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雄安新区近50 a气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凤莲 刘园园 李春强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0年第3期294-303,共10页
为科学掌握雄安新区气候特征,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基于雄安新区区域内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雄安新区近50 a气温的时间序列变... 为科学掌握雄安新区气候特征,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基于雄安新区区域内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雄安新区近50 a气温的时间序列变化、突变现象、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5℃/10 a,略高于全国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升温对年平均气温的贡献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2)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呈波动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38℃/10 a、0.422℃/10 a,平均最低气温升温趋势显著;平均最高气温不同季节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3)年、冬季、春季和夏季平均气温增暖趋势均存在突变现象,年平均最高气温自90年代开始呈现持续增暖趋势,突变点为1990年。年平均最低气温及各季节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不存在突变现象。(4)年平均气温存在8 a、13 a、19 a周期变化,年平均最高气温存在8 a、11 a、19 a周期震荡,年平均最低气温存在13 a、19~20 a周期震荡。雄安新区气温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该区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气温 M-K突变检验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以雄安新区上游中小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司丽丽 赵亮 +5 位作者 魏铁鑫 陈小雷 李璨 陈梓延 姜彤 王艳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5-756,共12页
以雄安新区上游中小河流域为例,选取年最大连续3 d降水量为洪水致灾因子,采用HBV水文模型和FloodArea水动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模拟洪水淹没面积和水深变化,通过构建直接经济损失率脆弱性曲线,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雄安新区人口经济预估... 以雄安新区上游中小河流域为例,选取年最大连续3 d降水量为洪水致灾因子,采用HBV水文模型和FloodArea水动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模拟洪水淹没面积和水深变化,通过构建直接经济损失率脆弱性曲线,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雄安新区人口经济预估情景,评估洪水灾害的经济损失风险。结果表明:雄安新区上游中小河流域1961—2019年最大连续3 d降水量为335 mm,重现期达200年一遇,2021—2050年SSP2-4.5情景下该降水重现期降低为150年一遇,造成雄安新区60%以上区域遭受洪水淹没,平均淹没水深达1.1 m;未来雄安新区受洪水影响的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达119 km 2,约有50%以上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暴露在洪水影响下,人口和GDP均以新区起步区东南部和雄县大部暴露数量最大,分别达到1万人·km^(-2)和5亿元·km^(-2)以上;未来雄安新区因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364亿元,占GDP总量的8%左右;全区85%的范围属于经济损失低风险区域,经济损失高风险区集中分布在新区起步区东南部、雄县和昝岗镇的城乡居住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损失风险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洪水灾害 雄安新区 中小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地形与水汽特征对“23·7”河北中部极端降水形成的影响机制
3
作者 刘姝 周煜 +5 位作者 王福侠 花家嘉 王振超 章鸣 高凌峰 王琼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8,共15页
利用国家基准站降水观测数据、ERA5(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v5)再分析资料和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数值模式,研究了水汽输送、收支及北段太行山地形对“23·7”河... 利用国家基准站降水观测数据、ERA5(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Reanalysis v5)再分析资料和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数值模式,研究了水汽输送、收支及北段太行山地形对“23·7”河北中部极端降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偏北偏强的副热带高压西伸和大陆高压打通形成“高压坝”,阻挡减弱台风“杜苏芮”的北上,加之西北太平洋台风“卡努”东移的共同影响,建立了两条水汽通道(1000~700 hPa),一条为西太平洋水汽通道,水汽主要集中在1000~900 hPa;另一条为南海水汽通道,水汽主要集中在900~850 hPa。2)河北中部主要的水汽输入边界为南边界和东边界,且以南边界为主,主要的水汽输出边界为北边界和西边界。河北中部小时降水量与区域水汽通量净收支呈正相关,2023年7月30日河北中部的水汽通量净收支约为29日和31日的4.7倍,为极端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3)太行山地形对此次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受到北段太行山的阻挡,远距离输送的水汽在山前迎风坡及山前平原堆积。地表至700 hPa,东北风/偏东风在山前迎风坡强迫抬升,且山前平原处稳定存在东南风与东北风的辐合,有利于山前迎风坡至山前平原一带稳定维持强盛而持久的垂直上升运动,这种较强且深厚的水汽辐合和垂直输送利于河北中部产生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7”极端降水 大气环流 水汽输送 区域水汽收支 太行山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与统计分级的河北省气象灾害综合区划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瑛 祁京 +2 位作者 王姝苓 李璨 俞海洋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88,113,共5页
传统的气象灾害区划方法过于依赖专家经验。因此,该文探索基于聚类与统计分级方法,由计算机独立完成区划的技术。以河北省暴雨洪涝、冰雹、大风等9种气象灾害为例,通过K均值聚类的方法实现了全自动的区域划分,将河北省气象灾害综合区划... 传统的气象灾害区划方法过于依赖专家经验。因此,该文探索基于聚类与统计分级方法,由计算机独立完成区划的技术。以河北省暴雨洪涝、冰雹、大风等9种气象灾害为例,通过K均值聚类的方法实现了全自动的区域划分,将河北省气象灾害综合区划分为6个区,并对比了不同单灾种危险性分级对最终区划的影响,基于分位数法得到的区划方案最优,其各个区域的分布与历史灾情分布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灾害区划 聚类 分级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5月河北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5
作者 韩冰 周煜 肖玮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214-216,共3页
基于探空资料、地面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3年5月19日河北中南部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发生在蒙古冷涡天气背景下,冷涡后部冷空气与低层暖湿空气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 基于探空资料、地面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3年5月19日河北中南部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发生在蒙古冷涡天气背景下,冷涡后部冷空气与低层暖湿空气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具有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和垂直风切变。(2)地面辐合线和锋线、850 hPa切变线和急流为过程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3)对流在衡水地区合并加强形成超级单体。(4)冰雹混合强降水的拖曳引发下击暴流从而形成地面冷池和雷暴高压,冷池密度流、变压梯度共同作用造成地面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超级单体 下击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2月京津冀一次区域性对流暴雪诊断分析
6
作者 索春男 闫春旺 +4 位作者 陈军明 花家嘉 马凤莲 纪策 孙萌萌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201,共12页
2024年2月20日06:00—21日08:00(北京时)京津冀地区发生一次伴随对流的暴雪天气,造成河北中南部极端暴雪,过程最大降水量为25.6 mm。利用京津冀17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雷达、卫星等多源观测资料,结合ERA5再分析资料对此次过程进... 2024年2月20日06:00—21日08:00(北京时)京津冀地区发生一次伴随对流的暴雪天气,造成河北中南部极端暴雪,过程最大降水量为25.6 mm。利用京津冀17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雷达、卫星等多源观测资料,结合ERA5再分析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地面冷高压扩散南下携带冷空气经东北平原转向从渤海湾进入华北地区形成的回流暴雪过程。500~700 h Pa异常偏强的偏南风为京津冀地区暴雪提供充足水汽。极端暴雪发生在强切变、低对流有效位能环境,150 m~4 km高度的垂直风切变超过35 m·s^(-1),600~750 h Pa冷锋锋面存在条件对称不稳定层结,锋面次级环流在逆温层之上导致条件对称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高架对流,产生雷电、短时强降雪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雪 低层强切变 条件对称不稳定 高架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智能气象站降雨观测对比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振超 陈雪娇 +2 位作者 刘姝 花家嘉 刘文忠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8-450,共13页
为了增强对微型(一体式)智能气象站(简称微智站)测雨性能的认识,2021年6—11月河北雄安新区气象局开展了不同测雨原理微智站的对比试验。分析表明:过程雨量不低于10 mm时,翻斗式微智站相对于标准站能够满足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求,雷达式微... 为了增强对微型(一体式)智能气象站(简称微智站)测雨性能的认识,2021年6—11月河北雄安新区气象局开展了不同测雨原理微智站的对比试验。分析表明:过程雨量不低于10 mm时,翻斗式微智站相对于标准站能够满足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求,雷达式微智站测值偏大,光电式和压电式微智站测值偏小;过程雨量小于10 mm时,翻斗式微智站和压电式微智站相对于标准站能够满足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求,雷达式微智站测值偏大,光电式微智站测值偏小。在雨强方面,双翻斗式微智站适合降雨极大值观测,光电式微智站和压电式微智站降雨极大值测值偏小;微智站雨强累积占比大于95%的雨强为[0.3 mm·min^(-1),0.6 mm·min^(-1)],雨量累积占比大于50%的雨强为[0.1 mm·min^(-1),0.4 mm·min^(-1)]。雷达式微智站对降雨响应比较快。微智站雨量传感器的分辨力越精细,对细微降雨观测越有效,有效降雨率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一体式)智能气象站 降雨特性 外场对比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晴空模型在北方地区的适用性研究——以甘肃、河北部分地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笑 杨丽薇 +2 位作者 花家嘉 高晓清 贾东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晴空模型在中国北方地区的适用性,采用北方地区7个站点的逐分钟太阳总辐射数据以及MERRA-2分析数据,选取Reno方法筛选晴空时段,之后选取11个统计量对7个晴空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排名。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晴空模型在中国北方地区的适用性,采用北方地区7个站点的逐分钟太阳总辐射数据以及MERRA-2分析数据,选取Reno方法筛选晴空时段,之后选取11个统计量对7个晴空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排名。结果表明:模型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MAC2、REST2V5、BIRD、INEICHEN、IQBAL-C、sSOLIS、ESRA。Dong MAC2和REST2V5模型计算晴空条件下的太阳辐射准确率较高,在北方地区的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辐射 晴空模型 MERRA-2再分析资料 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河北省乐亭县高温日数统计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9
作者 郭义涛 楚甜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8期45-47,共3页
利用1966—2015年乐亭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 2.5°×2.5°资料,筛选出近50年乐亭地区高温天气日数,统计相关特征,并对产生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类。1966—2015年共出现68个高温日数,平均出现频次为1.4次/... 利用1966—2015年乐亭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 2.5°×2.5°资料,筛选出近50年乐亭地区高温天气日数,统计相关特征,并对产生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类。1966—2015年共出现68个高温日数,平均出现频次为1.4次/年。高温日出现的月份较为集中,均在6—8月。对逐次高温天气过程500 hPa位势高度场进行分析后,将产生高温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分为3类,分别为槽后下沉型、高压脊型和副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日数 统计 环流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保定清苑EF2级龙卷S和X波段雷达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雪娇 花家嘉 +4 位作者 裴宇杰 王振超 刘姝 刘姝君 王福侠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4-576,共13页
利用石家庄S波段天气雷达(SPOL)、雄安X波段相控阵雷达(XPAR)、地面自动气象站等多源观测资料,分析2021年7月21日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东吕村EF2级龙卷雷达特征。清苑区龙卷发生于低涡降水云系中,风暴后向传播造成的多单体合并形成超级单... 利用石家庄S波段天气雷达(SPOL)、雄安X波段相控阵雷达(XPAR)、地面自动气象站等多源观测资料,分析2021年7月21日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东吕村EF2级龙卷雷达特征。清苑区龙卷发生于低涡降水云系中,风暴后向传播造成的多单体合并形成超级单体,钩状回波顶部分裂的强反射率因子核心自东南向西北移动,并与龙卷位置对应关系较好。SPOL和XPAR平均径向速度图上均连续多个时次识别出中气旋,中气旋尺度为1.4~4.2 km,旋转速度为10~20 m·s^(-1),为弱中气旋,属于微型超级单体龙卷,持续时间较短(30~35 min)。在龙卷发展演变过程中,低仰角探测到紧邻的旋转速度对时,中气旋向下延伸1.2~1.4 km,直径迅速收缩0.8~1 km,预示龙卷的发生。龙卷风暴在低层旋转速度和涡度最大,有利于龙卷发展增强。SPOL和XPAR在龙卷位置、径向速度及风暴直径的探测结果较为一致,XPAR回波顶比SPOL高约6 km,且XPAR回波顶的峰值时段与风暴出现冲云顶特征的时段一致。15:36—15:42(北京时)龙卷涡旋特征(TVS)最为强盛,垂直伸展厚度达2~4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风暴特征参数 X波段相控阵雷达 中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地区近50a马铃薯需水量及水分盈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凤莲 温永菁 +1 位作者 李春强 刘园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3-723,共11页
为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参考作物蒸散计算方法和相关作物系数法,利用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域(冀北地区)23个地面气象站的资料,计算了冀北地区近50a(1969-2018年)马铃薯生育期内的需水量和... 为高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参考作物蒸散计算方法和相关作物系数法,利用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域(冀北地区)23个地面气象站的资料,计算了冀北地区近50a(1969-2018年)马铃薯生育期内的需水量和缺水量,并分析了马铃薯生育期内降水量、有效降水量、需水量、缺水量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区域不同生育期马铃薯需水量、缺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 a冀北地区马铃薯生育期内降水量、有效降水量年际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1969-2003年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5.68 mm·(10a)^–1、–6.61 mm·(10a)^–1;而2004-2018年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0.07 mm·(10a)^–1、9.68 mm·(10a)^–1。近50 a平均降水量、有效降水量分别为356.5 mm和148.6 mm;空间上均呈自西向东逐渐递减的带状特征。2)近50a马铃薯生育期需水量和缺水量年际变化也表现出1969-2003年减少、2004-2018年增多的趋势,且需水量多的年份缺水量也多,近50 a平均需水量和缺水量分别为497.8 mm、349.1 mm;空间分布上均呈自坝上高原向坝下山地增多特点,且需水量大的地区缺水量也多。3)马铃薯块茎膨大期需水量最多,期间也是缺水量最多的时期。研究结果显示1969-2018年冀北地区马铃薯生育期内水资源一直处于严重亏缺状态,在生产中需充分考虑马铃薯需水量对气象要素变化的响应,加强水分管理,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地区 马铃薯 有效降水量 需水量 缺水量 水分盈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1年天津冰雹统计特征及对流参数指标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尉英华 花家嘉 +1 位作者 王莹 卢焕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23,共11页
针对2009—2019年天津地区70次冰雹天气过程时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模式业务系统分析资料(NCEP FNL)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构建融合探空序列,对比分析不同月份、不同天气型和不同大小冰雹的环境条件差异,给... 针对2009—2019年天津地区70次冰雹天气过程时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模式业务系统分析资料(NCEP FNL)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构建融合探空序列,对比分析不同月份、不同天气型和不同大小冰雹的环境条件差异,给出相应的环境参数指标。结果表明:天津降雹主要出现在4—9月,其中6月冰雹和大冰雹发生日数分别占49.4%、60.0%,12—20时冰雹和大冰雹发生概率分别占74.8%、100%。冰雹发生前对流有效位能(CAPE)、抬升指数(LI)、垂直风切变(SHR)、湿球0℃层高度(H WBZ)、大气可降水量(TPW)均存在明显的月变化特征,但总指数(TT)和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作为预报判据时其月变化并不明显,4月和9月大多数冰雹天气发生在“低能强切变”条件下,7月和8月则多发生在“中高能弱切变”条件下。此外,不同月份H WBZ平均比干球0℃层高度(H DBZ)偏低0.4~0.9 km,除了7月和8月极少数冰雹H WBZ位于4.0~4.2 km范围,其余冰雹天气过程均发生在低于3.9 km的环境条件下,5月和9月均低于3.5 km。高空冷涡型、西北气流型环境物理量阈值差异并不显著,但两者与西来槽型阈值差异明显。高空冷涡型、西北气流型冰雹通常发生在SHR>12 m·s^(-1)、H WBZ<3.6 km、TPW>27 kg·m^(-2)的环境条件下,西来槽型冰雹多发生在SHR>9 m·s^(-1)、H WBZ<3.9 km、TPW>36 kg·m^(-2)的环境条件下。冰雹大小与H WBZ、SHR关系密切,以6月为例,非大冰雹一般发生在H WBZ<3.9 km、SHR>9 m·s^(-1)的环境条件下,而大冰雹则均发生在H WBZ<3.5 km、SHR>11 m·s^(-1)的环境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湿球0℃层 垂直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6-2015年乐亭县暴雪天气过程统计及环流特征
13
作者 郭义涛 楚甜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6期80-82,共3页
利用1966—2015年乐亭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 2.5°×2.5°资料,筛选出近50年乐亭地区暴雪天气过程,统计相关特征,并对产生暴雪天气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通过筛选,共有10次符合条件的暴雪天气过程,平均出现频次为... 利用1966—2015年乐亭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 2.5°×2.5°资料,筛选出近50年乐亭地区暴雪天气过程,统计相关特征,并对产生暴雪天气的天气形势进行分类。通过筛选,共有10次符合条件的暴雪天气过程,平均出现频次为0.2次/年。乐亭地区暴雪天气过程表现为一种低概率事件,无明显变化趋势。对这次暴雪天气过程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850 hPa风场进行分析后,将产生暴雪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分为2类,分别为低槽+切变线型和低槽+低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统计 环流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预警阈值研究
14
作者 张煜晗 王俊博 +3 位作者 陈帅帆 李璨 霍达 王瑛 《自然灾害学报》 2025年第4期113-127,共15页
为根据承灾体的类型进行暴雨精准预警,降低洪涝灾害防控成本,提高防灾效率,该文以华北地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分类,构建含五大类、十七小类的暴雨洪涝灾害承灾体分类体系。综合国内外暴雨洪涝预警阈值文献,构建华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小时... 为根据承灾体的类型进行暴雨精准预警,降低洪涝灾害防控成本,提高防灾效率,该文以华北地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分类,构建含五大类、十七小类的暴雨洪涝灾害承灾体分类体系。综合国内外暴雨洪涝预警阈值文献,构建华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小时降雨量的红、橙、黄、蓝四级预警指标体系。五大类承灾体中,城乡用地类阈值分别为15~30、20~40、30~60、35~85 mm;农牧业用地类分别为10~45、20~65、30~85、40~104 mm;景区用地类分别为10~20、20~35、35~65、50~100 mm;交通运输用地类分别为6~15、10~25、15~50、25~90 mm;水域及水域设施用地类分别为17~34、23~60、59~71、68~90 mm。十七小类承灾体中,公路及高速公路、山地景区、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地下入口地类对暴雨的变化相对敏感,极易成灾,因此阈值设置得相对偏低,是上述阈值范围的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 阈值 四级预警 承灾体分类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