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调节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对ICIs治疗的影响
1
作者 张华 邹善思 +3 位作者 张亚玲 朱燃培 李小青 郑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0-766,共7页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治疗中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并总结了中医药干预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中医药、肠道菌群与...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治疗中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并总结了中医药干预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中医药、肠道菌群与免疫治疗相关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临床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及减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医药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志芬 张佳伟 +2 位作者 翟文生 刘卓雅 张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慢性肾脏病(CKD)涉及多因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但其病理机制复杂,常规西医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常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骨骼病变等。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疗效。研究发现刺猬(Hh)、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慢性肾脏病(CKD)涉及多因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但其病理机制复杂,常规西医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常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骨骼病变等。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疗效。研究发现刺猬(Hh)、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Toll样受体(TLRs)/核因子κB(NF-κB)等在内的多种关键信号通路均在CKD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且中医药可发挥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因其作用多元化、靶点广泛,其治疗可展现出高安全性和良好耐受性,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中医药 调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分析
3
作者 刘梦娟 王佳佳 +3 位作者 李春阳 王露 张心怡 李建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6-974,共9页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应用现状,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近10年8个中英文数据库和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收录的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RCT,...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应用现状,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近10年8个中英文数据库和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收录的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系统分析结局指标应用情况。结果:共纳入77项研究,涉及57种结局指标,出现频次417次,前5位结局指标依次为临床疗效、不良事件、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症状积分和安全性指标。50项报告了西医诊断标准,42项报告了中医辨证参考标准,19项报告了主要结局指标,5项报告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结论:结局指标应用主要存在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欠明确、中医辨证参考标准及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安全性与经济学指标报告不充分以及患者报告结局指标关注不足等问题。建议今后开展临床试验时明确区分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合理选择中医辨证标准,科学建立证候疗效评价标准,重视安全性与经济学指标,关注患者报告结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主要结局指标 次要结局指标 证候诊断 疗效评价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突触可塑性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徐红彩 许玉珉 +4 位作者 刘诗雨 路芳梅 闫化雨 刘源 杨鑫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019,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认知功能受损和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是参与AD发病的关键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突触可塑性受损是AD主要的病理机制之一,也是AD认知障碍的主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认知功能受损和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是参与AD发病的关键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突触可塑性受损是AD主要的病理机制之一,也是AD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获批上市的抗AD药物仅能缓解部分认知功能,尚不能有效延缓病程进展。研究表明,中医药可减轻突触超微结构损伤,调节突触传递效能障碍,调控信号因子与受体结合,增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等,有效改善AD模型学习记忆障碍,但相关的系统综述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突触可塑性 中药复方 中药单体 针灸 神经递质 信号通路 突触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结合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
5
作者 张泸丹 王新陆 +1 位作者 朱明军 赵齐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6-1794,共9页
线粒体广泛参与细胞凋亡、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信号传导等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大多真核细胞能量代谢的中枢。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是线粒体产生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供能的关键环节,... 线粒体广泛参与细胞凋亡、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信号传导等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大多真核细胞能量代谢的中枢。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是线粒体产生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供能的关键环节,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链提供势能,在线粒体内膜产生质子梯度与复合物ATP酶反应生成ATP。缺血、缺氧等导致线粒体损伤,OXPHOS失衡,心肌能量缺乏、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等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中医药改善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线粒体OXPHOS,减轻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线粒体OXPHO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作用,以期为临床心血管病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心血管疾病 能量代谢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志芬 张蒙蒙 +3 位作者 翟文生 张文 刘卓雅 杨荆雯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0-1225,1232,共7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基于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和自身抗体产生的、涉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于传统药物,但因其无法规避的向心性肥胖、易感染等不良反应,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基于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和自身抗体产生的、涉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于传统药物,但因其无法规避的向心性肥胖、易感染等不良反应,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研究发现,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Wnt/β-联蛋白(Wnt/β-caten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因子κB及Toll样受体(TLRs)等信号通路在SLE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且中医药可通过调控上述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抗纤维化、抑制机体自噬过度以及抗炎等,具有多靶点、多机制的作用特性,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SLE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阴阳毒 中医药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韩瑾 宋研博 +3 位作者 徐方飚 孙永康 袁月 王新志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8-320,共13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卒中患者常见的神经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其患病率逐年升高且病程较长,对患者自身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PS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社会、生物、心理、遗...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卒中患者常见的神经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其患病率逐年升高且病程较长,对患者自身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PS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社会、生物、心理、遗传等多种因素。西医治疗多采用抗抑郁焦虑的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等,药物安全性及疗效的不确定性常造成患者病情迁延。中医药治疗历史悠久,具有天然、温和、安全有效的特点,与西药相配合,可达到协同、增效、减毒效果。BDNF/TrkB信号通路是由BDNF介导和直接参与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可调节大脑神经发生、细胞发育、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在PSD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基于该通路干预PSD的研究日渐增多。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基于文献进行总结梳理,分析基于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PSD的相关作用机制,系统分析总结中药单体、复方及中成药调控该信号通路中的干预作用,旨在为研发防治PSD的临床药物及促进PSD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针刺 中成药 中药复方 BDNF/TrkB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中医药基础研究进展
8
作者 巩仪凡 刘志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1-256,共6页
实践证明在现代医学基础治疗上,采用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提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疗效。本文将从AIDS的中医独特优势、证治特点、证候学进展、疗效评价策略及中医药(CM)免疫调节机制入手,探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效。AIDS的... 实践证明在现代医学基础治疗上,采用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提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疗效。本文将从AIDS的中医独特优势、证治特点、证候学进展、疗效评价策略及中医药(CM)免疫调节机制入手,探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效。AIDS的中医基础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仍存在缺少公认的CM病因病机理论、证候分类诊断标准、临床疗效评价核心指标集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等问题。课题组建议组建多学科攻关队伍,组建大数据研究平台,破解上述难点问题,为AIDS的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中医药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论治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苑军正 李楷威 +2 位作者 韩璐 张兆宏 张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讨Ⅱ~Ⅲ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根治术后服用≥6个月的个体化辨证论治汤药在预防早期复发转移方面是否优于未服用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者。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大学... 目的:探讨Ⅱ~Ⅲ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根治术后服用≥6个月的个体化辨证论治汤药在预防早期复发转移方面是否优于未服用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者。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大学第一附属487例Ⅱ~Ⅲ期接受CRC根治术的患者,以是否服用≥6个月的个体化辨证论治汤药(TCM vs.Non-TCM)后早期(2年)复发转移的发生率为主要结局,采用多因素修正泊松回归评估是否服用中药与主要结局之间的关联。利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TCM组103例,Non-TCM组384例。多因素修正泊松回归分析显示,TCM组发生早期复发转移的风险较低10.7%(12/103)vs.21.4%(82/384),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0.448,95%CI:0.261~0.769。经过1∶2比例的PSM,敏感性分析结果与多因素修正泊松回归分析的结果一致,TCM组仍显示出较低的早期复发转移风险11.1%(11/99)vs.21.2%(42/198),RR为0.464,95%CI:0.227~0.948。亚组分析显示在男性、N2(有4枚或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的患者中,Non-TCM组和TCM组之间主要结局的差异较大(P<0.05)。生存分析显示TCM组无早期复发转移生存期显著高于Non-TCM组(P<0.05)。结论:对于Ⅱ~Ⅲ期CRC根治术后的患者,接受≥6个月的个体化辨证论治汤药后早期(2年)复发转移的风险低于未服用中药者,表明中医药辨证论治可作为CRC患者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结直肠癌 复发转移 倾向性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杭 张淑孜 任献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3,共9页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中医称之为“斑毒”“紫癜风”“葡萄疫”。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失衡、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凝血与纤溶机制紊乱等因素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中医称之为“斑毒”“紫癜风”“葡萄疫”。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失衡、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凝血与纤溶机制紊乱等因素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复发率高,肾受损比例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社会危害性大。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HSP临床疗效良好,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晰。近年来,随着HSP动物模型的建立,开展了大量的动物实验进行中药疗效机制的研究,但缺乏较系统的、细致的综述,故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HSP的动物实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从中医药在缓解IgA1异常糖基化、调节Th1/Th2及Treg/Th17免疫失衡、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作出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HSP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启发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动物实验研究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遴选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凯 许伟明 +2 位作者 刘陆阳 唐静 苏克雷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02-2507,共6页
目的:构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评价遴选指标体系。方法:对山东、四川等11个代表性省份进行调研和文献研究,收集、汇总已有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相关遴选指标体系;组织权威专家对既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相关遴选指标体系遴选维度和遴选指... 目的:构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评价遴选指标体系。方法:对山东、四川等11个代表性省份进行调研和文献研究,收集、汇总已有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相关遴选指标体系;组织权威专家对既往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相关遴选指标体系遴选维度和遴选指标进行合并、增删等操作,初步得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相关遴选指标体系;组织专家开展初步遴选,收集专家对遴选指标体系的意见;组织15个省(区、市)开展正式遴选,收集各省份对遴选指标体系的建议。结果:从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经济性、推广性5个维度构建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遴选指标体系,该遴选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且实现了量化评分。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遴选指标体系具有科学、系统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遴选提供参考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适宜技术 遴选 指标体系 基层 量化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亚群平衡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与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卫靖靖 乔利杰 +5 位作者 王新陆 李彬 李兴渊 于瑞 王永霞 朱明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3,I0017,共6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随着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激活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各种刺激导致效应T细胞的活化,渗透心血管壁,促进血管衰老、弹性层膜降解以及心肌纤维化...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随着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激活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各种刺激导致效应T细胞的活化,渗透心血管壁,促进血管衰老、弹性层膜降解以及心肌纤维化,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中医药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减轻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内环境稳定,进而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重点对T细胞亚群平衡在心衰中的作用及中药有效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成药以及针灸的治疗进行概述,为中医药在心力衰竭免疫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T细胞亚群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澳龙 卫靖靖 +3 位作者 于瑞 彭广操 李兴渊 朱明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最有效的再灌注方式,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在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然较高,这种现象与冠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最有效的再灌注方式,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在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仍然较高,这种现象与冠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密切相关。目前已提出很多诊疗策略防治冠脉微循环障碍,但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多项研究表明,中药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有显著疗效。概述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脉微循环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脉微循环障碍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计算中医药知识发展前景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鸿雁 陈秋平 +4 位作者 邵明义 吕兰青 符宇 赵瑞霞 张容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8,I0031,共5页
在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具有海量的知识和数据背景下,可计算生物医学知识(Computable Biomedical Knowledge,CBK)概念的提出及推动为创新性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知识带来了启示。中医药的发展需要结合现代新型医学理念... 在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具有海量的知识和数据背景下,可计算生物医学知识(Computable Biomedical Knowledge,CBK)概念的提出及推动为创新性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知识带来了启示。中医药的发展需要结合现代新型医学理念,而中医药知识特点恰好符合CBK循环学习模式,针对目前中医药领域知识传承模式与发展存在的局限性,结合CBK理念,提出可计算中医药知识(Computa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CTCMK)的发展理念。分析中医药知识可计算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以期推进可计算中医药知识的发展,加速中医药知识获取、发现和及时转化为实践,为中医药领域知识的创新性发展、提高中医药研究和医疗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计算生物医学知识 可计算中医药知识 计算机可执行 中医药现代化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8
15
作者 辛静 蒋士卿 +3 位作者 张云慧 周月玲 孙旭杭 王留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6-1323,共8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肿瘤良方大全》《肿瘤方剂大辞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中中医治疗肺癌的处方,将数据录入Excel进行数据处理,使用La...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肿瘤良方大全》《肿瘤方剂大辞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中中医治疗肺癌的处方,将数据录入Excel进行数据处理,使用Lantern 5.0、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5.0对肺癌方剂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650个处方,572种药,6 120次。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使用最多为胃、脾、肾、肝、肺。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为黄芪、白花蛇舌草、甘草、茯苓、沙参、麦冬等。高频药物以清热解毒药和益气养阴药及活血化瘀药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关联16条,三联24条,因子内得到13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得出7个关联紧密的药组。隐结构得到14个隐变量,每个隐变量有2个隐类,共28个隐类。结论:补气养阴药和清热抗癌解毒、活血化瘀药、健脾利湿药、清热化痰治则,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借鉴,有待进一步结合临床及实验给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肺癌 方剂 药组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系统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璐 王晓鸽 +4 位作者 姚翠翠 刘镇亚 杨竹青 郭敏 李合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216,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当前,西医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食管黏膜,促进胃动力等方式进行治疗,单纯的西医疗法短期疗效确切,但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改善症状、复...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当前,西医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食管黏膜,促进胃动力等方式进行治疗,单纯的西医疗法短期疗效确切,但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改善症状、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耐受等诸多优势。寒热错杂型作为该病常见的证候类型,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寒热错杂型GERD的临床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经验参考依据,同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寒热错杂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中杰 侯佳丽 +4 位作者 李洁薇 李彬 朱明军 赵齐飞 李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200,I0054,共8页
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线粒体在心肌细胞中数量众多,不仅是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为心脏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能量,而且也是细胞内源性凋亡中心,与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线粒体在心肌细胞中数量众多,不仅是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为心脏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能量,而且也是细胞内源性凋亡中心,与心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在心血管疾病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形态改变会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加重。通过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可以维持受损细胞内线粒体稳态,发挥线粒体功能,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缓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线粒体质量控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整理和归纳中医药通过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以期阐明中医药发挥功效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心肌细胞凋亡 线粒体质量控制 心血管疾病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细胞死亡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机制概述
18
作者 李慧 董新刚 李伟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156,共11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种由大脑损伤所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大量研究表明,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以及铜死亡等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all death,RCD)的发生机制与VD病理机制有关。因...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种由大脑损伤所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大量研究表明,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以及铜死亡等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all death,RCD)的发生机制与VD病理机制有关。因此,明确这些细胞死亡发生机制与VD病理机制之间的联系,阐述RCD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于V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5种RCD的发生机制在VD中的作用展开综述,并总结了近几年中药通过干预这几种RCD防治V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挖掘治疗VD的潜在靶点及中药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调节性细胞死亡 串扰机制 铁死亡 铜死亡 中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王澳龙 朱明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5,共9页
背景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目前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在治疗CMVD方面有独特优势和显著疗效,但目前相关临床试验研究中存在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一致等问题,探索中医药治疗CMVD的核心结局指标集有利于未来形成高质量的循证... 背景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目前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中医药在治疗CMVD方面有独特优势和显著疗效,但目前相关临床试验研究中存在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不一致等问题,探索中医药治疗CMVD的核心结局指标集有利于未来形成高质量的循证证据。目的分析中医药干预CMVD随机对照试验中结局指标应用情况,提出对应的问题和建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建库至2023-02-09发布的中医药治疗CMVD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研究的基本信息、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应用Excel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8篇文献,其中2篇为临床试验注册方案,1篇为英文文献。Cor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结果显示,纳入文献在随机序列生成,分配隐藏,对研究者、受试者实施盲法,对结局评估者实施盲法,其他偏倚方面大多数被评价为不清楚;结局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方面大多数被评价为低风险。共18篇文献对纳入的CMVD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析,其中包括气虚血瘀证6篇、痰瘀互结证3篇。对结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共得到115种结局指标,总频次为571次,可分为临床疗效、理化检测、症状与体征、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远期预后、安全性检测7大类,其中临床总疗效率出现的频次最高(46次),3个月为最常用的干预节点,复合结局指标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为临床疗效结合理化检测(14次)。结论中医药治疗CMVD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整体偏低,结局指标存在缺乏规范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缺乏远期预后监测等问题,未来还需要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合中医药治疗特色,构建规范的CMVD中医药核心指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中医药核心指标集 结局指标 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调控自噬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郅强 张楠 +3 位作者 冯光玲 孙维义 杨世发 陈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3-1588,共6页
结直肠癌是一种以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为特征的消化系统肿瘤,目前各种治疗方法效果欠佳,仍需进行机制研究以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自噬是一种受多靶点、多通路调控,涉及真核细胞成分降解的细胞保守监视机制,其在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方面的... 结直肠癌是一种以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为特征的消化系统肿瘤,目前各种治疗方法效果欠佳,仍需进行机制研究以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自噬是一种受多靶点、多通路调控,涉及真核细胞成分降解的细胞保守监视机制,其在抑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愈来愈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是探索结直肠癌防治最广泛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疾病的优势,近些年研究显示中医药无论是在通过调控自噬相关靶点、通路治疗结直肠癌的直接作用方面,还是通过调控自噬增加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的间接作用方面都可以发挥较好作用。本文旨在对近几年中医药通过调控自噬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开发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结直肠癌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