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量不确定度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97
1
作者 翟洪稳 范素芳 +5 位作者 王娟 曹梅荣 马俊美 任晓伟 李强 张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4-320,共7页
在食品安全检验中,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充分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近5年来对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总结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分类以及评定步骤。此外,系统介绍了食品检测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在食品安全检验中,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充分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近5年来对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总结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分类以及评定步骤。此外,系统介绍了食品检测过程中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并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 不确定度来源 不确定度评定 不确定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类食品中大肠杆菌快速检验即用型质控样品研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雅伦 陈晨 +4 位作者 王慧 张同贺 张双 李献 李永波 《肉类研究》 2023年第3期46-50,共5页
为实现肉类食品中大肠杆菌快速检验,研制出大肠杆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检验即用型质控样品,可以直接溶解使用,无需再次培... 为实现肉类食品中大肠杆菌快速检验,研制出大肠杆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检验即用型质控样品,可以直接溶解使用,无需再次培养,并系统分析了质控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经筛选得到冻干基质最佳条件,质控样品存活率均在90%以上;质控样品培养计数结果F=0.567,小于临界值,证明均匀性好;质控样品在37℃和25℃环境下放置14 d后菌株计数稳定,在-20℃和4℃环境下贮藏28 d复苏率分别为101.5%和99.6%,在37℃和-20℃环境下贮藏28 d后的MALDI-TOF-MS检测结果仍保持一致,表明样品稳定性好,满足作为质控样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大肠杆菌 定性质控样品 均匀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类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快速检验即用型质控样品研制
3
作者 张雅伦 许苗苗 +4 位作者 刘雨蒙 祝岩波 严陶陶 王赞 张捷 《肉类研究》 2023年第4期29-33,共5页
针对肉类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研制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即用型质控样品,通过培养计数和MALDITOF-MS检测及统计分析... 针对肉类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研制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即用型质控样品,通过培养计数和MALDITOF-MS检测及统计分析的方式验证质控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研制的肠炎沙门氏菌质控样品为白色小球,均匀性验证实验中,质控样品培养计数结果F=0.75,小于临界值,表明均匀性一致;运输稳定性实验表明,质控样品在37、25℃环境下活菌数量稳定,生长良好;贮藏稳定性实验表明,质控样品在-20℃条件下贮藏28 d的复苏率为90.6%,在4℃条件下贮藏28 d的复苏率为89.0%,说明样品性质稳定,能够长期稳定保存;对每次MALDI-TOF-MS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同样表明检测结果稳定。综上所述,本研究研制出的肠炎沙门氏菌快速检验即用型质控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作为阳性质控样品用于肠炎沙门氏菌检测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快速检测 质控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标方法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部分B族维生素的基质适用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美娟 史国华 +3 位作者 张斌 李杨薇宇 张岩 张兰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8-274,共7页
针对国标方法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VB1、VB2、VB6、烟酸的适用性进行分析。7家实验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3类配方,8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奶粉质控样品中的VB1、VB2、VB6和烟酸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回收... 针对国标方法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VB1、VB2、VB6、烟酸的适用性进行分析。7家实验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3类配方,8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奶粉质控样品中的VB1、VB2、VB6和烟酸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回收率测定。结果表明,国标方法适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VB1、VB2、VB6、烟酸的测定,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VB1、VB2和VB6的测定。VB1回收率偏低,VB2的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的产品回收率偏低,烟酸检测的数据普遍不理想。本研究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检测方法建立起到了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特殊医学用途 婴儿配方食品 VB1 VB2 VB6 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90种那非类药物 被引量:16
5
作者 马俊美 王敬 +3 位作者 孙文毅 蒋杰 李强 范素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07-313,共7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保健食品中90种那非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直接提取,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柱(2.1 mm×100 mm,2.5μm)分离,以0.1%甲酸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模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保健食品中90种那非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直接提取,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柱(2.1 mm×100 mm,2.5μm)分离,以0.1%甲酸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模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0种那非类药物在0.2~5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检出限范围为2.5~25.0μg/kg;定量限范围为5.0~50.0μg/kg;加标水平为5.0~500μg/kg时,回收率范围为78.0%~10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此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保健食品中90种那非类药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非类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样品制备技术耦合液相色谱-质谱系统在食品危害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翟洪稳 马红玉 +4 位作者 曹梅荣 张明星 马俊美 张岩 李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62-1072,共11页
食品安全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但食品样品基质复杂,测定其中危害物时,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样品制备,即采用适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不同基质中将目标物分离出来;分离纯化,利用色谱系统进一步分离纯化目标物;定性定量分析,基于目标化合物... 食品安全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但食品样品基质复杂,测定其中危害物时,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样品制备,即采用适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不同基质中将目标物分离出来;分离纯化,利用色谱系统进一步分离纯化目标物;定性定量分析,基于目标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检测器进行分析。其中样品制备是关键步骤之一,将样品制备过程与液相色谱系统耦合可以实现样品的在线自动化分析。与传统人工处理过程相比,在线分析不仅能够减少人工操作误差,保证良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而且可以降低溶剂消耗,避免样品间交叉污染,同时节约分析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常用的在线样品制备技术,包括在线固相萃取(on-line SPE)、管内固相微萃取(in-tube SPME)、湍流色谱法(TFC),详细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耦合设备。在线样品制备技术耦合液相色谱-质谱系统分为两个维度,主要依赖于阀切换技术,将样品制备(第一维度)和液相色谱系统(第二维度)之间建立物理连接,随后采用相应的检测器进行分析。第一维度的作用主要是去除样品杂质,净化分离目标物,为第二维度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做准备。此外,文章对3种在线净化系统适用的不同净化填料进行了总结讨论。最后综述了近10年来3类在线系统在食品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毒素污染以及其他危害物检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促进在线样品制备技术进一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样品制备技术 在线固相萃取 管内固相微萃取 湍流色谱法 食品危害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固相萃取-二维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VA、VD、VE的含量 被引量:5
7
作者 翟洪稳 马红玉 +4 位作者 马俊美 曹梅荣 王敬 王娟 李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15-320,共6页
采用在线固相萃取结合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VA、VD(VD2、VD3)和VE(α-、β-、γ-、δ-VE)含量的方法。样品皂化处理后,经过在线固相萃取小柱自动完成VA、VD、VE的富集和净化,利用第一维色谱完成VA和... 采用在线固相萃取结合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VA、VD(VD2、VD3)和VE(α-、β-、γ-、δ-VE)含量的方法。样品皂化处理后,经过在线固相萃取小柱自动完成VA、VD、VE的富集和净化,利用第一维色谱完成VA和4种VE的定量分析,通过中心切割,将VD转移至二维色谱系统完成分离和测定。考察不同填料固相萃取柱、上样溶剂及洗脱溶剂比例,并对二维色谱分离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各类维生素在其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平均回收率在84.4%~10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34%~6.55%(n=6)。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有效降低检测误差,检测效率高,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液相色谱 在线固相萃取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VA VD 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食品中15种有毒生物碱 被引量:8
8
作者 范素芳 马俊美 +4 位作者 刘茁 俞婧 翟洪稳 李强 张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83-288,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15种有毒生物碱。研究和优化提取条件、净化方式、色谱-质谱参数等指标,样品经体积分数20%乙醇溶液提取、离心后,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种有毒生物碱的检出限范围...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15种有毒生物碱。研究和优化提取条件、净化方式、色谱-质谱参数等指标,样品经体积分数20%乙醇溶液提取、离心后,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种有毒生物碱的检出限范围为4~20μg/kg,定量限范围为10~80μg/kg,在1、3、5倍定量限添加水平时,方法的回收率范围为80.9%~119.8%,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符合分析方法要求。该方法可用于植物源饮料、粮谷类食品及果蔬中15种有毒生物碱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食品 有毒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过敏的膳食危险因素及其调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孙佳晨 张巧智 +2 位作者 李华韬 张岩 傅玲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5-357,共13页
当前,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升高,食物过敏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除遗传因素外,膳食因素是导致食物过敏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而肠道菌群在膳食和免疫系统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鉴于此,本文系统... 当前,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升高,食物过敏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除遗传因素外,膳食因素是导致食物过敏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而肠道菌群在膳食和免疫系统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鉴于此,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针对食物过敏膳食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的免疫学作用机理、人群队列研究以及干预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汇总,并对其中肠道菌群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可为食物过敏的预防和控制,以及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食物过敏机制研究与调控策略提供借鉴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致敏原 膳食危险因素 肠黏膜免疫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食品添加剂对植物蛋白饮料植物源性成分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双 张子仑 +5 位作者 陈勃旭 王慧 许苗苗 严陶陶 史国华 周巍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2023年第4期95-101,共7页
为了探究常见添加剂对植物蛋白饮料植物源性成分检测的影响,在荧光PCR反应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添加剂来判定其对大豆DNA荧光PCR反应的干扰浓度,测定其DNA紫外吸收峰值,并比较了试剂盒、试剂盒+氯仿、《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源性成分鉴定... 为了探究常见添加剂对植物蛋白饮料植物源性成分检测的影响,在荧光PCR反应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添加剂来判定其对大豆DNA荧光PCR反应的干扰浓度,测定其DNA紫外吸收峰值,并比较了试剂盒、试剂盒+氯仿、《植物蛋白饮料中植物源性成分鉴定方法》(BJS201707)三种方法。当安赛蜜的浓度大于105.00μg/μL,甜蜜素浓度大于100.00μg/μL,抗坏血酸浓度大于108.30μg/μL,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大于132.00μg/μL,肌苷酸二钠浓度大于335.00μg/μL,谷氨酸钠大于150.00μg/μL,氯化钾的浓度大于37.85μg/μL时,使得大豆DNA荧光PCR反应出现假阴性。安赛蜜浓度大于75.00μg/μL,甜蜜素浓度大于133.38μg/μL时,抗坏血酸浓度大于65.00μg/μL,D-异抗坏血酸浓度大于79.13μg/μL,肌苷酸二钠浓度大于335.00μg/μL,检测不到DNA紫外吸收峰。298.75μg/μL浓度的肌苷酸二钠、100.00μg/μL、200.00μg/μL的谷氨酸钠与对照组DNA紫外吸收峰差异显著,其他添加剂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三种方法中(BTS201707)提取DNA的效果最好,Ct值最小,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显著。安赛蜜、甜蜜素、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钠、肌苷酸二钠、谷氨酸钠、氯化钾对植物源性成分荧光PCR检测具有影响作用,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并且这些添加剂到一定浓度时会通过影响DNA峰值而影响荧光PCR反应的准确性。该研究为今后探究添加剂对检测植物源性成分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饮料 植物源性成分 荧光PCR 添加剂 吸收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葡糖浆中干物质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娣 毛琏 +2 位作者 王红 田丽娜 张兰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81,共4页
采用四种方法(折光法、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卡尔·费休法)检测了果葡糖浆样品中干物质的含量,讨论了上述方法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回收率。结果表明:折光法的回收率为95.95%,卡尔·费休法的回收率为98.83%,直接干燥法(105℃... 采用四种方法(折光法、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卡尔·费休法)检测了果葡糖浆样品中干物质的含量,讨论了上述方法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回收率。结果表明:折光法的回收率为95.95%,卡尔·费休法的回收率为98.83%,直接干燥法(105℃、16h、添加海砂)的回收率为99.41%。卡尔·费休法和直接干燥法(105℃、16h、添加海砂)的线性拟合曲线分别为y=0.991x+1.073、y=0.947x+3.93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9。卡尔·费休法和直接干燥法(105℃、16h、添加海砂)测定果葡糖浆中干物质的含量准确可行,能够有效替代折光法;减压干燥法(80℃,真空)不适合检测果葡糖浆中干物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干物质含量 果葡糖浆 折光法 直接干燥法 减压干燥法 卡尔·费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肉制品中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永波 张巍 +4 位作者 张翠侠 张涛 张雅伦 周巍 张岩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82,共5页
核酸适配体是经体外筛选技术得到的能够特异性结合靶物质的由十几个或几十个核苷酸组成的寡聚核苷酸片段。适配体分子质量较小、易于体外合成和修饰、化学稳定性好,且不依赖于生物体或细胞环境,具有空间结构多样和靶标分子广泛的特点,... 核酸适配体是经体外筛选技术得到的能够特异性结合靶物质的由十几个或几十个核苷酸组成的寡聚核苷酸片段。适配体分子质量较小、易于体外合成和修饰、化学稳定性好,且不依赖于生物体或细胞环境,具有空间结构多样和靶标分子广泛的特点,对包括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生物分子,甚至细胞和微生物在内的各类靶物质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被誉为"化学抗体"。本文综述了核酸适配体的特点及其筛选方法,列举了核酸适配体在肉制品非法添加物、金属离子、病原微生物以及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核酸适配体 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技术 制备 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肉中源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亚丽 牛立沙 +4 位作者 黄云霞 孟志娟 张岩 范素芳 李强 《肉类研究》 2022年第2期59-64,共6页
近年来,畜禽肉掺假问题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禽畜肉溯源分析和鉴别技术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热点,畜禽肉中的源成分是用于区分鉴定不同物种的定性成分,在肉制品质量检测及肉制品真实性鉴别方... 近年来,畜禽肉掺假问题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禽畜肉溯源分析和鉴别技术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热点,畜禽肉中的源成分是用于区分鉴定不同物种的定性成分,在肉制品质量检测及肉制品真实性鉴别方面应用广泛。本文针对目前定性及定量检测禽畜肉中源成分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基于蛋白质的检测技术、基于脂肪酸的检测技术、基于DNA序列特异性的检测技术和色谱-质谱技术4类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为禽畜肉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肉 源成分 鉴别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多糖通过调节髓系细胞生成缓解苯并[a]芘染毒小鼠血管炎症
14
作者 牛泽淼 李鑫 +5 位作者 陈宁 梁振华 赵娟 吕品 张岩 付程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113,共9页
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FVP)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为进一步探讨FVP缓解血管损伤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构建苯并[a]芘(benzo[a]pyrene,Ba P)小鼠染毒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血管炎症因子表达量;使用流式细... 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FVP)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为进一步探讨FVP缓解血管损伤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构建苯并[a]芘(benzo[a]pyrene,Ba P)小鼠染毒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血管炎症因子表达量;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和脾脏中促炎细胞比例及骨髓造血细胞亚群构成。结果显示,FVP处理缓解Ba P诱导的白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等血管促炎因子的表达。此外,FVP处理显著抑制Ba P诱发的小鼠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脾脏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增加。进一步分析骨髓造血细胞亚群构成发现,Ba P处理后增加了小鼠骨髓中造血祖细胞和粒细胞巨噬细胞祖细胞的比例,减少了造血干细胞和普通髓系祖细胞的比例,而FVP处理后逆转了这一现象,使骨髓造血细胞亚群恢复至健康对照水平。同时细胞水平上的研究表明,FVP可抑制Ba P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综上,FVP可能是通过维持骨髓造血系统的稳态、调节促炎细胞向循环系统的输出和下调外周促炎细胞的比例缓解Ba P引发的血管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多糖 苯并[A]芘 血管炎症 造血作用 髓系细胞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类器官:评价肉与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新工具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旭 刘奂辰 +4 位作者 王丽明 王惠鑫 王义翔 王怡 张岩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肉及肉制品是人类膳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被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预防和控制肉及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整个感染过程中食源性... 肉及肉制品是人类膳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被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预防和控制肉及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整个感染过程中食源性致病菌和上皮细胞之间的关系,建立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有效肠道评价模型是控制食源性危害的前提。基于此,本文对肉及肉制品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感染情况进行总结,并对目前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体内外模型进行讨论。其中,肠道类器官作为评价食源性致病菌感染机制的新模型,在致病机制、细胞和组织趋向性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因此,本文重点阐述肠道类器官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感染机制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在现有肠道类器官模型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对肠道类器官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及肉制品 食源性致病菌 评价模型 肠道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腐竹和豆干中的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 被引量:20
16
作者 范素芳 李强 +2 位作者 马俊美 李挥 张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661,共5页
建立了基于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腐竹和豆干中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的方法。在2.0 g腐竹和豆干样品中加入5 mL水浸泡,然后加入10 mL乙腈提取,加入1.0 g NaCl、2.0 g无水硫酸镁进行液液分离;取1 mL提取液经50 mg N... 建立了基于改进的QuEChERS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腐竹和豆干中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的方法。在2.0 g腐竹和豆干样品中加入5 mL水浸泡,然后加入10 mL乙腈提取,加入1.0 g NaCl、2.0 g无水硫酸镁进行液液分离;取1 mL提取液经50 mg N-丙基二乙胺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二甲基黄在添加水平为0.3、1和10μg/kg时,方法的回收率为73.5%-84.5%;二乙基黄在添加水平为0.1、1和10μg/kg时,方法的回收率为70.5%-81.2%;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二甲基黄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μg/kg和0.3μg/kg,二乙基黄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5μg/kg和0.1μg/kg。该方法可以用于腐竹、豆干中二甲基黄和二乙基黄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二甲基黄 二乙基黄 腐竹 豆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及定量分析保健品中11种非法添加降糖药物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杜彦山 李强 +1 位作者 吴春敏 张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1-376,共6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建立了保健品中11种非法添加化学降糖药(那格列奈、盐酸吡格列酮、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盐酸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盐酸苯乙双胍、盐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的快速筛...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建立了保健品中11种非法添加化学降糖药(那格列奈、盐酸吡格列酮、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盐酸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盐酸苯乙双胍、盐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方法。样品采用甲醇提取,C18色谱柱(100 mm×4.6 mm,2.7μm)分离,用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扫描。化合物一级质谱的分辨率为70000,二级质谱分辨率为17500。实验结果表明,11种化合物在0.005~0.5 mg/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各降糖类药物检出限为2.7~5.1μg/kg,回收率为87.3%~98.3%,相对标准偏差为2.18%~5.21%。本方法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的特点,可用于降糖类保健品中11种降糖药物的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降糖药物 保健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定量检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28
18
作者 周巍 李月华 +5 位作者 孙勇 李永波 张涛 刘琼 张岩 王丽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87-291,共5页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技术,建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通过活菌提取和ddPCR方法... 基于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 PCR)技术,建立发酵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通过活菌提取和ddPCR方法对靶标基因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实验,并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建立了发酵乳中ddPCR技术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检测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为3.3×10~1 CFU/g,定量的偏差率为+10.18%,证明了ddPCR用于绝对定量检测的可行性,为其他食品污染菌和致病菌标准化控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发酵乳 定量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激光拉曼光谱测定豆制品中的碱性嫩黄Ⅱ、碱性橙Ⅱ、皂黄 被引量:9
19
作者 闫正 张丽冰 +3 位作者 任孟伟 杨照生 布雅楠 蔡立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1764,共4页
以表面增强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快速检测了豆制品中碱性嫩黄Ⅱ、碱性橙Ⅱ和皂黄的含量,并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了确证。优化出最佳提取溶剂为甲醇-水(7+3)溶液,样品前处理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ASE)提取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对... 以表面增强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快速检测了豆制品中碱性嫩黄Ⅱ、碱性橙Ⅱ和皂黄的含量,并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了确证。优化出最佳提取溶剂为甲醇-水(7+3)溶液,样品前处理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ASE)提取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对ASE和GPC条件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提取效率、检测灵敏度、减少提取溶剂用量并且有效去除了基质中大分子的干扰物。对三种色素的表面增强拉曼谱中的特征峰进行了归属认证。碱性嫩黄Ⅱ、碱性橙Ⅱ和皂黄的定量特征峰分别为652,995和983cm^(-1);方法检出限为3.0,1.0和4.0 mg·kg^(-1)。三种色素定量特征峰与色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的回收率在83.48%~92.59%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2%。该方法新颖、前处理、设备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成功的对食品中色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为食品中色素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激光拉曼光谱 碱性嫩黄Ⅱ 碱性橙Ⅱ 皂黄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狸和貉子动物源性成分双重PCR鉴别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利强 章晶晶 +5 位作者 张涛 齐艳玲 李顺才 李岩 周巍 张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3-307,共5页
根据狐狸和貉子线粒体基因中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基于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肉及肉制品狐狸和貉子源性成分鉴定方法,同时通过双重PCR体系可一次反应同时扩增出狐狸和貉子条带,凝胶电泳条带整... 根据狐狸和貉子线粒体基因中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基于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肉及肉制品狐狸和貉子源性成分鉴定方法,同时通过双重PCR体系可一次反应同时扩增出狐狸和貉子条带,凝胶电泳条带整齐,背景清晰。结果表明:建立的狐狸和貉子动物源性PCR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其中狐狸引物单体系最低检测量为10 pg,貉子引物单体系最低检测量为1 pg,双重PCR体系由于引物的竞争作用使狐狸和貉子两种引物的检测灵敏度均降低至单体系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狸 貉子 双重PCR 肉类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