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不同苘麻种群对莠去津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倩颖 李哲 +3 位作者 马树杰 王明思 杨娟 张利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6-943,共8页
为了明确河北省玉米田杂草苘麻对莠去津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制,本研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对采自河北省6个不同地区的苘麻种群进行莠去津抗性水平测定,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解毒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细胞色素P45... 为了明确河北省玉米田杂草苘麻对莠去津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制,本研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对采自河北省6个不同地区的苘麻种群进行莠去津抗性水平测定,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解毒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s)对莠去津的非靶标抗性,并对靶标基因psbA进行了序列比对和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种群HB-3对莠去津最敏感,种群HB-6表现为高抗,抑制生长中量(GR50)分别为1662.75和84721.13 g·hm^(-2),抗性种群较敏感种群的抗性倍数为50.95;抗性种群HB-6中,GSTs抑制剂NBD-Cl和P450s抑制剂马拉硫磷对莠去津具有增效作用,与未使用GSTs和P450s的处理相比,该种群的GR50分别降低了11.61倍和27.77倍,且GSTs和P450s活性均高于敏感种群HB-3;抗性种群HB-6的靶标基因psbA未发生突变,经莠去津处理后,该种群psbA基因表达量低于敏感种群HB-3。综合上述结果可知,苘麻对莠去津的抗性是由GSTs和P450s介导的解毒代谢作用增强引起的。本研究结果为苘麻的科学防除和莠去津的减量化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苘麻 莠去津 GSTS P450s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板栗内腐病的层出镰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娜娜 栗佳宁 +4 位作者 郭思柔 王建华 温晓蕾 冯丽娜 齐慧霞 《河北果树》 2023年第3期18-19,25,共3页
本试验主要对引起板栗内腐病的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pH、温度及光照条件对层出镰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板栗内腐病防控技术奠定基础。结... 本试验主要对引起板栗内腐病的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pH、温度及光照条件对层出镰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板栗内腐病防控技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培养病原菌至第6 d时,板栗栗仁培养基最适宜其菌丝的生长;最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是木糖醇,氮源以硝酸钾为最佳;pH为8时最利于菌丝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5℃;在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促进菌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内腐病 层出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课程案例库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
3
作者 贺字典 高玉峰 +3 位作者 杨敏 杨娟 刘敏 曹蜢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2期99-102,共4页
案例教学法是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案例的选择与构建是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国家粮食安全、国家扶贫脱贫政策、地理标志产品、地区区域特色产品的保护与发展和“减肥减药”双减政策的原则,构建了教学案例库... 案例教学法是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案例的选择与构建是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国家粮食安全、国家扶贫脱贫政策、地理标志产品、地区区域特色产品的保护与发展和“减肥减药”双减政策的原则,构建了教学案例库,内容包含葡萄、草莓、生姜、北苍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9个教学案例。通过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和应用,推动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热情和家国情怀,实现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化产品高效利用与管理 案例库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 应用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下北苍术幼苗生长生理响应及耐铅性分析
4
作者 张赛 张明慧 +5 位作者 孙成龙 张煜彬 赵文君 赵思源 范圣此 郑金双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3,共12页
探究不同土壤浓度铅(Pb)胁迫下北苍术幼苗生长、生理和Pb含量的响应特征,以期为北苍术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试验在不同时间(0、5、10、15、25 d)挖取施入不同土壤浓度Pb(0、66.67、133.33、200.00和266.67 mg·kg^(-1))处理的北... 探究不同土壤浓度铅(Pb)胁迫下北苍术幼苗生长、生理和Pb含量的响应特征,以期为北苍术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试验在不同时间(0、5、10、15、25 d)挖取施入不同土壤浓度Pb(0、66.67、133.33、200.00和266.67 mg·kg^(-1))处理的北苍术幼苗,分析北苍术幼苗在生长、生理和Pb含量等方面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b处理条件下,北苍术幼苗生长相关指标(叶片数、叶长、叶宽、须根长、须根直径、须根数、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耐性系数和生理相关指标(可溶性糖含量、总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Pb浓度增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Pb浓度增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Pb浓度66.67 mg·kg^(-1)处理5~10 d、133.33 mg·kg^(-1)处理5 d时,北苍术幼苗地下部分Pb含量<5 mg·kg^(-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质量安全标准;地下部分富集系数范围为0.04~0.66;转运系数范围为1.49~8.53;相关性分析表明,生长指标与部分生理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部分生理指标和Pb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根系活力、须根长、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地上和地下部分Pb含量可以作为北苍术幼苗响应Pb胁迫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铅胁迫 生长生理 铅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毛皮动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调查及建议
5
作者 全昊 王燕 +3 位作者 吴超然 张艳英 杨晴 于娜 《北方牧业》 2025年第8期6-6,共1页
通过对河北省无害化处理试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毛皮动物养殖数量呈降低趋势、胴体保存难度较大、屠体监管成本高、无害化处理企业不盈利、胴体违规倒卖和粪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划片管理、建立台账和政府补贴... 通过对河北省无害化处理试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毛皮动物养殖数量呈降低趋势、胴体保存难度较大、屠体监管成本高、无害化处理企业不盈利、胴体违规倒卖和粪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划片管理、建立台账和政府补贴等措施及毛皮动物粪污、屠体无害化处理技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体监管 毛皮动物废弃物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2019年潍坊市玉米产业机械化水平评价与发展趋势预测
6
作者 邹振宇 杨晴 《江西农业》 2025年第3期94-96,共3页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玉米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2015年-2019年潍坊市玉米产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动态趋势预测等方法,对潍坊市玉米种植、管理、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进行综合...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玉米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2015年-2019年潍坊市玉米产业机械化的发展情况,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动态趋势预测等方法,对潍坊市玉米种植、管理、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该研究采集了五年间玉米产业机械化相关数据,包括机械化率、机械化作业面积、机械种植与收割率等关键指标,利用这些数据评估了各项机械化工作的效能和对农民收入影响。通过时序分析,探讨了机械化水平的时间序列特性,绘制了潍坊市玉米机械化水平的时间演变趋势,并运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进行效能预测,为今后潍坊市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潍坊市玉米产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在收获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效率明显提升,农民单位面积劳动效率得到显著增强。然而,潍坊市机械化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特别是在机械普及率和作业技术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建议潍坊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订相应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新型机械的投入使用,以促进玉米产业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并通过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为政策制订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业机械化 多元统计分析 动态趋势预测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ZmC_(4)NADP-ME基因进化及功能分析
7
作者 陈华峰 张家宁 +3 位作者 张晓 袁月 刘秀峰 刘丹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7,共8页
为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关键基因的作用,获得了玉米光合作用暗反应限速酶编码基因ZmC_(4)NADP-ME的功能缺失突变体(zmC_(4)nadp-me)。通过构建不同物种同源基因的进化树,表明ZmC_(4)NADP-ME及其同源基因在大多数植物中都是以多拷贝的形式... 为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关键基因的作用,获得了玉米光合作用暗反应限速酶编码基因ZmC_(4)NADP-ME的功能缺失突变体(zmC_(4)nadp-me)。通过构建不同物种同源基因的进化树,表明ZmC_(4)NADP-ME及其同源基因在大多数植物中都是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且不同同源基因间的表达模式不同。对zmC_(4)nadp-me的表型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zmC_(4)nadp-me整株呈黄绿色,光照条件下,苗期叶片很快干枯死亡。对zmC4nadp-me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分析发现,Y(Ⅱ)及电子传递速率ETR(Ⅱ)显著降低,Y(NPQ)变化较小;但Y(NO)值显著升高;对zmC_(4)nadp-me的PSⅠ吸收能力(P700)进行测定后发现,zmC4nadp-me电子传递速率ETR(Ⅰ)和实际光电子效率Y(Ⅰ)均出现了大幅下降,并且伴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差距越来越显著;光照强度小于870μmol/(m^(2)·s)时,zmC_(4)nadp-me的Y(ND)大于对照,当光照强度大于227μmol/(m^(2)·s),zmC_(4)nadp-me的Y(NA)也开始逐渐大于WT。以上结果表明,ZmC4NADP-ME对植物生长发育是必需的,当该基因被破坏后,PSⅡ遭到了严重胁迫,而且在任何光照强度下,植株都无法通过提高Y(NPQ)来缓解这种抑制。同时,说明当光照低于一定强度时,来自PSⅠ电子供体侧的抑制可能是造成PSⅠ抑制的原因之一,而随着光照的增强,PSⅠ电子受体侧的抑制逐渐成为抑制PS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作用 苹果酸酶 光合系统Ⅰ 光合系统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Y26的鉴定、发酵优化及其杀线虫活性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梅凤珍 周明超 +4 位作者 杨丹 李香风 孔令安 刘建斌 史凤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434,共11页
为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本实验室前期从黄瓜根际土壤分离出的一株细菌Y26,测定其发酵液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经发酵液处理后的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为95.12%,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83.51%,故菌株Y26可作为根结线虫生防菌资源;通过形态学观... 为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本实验室前期从黄瓜根际土壤分离出的一株细菌Y26,测定其发酵液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经发酵液处理后的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为95.12%,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83.51%,故菌株Y26可作为根结线虫生防菌资源;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Y26为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通过Plackett-Burma法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菌株Y26发酵优化的条件是:玉米粉2.14%,豆饼粉3%,K_(2)HPO_(4)0.57%,MgSO_(4)·7H_(2)O 0.21%,种龄12 h,pH为7.2,接种量2%,培养温度28℃,装瓶量为50 mL/250 mL,发酵优化后,菌液中芽胞浓度提高25.69%,10%发酵液对根结线虫的校正死亡率从优化前的78.03%提高到93.32%。研究结果表明,经发酵优化后的Y26菌液杀线虫活性显著提高,可作为杀线生物菌剂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线虫 短小芽胞杆菌 鉴定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和转录组响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文君 张赛 +5 位作者 孙成振 苏书乐 谢波艳 孔丽静 郑金双 向增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6,共11页
为了探究北苍术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本试验采用穴盘育苗法,分析持续自然干旱3~18 d北苍术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特征;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干旱胁迫下北苍术的分子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持续干旱6 d起,北苍术植株相对含... 为了探究北苍术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本试验采用穴盘育苗法,分析持续自然干旱3~18 d北苍术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特征;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干旱胁迫下北苍术的分子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持续干旱6 d起,北苍术植株相对含水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复水15 d时,北苍术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植株相对含水量恢复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他指标均仍极显著高于对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总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CAT活性可较好地反应北苍术的抗旱能力,干旱胁迫下北苍术隶属函数综合评价D值为0.765~0.865。转录组分析共获得14 53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功能注释最多的Unigene与细胞组分相关,KEGG分类中注释最多的Unigene是糖代谢;注释到萜类与聚酮类代谢途径的Unigene共71条,其中12条编码倍半萜和三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7个关键酶。综合分析可知,干旱胁迫影响北苍术相关功能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其生理特征。本试验为北苍术的抗旱机理和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干旱胁迫 生理特征 抗氧化酶 转录组 倍半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洛石纳米管对铜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敬营 王佳旭 +1 位作者 陈丽娜 王秀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4,共7页
在水培条件下设置3个铜(Cu)处理[20 mg/L Cu^(2+)(20Cu)、50 mg/L Cu^(2+)(50Cu)和100 mg/L Cu^(2+)(100Cu)],研究外源添加50 mg/L埃洛石纳米管(HNTs)对Cu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气孔大小、叶绿体色素含量、根系氧化损伤、植株内Cu^(2+)... 在水培条件下设置3个铜(Cu)处理[20 mg/L Cu^(2+)(20Cu)、50 mg/L Cu^(2+)(50Cu)和100 mg/L Cu^(2+)(100Cu)],研究外源添加50 mg/L埃洛石纳米管(HNTs)对Cu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气孔大小、叶绿体色素含量、根系氧化损伤、植株内Cu^(2+)含量的影响,以期为HNTs缓解重金属污染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源添加HNTs显著提高了Cu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20Cu+HNTs、50Cu+HNTs、100Cu+HNTs处理株高分别提高了13.10%、26.45%、28.30%,根长分别提高了62.87%、56.68%、92.34%;外源添加HNTs显著提高了Cu胁迫下小麦幼苗干、鲜质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根系活力,降低了根系氧化损伤程度,其中,叶绿素a含量分别提高了34.34%、18.09%、54.76%,叶绿素b含量分别提高了44.83%、25.93%、43.75%,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38.16%、339.48%、453.56%;与100Cu处理相比,100Cu+HNTs处理小麦幼苗根系、叶片中Cu^(2+)含量分别降低了19.18%、37.02%。综上,外源添加HNTs能够降低小麦幼苗中Cu^(2+)含量,缓解重金属Cu对小麦幼苗的毒性,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埃洛石纳米管 铜胁迫 生长发育 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荻草谷网蚜ABCG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苗苗 张思宇 +3 位作者 宋国锋 陈巨莲 解海翠 范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6-263,285,共9页
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是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安全的迁飞性害虫。蜕皮激素是参与蚜虫翅型分化调控的内激素,在有翅成蚜体内保持高滴度,且诱导后代产生更高比例的无翅蚜,其进出靶细胞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特定蛋白的转运。ATP结合盒... 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是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安全的迁飞性害虫。蜕皮激素是参与蚜虫翅型分化调控的内激素,在有翅成蚜体内保持高滴度,且诱导后代产生更高比例的无翅蚜,其进出靶细胞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特定蛋白的转运。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家族G亚家族(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 ABCG)中的ABCG1是通过跨膜转运昆虫类固醇、对蜕皮激素信号进行负调控的功能蛋白之一,在蚜虫中尚未见报道。本文克隆了荻草谷网蚜ABCG1(SmisABCG1)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以及不同组织部位和发育时期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SmisABCG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851 bp,编码616个氨基酸,含7个跨膜结构域,符合ABCG蛋白家族典型结构特性,基因登录ID:OP626323。昆虫间ABCG1较保守,该蛋白系统进化关系与各自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保持一致。其中,SmisABCG1与来自豌豆蚜、禾谷缢管蚜、棉蚜、花生蚜和雪松长足大蚜等的ABCG1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87%),以上蚜虫聚为一支。与SmisABCG1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豌豆蚜的ABCG1,其次是半翅目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与膜翅目的新疆菜叶蜂、阿里山潜蝇茧蜂以及鞘翅目的赤拟谷盗、蜂箱小甲虫亲缘关系较远。该基因在伪胚胎和成蚜阶段高表达。包含伪胚胎的有翅、无翅成蚜整蚜SmisABCG1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其在来自有翅成蚜的伪胚胎中的转录水平高于无翅成蚜伪胚胎,证实无翅成蚜自身的转录水平较高,而有翅成蚜较低。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一差异主要是无翅蚜胸部显著高表达所导致。基于该蛋白对蜕皮激素负调控,与有翅成蚜转录水平低,但蜕皮激素水平更高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草谷网蚜 ABC转运蛋白 蜕皮激素 基因克隆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野生大豆水通道蛋白GsPIP2;7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宇 赵圆 +5 位作者 王艳丽 俎天娇 司增志 孙伟明 乔亚科 张锴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15-1322,共8页
水通道蛋白(AQPs)是植物中重要的水分转运蛋白,在植物对抗干旱胁迫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为明确野生大豆水通道蛋白在植株抗旱反应中的分子功能,本研究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中的水通道蛋白的蛋白结构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 水通道蛋白(AQPs)是植物中重要的水分转运蛋白,在植物对抗干旱胁迫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为明确野生大豆水通道蛋白在植株抗旱反应中的分子功能,本研究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中的水通道蛋白的蛋白结构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并对筛选的AQPs基因功能进行验证。研究鉴定了野生大豆中69个AQPs蛋白,其中10个在干旱胁迫的高耐野生大豆材料中表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筛选到GsPIP2;7在干旱胁迫后与对照相比显著上调,克隆GsPIP2;7到过表达载体中并侵染转化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通过转基因后代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的T3代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植株在干旱胁迫下根系总长度、叶干重、根干重、根冠比和单株叶面积显著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表现出较强的耐旱能力。本研究结果说明GsPIP2;7对拟南芥耐旱具有正向调控作用,为明确野生大豆耐旱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野生大豆 水通道蛋白 GsPIP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和亚洲玉米螟种内及种间的竞争行为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施建琴 郭井菲 +4 位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张天涛 解海翠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152,共5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和亚洲玉米螟(以下简称“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玉米上的重要害虫,二者在玉米田常混合发生,存在对食物和空间资源的竞争关系。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种内和种间竞...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和亚洲玉米螟(以下简称“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玉米上的重要害虫,二者在玉米田常混合发生,存在对食物和空间资源的竞争关系。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种内和种间竞争的行为表现,本文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种内和种间的攻击和防御行为。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种内攻防行为中头部接触是最主要的行为表现,其中6龄与6龄以及6龄与5龄幼虫竞争时头部接触行为出现次数最多,在20 min内分别为(17.8±1.7)次和(15.3±1.1)次。玉米螟种内攻防行为中畏缩行为是最主要的行为表现,在5龄与5龄幼虫的竞争中出现频率最高,为(14.8±0.7)次。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种间竞争行为中,二者都主要表现为头部接触行为,但草地贪夜蛾攻击行为表现更明显。此外,从存活率上看,同一龄期的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种间竞争中,草地贪夜蛾具有明显优势;不同龄期的玉米螟与草地贪夜蛾种间竞争中,同一组合中龄期相对较高的幼虫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研究结果可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的种群优势及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草地贪夜蛾 攻击 防御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枯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新娜 梅凤珍 +3 位作者 李香风 朱英波 史凤玉 刘建斌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3-661,共9页
为防控草莓枯萎病,本研究通过测定生物量、初筛、复筛和相容性试验,筛选出生长速度较快且抑菌效果良好的菌株SA-1和SV-2,经形态观察、Biolog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amyloliqu... 为防控草莓枯萎病,本研究通过测定生物量、初筛、复筛和相容性试验,筛选出生长速度较快且抑菌效果良好的菌株SA-1和SV-2,经形态观察、Biolog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盆栽试验评价了菌株SA-1和SV-2发酵液单一使用及联合使用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草莓植株促生和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SA-1和SV-2发酵液联合使用比单一使用具有更好的生防效果,灌根40d后防治效果为71.33%,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丙二醛含量明显减少,在草莓枯萎病生物防治中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枯萎病 生物防治 芽胞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灰霉病生防芽胞杆菌的筛选与防效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付莉媛 蔡瑞杰 +4 位作者 冯志敏 宋新娜 朱英波 史凤玉 刘建斌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0-446,共7页
本研究从新疆、山东及河北等地区采集的健康葡萄根际土壤中分离生防菌,以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葡萄叶片和果实上的离体抑菌试验,筛选获得4株生防菌BF1-1、BF2-1、BF3-1和BF4-1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本研究从新疆、山东及河北等地区采集的健康葡萄根际土壤中分离生防菌,以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葡萄叶片和果实上的离体抑菌试验,筛选获得4株生防菌BF1-1、BF2-1、BF3-1和BF4-1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鉴定为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解淀粉芽胞杆菌B.amyloliquefaciens、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和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4株生防菌所制成的生物菌肥,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防效可达到66.50%~85.68%,具有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生物防治 芽胞杆菌 防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的种群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亚杰 张煜泓 +2 位作者 李世访 朱英波 张志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0,共8页
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引起苹果锈果病,是限制我国苹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对ASSVd全球种群的组成及遗传变异仍缺乏足够的了解。为此,本研究对GenBank中登录的212条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较、变异分析以... 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引起苹果锈果病,是限制我国苹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对ASSVd全球种群的组成及遗传变异仍缺乏足够的了解。为此,本研究对GenBank中登录的212条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较、变异分析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确认ASSVd的种群符合准种模式,由165种序列相似但不相同的变体组成。以来自我国苹果的MW315909和MW302328为代表的两种变体的数量最多,是主流变体。依据参考序列(NC001340)分析碱基变异,发现碱基变异偏好于某种碱基,并且偏好于基因组上的一些特定位点。变异不仅发生在基因组二级结构的左末端区、致病区、中央区,也发生在可变区和右末端区。值得指出的是,基因组上有4个区域极少发生变异,为保守区。其中的两个保守区(末端保守区和中央保守区)是已知的,而在可变区与右末端区交界处的两个保守区是新发现的,它们对ASSVd的复制和移动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不仅有助于掌握ASSVd的发生及流行,而且为研发RT-PCR/qPCR检测技术提供了参考,为研究ASSVd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类病毒 种群 遗传变异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甘薯品种淀粉粒度及分布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江婷 李向岭 +3 位作者 王健 吴舒 高任远 韩金玲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17-24,共8页
为探索影响甘薯块根淀粉粒大小和分布的遗传因素,选取有亲子关系、有共同父本或母本、同一育种单位放任授粉和集团杂交的品种等多类型、多种遗传关系的品种组合,共13个甘薯品种为材料,比较块根中淀粉粒体积、表面积、数目等分布,分析各... 为探索影响甘薯块根淀粉粒大小和分布的遗传因素,选取有亲子关系、有共同父本或母本、同一育种单位放任授粉和集团杂交的品种等多类型、多种遗传关系的品种组合,共13个甘薯品种为材料,比较块根中淀粉粒体积、表面积、数目等分布,分析各甘薯品种块根淀粉粒分布趋势、分布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甘薯块根淀粉粒体积分布图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粒径15.17~19.90μm处;淀粉粒表面积分布图呈双峰曲线,第2个峰值高于第1个,第1个峰值在1.32~1.51μm粒径范围内,第2个峰值在13.25~15.17μm粒径范围内;谷值大部分出现在粒径5.12μm处;淀粉粒数目随淀粉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少,其分布图呈反比例函数曲线。不同品种间淀粉粒分布受遗传背景的影响,具有相同父本或母本的甘薯品种淀粉粒粒径范围一致,淀粉粒分布曲线相似,各峰值均在同一粒径处。具有亲子关系的品种,子代与母本的淀粉粒体积分布和表面积分布相似度更高,峰值都处于同一粒径处,仅峰值高低存在差异,而子代与父本淀粉粒体积分布和表面积分布峰值出现的区域和峰值均不同。综上所述,淀粉粒粒径的分布主要受亲本影响,尤其母本影响较大,在育种中进行亲本选配时应根据育种目标进行亲本选择,尤其注重母本品种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淀粉粒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