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棉耦合耐盐植物提升人工湿地处理含盐废水的效果及机理
1
作者 刘雁秋 赵志淼 +1 位作者 高雪晴 王宇凡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91,共12页
为提升滨海湿地的生境修复能力,有效解决含盐水污染问题,为人工湿地生态化过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选取滨海耐盐型湿地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构建岩棉耦合耐盐湿地植物强化型... 为提升滨海湿地的生境修复能力,有效解决含盐水污染问题,为人工湿地生态化过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选取滨海耐盐型湿地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构建岩棉耦合耐盐湿地植物强化型人工湿地装置。通过设计不同的系统运行条件和进水负荷,开展复合型人工湿地净化效果验证的微宇宙试验,明确最适宜的岩棉耦合耐盐植物的复合型人工湿地类型和最佳运行条件。结果表明,盐度为1‰,碳氮比(C/N)为4:1时,种植互花米草且岩棉放置位置为上中层的装置对总氮(TN)、总磷(TP)处理效果最佳,分别为85.48%、91.30%;盐度为15‰,C/N=5:1时,种植互花米草且岩棉放置位置为上中层的装置对TN、TP、化学需氧量(CODMn)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69.50%、70.73%、68.50%。电镜图显示岩棉表面可附着水体中的盐粒子,提升装置抵御盐胁迫能力,岩棉和石英砂的不同组合对功能微生物的富集存在明显影响。岩棉的加入有助于植物体内功能性酶的产生,提升了功能性菌种的丰度,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发现复合装置内微生物的群落分布得到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岩棉 生物调节 盐胁迫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保护区鸟类新记录属种——石鸡属石鸡
2
作者 李峰 彭猛威 +1 位作者 蒋亚辉 武大勇 《甘肃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20-21,共2页
2019年3月15日,在河北省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湖堤观测和拍摄到1种鸡形目鸟类。经查文献,并与所观测记录到鸟的外观和行为特征进行对比,鉴定为石鸡属石鸡,并对比历史资料确定了该物种为衡水湖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属种。
关键词 石鸡属 石鸡 新纪录 衡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保护区鸟类新记录——毛腿沙鸡
3
作者 蒋亚辉 李峰 +1 位作者 彭猛威 武大勇 《甘肃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33-34,共2页
2019年11月,在河北省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到毛腿沙鸡。查阅文献和走访证实毛腿沙鸡在冀东南地区确实存在,常常集群飞翔,主要栖息在丰富盐生、沙生、旱生植物的区域。比较保护区鸟类记录,毛腿沙鸡及其所属目科属均是保护区新纪录。
关键词 毛腿沙鸡 衡水湖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期间环境监测实验课程多平台混合式线上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宗琳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11期83-84,共2页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无法开展,为保障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我校环境监测教学团队借助超星网络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钉钉直播平台构建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多平台混合式线上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发布学习任务...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无法开展,为保障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我校环境监测教学团队借助超星网络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钉钉直播平台构建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多平台混合式线上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发布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中教师讲解实验关键环节和实验原理,并指导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学习和操作;课后进行线上讨论,加深学生对实验环节和原理的理解,并采用线上学习评价与测试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环境监测实验课的多平台线上教学实现了实验教学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实验学习的效果,同时也推动了对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实验教学的应用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在线教学 环境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保护区鹰科新记录——黑翅鸢、白尾海雕
5
作者 张欣 张宇彤 +2 位作者 孙新玲 李峰 费春翔 《甘肃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1-73,F0003,共4页
报道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种鹰形目鹰科鸟类新记录,2018年1月在两河恢复区五开河村北首次记录到黑翅鸢、2017年12月于小湖堤首次记录到白尾海雕。这些新记录进一步丰富了衡水湖保护区鸟类区系资料。
关键词 黑翅鸢 白尾海雕 新记录 衡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格局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衡水学院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宗琳 牛玉璐 +4 位作者 林红军 李思思 刘莎 周红菊 武大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课程思政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方面。《环境化学》是衡水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从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深入挖掘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重视教师队伍建... 课程思政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方面。《环境化学》是衡水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从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深入挖掘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环境化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初步改革探索,力争实现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环境化学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脱石结构Fe(Ⅲ)还原程度对氧化过程·OH形成及有机质矿化的影响
7
作者 肖艳琦 符俊宏 +3 位作者 刘细祥 廖文娟 张娜 崔浩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6-1066,共11页
土壤和沉积物有氧-无氧界面黏土矿物结构Fe(Ⅱ)氧化产生的羟自由基(·OH)在有机物质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和沉积物黏土矿物结构Fe(Ⅲ)的还原程度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不同,然而,关于含铁黏土矿物还原程度[Fe(Ⅱ)/Fe总]对氧化... 土壤和沉积物有氧-无氧界面黏土矿物结构Fe(Ⅱ)氧化产生的羟自由基(·OH)在有机物质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和沉积物黏土矿物结构Fe(Ⅲ)的还原程度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不同,然而,关于含铁黏土矿物还原程度[Fe(Ⅱ)/Fe总]对氧化过程中·OH的形成及有机质矿化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富铁绿脱石为黏土矿代表,研究了不同还原程度绿脱石[Fe(Ⅱ)/Fe总:15%、22%、39%和56%]有氧氧化产生·OH的机制及该过程对溶解性有机质(DOM)转化的差异。结果表明,当不同还原程度绿脱石的悬浊液体系中结构Fe(Ⅱ)浓度为2.2 mmol·L^(-1)时,随着还原程度从15%增加到56%,其氧化120 min后·OH的累积浓度从13.6μmol·L^(-1)增加到27.1μmol·L^(-1),单位O_(2)转化为·OH的效率从3.3%提高到5.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氮蓝四唑(NBT)猝灭实验和2,2′-联吡啶(BPY)钝化边缘反应位点的结果证明了还原程度为15%的绿脱石主要存在二八面体Fe(Ⅱ)[Al-Fe(Ⅱ)],并在边缘位点活化O2产生·OH;而还原程度为56%的绿脱石除二八面体Fe(Ⅱ)外,还存在高活性三八面体[Fe(Ⅱ)-Fe(Ⅱ)-Fe(Ⅱ)],底面位点和边缘位点均可活化O_(2)产生·OH,并且O2在底面位点还原形成·OH效率更高。氧化过程中·OH矿化溶解性有机质(DOM)形成CO_(2)的含量随绿脱石的还原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与低还原程度绿脱石(15%)相比,高还原程度的绿脱石(56%)存在高活性三八面体并能从底面位点形成·OH从而提高了·OH生成的效率并进一步促进了DOM的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脱石 结构二价铁 还原程度 羟自由基(·OH) 天然DOM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展青霉素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健康 吴曈 +4 位作者 扈婧 王青华 张迪 赵娟娟 吴荣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84-191,共8页
展青霉素是由多种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先进前处理技术和基于纳米材料的检测方法是近年来展青霉素检测领域的热点和趋势。该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分子印迹技术和适配体传感器在展青霉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总结,... 展青霉素是由多种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先进前处理技术和基于纳米材料的检测方法是近年来展青霉素检测领域的热点和趋势。该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分子印迹技术和适配体传感器在展青霉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食品安全分析中展青霉素检测和质量控制提供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青霉素 前处理 分子印迹 适配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栖动物功能多样性度量的功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杨 杨顺益 +4 位作者 罗宏伟 陈静 潘文杰 潘保柱 蒋万祥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5,共7页
基于性状度量群落功能多样性需要构建多维空间,品质差的功能空间可能导致其多样性计算偏差。为分析功能空间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度量的准确性,研究物种数对功能空间品质的影响,以山东省新薛河为例,使用均方差评估了各维度功能空间品质,利... 基于性状度量群落功能多样性需要构建多维空间,品质差的功能空间可能导致其多样性计算偏差。为分析功能空间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度量的准确性,研究物种数对功能空间品质的影响,以山东省新薛河为例,使用均方差评估了各维度功能空间品质,利用河段和河流尺度物种差异以及模拟不同大小物种库的方式,分析了物种数对多维功能空间的影响。结果显示:(1)新薛河底栖动物性状构建了14个维度(D)的功能空间,其中5D和6D的功能空间均方差最低(均为0.18%)、品质最优;高于6D的功能空间,物种间的差异多被高估;低于5D的功能空间,物种间的差异多被低估;(2)在河流和河段尺度上,5D功能空间的均方差最低、品质最优;(3)物种库的物种数在20~40种时,4D功能空间均方差值最低的频数最多;物种数在50~90种时,5D功能空间均方差值最低的频数最多;4D~6D功能空间均方差最低的频数最高,占比70%以上。研究表明,新薛河底栖动物性状的5D和6D功能空间品质最优,河段和河流尺度物种差异以及物种库大小对多维功能空间特征和品质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功能多样性 多维功能空间 新薛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健康 赵慧博 +5 位作者 耿明雪 齐兵 宋智勇 王笛 王雅宁 夏君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49-155,共7页
核桃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脂肪伴随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由于核桃油的营养价值高,如何实现核桃油的高效提取和适度加工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传统提取核桃油的方法存在蛋白质大量浪费、出油率不高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不充分等问... 核桃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脂肪伴随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由于核桃油的营养价值高,如何实现核桃油的高效提取和适度加工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传统提取核桃油的方法存在蛋白质大量浪费、出油率不高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推进新型绿色的核桃油提取方法显得极为重要。水酶法(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AEE)是一种新兴的植物油提取技术,通过充分破碎油料,在生物酶的辅助作用下破乳,实现植物油分离,具有出油率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本文综述了核桃油主要营养成分与脂肪伴随物、核桃油的水酶法提取的关键工艺(预处理方法、酶解过程和破乳等)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提出了如何实现核桃油水酶法出油率的提高、核桃油品质提高和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建议,为水酶法提取核桃油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营养 脂肪伴随物 水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周边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组成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宗琳 王晓超 +3 位作者 郭一丁 虞竹韵 李峰 董宇虹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11期66-68,共3页
本研究以衡水湖周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表明:0~40 cm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最高的是毛桃地,最低的是... 本研究以衡水湖周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表明:0~40 cm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最高的是毛桃地,最低的是裸露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总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可溶性有机碳在玉米地和裸露地上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苹果地、毛桃地和枫树地上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衡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市周边桃园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12
作者 石宗琳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2期67-68,共2页
为了探明衡水市周边桃园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以衡水周边桃园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 m深度桃园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桃园土壤水分含量大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桃园耗水主要... 为了探明衡水市周边桃园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以衡水周边桃园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 m深度桃园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桃园土壤水分含量大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桃园耗水主要在浅层(0~40 cm),2018年7月各桃园土壤墒情较差,次年4月,由于桃树对水分的需求增加,各果园土壤储水量均有明显降低,因此,4月是桃园水分管理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土壤 含水量 容重 水分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常投射现象的太赫兹光电导天线的研究
13
作者 刘啸岚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14期235-236,239,共3页
太赫兹波具有穿透性强、安全性高、定向性好以及带宽高等特性,是目前国内外的重点研究领域,被誉为“改变未来十大技术”之一。太赫兹源是太赫兹科学技术中的关键一环,其中光电导天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赫兹源之一。但是,目前太赫兹的... 太赫兹波具有穿透性强、安全性高、定向性好以及带宽高等特性,是目前国内外的重点研究领域,被誉为“改变未来十大技术”之一。太赫兹源是太赫兹科学技术中的关键一环,其中光电导天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赫兹源之一。但是,目前太赫兹的辐射效率和辐射功率较低,限制了太赫兹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因此,分析异常透射内部蕴含的机理,研究如何提高光导天线的辐射特性,并讨论增强光导电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透射 太赫兹 表面等离子激元 光电导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电磁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
14
作者 刘啸岚 罗旭东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6期243-244,共2页
近年来,纺织材料工艺发展迅速,纤细柔软且不易折断的金属纤维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它与其他织物材料织造成的导电布料更是为织物电磁特性、可穿戴织物天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利用织物来实现人体无线通信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对于可穿戴... 近年来,纺织材料工艺发展迅速,纤细柔软且不易折断的金属纤维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它与其他织物材料织造成的导电布料更是为织物电磁特性、可穿戴织物天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利用织物来实现人体无线通信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对于可穿戴天线而言,除天线几何形状对其性能有影响以外,介质板的厚度、介电常数、介质损耗正切等也会对天线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择牛仔布料和羊毛毡作为试验介质,由于所使用布料的电磁参数会对天线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材料 介电常数 电磁参数 可穿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