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预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玉良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247-249,共3页
作为水资源的核心组成之一,地下水在保证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保持生态环境的健康循环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及预警方法,旨在为河北省的地下水资源... 作为水资源的核心组成之一,地下水在保证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保持生态环境的健康循环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及预警方法,旨在为河北省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地下水资源 承载能力 预警方法 可持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多情景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世奥 秦文静 +4 位作者 石文豪 陈文娟 李媛媛 李新旺 张永根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0,共8页
为研究天津市水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将天津市水资源供需系统划分为人口、经济、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并根据变量间因果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别使用2012-2019年、2020-2023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调优... 为研究天津市水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将天津市水资源供需系统划分为人口、经济、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并根据变量间因果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别使用2012-2019年、2020-2023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调优与模型对比验证,验证期内各检验变量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10%,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准确模拟天津市水资源供需关系。在此基础上设置现状延续情景(S_(1))、经济优先情景(S_(2))、环境优先情景(S_(3))、开源节流情景(S_(4))和综合发展情景(S_(5))5种发展情景对未来天津市水资源状况进行预测。使用生态足迹法从水资源压力、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协调性等角度对天津市水资源现状(2010-2023年)与不同情景下的未来状况(2024-2035年)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10-2023年天津市水资源状况长期处于危险状态,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常年处在赤字状态(多年均值为-0.199 hm^(2)),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值为3.37;未来发展中,不同情景下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有所下降,进一步提高外调水量对缓解天津市水资源困境具有显著作用,但不合理的规划方案(如仅注重经济或盲目提高生态用水量)会导致水资源配置的失衡进而导致水资源安全程度降低;到2035年,现状趋势情景S1和综合发展情景S_(5)的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分别为2.84和2.77,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分别247.8和239.3 hm^(2)/亿元,表明综合发展情景S_(5)兼顾水资源安全与经济发展,保障了天津市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系统动力学 生态足迹法 水资源现状分析 未来多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情景下LSTM及其变体模型的洪水模拟研究
3
作者 孟涵 姚成 +4 位作者 郑爱民 杨丰源 李京兵 石卓 张锦堂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0,128,共8页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降雨-径流间的非线性响应,在洪水模拟及预报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为了提高模型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和模拟精度,基于LSTM模型及其5个变体模型,以皖南山区舒家流域1986-2000年30场洪水的降雨径...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降雨-径流间的非线性响应,在洪水模拟及预报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为了提高模型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和模拟精度,基于LSTM模型及其5个变体模型,以皖南山区舒家流域1986-2000年30场洪水的降雨径流时间序列开展实例研究,探讨了包括不同损失函数、不同预见期以及不同训练规模等多种情景下,LSTM及其变体模型的洪水模拟效果;并开展了LSTM模型及其变体模型与极端梯度上升(XGBoost)模型的集合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4种损失函数都能较好地实现舒家流域出口断面的洪水过程模拟,模拟精度:相对均方根误差(RSR)>纳什效率系数(NSE)>均方误差(MSE)>克林-古普塔效率系数(KGE),其中RSR在LSTM及其变体模型下测试集各场次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均能达到0.7以上。(2)随着预见期的延长,模型在处理长时间序列时面临信息遗忘或误差累积等问题,采用LSTM及其变体模型进行洪水模拟的精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同的预见期情景下,随着训练规模的增加,模型模拟精度先上升达到最佳后趋于稳定。(3)LSTM模型及其变体模型与XGBoost模型进行模型集合,降低了单一模型的模拟偏差,使得整体预测更具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通过引入残差模拟,弥补了单一模型未能捕捉到的复式洪水的特征,进一步提高了复式洪水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模型 XGBoost 模型集合 洪水模拟 舒家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廊坊市南部地区降水入渗滞时计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都书航 孙旭 +1 位作者 束龙仓 周欣凝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浅层地下水的降水入渗补给过程受包气带特性、气象因素及其他因素影响,浅层地下水水位的响应会存在时间上的滞后现象。为研究降水入渗滞时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以廊坊市南部各县(市、区)为研究区,运用小波相干分析方法计算降水入渗滞... 浅层地下水的降水入渗补给过程受包气带特性、气象因素及其他因素影响,浅层地下水水位的响应会存在时间上的滞后现象。为研究降水入渗滞时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以廊坊市南部各县(市、区)为研究区,运用小波相干分析方法计算降水入渗滞时,使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方法计算比较降水入渗滞时对地下水水位与降水的相关性影响,并结合斯皮尔曼与偏相关分析方法对降水入渗滞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滞后现象明显,平均降水入渗滞时为91.5 d;考虑滞时影响后,地下水水位与降水相关性系数由0.262明显增加至0.379,且由负相关变为正相关。在排除混杂变量影响后,三类因素中与滞时相关性最高的是包气带特性,对滞时影响最为显著的单一因素为包气带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相干分析 斯皮尔曼相关分析 偏相关分析 降水入渗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的策略
5
作者 韩彦霞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248-250,共3页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加强水文水资源的勘测工作对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阐述了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的意义,介绍了水文水资源勘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水文水...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加强水文水资源的勘测工作对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阐述了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的意义,介绍了水文水资源勘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的策略,旨在提高水文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勘测 开发利用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果分析的金沙江流域气象-水文干旱传播特征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6
作者 张丹 要威 +2 位作者 肖华 苑如玮 梁瀚续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4,共7页
为探究干旱发生发展机理,减轻旱灾损失,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径流指数,采用收敛交叉映射算法,从因果性的视角分析了金沙江流域气象-水文干旱的传播特征,并利用CMIP6气候模式预估了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干旱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历史时期(1985... 为探究干旱发生发展机理,减轻旱灾损失,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径流指数,采用收敛交叉映射算法,从因果性的视角分析了金沙江流域气象-水文干旱的传播特征,并利用CMIP6气候模式预估了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干旱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历史时期(1985—2014年)金沙江流域汛期、枯水期干旱传播时间分别为1月和6~8月,汛期干旱传播率(0.90~0.97)大于枯水期(0.89~0.93),空间上屏山站干旱传播率最大,石鼓站次之,小得石站最小;相较于历史时期,流域未来(2030—2089年)汛期干旱传播时间几乎不变,枯水期变幅较大,空间上干流石鼓站和屏山站枯水期缩短1月,支流小得石站枯水期延长1~2月;与历史时期相比,流域未来干旱传播率增大,其中汛期干旱传播率增幅较小(2.50%~9.83%),枯水期增幅较大(5.82%~11.72%),空间上小得石站增幅最大,石鼓站次之,屏山站最小,且不同气候情景间干旱传播率增幅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传播 气候变化 收敛交叉映射 因果分析 金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勘测技术在水污染环境地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彦霞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1期131-132,共2页
虽然在近些年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下,我国农村产业、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这背后很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其中就包含了水环境地质。根据现有文献,分析我国当前水环境地质情况,能够得知农村水环境地质的污染因素较多,时常会出现水... 虽然在近些年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下,我国农村产业、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这背后很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其中就包含了水环境地质。根据现有文献,分析我国当前水环境地质情况,能够得知农村水环境地质的污染因素较多,时常会出现水环境地质污染问题,既给经济带来较大损失,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为了尽可能减少水污染环境地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应注重将水文勘察技术合理应用于地质工程,进而把污染场地转为拥有商业价值、居住价值的良性土地。故此,文章立足笔者工作实践,具体论述了水文勘测技术在水污染环境地质中的相关应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勘测 水污染环境地质 污染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地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8
作者 杨玉良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271-273,共3页
通过对近年沧州地区地下水水位、取水量和水质的系统分析,发现该地区地下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如水位下降和污染加剧。研究表明,地下水动态变化受降水、开采强度和地表水补给等多重因素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分析了沧州地区地下水动态变... 通过对近年沧州地区地下水水位、取水量和水质的系统分析,发现该地区地下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如水位下降和污染加剧。研究表明,地下水动态变化受降水、开采强度和地表水补给等多重因素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分析了沧州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建议,包括加强水资源监测、实施合理的取水政策以及推动农业灌溉技术的优化。此外,需要构建综合水资源管理体系,以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为沧州地区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态变化 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 水污染 沧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预”建设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9
作者 陈浩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256-258,共3页
建立“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是提高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和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此,阐明了“四预”建设的内涵与功能,分析了“四预”建设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信息共享机制、技术融合机制和业务联动机制三个方面,对... 建立“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是提高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和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此,阐明了“四预”建设的内涵与功能,分析了“四预”建设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从信息共享机制、技术融合机制和业务联动机制三个方面,对“四预”建设的协同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只有建立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四预”工作的总体作用,为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预”建设 技术融合 协同发展 水资源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农业水文学中的节水灌溉方法思考
10
作者 张焱扉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其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农业水文学作为研究农业系统中水循环、水量平衡及其与作物生长关系的学科,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分... 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其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农业水文学作为研究农业系统中水循环、水量平衡及其与作物生长关系的学科,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分析了农业水文学中的节水灌溉方法。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文学 节水灌溉方法 重要性 有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循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
11
作者 柳金杰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3期81-82,共2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文循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涝、干旱等频发,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变化不仅导致农业生产环境的不稳定,还增加了农作物受灾的风险,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深...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文循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涝、干旱等频发,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变化不仅导致农业生产环境的不稳定,还增加了农作物受灾的风险,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深入研究水文循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循环 农业生产 影响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与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策略
12
作者 张作栋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253-255,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水资源供需问题越来越严峻。水利工程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热点话题。基于此,列举了水利工程中水文资源管理的具...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水资源供需问题越来越严峻。水利工程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热点话题。基于此,列举了水利工程中水文资源管理的具体应用,阐明了水利工程设计原则,分析了水文水资源应用管理的困境,提出了水文与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水资源管理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陵水文站闸孔出流流量推算可行性分析
13
作者 王瑞星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4期108-110,共3页
本文运用安陵水文站闸上、闸下水位,实测流量和闸门开度等数据,分析利用水工建筑物法的闸孔自由出流推算安陵水文站流量的可行性,选取不同的流量系数经验公式,通过分析2021年水文资料,确定适合安陵水文站的流量系数公式,与实测流量对比... 本文运用安陵水文站闸上、闸下水位,实测流量和闸门开度等数据,分析利用水工建筑物法的闸孔自由出流推算安陵水文站流量的可行性,选取不同的流量系数经验公式,通过分析2021年水文资料,确定适合安陵水文站的流量系数公式,与实测流量对比,误差值较小。证明安陵站可以运用水工建筑物法闸孔自由出流进行推算流量,可减轻水文站职工的工作强度,为探索水文测验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建筑物推流 闸孔出流 自由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典型小流域降雨入渗补给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俊芝 张子元 王庆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6,共10页
准确计算降雨入渗补给量是评价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基础,传统的年补给系数法未考虑降雨特征、土壤墒情等因素影响,导致评价结果精度不高。本研究以河北平原下博和沧县运西两个典型小流域为例,采用动态分析法研究次降雨的入渗补给过程... 准确计算降雨入渗补给量是评价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基础,传统的年补给系数法未考虑降雨特征、土壤墒情等因素影响,导致评价结果精度不高。本研究以河北平原下博和沧县运西两个典型小流域为例,采用动态分析法研究次降雨的入渗补给过程。结果显示以7 d为时间间隔适合作为划分次降雨的标准,次降雨量加土壤含水量(P+SW)与降雨入渗补给量(Pr)相关性最好,优于次降雨量(P)和次降雨量加前期雨量(P+Pa);动态分析法计算的降雨入渗补给量较传统降雨入渗系数法,精度提高22%~40%,且年补给系数法高估了河北平原区的年地下水补给量。本研究为河北中东部平原准确评价降雨入渗补给量提供了技术参考,对支撑区域的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及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具有较强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补给 动态分析法 次降雨 土壤含水量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顶托影响下干支流洪水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艺佳 吴剑 +2 位作者 彭勇 丁勇 郭家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8,共5页
干支流交汇河段易发生洪水相互顶托现象,造成河段持续处于高水位,极大地增加了洪水模拟的难度。以三岔河口上游受顶托影响显著的嫩江大赉站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识别大赉站历史洪水的顶托关系,并根据洪水顶托关系划分洪水类型;在此基础... 干支流交汇河段易发生洪水相互顶托现象,造成河段持续处于高水位,极大地增加了洪水模拟的难度。以三岔河口上游受顶托影响显著的嫩江大赉站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识别大赉站历史洪水的顶托关系,并根据洪水顶托关系划分洪水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建立洪水模拟模型,评估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流量、水位变化率可以较为有效地识别洪水顶托关系,历史上嫩江受到洪水顶托影响的年份较多;LSTM模型输入中仅考虑上游来水对大赉站流量模拟精度影响相对较小,而对水位模拟精度影响显著;考虑顶托影响的LSTM模型对大赉站的流量、水位模拟精度均较高。可见,所构建的LSTM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出顶托影响下的大赉站洪水过程,为类似流域或站点的洪水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长短时记忆网络 洪水顶托 洪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氮素损失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为了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量,未来一段时间内稻田氮肥消耗量仍会持续增加,但现阶段我国氮肥回收利用率仅为30%左右,针对我国稻田氮素损失量大的现状,概述了稻田氮素三大损失途径,即氨挥发损失、硝化反硝化损失和氮素淋溶、径流损... 为了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量,未来一段时间内稻田氮肥消耗量仍会持续增加,但现阶段我国氮肥回收利用率仅为30%左右,针对我国稻田氮素损失量大的现状,概述了稻田氮素三大损失途径,即氨挥发损失、硝化反硝化损失和氮素淋溶、径流损失的现状及其环境效应,分析了农作措施、降雨、土壤类型及水稻基因型对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当前减少稻田氮素损失的对策,并对今后减少稻田氮素损失措施的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氮素损失 环境效益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格网大小对小流域洪水模拟影响研究
17
作者 段现辉 李磊菁 李建柱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6,49,共5页
以河北省邢台市柳林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HEC-GeoHMS模块处理30 m、90 m、1 km格网DEM数据,构建相应的HEC-HMS模型,对柳林流域选取的19场洪水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地形格网大小对洪水模拟的影响,以探索基于不同格网大小地形构建的水文... 以河北省邢台市柳林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HEC-GeoHMS模块处理30 m、90 m、1 km格网DEM数据,构建相应的HEC-HMS模型,对柳林流域选取的19场洪水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地形格网大小对洪水模拟的影响,以探索基于不同格网大小地形构建的水文模型在柳林流域洪水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0 m、90 m、1 km格网模型洪峰流量合格率分别为68.4%、42.1%、26.3%;径流量合格率分别为78.9%、68.4%、68.4%;率定期和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均值为0.59、0.57、0.46。因此,30m格网模型更适合用来进行柳林流域洪水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 洪水模拟 DEM格网尺寸 柳林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与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海涛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3期98-101,共4页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而我国水资源短缺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我国水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类型和方法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动力学方法、多目标规划与...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而我国水资源短缺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我国水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类型和方法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动力学方法、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技术、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等,类型分为灌区、区域、流域、跨流域和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对经济的开发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变革,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将会呈现出更加广泛、深刻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配置 类型 大系统分解协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志新 《农家科技》 2024年第6期160-162,共3页
实施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方案,是国家推行绿色环保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基于现阶段仍然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不达标、水污染问题严峻、供需关系不平衡、资源利用不科学等问题,要实... 实施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方案,是国家推行绿色环保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基于现阶段仍然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不达标、水污染问题严峻、供需关系不平衡、资源利用不科学等问题,要实现协同发展目标,必须深入分析引发问题的原因,给出新的发展计划。本文对有效促进农业建设和生态建设共同发展进步的方案展开介绍,并简要阐述了实际开展工作时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各地农业产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生态建设 环保理念 协同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环境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及意义探讨
20
作者 张倩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10期37-40,共4页
通过对河北省水质现状的分析,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水质监测的现状,为加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控制污染源,科学规划环境,有效控制水污染,保护整个水环境。本文从环境水质监测的概况入手,分析了环境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论述了环境... 通过对河北省水质现状的分析,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水质监测的现状,为加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控制污染源,科学规划环境,有效控制水污染,保护整个水环境。本文从环境水质监测的概况入手,分析了环境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论述了环境水质监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质监测 河北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