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快速组织处理仪在病理制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平 付淑丽 +2 位作者 张岚 马长路 魏永昆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波 快速制片 病理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扫呈高密度肾细胞癌的CT、病理及临床分析
2
作者 王跃 管生 殷智榕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诊断 CT 病理诊断 平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阴假性湿疣41例病理分析
3
作者 张虹 王蕴慧 +2 位作者 李靖若 杜晓光 李淑云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女阴假性湿疣41例病理分析张虹,王蕴慧,李靖若,杜晓光,李淑云(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郑州45005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州450052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郑州450000)关键词女阴;假性湿... 女阴假性湿疣41例病理分析张虹,王蕴慧,李靖若,杜晓光,李淑云(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郑州45005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州450052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郑州450000)关键词女阴;假性湿疣;鉴别诊断女阴假性湿疣是妇女外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阴 湿疣 假性湿疣 鉴别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管生 高剑波 +4 位作者 陈学军 杨学华 杨晓鹏 李荫太 张云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 报告结肠的螺旋CT扫描方法 ,评估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 (WESCT)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 6 5例已知或高度怀疑结肠病变的病人 ,行螺旋CT扫描。扫描前清结肠道 ,扫描时应用肌肉松弛剂和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结... 目的 报告结肠的螺旋CT扫描方法 ,评估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 (WESCT)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 6 5例已知或高度怀疑结肠病变的病人 ,行螺旋CT扫描。扫描前清结肠道 ,扫描时应用肌肉松弛剂和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结果  6 5例病人中有 6 3例清晰显示病变 ,其中结肠癌 48例 ,淋巴瘤 5例 ,转移瘤 3例 ,脓肿 2例 ,炎性狭窄 1例 ,盲肠类癌 2例 ,结肠息肉 2例。 1例结肠息肉和 1例息肉恶变WESCT未检出。 48例大肠癌WESCT正确分期 39例 ,其中浆膜层浸润的准确率为 10 0 % (2 8/2 8) ,对异常淋巴结检出的敏感度达 95 .3% (41/4 3) ,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诊断正确率为 83.9% (2 6 /31)。 3例转移瘤因清晰显示病变位于肠壁并向外生长及明确的病史而确诊。结论 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对大肠癌的分期非常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分期 大肠肿瘤 螺旋CP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的神经内分泌分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晏梅 梅其达 +3 位作者 黄孝立 杜晓光 李淑云 赵阿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3-185,共3页
选择32例放疗、化疗后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肺癌患者,对其支气管镜活检标本应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铬粒素A(CGH-A)、癌胚抗原(CEA)、角蛋白(K)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小细胞肺癌(SCLC)NSE和(或)CGH-A阳性率(6/14)44.4%。... 选择32例放疗、化疗后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肺癌患者,对其支气管镜活检标本应用,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铬粒素A(CGH-A)、癌胚抗原(CEA)、角蛋白(K)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小细胞肺癌(SCLC)NSE和(或)CGH-A阳性率(6/14)44.4%。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21月)长于阴性者(12月),非小细胞肺癌中(NSCLC)中亦有2/18例NSE阳性,其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两类型肺癌CEA阳性及阴性者缓解率与中位生存均无明显差异。结论:(1)各类型肺癌均有NE分化。(2)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尤其CGH-A阳性)的SCLC患者存活时间长,临床预后较好,而NSE阳性的NSCIC较阴性者生存时间短、预后差。(3)CEA对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判断无明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 预后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食管癌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晏梅 高冬玲 +2 位作者 文小岗 付淑莉 张云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63-666,共4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在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对46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DCs(CD1a)、T细胞亚群(CD3、CD4、CD8、CD25)及共刺激因子B7进行检测。结果:癌组织中的... 目的:了解食管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在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对46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DCs(CD1a)、T细胞亚群(CD3、CD4、CD8、CD25)及共刺激因子B7进行检测。结果:癌组织中的DCs与CD3+、CD4+T细胞有相关性,与CD8+、CD25+T细胞无明显关系,且B7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论:食管癌中DCs不一定能有效地激活T细胞,其中B7基因表达受抑制,可能是不能有效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免疫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p16、cyclinD_1、CDK_4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牛韵韵 李靖若 +3 位作者 高巍 张蕾 高冬玲 张云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 :探讨p16、cyclinD1、CDK4 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作用。方法 :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 ,对 43例食管癌手术标本的p16、cyclinD1、CDK4 蛋白进行标记。结果 :在鳞癌组织中 ,3种抗体的阳性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和 /... 目的 :探讨p16、cyclinD1、CDK4 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作用。方法 :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 ,对 43例食管癌手术标本的p16、cyclinD1、CDK4 蛋白进行标记。结果 :在鳞癌组织中 ,3种抗体的阳性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和 /或胞浆中 ,且从正常鳞状上皮→癌旁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 ,p16的阳性率逐渐下降 ,而cy clinD1、CDK4 的阳性率却逐渐上升。正常上皮与癌组织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随着癌分化程度下降 ,p16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III级与I级鳞癌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未检出cyclinD1、CDK4 与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论 :p16、cyclinD1、CDK4 蛋白表达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周期 P16 免疫组织化学 CYCLIND1 CDK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相关基因片段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云汉 殷智榕 +3 位作者 温洪涛 陈东 高冬玲 姜国忠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9-521,共3页
目的 :从已构建的中国人食管癌特异的消减cDNA文库中 ,初步筛选与鉴定食管癌相关基因片段。方法 :随机挑选 48个片段作反Northern印迹杂交分析 ,将杂交信号有差别的 15个片段送测序公司进行测序 ,用Gen BankBlast程序检索 ,以同源性很小... 目的 :从已构建的中国人食管癌特异的消减cDNA文库中 ,初步筛选与鉴定食管癌相关基因片段。方法 :随机挑选 48个片段作反Northern印迹杂交分析 ,将杂交信号有差别的 15个片段送测序公司进行测序 ,用Gen BankBlast程序检索 ,以同源性很小的cDNA片段作为新基因的候选基因 ,观察其在食管癌组织和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所获得的 7个序列中 :3y5 9与已知基因同源性很小 ,且 3y5 9在 30例食管癌及其配对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 ,19例 (6 3.3 % )表达有差别 ,11例 (36 .7% )表达无差别 (P <0 .0 5 )。 3y88与已知基因geminin基因部分同源。另外 5个片段 3y2 0 ,3y14,3y90 ,3y91和 3y92分别与核糖体蛋白RpL7a,TLH2 9蛋白驱动子 ,Hsp70 /Hsp90 organizingprotein ,Keratin6 (KRT6C)和内膜蛋白等已知基因序列高度同源。结论 :3y5 9可能是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的新的候选基因。首次发现 ,geminin基因 ,核糖体蛋白RpL7a,TLH2 9蛋白驱动子 ,Hsp70 /Hsp90 organizingpro tein ,Keratin6 (KRT6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消减抑制杂交 反Northern印迹杂交 反转录PCR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发生过程中Langerhans细胞立体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文小岗 张云汉 +3 位作者 晏梅 许平 马长路 曹风雨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2-544,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食管癌发生过程中Langerhans细胞 (Langerhanscell,LC)的三维立体结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 2 2例正常食管粘膜、2 0例癌旁组织和 2 3例癌组织中LC进行标记 ,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LC进行断层扫描和三维立体... 目的 :观察食管癌发生过程中Langerhans细胞 (Langerhanscell,LC)的三维立体结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 2 2例正常食管粘膜、2 0例癌旁组织和 2 3例癌组织中LC进行标记 ,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LC进行断层扫描和三维立体结构重建。结果 :断层扫描和图象分析显示正常食管粘膜中LC相对面积大 ,形状因子相对值小。癌旁粘膜和癌组织中LC相比面积明显缩小 ,形状因子相对值大 ,正常食管粘膜、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LC数量减少 ,胞浆突起逐渐减少 ,立体结构趋向圆形。结论 :食管癌发生过程中LC体积缩小 ,数量减少 ,胞浆突起逐渐减少 ,提示其抗原递呈的功能减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LANGERHANS细胞 肿瘤免疫 立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定量及定性检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蕾 温洪涛 +3 位作者 张云汉 宋一民 李靖若 马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1-532,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TRAP ELISA)定量及TRAP 银染法定性技术 ,对 15例食管不典型增生组织及 12例正常食管粘膜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15例不典型增... 目的 :探讨食管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TRAP ELISA)定量及TRAP 银染法定性技术 ,对 15例食管不典型增生组织及 12例正常食管粘膜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15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 ,9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 (其中 8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中 4例呈阳性 ;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中 5例呈阳性 ) ,12例正常食管粘膜中 ,仅 1例端粒酶活性呈阳性。端粒酶活性平均A值在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与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分别为 0 .945± 0 .6 0 1和 1.2 5 6± 0 .785 ,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 0 .376± 0 .2 11。正常食管粘膜与不典型增生组相比 ,其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和平均A值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在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活性检测可望成为监测食管癌发生及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不典型增生 端粒酶 TRAP-ELISA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肉碱对5-Fu所致大鼠肠粘膜屏障破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建业 陈东 +4 位作者 罗经伦 郑小芙 王变丽 王萍莲 陈奎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 :研究腹腔注射 5 Fu后左旋肉碱对大鼠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 12只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 5 Fu腹腔灌注造成大鼠肠粘膜屏障破坏的模型 ,实验组在 5 Fu腹... 目的 :研究腹腔注射 5 Fu后左旋肉碱对大鼠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 12只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 5 Fu腹腔灌注造成大鼠肠粘膜屏障破坏的模型 ,实验组在 5 Fu腹腔灌注前 4d给予左旋肉碱灌胃。分别观察实验第 1d ,4d ,7d的体重变化 ,第 8d处死后行细菌移位检测 ,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肠粘膜厚度的变化 ,测定结肠及回肠组织中丙二醛 (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活性。结果 :①实验组中结肠及回肠的粘膜厚度均较对照组为高 ,但以结肠粘膜的厚度增加更显著 (P <0 .0 5 ) ;②对照组 2例细菌移位阳性 (2 / 12 ) ,空白组和实验组均未见细菌移位 ;③实验组回肠、结肠组织中CAT的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实验组回肠、结肠组织中NOS酶活性变化及MDA含量则较对照组有所减少 ,但以结肠组织中的减少更明显 (P <0 .0 5 ) ;④第 7d对照组体重的减轻与空白组、实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左旋肉碱对 5 Fu所致大鼠肠粘膜屏障的破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并可能参与改善化疗时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肉碱 肠粘膜屏障 丙二醛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过氧化氢酶 5-F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 mRNA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温洪涛 张蕾 +1 位作者 高冬玲 李继昌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1-702,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mRNA的表达。方法 :用反转录PCR(RT PCR)法检测 41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MMP 2mRNA的表达。结果 :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MMP 2mRNA的表达率(2 5 / 41)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 (15 / ...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mRNA的表达。方法 :用反转录PCR(RT PCR)法检测 41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MMP 2mRNA的表达。结果 :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MMP 2mRNA的表达率(2 5 / 41)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 (15 / 4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癌组织MMP 2mRNA的表达率 (15 / 19)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率 (10 / 2 2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侵及浆膜层者的表达率 (13/ 18)高于未侵及浆膜层者 (12 / 2 3)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MRNA 反转录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食管癌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晏梅 高冬玲 +2 位作者 文小岗 付淑莉 张云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93-495,498,共4页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DCs)在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RT PCR的方法 ,检测 46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DCs(CD1a)、T细胞亚群 (CD3、CD4、CD8、CD2 5 )及共刺激因子B7。结果 :癌组织中的DCs与CD3(+)...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DCs)在肿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RT PCR的方法 ,检测 46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DCs(CD1a)、T细胞亚群 (CD3、CD4、CD8、CD2 5 )及共刺激因子B7。结果 :癌组织中的DCs与CD3(+)、CD4(+)T细胞有相关性 ,与CD8(+)、CD2 5 (+)T细胞无明显关系 ,且B7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食管癌中DCs不一定能有效地激活T细胞 ,其中B7基因表达受抑制 ,可能是不能有效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提取组织中的RNA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尧河 张云汉 +8 位作者 卞丽红 王宏 郑宇 李春海 张立新 付淑莉 高冬玲 张宏新 付保进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25-27,共3页
为寻找一种简便、低消耗、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基于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省去变性液D二次溶解RNA提取组织中的RNA。结果:从200多例肿瘤组织中提取出高质量的RNA,所需费用与购买试剂盒相比节约了75%。结... 为寻找一种简便、低消耗、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基于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省去变性液D二次溶解RNA提取组织中的RNA。结果:从200多例肿瘤组织中提取出高质量的RNA,所需费用与购买试剂盒相比节约了75%。结果提示: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是一种简便、经济、适合大量样本的RNA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RNA 异硫氰酸胍 氯仿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分离食管癌相关基因片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云汉 陈东 +4 位作者 高冬玲 殷智榕 姜国忠 李靖若 贺建业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目的 :以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食管癌及其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方法 :结合GenomyxLRTM DNA测序 /差异显示系统及GenomyxSCTM 荧光图象扫描系统 ,以及配套的FluoroDD和HI EROGLYPHmRNAProfileKit,采用荧光标记... 目的 :以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食管癌及其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方法 :结合GenomyxLRTM DNA测序 /差异显示系统及GenomyxSCTM 荧光图象扫描系统 ,以及配套的FluoroDD和HI EROGLYPHmRNAProfileKit,采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从人食管癌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间 ,同时直接分离出了相关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片段 74条。结论 :该技术方便、快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差异显示技术 荧光标记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食管癌cDNA探针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东 陈奎生 +5 位作者 张云汉 殷智榕 高冬玲 李文才 宋一民 马长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 :制备食管癌cDNA探针用于ReverseNorthernBlot筛选差异基因片段。方法 :提取食管癌组织总RNA ,通过逆转录反应 ,用地高辛标记为cDNA探针。结果 :所制备的探针灵敏度高达 0 .0 1ng/L。结论 :用该方法制备cDNA探针快速、经济 ,所需模... 目的 :制备食管癌cDNA探针用于ReverseNorthernBlot筛选差异基因片段。方法 :提取食管癌组织总RNA ,通过逆转录反应 ,用地高辛标记为cDNA探针。结果 :所制备的探针灵敏度高达 0 .0 1ng/L。结论 :用该方法制备cDNA探针快速、经济 ,所需模板RNA量少 ,可用于大规模初筛差异基因片段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反应 探针 地高辛 食管肿瘤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和非转移性食管癌组织中KAI1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珊珊 方伟岗 +4 位作者 晏梅 高冬玲 任秀花 闫爱华 沈琼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探讨KAI1基因与食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法分析KAI1基因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KAI1mRNA的表达未见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KAI... 目的 :探讨KAI1基因与食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法分析KAI1基因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KAI1mRNA的表达未见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KAI1mRNA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无关 (P >0 0 5 )。结论 :KAI1基因对食管癌转移的发生无抑制作用 ;KAI1基因的表达也与食管癌的分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KAI1基因 食管肿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rhBMP2-FS复合人工骨即刻种植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克豪 何巍 +4 位作者 潘红 莫三心 邱晓霞 莫澜 赵庆夏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 :探讨HA rhBMP2 FS复合骨在即刻种植技术中的应用及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患者在拔牙的同时植入HBIC二段式柱状螺纹种植体 5 4枚 ,在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同期植入HA rhBMP2 FS复合人工骨 ,3~ 6个月后摄X线片 ,根据种植... 目的 :探讨HA rhBMP2 FS复合骨在即刻种植技术中的应用及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患者在拔牙的同时植入HBIC二段式柱状螺纹种植体 5 4枚 ,在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区同期植入HA rhBMP2 FS复合人工骨 ,3~ 6个月后摄X线片 ,根据种植界面的骨结合情况进行二次手术 ,安放基桩 ,1周后进行义齿修复并随访 3~ 5a。结果 :按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的成功标准 ,5 4枚中 47枚种植体成功 (87 0 4% ) ,失败 7枚 (12 96 % )。结论 :在即刻种植中应用HA rhBMP2 FS复合骨达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骨整合 HA-rhBMP2-FS 人工骨 牙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乔保平 张亚伟 +1 位作者 李道明 唐孝达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 :为提高同种肾移植术后患者的长期存活率 ,研究丹参对环孢素A (CsA )慢性肾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 :观察大鼠灌服CsA及低盐饮食 2 8d ,肾功能、病理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免疫组化的改变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上述改变的防... 目的 :为提高同种肾移植术后患者的长期存活率 ,研究丹参对环孢素A (CsA )慢性肾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 :观察大鼠灌服CsA及低盐饮食 2 8d ,肾功能、病理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免疫组化的改变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上述改变的防护作用。结果 :CsA能诱导大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增加尿中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排泄 ,引起肾间质纤维化和小动脉病变等。丹参能改善上述病变 ,减低肾内TGF β1的表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环孢素A 慢性肾毒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转移潜能人肺癌细胞系KAI1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珊珊 方伟岗 +2 位作者 任秀花 闫爱华 沈琼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探讨KAI1基因与人肺癌细胞系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 :利用逆转录 PCR和Northernblot杂交法分析不同转移潜能人肺癌细胞系中KAI1mRNA的表达 ,并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检测与突变的关系。结果 :在高转移潜... 目的 :探讨KAI1基因与人肺癌细胞系转移潜能的关系。方法 :利用逆转录 PCR和Northernblot杂交法分析不同转移潜能人肺癌细胞系中KAI1mRNA的表达 ,并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检测与突变的关系。结果 :在高转移潜能细胞系PG中KAI1mRNA表达降低 ,在无转移潜能的PAa细胞中KAI1的表达量比PG细胞高 10倍以上 (积分光密度比值分别为 0 .7313和 0 .0 5 49)。PCR SSCP结果显示在PG细胞KAI1基因第 7外显子出现异常改变。结论 :肺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可能与KAI1基因表达量有关 ,KAI1基因的低表达可能由基因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KAI1基因 肺肿瘤 肺腺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