存在下,DNA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增色效应。荧光光谱研究表明DNA的荧光强度随着羰基锰簇合物的加入其荧光强度明显增加,说明羰基二锰簇合物与DNA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作用方式可能为嵌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羰基二锰 DNA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插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