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特色蔬菜品牌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董晓宇 常晓轲 +4 位作者 朱伟岭 史艳艳 李丽 杨凡 姚秋菊 《蔬菜》 2025年第7期12-18,共7页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特色蔬菜产业具有种类多而体量大的特点,其品牌创建及发展情况对产业发展起到巨大引领作用。通过对河南省目前存在的各种特色蔬菜的面积、产量、品牌名称及特色的调研,总结了河南省特色蔬菜产业及其品牌发展情况,即...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特色蔬菜产业具有种类多而体量大的特点,其品牌创建及发展情况对产业发展起到巨大引领作用。通过对河南省目前存在的各种特色蔬菜的面积、产量、品牌名称及特色的调研,总结了河南省特色蔬菜产业及其品牌发展情况,即河南省特色蔬菜种植规模稳定,形成了以辣椒、大蒜、大葱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并培育出柘城辣椒、中牟大蒜等知名区域品牌;然而,产业仍面临连作障碍严重、机械化水平低、产业链延伸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规划优势产区、强化品种创新、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深化产业融合及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等对策,以推动河南省特色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特色蔬菜 品牌 连作障碍 农机农艺融合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类蔬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家新 张文静 +9 位作者 路翠玲 苏贺楠 赵艳艳 魏小春 杨双娟 王志勇 冯健起 张晓伟 原玉香 袁敬平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遗传转化技术是研究白菜类蔬菜基因功能和开展遗传育种的重要手段。通过适宜的遗传转化方法,可以将目标基因导入生物基因组,实现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改良。然而,白菜类蔬菜的遗传转化面临着再生能力差、转化效率低等问题。通过... 遗传转化技术是研究白菜类蔬菜基因功能和开展遗传育种的重要手段。通过适宜的遗传转化方法,可以将目标基因导入生物基因组,实现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改良。然而,白菜类蔬菜的遗传转化面临着再生能力差、转化效率低等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白菜类蔬菜遗传转化相关文献,对影响白菜类蔬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基因型、再生体系、转化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讨了CRISPR/Cas9在遗传转化中的应用,并对其再生与遗传转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类蔬菜 遗传转化 再生体系 转化方法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设施黄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海霞 杨凡 +4 位作者 张果 申爱民 贺桂仁 李芳霞 王晓峰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8-205,共8页
黄瓜是河南省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设施黄瓜生产是实现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对河南省设施黄瓜栽培品种、种子种苗、种植面积、产量、主要种植区域、设施类型、种植茬口、经济效益、栽培技术和产后情况... 黄瓜是河南省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设施黄瓜生产是实现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通过对河南省设施黄瓜栽培品种、种子种苗、种植面积、产量、主要种植区域、设施类型、种植茬口、经济效益、栽培技术和产后情况等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影响河南省设施黄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升级设施设备、加快机械化进程、加强品种引进和品牌建设、加快发展工厂化育苗、完善栽培技术体系、加快品种培育和成果转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对策,以期促进河南省设施黄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黄瓜 发展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病害智能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振东 骆巍 +9 位作者 罗晨 姜鸿勋 张英 宋淑敏 史一鸣 于艳玲 杨田亮 马中杰 冯晓 杨凡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及时、准确识别黄瓜病害,进而积极防治、合理施药对于保障黄瓜高质量生产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瓜病害智能识别主要采用基于传统专家系统和知识图谱的专家知识,以及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可见光图像处... 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及时、准确识别黄瓜病害,进而积极防治、合理施药对于保障黄瓜高质量生产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瓜病害智能识别主要采用基于传统专家系统和知识图谱的专家知识,以及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可见光图像处理、叶绿素荧光和高光谱等光谱分析、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综述了基于上述技术的黄瓜病害智能识别研究进展,以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展望了黄瓜病害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黄瓜病害智能识别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病害 计算机视觉 多模态数据融合 专家知识 智能识别 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蔬菜种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姚秋菊 常晓轲 +2 位作者 毛丹 朱伟岭 董晓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21,共6页
河南是蔬菜产销大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但蔬菜种业发展动力不足,本地品种占比过少,成为河南蔬菜产业的短板。从种植规模、科研基础、民营种业、举办地展等方面梳理了河南蔬菜种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河南种业存在的问题,包括育种... 河南是蔬菜产销大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但蔬菜种业发展动力不足,本地品种占比过少,成为河南蔬菜产业的短板。从种植规模、科研基础、民营种业、举办地展等方面梳理了河南蔬菜种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河南种业存在的问题,包括育种面临技术瓶颈、科企协同创新不完善、原创品种不足等;并从建立科企融合机制、加强种业科技创新等角度全面提出了河南省蔬菜种业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蔬菜种业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生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晓宇 姚秋菊 +4 位作者 常晓轲 韩娅楠 程志芳 史艳艳 李丽 《蔬菜》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生姜产业发展,从种植面积及效益、种植模式、品牌建设、产区分布等方面梳理了河南生姜产业的发展现状,其中,生姜种植面积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大多种植者采用露地种植,打造出了以清化姜、张良姜、黄姜、州姜为代表的... 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生姜产业发展,从种植面积及效益、种植模式、品牌建设、产区分布等方面梳理了河南生姜产业的发展现状,其中,生姜种植面积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大多种植者采用露地种植,打造出了以清化姜、张良姜、黄姜、州姜为代表的知名地方生姜品牌,形成了豫北、豫中和豫南3大主产区;并针对存在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缺乏、科研推广实力弱、价格变动大等问题,提出了加快良种选育和科技创新、加强品牌效应和打造全产业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产业 发展 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艳领 马凯 +9 位作者 米国全 荆艳彩 蔡毓新 宋策 王腾起 李晓辉 王坐京 张英 牛莉莉 黄怡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5,共8页
为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养分的可持续性,探究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等量替代化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以黄瓜博杰61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有机肥替代化肥(F1:替代10%N、25%P、18%K,F2:替代20%N、50%P、3... 为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养分的可持续性,探究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等量替代化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以黄瓜博杰618为材料,设置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有机肥替代化肥(F1:替代10%N、25%P、18%K,F2:替代20%N、50%P、36%K,F3:替代30%N、75%P、54%K)5个试验处理,重点对比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F2处理显著增产19.6%,667 m^(2)产量最高,为9576.49 kg。与CF相比,各有机肥替代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了1.10%~3.88%,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3.64%~11.56%。各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CK。与CK相比,F2、F3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与CF相比,F1、F2和F3处理更能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各处理得分从高到低为F2>F3>F1>CF>CK。综上所述,F2处理相比于其他处理组表现最优,能提高黄瓜品质及产量,增加了土壤养分并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为黄瓜减肥增效、绿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葡萄秸秆复合有机肥 产量 品质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8
作者 程志芳 李丽 +3 位作者 史艳艳 韩娅楠 常晓轲 姚秋菊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2,共6页
为探索出一种准确、高效、适用的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以来自10个基因型的60个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系为试材,采用植株育性检测法和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并结合根尖细胞压片染色体计数法进行倍性鉴定,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 为探索出一种准确、高效、适用的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以来自10个基因型的60个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系为试材,采用植株育性检测法和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并结合根尖细胞压片染色体计数法进行倍性鉴定,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DNA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准确率为96.67%,该方法快速,便捷,但鉴定成本高,且易出现偏峰现象;花粉活力检测法在判断再生植株染色体奇偶倍性方面准确率为100%,但不能甄别再生植株的具体染色体倍性。花粉活力检测法和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结合使用可明显降低鉴定成本,提高准确率和效率,即对已现蕾的株系,采用花粉活力检测法确定其染色体奇偶倍性,便于早期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对现蕾较晚的株系,宜在苗期采用DNA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仪 花粉活力 染色体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新品种豫白CR3的纯度分子鉴定
9
作者 寇欣怡 魏小春 +8 位作者 朱磊 杨双娟 张文静 苏贺楠 赵艳艳 王志勇 张晓伟 原玉香 孙守如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2,共8页
种子纯度的鉴定对确保农作物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传统田间鉴定方法有其局限性,近年来,为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分子标记技术逐渐应用于种子的纯度鉴定工作。采用KASP标记、InDel标记和基于自交不亲和S单元型标记3种方法对F1大白菜杂... 种子纯度的鉴定对确保农作物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传统田间鉴定方法有其局限性,近年来,为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分子标记技术逐渐应用于种子的纯度鉴定工作。采用KASP标记、InDel标记和基于自交不亲和S单元型标记3种方法对F1大白菜杂交种豫白CR3种子的纯度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188个豫白CR3样本中,3种标记一致识别出2个假杂种,分别为A4(母本Y636-9自交种)和G2(父本14CR345M-3自交种),其余186个样本为真正的豫白CR3杂交种,即同时具有两个亲本的等位基因,鉴定其纯度为98.94%,验证了3种方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综上,多种分子标记技术的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种子纯度鉴定的准确性,为豫白CR3大白菜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其他作物种子的纯度鉴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纯度鉴定 豫白CR3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豫园干鲜2号的选育
10
作者 常晓轲 杨凡 +7 位作者 张英 韩娅楠 董晓宇 史艳艳 李丽 杨文瑞 姚秋菊 蔡毓新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8-221,共4页
豫园干鲜2号是以不育系PC21A为母本、自交系PC2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辣椒新品种。该品种中熟,株型半开展,株高95.7 cm,株幅92.7 cm。果实小羊角椒,商品果黑绿色,成熟果鲜红色,果实纵径15.2 cm,果实横径1.3 cm,果肉厚度0.17 cm,单果鲜质... 豫园干鲜2号是以不育系PC21A为母本、自交系PC2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辣椒新品种。该品种中熟,株型半开展,株高95.7 cm,株幅92.7 cm。果实小羊角椒,商品果黑绿色,成熟果鲜红色,果实纵径15.2 cm,果实横径1.3 cm,果肉厚度0.17 cm,单果鲜质量9.8 g、干质量1.5 g,维生素C含量(w,后同)99.2 mg·kg^(-1),辣椒素总含量527 mg·kg^(-1),高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667 m^(2)鲜椒产量1130~1343 kg,适宜河南春季保护地及露地栽培。2023年1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豫园干鲜2号 干鲜两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朝天椒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11
作者 刘勇鹏 董晓宇 +6 位作者 秦素研 赵月强 刘田 刘卫 朱新红 杨凡 姚秋菊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为了解决朝天椒主产区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的问题,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朝天椒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三樱9号朝天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增施200、400 kg有机肥为基础,分别设置减施化肥15%、30%两个... 为了解决朝天椒主产区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的问题,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朝天椒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三樱9号朝天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增施200、400 kg有机肥为基础,分别设置减施化肥15%、30%两个梯度。结果表明,与CK(空白施肥)相比,在生长指标上,以T3(增施400 kg有机肥,减施15%化肥)处理对朝天椒的株高,茎粗,开展度,分枝数,最大叶片的面积、周长、长、宽的增长最为明显;叶片的SPAD值、氮含量也以T3处理下最高,比CK处理分别增加27.23%和29.04%;在果实和产量指标上,T3处理的朝天椒平均单果鲜干质量最高,花皮果最少,产量也最高,比T1(常规施肥)增产15.18%;在土壤肥力上,T3处理最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最有利于提高朝天椒生长期至坐果期的土壤速效养分积累量。综上所述,增施400 kg有机肥,施用63.75 kg(减施15%)化肥(T3)最有利于朝天椒的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最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协调土壤养分平衡,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化肥减量 有机肥 光合特性 生长及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份朝天椒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2
作者 杨森要 刘勇鹏 +6 位作者 贾聖凤 董晓宇 杨凡 马敏 侯莉 韩娅楠 姚秋菊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0,共6页
为了探究朝天椒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提升种质资源利用率,以101份朝天椒种质资源为材料,对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47%~23.61%,多样性指数(H')在1.... 为了探究朝天椒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提升种质资源利用率,以101份朝天椒种质资源为材料,对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47%~23.61%,多样性指数(H')在1.43~2.07,除了茎粗与其他农艺性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外,其他8个农艺性状均至少与1个其他农艺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聚类分析把101份朝天椒种质资源划分为五大类群,其中第Ⅴ类群仅包含1份种质资源,Ⅰ~Ⅳ类群的有效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5.331%,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挑选出10份优异种质资源,可作为种质创新和朝天椒育种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0份大白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应用
13
作者 张文静 冯健起 +6 位作者 苏贺楠 王培云 马骥 丁聪 魏小春 张晓伟 原玉香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6,共11页
为分析来源于26份亲本的190份大白菜高代自交系后代的主要表型性状与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潜力,对供试大白菜材料的27个主要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基于27对InDel标记进行遗传背景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7份大白菜... 为分析来源于26份亲本的190份大白菜高代自交系后代的主要表型性状与遗传多样性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潜力,对供试大白菜材料的27个主要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基于27对InDel标记进行遗传背景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7份大白菜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10%~90.36%,变异丰富且多个表型性状具有高度相关性;选用的27对InDel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在0.01~0.37,经过分析190份大白菜高代自交系遗传相似系数在0.57~1.00,平均值为0.65,遗传变幅较大,基于InDel标记和群体结构均能将供试大白菜材料分为3个亚群,其中来源于16东郊引B和开蔬七号的后代分离较大。综上所述,选用的190份大白菜自交系表型性状变异范围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为配置不同性状优异材料提供材料基础,为配置性状优异材料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INDEL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份辣椒种质资源苗期耐涝性鉴定
14
作者 李尧尧 张现周 +3 位作者 常晓轲 姚秋菊 赵俊卿 杨凡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1,共9页
涝渍胁迫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为了解辣椒品种(系)的耐涝性,以132份辣椒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苗期淹水胁迫处理,测定12个苗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利用描述统计法、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 涝渍胁迫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为了解辣椒品种(系)的耐涝性,以132份辣椒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苗期淹水胁迫处理,测定12个苗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利用描述统计法、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辣椒各品种(系)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32份辣椒品种(系)之间的耐涝性表现出丰富的变异,涝渍胁迫条件下,各性状指标测定值的变异系数介于12.31%~50.00%,对照条件下(正常水分管理)的变异系数介于10.42%~42.55%;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农艺性状胁迫系数按其贡献率大小转换为3个主成分,这些主成分解释了79.131%的总变异;通过计算综合耐涝系数(D值)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132份辣椒品种(系)分为5个耐涝等级。筛选出5份高耐涝辣椒品种(系),明确了地上部生物量(鲜质量、干质量)、地下部生物量(鲜质量、干质量)、根总体积、株高和根总表面积可作为辣椒苗期耐涝性鉴定的有效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苗期 农艺性状 耐涝性 综合耐涝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研究及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志芳 史艳艳 +4 位作者 李丽 韩娅楠 董晓宇 常晓轲 姚秋菊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4-132,共9页
为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率,以14个辣椒基因型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质量浓度碳源组合、活性炭、硝酸银(Ag NO3)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4个因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并对再生株系利用DNA流式细胞仪进行植株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14个基因型... 为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率,以14个辣椒基因型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质量浓度碳源组合、活性炭、硝酸银(Ag NO3)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4个因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并对再生株系利用DNA流式细胞仪进行植株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14个基因型均可出胚,13个基因型成苗,其中,华之秀1号的出胚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63.33%和23.88%;碳源以10 g/L蔗糖+20 g/L麦芽糖最佳;MS培养基中加入2 g/L活性炭和6 mg/L Ag NO3时辣椒花药培养效率最高,出胚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29.63%和15.20%;植物生长调节剂以1.000 mg/L 2,4-D+1.50 mg/L KT和0.001 mg/L 2,4-D+0.05 mg/L KT表现最佳,其中,1.000 mg/L 2,4-D+1.50 mg/L KT处理参试基因型最高出胚率和成苗率分别为63.33%和23.88%,而0.001 mg/L 2,4-D+0.05 mg/L KT处理参试基因型最高出胚率和成苗率分别为20.00%和10.54%。对383个再生株系进行倍性鉴定,发现279株单倍体、87株二倍体、2株三倍体、2株四倍体、1株混倍体(单倍体与二倍体)和12株非整倍体,单倍体和二倍体在再生植株群体中占比分别为72.85%、22.72%。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自然加倍率较低,且同一花药诱导出的再生植株倍性通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花药培养 碳源 活性炭 AGNO3 植物生长调节剂 倍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作模式对朝天椒光合特性、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刘勇鹏 刘卫 +6 位作者 董晓宇 韩亚伟 刘丽雅 王改革 朱新红 张仙美 姚秋菊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4,共7页
伴随着农田的集约化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朝天椒主产区也从单一的连年种植同种作物朝着多元化的种植模式发展,形成了朝天椒与其他主产农作物组合的间作模式。本试验从生产实际出发,设置朝天椒-玉米、朝天椒-芝麻两种间作模式,研究其对朝天... 伴随着农田的集约化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朝天椒主产区也从单一的连年种植同种作物朝着多元化的种植模式发展,形成了朝天椒与其他主产农作物组合的间作模式。本试验从生产实际出发,设置朝天椒-玉米、朝天椒-芝麻两种间作模式,研究其对朝天椒生长生理、光合特性、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朝天椒-玉米、朝天椒-芝麻间作对朝天椒植株的开展度、茎粗、有效分枝数和最大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片SPAD值、含氮量等指标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其中朝天椒-芝麻间作除在茎粗、叶面积、叶宽上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外,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均较小;朝天椒-芝麻间作基本不影响朝天椒植株的形态和正常生长发育,且对干鲜椒产量影响较小,干椒单产仅比单作(CK)减产2.31%,且对朝天椒疫病、炭疽病、病毒病防控效果较好。综上,在本试验两种间作模式中,朝天椒-芝麻间作较有利于朝天椒的生长发育,产量较高,为优选模式。该结论可为改进当地朝天椒种植生态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朝天椒 光合特性 病害发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水果青萝卜秋季编绳直播高效栽培技术
17
作者 张海军 董海英 王志勇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3期36-38,共3页
开封地处豫东平原,是河南省粮食、秋季蔬菜主要产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2482 h,年均降雨量686 mm,无霜期235天,为蔬菜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气候环境。开封水果青萝卜主要有春季地膜栽培和秋季露地栽培两种模式,分别供应季节性... 开封地处豫东平原,是河南省粮食、秋季蔬菜主要产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2482 h,年均降雨量686 mm,无霜期235天,为蔬菜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气候环境。开封水果青萝卜主要有春季地膜栽培和秋季露地栽培两种模式,分别供应季节性市场需求。秋季编绳直播栽培水果青萝卜全生育期55~60天,每667 m^(2)产量4000 kg左右,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收益高,且不需间苗,节省人力。收获后可种植冬小麦,是高效的蔬菜+粮食种植模式。水果青萝卜肉质根膨大适宜温度为15~25℃,秋季露地栽培气候凉爽,正适合水果青萝卜生长发育规律,品质优,符合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 水果青萝卜 编绳直播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型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娅楠 行文妍 +4 位作者 史艳艳 程志芳 常晓轲 董晓宇 姚秋菊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了解加工型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33份加工型辣椒种质的24个农艺性状、8个品质性状和炭疽病抗性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4个农艺性状中株幅、果梗长度、果肉厚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较大... 为了解加工型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33份加工型辣椒种质的24个农艺性状、8个品质性状和炭疽病抗性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4个农艺性状中株幅、果梗长度、果肉厚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较大,性状遗传较丰富;单株产量变异系数最大(73.55%),心室数变异系数最小(9.18%)。单株产量与果肉厚、果纵径、果横径极显著正相关。8个品质性状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06.98%和112.44%。相关性分析表明,辣度与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含量显著负相关。根据品质性状的隶属度将33份加工型辣椒种质聚为三大类群(Ⅰ、Ⅱ、Ⅲ),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32、0.47、0.64。炭疽病抗性与农艺、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辣椒炭疽病抗性与水分含量、果纵径、心室数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粗纤维含量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加工型辣椒品种的应用及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型辣椒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牟大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9
作者 董晓宇 邵秀丽 +5 位作者 姚秋菊 常晓轲 张慎璞 韩娅楠 史艳艳 李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40,共5页
通过对中牟县及周边大蒜产区的调研,总结了中牟大蒜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包括种植面积、机械化程度、套种模式等;以及存在的问题,如品种落后、价格劣势、品牌滞后等;最后从集约化发展、标准化进程和保证蒜农利益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 通过对中牟县及周边大蒜产区的调研,总结了中牟大蒜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包括种植面积、机械化程度、套种模式等;以及存在的问题,如品种落后、价格劣势、品牌滞后等;最后从集约化发展、标准化进程和保证蒜农利益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推动中牟县大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大蒜是特色经济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20年全球大蒜种植面积为168万hm2,产量为3200万t。我国是大蒜主要生产和出口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粮农组织 特色经济作物 大蒜产业 大蒜种植 机械化程度 中牟 标准化进程 套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蜡质缺失突变体YW71的遗传及序列变异分析
20
作者 杨双娟 唐昊 +8 位作者 赵艳艳 魏小春 王志勇 苏贺楠 张文静 李林 王坐京 原玉香 张晓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以大白菜蜡质突变体YW71为对象,研究其亮绿无蜡粉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调控基因。通过遗传分析,表明YW71中的亮绿无蜡粉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等位基因互补实验证明YW71的亮绿性状是BrWAX2等位突变引起的。序列分析表明,在YW71中BrWAX... 以大白菜蜡质突变体YW71为对象,研究其亮绿无蜡粉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调控基因。通过遗传分析,表明YW71中的亮绿无蜡粉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等位基因互补实验证明YW71的亮绿性状是BrWAX2等位突变引起的。序列分析表明,在YW71中BrWAX2基因在第3个外显子末端发生了39 bp的缺失,进而引起转录水平的可变剪切和翻译水平的提前终止。表达模式分析表明,BrWAX2基因在YW71茎和叶中表达量显著下降。此外,研究针对39 bp的变异开发并验证了共显性标记BrWAX2-In Del1。研究结果丰富了白菜类蔬菜蜡质突变遗传资源,将为亮绿无蜡粉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亮绿突变体 等位基因互补实验 序列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