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方差和显著性特征的超声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邱东岳 吉喆 +2 位作者 朱腾飞 米尚言 祝海江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2-715,共4页
针对超声图像对比度小导致的影像上相邻灰度差别很小,人眼有时难于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和显著性特征的超声图像分割方法。首先提取图像中已知样本像素点的方差和显著性特征;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根据提取的样本像素点方差和显... 针对超声图像对比度小导致的影像上相邻灰度差别很小,人眼有时难于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和显著性特征的超声图像分割方法。首先提取图像中已知样本像素点的方差和显著性特征;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根据提取的样本像素点方差和显著性特征进行样本训练,得到分类模型;最后根据训练模型对整幅图像上的像素点进行分类,实现图像的有效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超声图像的分割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超声图像 图像分割 方差和显著性特征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R特征参量的NLOS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海 解云龙 +2 位作者 刘月圆 叶兴跃 韦子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5,共6页
多径干扰是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定位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超宽带信号的非视距传播会导致通信和定位精度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准确识别定位过程中的非视距(non line of sight,NLOS)传播信号是提高定位精度的重要措施。针对超宽带信... 多径干扰是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定位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超宽带信号的非视距传播会导致通信和定位精度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准确识别定位过程中的非视距(non line of sight,NLOS)传播信号是提高定位精度的重要措施。针对超宽带信号的非视距传播识别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道冲激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CIR)特征参量—上升时间与峰值时间和(sum of rise time and peak time,Sum_T)与未检测到峰值(undetected peak,UD-P)联合的NLOS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典型室内办公环境下NLOS信号的识别率可以达到95.75%,该方法在定位系统中的使用将有助于提升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定位 NLOS识别 信道冲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工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烨 焦忆楠 +8 位作者 郭军霞 刘欢 李睿 尚子璇 张士东 王永浩 耿海川 侯登录 赵晋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3-1330,I0011,共9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低能耗和低成本等优点,但PSCs界面缺陷引起的非辐射复合严重阻碍了其光电转换性能提升。本研究通过降低氧化镍空穴传输层的粒径尺寸,提高粒径均匀性,实现了光生空穴在电池界面...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低能耗和低成本等优点,但PSCs界面缺陷引起的非辐射复合严重阻碍了其光电转换性能提升。本研究通过降低氧化镍空穴传输层的粒径尺寸,提高粒径均匀性,实现了光生空穴在电池界面的高效传输;并通过优化钙钛矿薄膜的反溶剂作用时间提升结晶质量,降低界面非辐射复合,改善空穴传输层和钙钛矿的界面问题,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从10.11%提高到18.37%。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KPFM)研究表明,界面优化后的钙钛矿薄膜在亮态下的表面接触电位差相比于暗态下增加了120.39 mV。采用压电力原子力显微镜(PFM)分析钙钛矿薄膜明暗态铁电性能,发现界面优化后的钙钛矿铁电极化变化微弱,说明优化界面有效降低了电池界面缺陷和迟滞效应。该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氧化镍空穴传输层,提高钙钛矿薄膜质量,减少了界面缺陷,降低了非辐射复合和电池迟滞效应,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原子力显微镜 接触电位差 铁电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级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辰魁 屈宏强 +2 位作者 陈世砚 牛立娜 邢静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88,共9页
简要介绍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影响钟罩装置计量准确性因素进行分析、归类,旨在对高精度钟罩装置整体设计进行理论研究,试图提供系统、全面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从环境技术设计、机械结构设计和测... 简要介绍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影响钟罩装置计量准确性因素进行分析、归类,旨在对高精度钟罩装置整体设计进行理论研究,试图提供系统、全面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从环境技术设计、机械结构设计和测量控制设计3个方面着手,通过理论探索、受力分析、模型搭建、机械加工、软件优化、组装测试等环节的研究,旨在研制一套高精度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该钟罩装置有效容积达2 000 L,流量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Ur=0.08%,k=2。该装置的研制方案具有条理清晰、系统可靠、可复现性等特点,为高精度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建立提供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罩 气体流量 标准装置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加热热电偶检定炉的温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红彦 张帅星 +2 位作者 徐震震 张开兴 张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8-234,共7页
针对在热电偶检定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检定炉用均温块所导致的控温滞后、恒温时间长、漏电及炉管弯曲等问题,研制出不用均温块温场也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多区加热检定炉,以提高检测效率。根据JJF 1184-2007《热电偶检定炉温度场测试技术... 针对在热电偶检定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检定炉用均温块所导致的控温滞后、恒温时间长、漏电及炉管弯曲等问题,研制出不用均温块温场也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多区加热检定炉,以提高检测效率。根据JJF 1184-2007《热电偶检定炉温度场测试技术规范》对用均温块的传统单区加热检定炉与不用均温块的多区加热检定炉的温场分别进行测试;再用热电偶示值误差试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400~1000℃温度范围内的各个校准点,不用均温块的多区加热检定炉在轴向温度场、径向温度场、热电偶示值误差等各项测试中,指标均优于用均温块的传统单区加热检定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热电偶检定炉 均温块 多区加热 温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罩装置标准容积的数学模型研究与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辰魁 屈宏强 +3 位作者 陈世砚 邢静芳 牛立娜 回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4-877,共4页
在钟罩装置标准容积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描点图定性分析了钟罩罩体高度和半径的关系特性,提出采用傅里叶级数建立数学模型,借助Matlab获得理想的函数方程,并分析了其拟合标准差。实际应用中采用光栅尺测量钟罩下降的高度,运用定积分... 在钟罩装置标准容积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描点图定性分析了钟罩罩体高度和半径的关系特性,提出采用傅里叶级数建立数学模型,借助Matlab获得理想的函数方程,并分析了其拟合标准差。实际应用中采用光栅尺测量钟罩下降的高度,运用定积分原理对函数进行积分获得钟罩下降任意高度时排出的气体容积值,在瞬时流量下限标准容积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达到4×10-4(k=2),相对以半径平均值为估计值的方法,降低了66. 7%,同时可实现钟罩在检测过程中任意点的启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容积测量 钟罩装置 不确定度 傅里叶级数 定积分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罩标准容积测量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刘辰魁 屈宏强 +2 位作者 陈世砚 牛立娜 邢静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9-465,共7页
为精确测量大容积、高准确度钟罩装置罩体标准容积,在参考检定规程和国内外新型钟罩标准容积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选定尺寸测量法和工业数字摄影测量法为研究手段.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收集试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证明工业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为精确测量大容积、高准确度钟罩装置罩体标准容积,在参考检定规程和国内外新型钟罩标准容积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选定尺寸测量法和工业数字摄影测量法为研究手段.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收集试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证明工业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满足溯源要求,并且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细分能力强、测量准确度高,能够有效还原罩体内腔几何形状,为后续钟罩装置任意点启停计量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罩装置 标准容积 尺寸测量法 工业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检定校准及质量要素控制的思考与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昕 王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2-275,共4页
文章以燃气表为典型,介绍远程智慧实验室的建设思路和具体技术路线,通过数字化手段探索计量器具远程检定校准的方法,特别是对检定校准过程中如何实现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探索和研究。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建立的燃气表远程智慧实验室... 文章以燃气表为典型,介绍远程智慧实验室的建设思路和具体技术路线,通过数字化手段探索计量器具远程检定校准的方法,特别是对检定校准过程中如何实现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探索和研究。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建立的燃气表远程智慧实验室利用自行设计研发的流水线及缓冲区、身份自动识别及扫码记录系统、合格标签即打即贴系统、远程控制平台等,实现燃气表自动传输、质量要素和检定校准的远程控制。对标《2021-2035计量发展规划》中“推进信息工业化、网络中国、数字中国、健康中国”、“建立科学、高效、开放的国家现代化先进测量体系”的研究方向,对探索计量数字化和溯源方式数字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表 远程 智慧 检定 质量要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拟合法的三角形薄壁堰明渠流量测量不确定度优化
9
作者 高明 郭辉 贾志卓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8-1352,共5页
针对三角形薄壁堰明渠流量计非定点使用时测量准确度水平较低的问题,基于不确定度预评估结果,提出了以曲线拟合替代线性插值计算流量系数,采用了数字输出磁致伸缩水位传感器测量水头,显著降低了原方法中贡献较大的不确定度分项。基于弗... 针对三角形薄壁堰明渠流量计非定点使用时测量准确度水平较低的问题,基于不确定度预评估结果,提出了以曲线拟合替代线性插值计算流量系数,采用了数字输出磁致伸缩水位传感器测量水头,显著降低了原方法中贡献较大的不确定度分项。基于弗劳德相似准则改进了频率采样方法,提升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水平。测量方法改进后不确定度由1.6%提高到0.56%。通过标准表法明渠流量流速标准装置对三角形薄壁堰明渠流量计进行了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方法改进后标定误差(偏差)由2%降低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量 三角形薄壁堰 明渠流量计 拟合算法 采样频率 不确定度 磁致伸缩水位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上升气液环状流液膜参数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宁 张琳 +2 位作者 牛立娜 刘雨航 赵治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79-586,共8页
气液两相环状流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流型之一,广泛存在于工业应用领域,特别是在石油化工、空气调节冷却系统、核反应堆冷却等领域.利用近红外光吸收衰减技术对气液两相垂直上升环状流的重要流动参数———液膜厚度进行了测量,将与液膜厚... 气液两相环状流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流型之一,广泛存在于工业应用领域,特别是在石油化工、空气调节冷却系统、核反应堆冷却等领域.利用近红外光吸收衰减技术对气液两相垂直上升环状流的重要流动参数———液膜厚度进行了测量,将与液膜厚度直接相关的光强时序信号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获得其重构系数和功率谱;通过对采集到的时序信号的确定性和平均对角线长度2个递归参量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液膜表面扰动波的变化和入口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认识液膜波动、演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波 液膜 小波分析 多尺度 递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铁代谢紊乱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永 张雅婷 +4 位作者 李洁 洪钏 张欣韦 高国粉 常彦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8-868,共11页
脑铁稳态对于维持脑的正常发育和控制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已显示,脑铁稳态的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但其机理尚需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总结了脑铁代谢失衡... 脑铁稳态对于维持脑的正常发育和控制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已显示,脑铁稳态的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存在密切关系,但其机理尚需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总结了脑铁代谢失衡参与AD病变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脑铁增高与AD症状及细胞损伤的关系,及负责铁摄入、储存、释放和调控的几种铁代谢关键分子在AD中的表达变化,并展望了改善脑铁水平、调节铁代谢相关分子平衡、降低氧化应激等方法作为AD治疗策略的前景.本文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脑铁代谢及相关分子在AD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开发预防和治疗AD新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脑铁代谢 Β-淀粉样蛋白 铁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法测定天然气水露点的技术关键 被引量:6
12
作者 穆承广 索镛桢 +6 位作者 赵一桦 谭为群 李东阳 王华青 郁卫平 王海峰 何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66-170,共5页
电容法是天然气水露点测定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响应速度较快、仪器结构简单、不依赖人工观察、设备造价低等优点,已在便携及在线水露点测定仪器中得以广泛应用。在我国现行的露点校准条件下,电容法对高压天然气水露点的测试结果与真实... 电容法是天然气水露点测定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响应速度较快、仪器结构简单、不依赖人工观察、设备造价低等优点,已在便携及在线水露点测定仪器中得以广泛应用。在我国现行的露点校准条件下,电容法对高压天然气水露点的测试结果与真实值之间有可能存在着偏差,为此开展了相关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电容法测量的长期稳定性较差,建议评估稳定性后制定合适的校准周期;②电容法在原理上是电容值与露点值的一一对应,不涉及水含量测定,更不涉及水含量换算成水露点;③在我国现行露点校准条件下,电容法对高压天然气水露点的测试结果可能与真值存在偏差,但尚需实验证实,如果能够直接校准温度测量和结露识别系统,则校准后的冷镜露点仪可用于不同压力下露点偏差的查找;④当样气湿度高于传感器湿度,则响应时间较短,反之则较长,对于在线式电容法仪器,在传感器完成响应之后,只要样品水含量或压力在短时间内不发生大幅度变化,即可认为仪器示值为实时测量结果;⑤只有样品气的湿度波动很小时,通过重复测量检查测试结果的可接收性才具有意义;⑥电容法的重复性随样气湿度的增大而向好,但由于实验室间测试结果差异较大,再现性与样气湿度无关联。结论认为,对于常压下抽样检测天然气水露点,电容法在准确度、检测速度、检测成本等方面仍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法 天然气水露点 测定 水含量 压力 湿度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燃烧法的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屈宏强 邢静芳 +1 位作者 郑雪晶 胡方舒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目的准确测量天然气发热量,实现天然气贸易交接公平准确。方法以定质量式开放火焰燃烧法为原理设计了一种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3%(k=2)的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量实验台;在发热量理论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发热量测量数学模型,综合考虑... 目的准确测量天然气发热量,实现天然气贸易交接公平准确。方法以定质量式开放火焰燃烧法为原理设计了一种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3%(k=2)的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量实验台;在发热量理论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发热量测量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经济成本,选定了具有适当技术指标的测量设备,以甲烷为气体样品,对天然气发热量直接测量实验台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确定了该实验台研制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各不确定度分量的贡献率。结果该实验台测量甲烷发热量的不确定度为0.27%(k=2)。结论满足常用的1.0级及其以下的热值仪的发热量的量值溯源,为实验台搭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发热量 甲烷 燃烧法 直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