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棉花连阴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的研究
1
作者 王猛 代立芹 +2 位作者 张欣 张绍龙 王爱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74-79,99,共7页
利用1971-2020年河北省棉花种植区气象资料和棉花生长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分析、Mann-Kendall分析、重标极差分析(R/S)、非周期循环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棉花连阴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连阴雨危害河北省棉花生长... 利用1971-2020年河北省棉花种植区气象资料和棉花生长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分析、Mann-Kendall分析、重标极差分析(R/S)、非周期循环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棉花连阴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连阴雨危害河北省棉花生长的主要时段为6月下旬-9月上旬,其中,以7月上旬-8月中旬的危害最突出;棉区以花铃期连阴雨的站次和强度最大,现蕾期和吐絮期次之,播种期最小,其中,保定南部、衡水西部、石家庄、邢台、邯郸棉区以花铃期和吐絮期的连阴雨为主,其他棉区以花铃期和现蕾期的连阴雨为主;以邯郸、邢台、衡水南部、石家庄西部、保定中西部、唐山和秦皇岛两市北部棉区连阴雨的站次较多,其他棉区连阴雨的站次相对较少;连阴雨日数和阴雨日的日照时数在1989年出现明显的突变,之后,阴雨日数进入高值期、阴雨日的日照时数进入低值期,这导致了连阴雨的站次在1990年之后明显增多;近50年来的阴雨日数显著上升、阴雨日的日照时数显著下降,未来10年的变化趋势与过去50年的基本一致,并存在一个9~11 a的循环周期,这导致了棉花连阴雨的站次在近50年来显著上升和未来10年左右仍呈上升趋势。因此,随着未来连阴雨灾害风险的增加,应加强防御措施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连阴雨灾害 演变特征 变化趋势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玉米生长季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代立芹 李春强 +1 位作者 康西言 王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3-770,共8页
干旱是影响河北省玉米生长的重要农业气象灾害。利用玉米种植区1971-2018年气象资料和1981-2018年玉米(Zea mays)生长观测资料,以有效降水量代替实际降水量计算水分亏缺指数,对河北省玉米生长季干旱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变化成因进行了... 干旱是影响河北省玉米生长的重要农业气象灾害。利用玉米种植区1971-2018年气象资料和1981-2018年玉米(Zea mays)生长观测资料,以有效降水量代替实际降水量计算水分亏缺指数,对河北省玉米生长季干旱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变化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干旱概率和干旱强度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春玉米区由高到低依次为播种期>拔节-抽雄期>抽雄-乳熟期>出苗-拔节期>乳熟-成熟期,夏玉米区依次为播种期>抽雄-乳熟期>乳熟-成熟期>拔节-抽雄期>出苗-拔节期。(2)春玉米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期)和6月下旬至8月上旬(拔节-乳熟期)、夏玉米区6月上中旬(播种期)和8月上中旬(抽雄-乳熟期)受干旱影响较大,其中春玉米区以张家口和承德北部干旱最重,夏玉米区以石家庄东部、衡水西部和邢台东北部干旱最重。(3)春玉米区5月上中旬受需水量减少、降水量增加趋势影响,干旱强度和范围随年代显著下降,8月中下旬受需水量增加趋势影响,干旱强度和范围随年代显著上升;夏玉米区6月下旬受需水量减少趋势影响、9月下旬受需水量减少和降水量增加趋势影响,干旱强度均随年代显著下降。需水量减少与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减小密切相关,而需水量增加与气温上升、风速增大、空气湿度减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亏缺指数 玉米 干旱 时空特征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玉米高温热害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代立芹 王猛 +2 位作者 董航宇 康西言 李春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58-164,共7页
利用河北省玉米种植区1971—2020年的气象资料和玉米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分析、M-K分析、R/S分析、非周期循环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玉米拔节—灌浆期高温热害的时空演变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春玉米区以抽雄期高温热害的概率... 利用河北省玉米种植区1971—2020年的气象资料和玉米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分析、M-K分析、R/S分析、非周期循环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玉米拔节—灌浆期高温热害的时空演变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春玉米区以抽雄期高温热害的概率和强度最大,拔节期次之,灌浆期最小,夏玉米区以拔节期高温热害的概率和强度最大,抽雄期次之,灌浆期最小;春玉米区6月下旬—7月下旬为高温热害的主要发生时段,张家口、承德2市的中部为高温热害多发区;夏玉米区7月中旬—8月中旬为高温热害的主要发生时段,邯郸和邢台2市的中东部、衡水西部和南部、石家庄东南部为高温热害多发区;6月下旬—9月上旬大部分时段高温热害的致灾因子随年代的变化而显著上升,导致玉米拔节—灌浆期高温热害的致灾因子显著上升,高温热害的站次和强度也呈上升趋势,以夏玉米区上升较为明显;致灾因子在1996年出现明显的突变,之后进入高值期,导致高温热害的总站次在1996年之后明显上升;致灾因子的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变化趋势一致,即呈上升趋势,且存在10 a左右的平均循环长度,致使拔节—灌浆期的高温热害的站次和强度在未来10 a左右表现为上升趋势,由此导致高温热害的风险增加,因此,对高温热害的防御工作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温热害 演变特征 变化趋势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费率厘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易永力 彭九慧 赵春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37-145,共9页
【目的】为科学厘定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保险费率提供方法,为其他气象因子指数保险的保险费率厘定提供参考,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方法】将1957—2018年每年初、终霜冻日期转化为儒历日,计算平均初、终霜冻日期,将平... 【目的】为科学厘定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保险费率提供方法,为其他气象因子指数保险的保险费率厘定提供参考,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方法】将1957—2018年每年初、终霜冻日期转化为儒历日,计算平均初、终霜冻日期,将平均初、终霜冻日期设定为低温冻害指数保险中的时间起赔阈值,并利用标准差分级法,对起赔阈值设置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精确统计大白菜各生长期投入成本,根据灾损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赔付比例。通过计算发生概率、灾损率与赔付比例3个因子综合得出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保险费率,并对种植区域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区域内的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保险费率。【结果】设计了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中时间和气温起赔阈值的计算方法,并制定了时间起赔阈值的检验方法。设计了低温冻害保险费率3个决定因子发生概率、灾损率和赔付比例的计算方法。【结论】经过检验,将平均初、终霜冻日期设定为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区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的时间起赔阈值是合理的。露地大白菜在遭受轻、中、重三级低温冻害时的灾损率分别为0.3、0.7和1.0;发芽期赔付比例最高为45%,秧苗期赔付比例最高为75%,莲座期以后赔付比例最高为100%。各乡镇露地大白菜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费率为2%~3%,经过加权计算得出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区低温冻害保险费率为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指数保险 起赔阈值 低温冻害概率 赔付比例 保险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主要农作物需水规律及种植结构现状分析——以藁城区为例
5
作者 孙景瑜 刘茂林 +2 位作者 高革民 康立宁 王云秀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9期133-134,137,共3页
以石家庄市的藁城区为例,根据气象资料和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特点,分析了农作物的需水规律与自然降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实际降水远不能满足冬小麦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实施补充灌溉是藁城区确保冬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2)... 以石家庄市的藁城区为例,根据气象资料和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特点,分析了农作物的需水规律与自然降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实际降水远不能满足冬小麦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实施补充灌溉是藁城区确保冬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2)即使实际降水量不能满足夏玉米对水分的需求,但实施补充灌溉所需的降水量远比冬小麦要少;(3)实际降水量一般情况下均能满足油葵对水分的需求,即使个别年份不能满足,但实施补充灌溉所需降水量远比冬小麦要少得多;(4)实际降水量不能满足棉花对水分的需求,实施补充灌溉需要20~120mm,因此,小麦被视为农业用水大户。夏玉米、油葵、棉花、夏谷子生育期,大部分时段正好处于夏季,尤其是夏玉米和油葵,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时段,即时实际降水量不能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实施补充灌溉需要较少的水量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需水 种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