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I-PointNet的变电站主设备点云高精度语义分割方法
1
作者 裴少通 孙海超 +2 位作者 孙志周 胡晨龙 祝雨馨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17-2930,共14页
在变电站机器人巡检任务中,三维点云数据的高精度语义分割是关键技术之一,有助于机器人理解电力设备、障碍物和其他物体的空间布局。然而,现有的点云分割算法在变电站场景中的应用效果有限,准确度较低、计算复杂度高,难以实现对变电站... 在变电站机器人巡检任务中,三维点云数据的高精度语义分割是关键技术之一,有助于机器人理解电力设备、障碍物和其他物体的空间布局。然而,现有的点云分割算法在变电站场景中的应用效果有限,准确度较低、计算复杂度高,难以实现对变电站主设备点云的准确分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ointNet++的DI-PointNet算法。首先,采用双层连续变换器模块增强点云之间的信息交互,有效地聚合长距离上下文,增大网络有效感受野;其次,通过分层键采样策略生成自注意力机制所需的键值,降低算法复杂度;最后,使用倒置残差模块,通过倒置瓶颈设计和残差连接缓解梯度消失,有效地增加模型的深度,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此外,该文构建了变电站点云数据集,对DI-PointNet算法进行详细的消融实验,并与主流深度学习算法和电力领域典型点云分割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结果表明,DI-PointNet算法对变电站主设备点云分割的平均交并比达到82.5%,相比PointNet++算法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且总体精度提高了3.4个百分点,达到90.1%。DI-PointNet算法为智能电力设备巡检和维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语义分割 双层连续变换器 分层键采样 倒置残差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环境条件下输变电设备空气间隙绝缘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2
2
作者 黄道春 范建斌 +5 位作者 王平 程玉洲 刘勇 阮江军 孙勇 邓永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92-1906,共15页
高压输变电设备空气间隙长期耐受工作电压、短时耐受过电压,受极端地理气象条件的单一或组合影响,可能发生绝缘失效故障,导致系统跳闸/闭锁,进而引发电网停运,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将更加严重。文章分析了高... 高压输变电设备空气间隙长期耐受工作电压、短时耐受过电压,受极端地理气象条件的单一或组合影响,可能发生绝缘失效故障,导致系统跳闸/闭锁,进而引发电网停运,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将更加严重。文章分析了高压输变电设备运行面临的极端自然环境条件,综述了低气压(高海拔)、山火、沙尘条件下高压输变电设备空气间隙绝缘特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背景下,面向输变电工程外绝缘设计、绝缘失效风险评估及广域电网停电主动防御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极端环境条件下高压输变电设备空气间隙绝缘特性方面尚需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环境 输变电设备 外绝缘 空气间隙 绝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输变电设备中的应用前景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55
3
作者 刘云鹏 刘一瑾 +3 位作者 律方成 谢庆 高树国 高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1-1633,共13页
数字孪生技术是实现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关键技术。为加速其在输变电设备行业的落地应用,首先分析了输变电设备数字孪生的构建过程、内涵及特征;其次在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设备设计、制造及运维... 数字孪生技术是实现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关键技术。为加速其在输变电设备行业的落地应用,首先分析了输变电设备数字孪生的构建过程、内涵及特征;其次在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设备设计、制造及运维等实际需求,提出了输变电设备数字孪生系统架构,并以变压器为例,给出了其数字孪生体的实现构想,为输变电设备数字孪生的实现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之后从数字孪生的构建过程出发,详细地阐述了输变电设备数字孪生实现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数字孪生技术在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中的应用前景展开分析,阐述了包括标准制定、模型融合、数据挖掘等方面在内的未来重点研究内容,探究了其实现面临的来自平台、传感、共享等方面的挑战,展望了该技术给输变电设备设计制造、供需市场等行业带来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设备 数字孪生 系统架构 全生命周期 智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输变电设备紫外放电光斑分割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裴少通 杨家骏 +1 位作者 马子儒 刘云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14759-14766,共8页
随着紫外成像技术的发展,高压电力设备对于紫外成像图谱的量化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紫外图谱的量化分析需要用到除紫外成像仪所输出“光子数”额外的紫外光斑图像信息,所以需要将紫外放电光斑从可见光的背景中分割出来。然而,传统紫... 随着紫外成像技术的发展,高压电力设备对于紫外成像图谱的量化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紫外图谱的量化分析需要用到除紫外成像仪所输出“光子数”额外的紫外光斑图像信息,所以需要将紫外放电光斑从可见光的背景中分割出来。然而,传统紫外图谱光斑分割方法仍存在复杂背景及小光斑分离困难、特征选取复杂、分割精准度低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紫外图谱光斑分割提取的方法。首先,采用紫外成像仪拍摄电力设备放电缺陷紫外图谱;其次,分别构建FCN-32s、FCN-16s、FCN-8s 3种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FCN)子模型架构,并利用随机梯度下降法进行模型训练;最后,实现输变电设备放电缺陷紫外图谱主光斑的自主分割提取。经过对FCN 3种子模型架构的训练、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CN-16s模型为紫外光斑分割提取的最佳模型,测试准确率可达99.34%。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紫外图谱光斑分割方法准确高效,为紫外光斑的量化提取及电力设备放电缺陷的紫外诊断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成像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全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变电系统绝缘子紫外放电数据管理及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律方成 戴日俊 +3 位作者 金虎 王胜辉 刘晓飞 郭文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279,共7页
绝缘子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着特高压(UHV)电网的稳定性,绝缘子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绝缘性能下降同时伴随着表面放电,可以用紫外(UV)成像仪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根据直流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昆明)的设计要求开发了一套紫外数... 绝缘子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着特高压(UHV)电网的稳定性,绝缘子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绝缘性能下降同时伴随着表面放电,可以用紫外(UV)成像仪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根据直流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昆明)的设计要求开发了一套紫外数据管理系统,采用Delphi7作为管理系统开发软件,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运用模块化开发思想,建立了基本信息管理、图像处理、紫外视频播放和报表生产等功能模块,运用数学形态学提取紫外光斑中的放电参数。通过喷水分级法在现场选择了正常、良好、微孔、劣化和严重老化5种绝缘状态的同一种绝缘子,提取了"光斑直径"和"光斑面积",通过MATLAB数字仿真,得到了这2种参数随绝缘状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绝缘状态良好时,光斑面积<250(像素点),光斑直径<15(像素点);出现微弱放电时,光斑面积在12 000(像素点)左右,光斑直径在130(像素点)左右;当出现闪络,绝缘几乎丧失时,光斑面积>30 000(像素点),光斑直径>250。该软件为绝缘子运行状态的评估提供了量化依据和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UHV) 绝缘子 紫外(UV)成像 光斑面积 光斑直径 数学形态学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火墙吸声特性对变电站噪声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慧奇 陈腾飞 杨光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45,185,共8页
通过对防火墙不同吸声特性下的变电站噪声进行预测,分析了高压变电站防火墙吸声特性对站内以及厂界噪声的影响,为新建变电站的站内优化布局和投运变电站的噪声治理提供了依据。以雄安某500kV变电站为例,构建了变压器多点等效源模型对变... 通过对防火墙不同吸声特性下的变电站噪声进行预测,分析了高压变电站防火墙吸声特性对站内以及厂界噪声的影响,为新建变电站的站内优化布局和投运变电站的噪声治理提供了依据。以雄安某500kV变电站为例,构建了变压器多点等效源模型对变电站噪声进行了仿真预测,并经过实际测量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防火墙吸声特性改进方案,并预测了不同方案与变电站不同位置处噪声衰减情况,验证了防火墙吸声特性对变电站噪声影响主要在防火墙两侧方向,并且提高防火墙中低频吸声性能对变电站降噪效果最为明显,提出了在利用防火墙进行吸声降噪时应着重提升防火墙在中低频段的吸声性能。文中结论可为变电站优化布局和利用防火墙进行降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噪声 防火墙 吸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设备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的自适应监督重训算法
7
作者 范澜珊 刘云鹏 +3 位作者 刘一瑾 赵涛 裴少通 闫泽玉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5-1800,共16页
为实现不同光学模态信息优势互补,以助力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与定位任务,该文采用可见光图像增强红外图像的纹理信息。针对现有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难以精确对齐电力设备局部精细化结构的问题,首次提出自适应监督重训配准算法(adaptive... 为实现不同光学模态信息优势互补,以助力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与定位任务,该文采用可见光图像增强红外图像的纹理信息。针对现有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难以精确对齐电力设备局部精细化结构的问题,首次提出自适应监督重训配准算法(adaptive registration algorithm with supervision and retraining,ARSR),主要包括双阶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机制(dual order anisotropic Gaussian directional derivative,Dual-AGDD)以及双视图匹配参数重训框架(double-view matching parameter retraining,DVMPR)。首先,提出Dual-AGDD完成特征点筛选与定向。1阶AGDD进行自适应电力设备局部细化角点检测,2阶AGDD构建高斯特征三角形确定特征点主方向,采用局部强度不变性方法构建特征描述子。接着,提出DVMPR框架对图像透视尺度与视野旋转进行制约校正。最后,基于3σ原则改进支持向量回归,对误匹配点进行剔除,完成异源数据配准。试验结果显示,对不同旋转和尺度差异、不同环境的电力设备异源图像进行配准时,该文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2.65,平均配准精确率为98.57%,具有较强的图像旋转、尺度不变性和环境鲁棒性,显著优于现有CAO-C2F、SuperPoint-SuperGlue等配准算法,可提高电力设备精细化结构异源图像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 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 自适应监督重训 角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客观过滤的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永强 李长元 +2 位作者 胡芳芳 毕建刚 袁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0-34,共5页
为了规范和保证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的质量和性能,提高装置运行可靠性,防止在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评估过程中主观情感因素影响评估结果,建立了树状结构在线监测装置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一种基于带有情感客观过滤特征的变电设备在线... 为了规范和保证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的质量和性能,提高装置运行可靠性,防止在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评估过程中主观情感因素影响评估结果,建立了树状结构在线监测装置性能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一种基于带有情感客观过滤特征的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性能评估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了该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消除或控制在线监测装置性能评估中的主观情感因素与评估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装置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情感客观过滤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POD-QDEIM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降阶算法研究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4 位作者 郝世缘 姜雄伟 高成龙 刘云鹏 王文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98-5010,I0033,共14页
为了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进行仿真的计算速度,该文提出一种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离散经验插值(QR factorization-discrete empirical... 为了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进行仿真的计算速度,该文提出一种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离散经验插值(QR factorization-discrete empirical interpolation method,Q-DEIM)(POD-QDEIM)算法。首先,文章基于最小二乘有限元法与迎风有限元法推导绕组流热耦合计算方程;其次,通过引入POD方法,降低有限元方程阶数提高求解效率;同时提出POD自适应快照选择策略,在保证降阶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减小快照矩阵规模;随后,为了改善POD方法求解非线性问题时效率不高的劣势,文章结合基于Q-DEIM方法,通过插值的方法形成方程中的非线性项,从而提高每一时步非线性项的形成效率;最后,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基本结构,建立了八分区分匝绕组传热模型以及绕组温升试验装置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POD-QDEIM降阶算法的计算精度在工程上属于可接受范围,其计算效率较全阶计算提升了近11.72倍,说明该算法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快速仿真领域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瞬态温升 快照选择策略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经验插值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的混合噪声去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云鹏 王权 +4 位作者 刘一瑾 杨宁 韩帅 贾鹏飞 和家慧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92,共7页
电力设备的红外图像在采集传输过程中,易受高斯噪声与脉冲噪声的影响从而破坏图像的真实信息,为满足图像处理过程对图像质量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红外图像混合噪声的滤除方法。首先利用三方加权稀疏编码(TWSC)模型有效滤除红外图... 电力设备的红外图像在采集传输过程中,易受高斯噪声与脉冲噪声的影响从而破坏图像的真实信息,为满足图像处理过程对图像质量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红外图像混合噪声的滤除方法。首先利用三方加权稀疏编码(TWSC)模型有效滤除红外图像中的高斯噪声,然后利用图像结构纹理分解结合中值滤波算法实现剩余脉冲噪声的分离与去除,实现在滤除红外图像混合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结构信息,结合实例分析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有效滤除噪声并获得较高的峰值信噪比(PSNR)与结构相似度(SS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噪声 三方加权稀疏编码 图像分解 中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P协议的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智能终端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洪 王亮 +2 位作者 赵涛 刘云鹏 律方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888-5892,5902,共6页
数字化变电站要求智能电子设备(IED)具有网络通信功能。采用传输层用户数据包协议(UDP)作为设备绝缘状态监测系统的通信协议,可实现过程层监测数据实时高速传输到间隔层。根据设备绝缘状态监测IED要求和UDP协议的特性,结合光纤数字化技... 数字化变电站要求智能电子设备(IED)具有网络通信功能。采用传输层用户数据包协议(UDP)作为设备绝缘状态监测系统的通信协议,可实现过程层监测数据实时高速传输到间隔层。根据设备绝缘状态监测IED要求和UDP协议的特性,结合光纤数字化技术,设计了变电站设备绝缘状态监测智能终端硬件及系统通信方案。采用以控制和测试为主的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了系统软件。应用开发的监测终端在实验室对一支现场替换下来的CT进行介损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监测终端满足数字化变电站绝缘状态监测IED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61850 UDP 智能电子设备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路累积效应对绕组磁-力特征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律方成 汪鑫宇 +2 位作者 王平 耿江海 高树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探究变压器绕组在多次短路冲击下逐渐劣化过程,开展了110 kV真型变压器短时多次短路冲击试验,测量了短路试验过程中的漏磁、振动加速度实时波形以及试验后绕组轴向压力稳态值及电抗变化率,提取了漏磁、振动频谱特征,获得了各项物理量... 为探究变压器绕组在多次短路冲击下逐渐劣化过程,开展了110 kV真型变压器短时多次短路冲击试验,测量了短路试验过程中的漏磁、振动加速度实时波形以及试验后绕组轴向压力稳态值及电抗变化率,提取了漏磁、振动频谱特征,获得了各项物理量随短路电流强度、短路次数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多次短路冲击会使变压器绕组产生累积效应,累积效应影响程度与冲击次数和冲击强度有关;在累积效应作用下,磁场信号会由于绕组形变程度低或测点距离形变处较远而变化不明显,但振动加速度的频谱熵、Pearson相关系数的变化可以良好反映绕组的机械状态改变。因此监测变压器振动信号并分析其频谱是评估短路累积效应影响、绕组形变诊断的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绕组 累积效应 短时多次短路 特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支绕组横梁算法的变压器绕组形变矢量化监测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晓舟 袁洁平 +3 位作者 薛峰 王湘女 律方成 耿江海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9-1651,共13页
变压器绕组状态监测非常重要,为精确地监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方向与变形程度,该文结合简支横梁原理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提出了针对变压器绕组的形变矢量化监测算法。基于材料力学理论推导,建立了布里渊频移量与绕组形变轴向、径向分量... 变压器绕组状态监测非常重要,为精确地监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方向与变形程度,该文结合简支横梁原理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提出了针对变压器绕组的形变矢量化监测算法。基于材料力学理论推导,建立了布里渊频移量与绕组形变轴向、径向分量关系式,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建立了变压器绕组形变矢量化监测模型。通过对光纤复合导线和内置光纤的35 kV绕组施加轴向形变和径向形变,借助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完成了形变监测,验证了监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复合导线实验中轴向形变测量平均误差为6.60%,径向形变测量平均误差为5.88%;内置光纤的35 kV绕组实验中轴向形变平均误差为9.63%,径向形变平均误差为5.18%。实验结果验证了绕组形变矢量化监测模型可实现绕组形变方向和形变程度的监测,有效地提高绕组形变程度的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形变 矢量化监测 光纤传感 简支绕组横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改进TOPSIS的绝缘纸老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江海 祝建昊 +4 位作者 姚嘉欣 王平 汪鑫宇 高树国 俞华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为实现变压器绝缘纸老化状态的准确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改进TOPSIS的绝缘纸老化状态评估方法。首先,为克服单一特征量评估的不足,选取聚合度、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击穿电压和介质损耗因数作为老化特征量,建立绝缘纸老化状态... 为实现变压器绝缘纸老化状态的准确评估,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改进TOPSIS的绝缘纸老化状态评估方法。首先,为克服单一特征量评估的不足,选取聚合度、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击穿电压和介质损耗因数作为老化特征量,建立绝缘纸老化状态评价体系;其次,利用组合赋权模型计算特征量的组合权重值;最后,提出一种改进TOPSIS模型,构建欧氏-灰色关联距离测度,利用改进TOPSIS模型计算贴近度,并设置贴近度区间对绝缘纸的老化状态进行分级评估。结果表明:基于组合赋权和改进TOPSIS的绝缘纸老化状态评估方法既考虑了专家主观经验赋权,又利用特征量数据自身特征进行了权重修正,赋权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弥补了传统TOPSIS模型的距离判据缺陷,使计算得到的贴近度更加合理;通过电-热-力联合老化试验实例验证了该评估方法能准确、有效地判断绝缘纸的老化状态,且通过设置贴近度区间可以实现老化状态的分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纸 电-热-力-联合作用 组合赋权 改进TOPSIS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导热型间位芳纶复合纸基绝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范晓舟 郭腾 +4 位作者 董合 毕瀚文 律方成 赵旭 孙泽坤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104,共11页
间位芳纶绝缘纸因其优异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变压器与高压套管中,但其较低的热导率限制了在高热负载环境下的应用。为提高芳纶绝缘纸的导热性能,本文采用仿真指导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多种纳米填料/芳纶仿真模型进行热导率计... 间位芳纶绝缘纸因其优异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变压器与高压套管中,但其较低的热导率限制了在高热负载环境下的应用。为提高芳纶绝缘纸的导热性能,本文采用仿真指导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多种纳米填料/芳纶仿真模型进行热导率计算,筛选出纳米SiO_(2)(KH570)、纳米TiO_(2)和纳米C_(3)N_(4)3种导热性能优良的纳米填料,并对比实验室复合芳纶纸手抄片的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确定最优掺杂量,进一步探究纳米填料对复合芳纶纸热导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内在的导热机理。结果表明:3种纳米填料最佳的掺杂质量分数分别是:SiO_(2)(KH570)为10%,TiO_(2)为4%,C_(3)N_(4)为4%。通过热导率测试,确定纳米C_(3)N_(4)为最优纳米填料,相比纯芳纶纸,掺杂4%纳米C_(3)N_(4)的复合芳纶纸弹性模量提升了135%,杨氏模量提升了198%,电气强度提升了60.24%,体积电阻率提升了3713%,热导率提升了30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纳米填料 掺杂改性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绕组首饼温度及温度梯度的变压器热点模型
16
作者 范晓舟 刘云鹏 +3 位作者 律方成 李欢 徐永超 闫泽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1-369,I0030,共10页
变压器热点温度是衡量变压器负载潜力及运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是变压器状态监测以及预测的重点。绕组底部首饼直接与散热片回流的冷油接触,周围油温与冷油近似相等,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其散热。该文从变压器传热原理出发,提出一种新的热... 变压器热点温度是衡量变压器负载潜力及运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是变压器状态监测以及预测的重点。绕组底部首饼直接与散热片回流的冷油接触,周围油温与冷油近似相等,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其散热。该文从变压器传热原理出发,提出一种新的热点温度计算模型。首先,基于理论推导建立绕组首饼温度的控制方程,并使用热电类比方法建立可用于实际运行的绕组首饼局部热路模型。通过对一台内置传感光纤的110 kV油浸式变压器进行11级不同负载共21 h温升试验,获得不同负载率下绕组温度变化情况,并提出基于绕组首饼温度及绕组温度梯度的热点温度模型。基于局部热路模型,使用负载率及散热片进出口油温作为输入变量,成功预测绕组首饼温度。随后,建立绕组整体温度梯度的指数、差分方程模型,并基于提出的热点计算模型对连续变负载试验的结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为4.02 K,相较传统模型,最大误差降低21%,验证所提计算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热点温度 温度梯度 温升试验 分布式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形网格的混合有限元法研究及其在变压器流热耦合计算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浩 刘刚 +2 位作者 吕金潮 靳立鹏 胡万君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0,共9页
在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及迎风有限元法分析变压器流—热耦合问题时,最小二乘有限元计算流场需要采用四边形网格,但对于含有角环、圆角等复杂结构的变压器模型,如果仅采用四边形网格进行剖分,则往往会出现网格畸变现象,此时将无法采用... 在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及迎风有限元法分析变压器流—热耦合问题时,最小二乘有限元计算流场需要采用四边形网格,但对于含有角环、圆角等复杂结构的变压器模型,如果仅采用四边形网格进行剖分,则往往会出现网格畸变现象,此时将无法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计算流场。为了提高混合有限元法的适用范围,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网格实现混合有限元的方法,即将三角形剖分网格处理成四边形网格,实现流场和温度场计算。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文中采用混合有限元法分别对单分区模型和带有角环、静电环等复杂结构的换流变压器绕组模型进行流—热耦合计算,并与Fluent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含有复杂结构变压器的流—热耦合计算,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有限元法解决含有复杂结构的变压器流—热耦合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流—热耦合 最小二乘有限元 三角形网格 迎风有限元 复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POS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电树枝特性受热老化影响的机理
18
作者 王永强 邓雅琦 张凤啸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89-3298,共10页
为改善热老化引起的环氧树脂性能劣化问题,该文研究了热老化对纳米POSS/EP复合材料电树枝特性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掺杂比例的纳米POSS/EP复合材料试样,并进行了32 d热老化,对试样进行了质量损失率、陷阱能级、击穿场强和电树枝生长特性测... 为改善热老化引起的环氧树脂性能劣化问题,该文研究了热老化对纳米POSS/EP复合材料电树枝特性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掺杂比例的纳米POSS/EP复合材料试样,并进行了32 d热老化,对试样进行了质量损失率、陷阱能级、击穿场强和电树枝生长特性测试,同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了其自由体积和均方位移。试验结果表明:在微量掺杂下,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和耐电树枝性能随填充比例的增加而提高,掺杂质量比3%下复合材料的交流击穿电场强度提升效果最明显,比未改性环氧树脂提高了18%,且热老化后击穿场强下降比仅为3.9%。电树枝生长速度与分形维数皆表明3%掺杂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电树枝生长抑制效果最显著,有效提升耐电树枝性能;模拟结果表明POSS/EP复合体系自由体积、均方位移均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热老化条件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电树枝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POSS 环氧树脂 热老化 击穿场强 电树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秃鹰搜索算法的复合类像素天线设计方法
19
作者 王永强 刘秉奇 朱博林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8,共11页
特高频天线的性能对特高频传感器的检测效果至关重要。特高频复合天线将不同分形结构整合,力求保留多种结构的优点。但复合天线待优化变量较多,采用传统的参数扫描方法费时费力。文中采用HFSS软件与MATLAB软件联合仿真,大幅度提高了复... 特高频天线的性能对特高频传感器的检测效果至关重要。特高频复合天线将不同分形结构整合,力求保留多种结构的优点。但复合天线待优化变量较多,采用传统的参数扫描方法费时费力。文中采用HFSS软件与MATLAB软件联合仿真,大幅度提高了复合天线的优化效率。文中所述复合天线融合了蝶形和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结构,并且借鉴了像素天线的设计思路,将谢尔宾斯基三角形中的子三角形视作类像素单元,执行填充铺铜或去除铺铜操作,丰富了天线辐射层设计。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秃鹰搜索算法,该方法结合了SPM混沌映射、布朗运动和动态搜索步长,既保留了原算法良好的收敛性,全局搜索能力也得到了部分提升。经联合仿真优化后,特高频复合天线实物在实验室内接受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天线在0.9839 GHz~3 GHz频带范围内驻波比参数(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小于3,在1.6438 GHz~2.3758 GHz频带范围内接近于2,在1.1279 GHz~1.4879 GHz、2.3758 GHz~3 GHz的绝大部分频带范围内驻波比参数小于2,符合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频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局部放电 HFSS-MATLAB联合仿真 复合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分布参数的光伏电站直流串联电弧定位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永强 张丹石 王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1-337,共7页
针对光伏系统中串联电弧故障火灾风险大且难以定位的问题,基于对直流电弧传输过程中受高频分布参数影响的研究,提出一种借助谐振和能量衰减实现故障定位的方法。搭建实验平台,在频域上建立谐振频率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在时域上建立衰减时... 针对光伏系统中串联电弧故障火灾风险大且难以定位的问题,基于对直流电弧传输过程中受高频分布参数影响的研究,提出一种借助谐振和能量衰减实现故障定位的方法。搭建实验平台,在频域上建立谐振频率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在时域上建立衰减时间与距离关系,取时域、频域定位结果均值做最终结果。通过Simulink仿真和搭建实际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定位方法切实可行,对于组串内及直流母线上电弧故障定位误差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电弧 频域分析 故障定位 谐振 能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