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不同流行株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新卫 杨大光 +1 位作者 王川庆 王泽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84-1590,共7页
为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变异情况,采用交叉HI试验、细胞中和试验和攻毒保护试验对1998-2008年间分离到的25株H9N2AIV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依据不同毒株与Hp株免疫产生HI抗体的结果可将25个毒株分为3类,第1... 为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变异情况,采用交叉HI试验、细胞中和试验和攻毒保护试验对1998-2008年间分离到的25株H9N2AIV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依据不同毒株与Hp株免疫产生HI抗体的结果可将25个毒株分为3类,第1类HI效价4.0log2~5.0log2的为12#、17#、18#;第2类毒株HI效价6.0log2~7.0log2的为2#、21#、5#、22#、11#、25#、15#、16#;其余毒株的HI效价为7.0log2~8.0log2。这证实不同H9N2AIV流行毒株间的抗原性有差异。选取代表性的8株H9N2AIV毒株进行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其抗原相关性在0.42~0.84。除了3#与14#、11#与17#的抗原性有明显差异外(相关性R值分别为0.46、0.42),其余毒株间的抗原性无明显差异或仅有较小的差异。抗原性不同的H9N2AIV株对Hp株免疫鸡的攻毒保护试验显示Hp株能够对抗原性有差异的攻毒株(10#、12#、17#)产生有效保护(9/10),联合攻毒试验结果显示Hp毒株免疫鸡可抗其他毒株(9#+15#和16#+17#)的联合攻击,保护率9/10以上。以上结果显示,H9N2AIV Hp株与多数流行毒株间在免疫原性上无明显差异,H9N2AIV多数流行毒株间的免疫原性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抗原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军 王泽霖 +2 位作者 何万岭 杨自军 潘耀谦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5年第4期5-7,共3页
关键词 病毒分子生物学 禽流感病毒 研究进展 细胞表面受体 病毒粒子 活性相关 病毒囊膜 RNA 核衣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S145N变异株致病性及抗原特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陆 郑鹿平 +2 位作者 赵军 王川庆 王泽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9,共8页
为确定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蛋白S145N点突变对病毒毒力变化和抗原性变异的影响,笔者对从全国不同地区分离的12株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和HP疫苗参考株进行了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半数鸡胚致死量(ELD50)、平均鸡... 为确定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蛋白S145N点突变对病毒毒力变化和抗原性变异的影响,笔者对从全国不同地区分离的12株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和HP疫苗参考株进行了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半数鸡胚致死量(ELD50)、平均鸡胚致死时间(MDT)、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和8周龄SPF鸡感染排毒试验,并与抗H9N2亚型AIV HP参考株HA蛋白单抗2A4和F6的血凝抑制(HI)和中和反应特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毒力偏强,能引起部分SPF鸡发病和死亡,感染8周龄SPF鸡排毒时间更早,排毒期更长。单抗2A4和F6不能抑制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的血凝特性,也不能中和病毒感染CEF细胞。研究结果表明,H9N2亚型AIV呈现变异趋势,有毒力增强和抗原性变异毒株出现。S145为H9N2亚型AIV HA蛋白的1个抗原位点,是血凝抑制抗体结合的位点,但有该位点漂变导致抗原变异毒株出现,并可逃避免疫作用。这提示该病的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HA蛋白 S145N 致病性 抗原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流行毒株S1基因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雪 赵军 +4 位作者 王川庆 王泽霖 杨霞 周欣 迪丽拜尔.阿木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3-274,共12页
经鸡胚接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气管环培养等方法从河南不同地区发病鸡群中先后共分离、鉴定出7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应用RT-PCR方法对7株病毒以及IBVH120疫苗株的S1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及序... 经鸡胚接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气管环培养等方法从河南不同地区发病鸡群中先后共分离、鉴定出7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应用RT-PCR方法对7株病毒以及IBVH120疫苗株的S1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8株IBV的S1基因全长分为4类,分别是1 632、1 6201、617和1 611 bp;序列相互之间存在多位点变异,同时存在型特异性的插入和缺失;其S蛋白裂解位点序列模式有HRRRR、RRFRR和RRSRR 3种;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显示Jin-13为呼吸型毒株,YI为ArkDPI型肾型毒株,HN/SG株与国内其他肾型分离株亲缘关系均较远;河南肾型分离株HN/HL、XP/1/09、XP/3、WZL与山东肾型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较高且其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河南HN99株的亲缘关系较远.说明河南地区存在不同的IBV流行毒株,这些流行毒株在主要保护性抗原蛋白S1基因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肾型 呼吸型 序列分析 S蛋白 裂解位点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建丽 马仲彬 +1 位作者 王泽霖 黄得银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4年第6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遗传变异 分子机制 禽流感 结构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逃避宿主天然免疫抗病毒应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永涛 王川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33,共8页
流感病毒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道疾病病原,在人群中每年都会造成地方性流行,因其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流感病毒也可在多种动物群体持续传播,偶尔可经动物感染人类并在人群中传播和适应,一定条件下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 流感病毒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道疾病病原,在人群中每年都会造成地方性流行,因其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流感病毒也可在多种动物群体持续传播,偶尔可经动物感染人类并在人群中传播和适应,一定条件下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天然免疫应答,特别是干扰素应答是机体早期抵御病毒感染的关键屏障;病毒突破这道屏障,才能成功感染宿主。为对抗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利用一系列精密的抗病毒策略:利用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表达的产物,激活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并导致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干扰素诱导下游效应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病毒复制,并辅助机体引发特异性免疫。在与宿主共进化过程中,流感病毒也形成一套完善的拮抗宿主干扰素通路的策略,使病毒能有效地在宿主细胞中感染和传播。最近几年,关于病毒诱导和调控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大量研究发现病毒可以利用各种策略逃避宿主的抗病毒应答。因此,本综述主要介绍流感病毒如何拮抗宿主的干扰素产生而逃避细胞抗病毒应答,有助于揭示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和发现新的抗病毒靶标,从而为防控流感病毒感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天然免疫 干扰素 免疫逃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IBV肾变型地方分离株的分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泽霖 王宪文 +2 位作者 席瑞珍 李建丽 李华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在气管环上进行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河南分离的肾变型宜毒株与除T株以外的其余标准血清型毒株(M41、Holte、Arka、Conn、Gray)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但与Ark株相关性最大,为25%。将除Holte株以外的5株标准株和宜株的0.6kb扩增产物,用三... 在气管环上进行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河南分离的肾变型宜毒株与除T株以外的其余标准血清型毒株(M41、Holte、Arka、Conn、Gray)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但与Ark株相关性最大,为25%。将除Holte株以外的5株标准株和宜株的0.6kb扩增产物,用三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TaqⅠ和AfaⅠ进行酶切,RFLP分析可分为三种模式,宜株与Ark株、Gray株、CoNn株属同一模式,AluⅠ和AfaⅠ酶切阳性而TaqⅠ酶切阴性。另AluⅠ、TaqⅠ、AfaⅠ酶切均阳性的M41模式和TaqⅠ、AfaⅠ酶切阳性而AluⅠ酶切阴性的T株模式。将地方株宜株的0.6kb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并与标准株Ark株、Gray株、Conn株、Holte株和M41株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比较,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的分析显示,宜毒株与同一酶切类型的Ark_1529_29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3%,氨基酸同源性为91.6%。推测宜株可能是Ark血清型毒株的变异株。宜株与Ark株在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上的一致性,表明这两种分型方法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中和试验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同源性分析 河南 IBV 菌株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柴丽娜 杨大光 +2 位作者 郝春丽 陈恩林 王泽霖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禽流感疫苗 禽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 呼吸系统 传染病 亚型 禽类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用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郝春丽 田兆龙 +1 位作者 陈同 王泽霖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2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基因疫苗 禽用 规模化养殖 亚单位疫苗 养禽业 基因工程 交叉感染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偏肺病毒通用型EvaGree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贝贝 吴艳阳 +5 位作者 高冬生 刘延珂 万文妍 杨宁霞 王新卫 赵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8-912,共5页
为建立各亚型禽偏肺病毒(aMP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对aMPV 4个亚型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针对aMPV N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aMPV各亚型的通用型EvaGreen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 为建立各亚型禽偏肺病毒(aMP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对aMPV 4个亚型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针对aMPV N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aMPV各亚型的通用型EvaGreen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模板为10~3拷贝/μL~10~8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0~3拷贝/μL,敏感性为常规RT-PCR的10倍。与其它常见禽类病毒无交叉反应;组内重复试验和组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89%~1.34%和2.01%~3.29%,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场送检病鸡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被检地区鸡场的aMPV的平均阳性率为46.66%,与普通RT-PCR的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EvaGree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以用于aMPV的检测,为aMP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偏肺病毒 通用型 EvaGreen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禽病的防治思路
11
作者 孙开冬 左新桐 《北方牧业》 2009年第11期10-10,共1页
1鸡病 1.1表现 鸡的局部性疫病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肉仔鸡呼吸道病增加,剖检常见气囊炎、腹膜炎、肾脏肿胀甚至坏死、腺胃乳头基部或尖部出血。死亡率5%-50%不等。按照大肠杆菌病、新城疫、霉形体病等治疗效果... 1鸡病 1.1表现 鸡的局部性疫病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肉仔鸡呼吸道病增加,剖检常见气囊炎、腹膜炎、肾脏肿胀甚至坏死、腺胃乳头基部或尖部出血。死亡率5%-50%不等。按照大肠杆菌病、新城疫、霉形体病等治疗效果不佳。病程较长,易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禽病 大肠杆菌病 呼吸道病 治疗效果 霉形体病 局部性 肉仔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加强金标免疫技术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泽霖 王新卫 +2 位作者 刘守川 陈少渠 杨卫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1-205,共5页
采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羊抗鼠IgG,建立了一种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进行检测的银加强金标免疫技术(SECGA).先将抗原点样于硝酸纤维素膜(NCM)中央,封闭后浸于40×稀释的IBV单抗中作用10min,洗涤后再浸于体积比为1:4稀释的金标... 采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羊抗鼠IgG,建立了一种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进行检测的银加强金标免疫技术(SECGA).先将抗原点样于硝酸纤维素膜(NCM)中央,封闭后浸于40×稀释的IBV单抗中作用10min,洗涤后再浸于体积比为1:4稀释的金标羊抗鼠IgG溶液中作用1h,银染10min后观察,在膜上出现灰黑斑点的为阳性结果,反之,不出现斑点为阴性结果.SECGA对IB抗原最低测量值为0.703ng·点-1(约2μL),对含毒尿囊液的最低检测为102..9EID50.结果表明,IB VM41毒株在鸡胚中繁殖时以36~54h检测含毒量最高;SPF鸡感染3d后可从气管粘液中检出病毒.SECGA检测抗原可用于IBV早期检测,具有群特异性,快速、敏感、简便,不需特殊设备,结果易判定等优点,尤适于基层实验室或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技术 病毒检测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硝酸纤维素膜 胶体金标记 SPF鸡 早期检测 检测抗原 现场应用 IgG IBV 体积比 测量值 B抗原 尿囊液 含毒量 特异性 实验室 稀释 斑点 单抗 鸡胚 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输卵管囊肿病的病理学观察及相关病原的初步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慧敏 邝爱丽 +6 位作者 王川庆 陈陆 杨霞 皇甫和平 郑鹿平 徐雪 付仁一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3-126,130,共5页
为研究卡氏杆菌与鸡输卵管囊肿之间的关系,对42例自然发病鸡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取气管、肺脏、输卵管与卵巢组织块,经固定,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利用PCR方法对上述组织进行卡氏杆菌检测,并对其病原混合感染进行了初... 为研究卡氏杆菌与鸡输卵管囊肿之间的关系,对42例自然发病鸡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取气管、肺脏、输卵管与卵巢组织块,经固定,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利用PCR方法对上述组织进行卡氏杆菌检测,并对其病原混合感染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卡氏杆菌可以引起鸡呼吸道感染和生殖道损伤,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黏膜充血、肿胀,输卵管固有层腺体增多,卵巢中卵泡退化,呈空泡状;PCR方法对鸡群卡氏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4%,组织阳性检出率为5.4%,且在被检组织中卡氏杆菌很少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杆菌 输卵管囊肿 病理学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杆菌对磺胺甲噁唑及链霉素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伦涛 王川庆 +5 位作者 杨霞 陈陆 郑鹿平 付仁一 徐雪 刘慧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2-24,共3页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巴氏杆菌质粒上的磺胺类药耐药基因SulⅡ和链霉素耐药基因StrA的序列设计2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对磺胺甲噁唑和链霉素耐药的8株卡氏杆菌为模板,扩增SulⅡ基因和StrA基因,然后将纯化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并作核苷酸序列测...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巴氏杆菌质粒上的磺胺类药耐药基因SulⅡ和链霉素耐药基因StrA的序列设计2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对磺胺甲噁唑和链霉素耐药的8株卡氏杆菌为模板,扩增SulⅡ基因和StrA基因,然后将纯化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并作核苷酸序列测定,把测得的克隆基因序列与巴氏杆菌科其它属细菌耐药质粒上存在的SulⅡ基因和StrA基因序列(AJ514834)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9.6%)。试验结果表明,卡氏杆菌的质粒上存在耐药基因SulⅡ和StrA,其对磺胺甲噁唑和链霉素的耐药性可能与SulⅡ基因和StrA基因的存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杆菌 SulⅡ基因 StrA基因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卡氏杆菌的PCR检测及自然病例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慧敏 王川庆 +2 位作者 陈陆 杨霞 郑鹿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研究鸡卡氏杆菌引起输卵管囊肿的病理学变化,对9例自然感染病例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集气管、肺脏、输卵管和卵巢组织,从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卡氏杆菌属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卡氏杆菌目的基因;经PCR鉴定的卡氏... 为研究鸡卡氏杆菌引起输卵管囊肿的病理学变化,对9例自然感染病例进行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并采集气管、肺脏、输卵管和卵巢组织,从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卡氏杆菌属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卡氏杆菌目的基因;经PCR鉴定的卡氏杆菌阳性病料经甲醛固定,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呼吸道的病变主要在黏膜层,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内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输卵管主要表现在膨大和子宫的黏膜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黏膜上皮分泌细胞的细胞核破裂。输卵管的病变可作为该病病理诊断的重要指征之一,为阐明该病的输卵管特征性病理变化及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杆菌 输卵管囊肿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鸡群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雪 孙彦婷 +5 位作者 王宏魁 王泽霖 常洪涛 杨霞 陈陆 王川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881-8882,8887,共3页
[目的]鉴定免疫鸡群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方法]以接种IBV的鸡胚尿囊液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IBV的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目的片段,经酶切鉴定后对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片段长度为409bp,将... [目的]鉴定免疫鸡群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方法]以接种IBV的鸡胚尿囊液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IBV的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目的片段,经酶切鉴定后对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片段长度为409bp,将其Ⅳ基因核苷酸序列与不同地区分离株(山东、黑龙江等)以及欧洲呼吸型疫苗株(M41)的IBV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5.6%~100.0%,此次分离所得IBV的N基因与IBVSD0708株(EU352625)N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3%,而与呼吸型疫苗株M41(M28566)的同源性仅为87.3%。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可以证实分离到的病毒为IBV,命名为HN/HL株。[结论]该研究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鸡群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鉴定 N基因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在转管微载体培养PK-15细胞中增殖动态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霞 高金良 +7 位作者 陈陆 赵军 常洪涛 王新卫 刘红英 姚惠霞 王川庆 王永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为提高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增殖规模及单位体积内的病毒滴度,本研究利用转管微型反应器,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PCV2在PK-15细胞中复制特性和增殖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转管(内置0.6 g纸片载体)中接种约2.98×10^... 为提高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增殖规模及单位体积内的病毒滴度,本研究利用转管微型反应器,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PCV2在PK-15细胞中复制特性和增殖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转管(内置0.6 g纸片载体)中接种约2.98×10^7个DF-1细胞,培养7 d细胞增至1.93×10^8~2.0×10^8个,并确定培养7 d时为最佳接毒时间;病毒的最佳接种剂量为120.8 MOI,最佳收毒时间为接毒后的100 h,可达5.53E+06以上。细胞数增长与糖耗间呈明显平行关系,在细胞生长期内(168 h)平均每个细胞耗糖量为3.09×10^-8g/24 h,可以根据糖耗量的多少推测细胞生长状态和数量。相同培养液中利用转管微型反应器培养PK-15细胞生产PCV2最终获得的病毒液毒价比转瓶培养毒价提高1.65倍。本实验为PCV2在生物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载体 猪圆环病毒2型 PK-15细胞 转管微型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建丽 席瑞珍 马仲彬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126-128,共3页
随着现代免疫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兽医生物制品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完善,其内涵也不断扩充,逐渐形成了一门学科--生物制品学,它在防制和消灭畜禽传染病方面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文章简单回顾了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取得的成就,指出... 随着现代免疫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兽医生物制品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完善,其内涵也不断扩充,逐渐形成了一门学科--生物制品学,它在防制和消灭畜禽传染病方面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文章简单回顾了我国兽医生物制品取得的成就,指出了当前阻碍其发展的不良因素,着重阐述了其发展趋势和前景,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认识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兽医生物制品 发展趋势 疫苗品种结构 疫苗佐剂 保护剂 诊断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混合感染状况下鸭源鸡杆菌在鸡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2
19
作者 皇甫和平 赵军 +7 位作者 杨霞 李乔晶 王川庆 陈陆 常洪涛 王新卫 刘红英 姚慧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23-1629,共7页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鸡体内的动态分布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对其的影响,将鸭源鸡杆菌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别或同时人工接种SPF蛋鸡,分别于接种后12、24、48、72、96h对...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在鸡体内的动态分布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对其的影响,将鸭源鸡杆菌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别或同时人工接种SPF蛋鸡,分别于接种后12、24、48、72、96h对鸡进行剖检,无菌采集鸡的10种组织样品(上腭裂、气管、肺脏、心脏、脾脏、卵巢、肾脏、肝脏、十二指肠和输卵管),利用SYBR Green I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鸭源鸡杆菌组、混合感染组在不同时间点、不同器官中的鸭源鸡杆菌DNA含量。结果显示:鸭源鸡杆菌单独感染时,12h时即可侵袭到气管、心脏、脾脏、卵巢和肾脏,24h时便可感染肝脏、十二指肠和输卵管,48h时可传播到肺脏,72h时感染上腭裂。混合感染组结果表明,鸭源鸡杆菌12h到达卵巢,24h时即可出现在所有器官。混合感染组各器官的总体qPCR检出率为37.1%,显著高于鸭源鸡杆菌组的25.3%。鸭源鸡杆菌组和混合感染组qPCR检测结果均显示,鸭源鸡杆菌DNA在气管中的检出率最高,在卵巢中达到最高含量。鸭源鸡杆菌能够造成试验鸡的全身感染,该菌主要对鸡的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有致病性,气管和卵巢是其主要的致病器官;2种病原同时接种加重了全身感染,IBV促进了鸭源鸡杆菌在鸡体内的传播,尤其促进了其在十二指肠中的增殖,增强了鸭源鸡杆菌对消化系统的致病性,导致鸡腹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鸡杆菌 SPF蛋鸡 动态分布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定量PCR 人工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免疫母鸡后裔对H9N2亚型禽流感攻毒保护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守川 史大庆 侯军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7期42-43,共2页
本试验以禽流感H9N2毒株翼下静脉注射雏鸡,诱发1、7、14、21、28日龄雏鸡排毒,从攻毒后第5d开始泄殖腔和咽喉取棉拭子,1次/d,连续3 d,用HANKS液稀释.用滤器过滤后取滤液接种于10日龄鸡胚,培养96 h后收取尿囊液,测定血凝性.根据母源抗体... 本试验以禽流感H9N2毒株翼下静脉注射雏鸡,诱发1、7、14、21、28日龄雏鸡排毒,从攻毒后第5d开始泄殖腔和咽喉取棉拭子,1次/d,连续3 d,用HANKS液稀释.用滤器过滤后取滤液接种于10日龄鸡胚,培养96 h后收取尿囊液,测定血凝性.根据母源抗体测定的结果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认为不同日龄免疫母鸡的最佳免疫时间为每隔3~4个月,加强免疫1次,雏鸡应在2周左右第1次进行油苗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H9N2 免疫母鸡 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