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评估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娄朋举 郭丽丽 +1 位作者 钱倩霞 李月英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7期45-48,共4页
从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实践出发,结合《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GB/T 36742—2018),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评估模型,从气象灾害数据普查、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 从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实践出发,结合《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GB/T 36742—2018),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评估模型,从气象灾害数据普查、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与责任、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四个维度量化评估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FAHP 防灾减灾救灾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主要果树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2
作者 李璨 陈莎 胡会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7期223-225,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承德、保定、邯郸等地主要栽培果树的生育期变化特征,介绍了病虫害、冰雹大风、暴雨、低温、高温等危害果树的主要灾害,并针对性地提出防御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果树灾害 生育期 灾害影响 防御措施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柳彤 龙爽 +4 位作者 俞海洋 李倩 陈笑娟 王瑛 许映军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9-195,共7页
河北省雷电灾害频发,造成重大损失,引发社会大量关注,2017年中国气象局发布了雷电灾害区划技术指南。雄安新区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可以为新区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自然灾害分析原理,参照雷电灾害区划技术指南,选用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 河北省雷电灾害频发,造成重大损失,引发社会大量关注,2017年中国气象局发布了雷电灾害区划技术指南。雄安新区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可以为新区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自然灾害分析原理,参照雷电灾害区划技术指南,选用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易损性为分析因子,利用2010-2016年河北省闪电定位网观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选取地闪密度、地闪强度、土壤电导率、海拔高度以及地形起伏5个指标分析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人口密度、GDP密度、防护能力以及城镇化率4个指标分析承灾体的易损性。通过计算雷电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法,最终得到河北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河北省雷电灾害高风险区分布于唐山市东南部、石家庄市、沧州市中东部、承德市东南部、张家口市西南部。雄安新区在进行雷电灾害防治时应重点关注容城县和雄县。该区划结果与河北省2015-2017年雷灾实际造成的经济损失状况大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雷电灾害 危险性 脆弱性 风险区划 雄安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作物暴雨洪涝灾害的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安凝知 赵铁松 +2 位作者 陈霞 解文娟 李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143-146,共4页
为河北省农作物暴雨洪涝灾害损失定量评估及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供参考,基于河北省农作物历史暴雨洪涝灾情数据,采用SPSS相关分析、曲线估计及非线性拟合等方法,研究河北省农作物暴雨洪涝灾害的脆弱性。结果表明:在现有抗灾能力保持... 为河北省农作物暴雨洪涝灾害损失定量评估及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供参考,基于河北省农作物历史暴雨洪涝灾情数据,采用SPSS相关分析、曲线估计及非线性拟合等方法,研究河北省农作物暴雨洪涝灾害的脆弱性。结果表明:在现有抗灾能力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农作物损失率随着过程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情景(几年一遇),太行山沿山县区农作物可能损失率较大,南部平原和北部山区相对较小;当降水量超过30年一遇暴雨阈值时,太行山沿山地区农作物可能损失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农作物损失 脆弱性曲线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脆弱性曲线的河北省日光温室大风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婷 陈笑娟 +3 位作者 张静 孙玉龙 魏军 李丹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63-69,共7页
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利用极值概率分布模式,结合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内在属性,构建大风风速-日光温室损失率脆弱性曲线,对河北省大风灾害日光温室受损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研究表明,随重现期的增加,风灾危险性及日光温室灾损风险的强度和... 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利用极值概率分布模式,结合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内在属性,构建大风风速-日光温室损失率脆弱性曲线,对河北省大风灾害日光温室受损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研究表明,随重现期的增加,风灾危险性及日光温室灾损风险的强度和范围也增加。空间上,地势低平的东南部风灾危险性最高,主要位于沧州东部、衡水北部和邯郸东部,日极大风速超过32.6 m/s。基本风压与三大地貌的分布呈现一致,高值出现在西北高原区和太行以东-燕山以南的平原区,太行-燕山山区较小。脆弱性曲线表明日光温室开始出现损失的临界风速值为20.0 m/s。温室受损风险受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作用,总体呈现西北低东南高,高风险区分布在唐山-秦皇岛交界、唐山西部、廊坊及中南部地区,地均损失超过50万元/km^2。中南部的温室面积小于东北部,但其致灾因子危险性较高,损失风险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风险 重现期 脆弱性曲线 风灾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设施农业的抗风能力及大风灾害风险预警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笑娟 陈小雷 +3 位作者 李婷 俞海洋 孙玉龙 李丹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38-142,共5页
为河北省设施农业风灾风险预警服务及风灾防御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当地风力观测资料和风险决策ALARP准则,通过构建设施农业风灾灾损曲线,研究河北省日光温室、大拱棚、中拱棚和小拱棚设施农业的抗风能力,... 为河北省设施农业风灾风险预警服务及风灾防御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当地风力观测资料和风险决策ALARP准则,通过构建设施农业风灾灾损曲线,研究河北省日光温室、大拱棚、中拱棚和小拱棚设施农业的抗风能力,并进行风险预警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大拱棚、中拱棚和小拱棚开始出现损失的临界风速分别为18m/s、12m/s、8m/s和6m/s;根据各类型设施农业不同风险等级的损失率和临界风速值,确定日光温室、大拱棚、中拱棚和小拱棚的抗风等级依次为8级、7级、6级和5级,并将大风灾害风险预警等级由强至弱依次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个等级,对应的分级标准依次为风力8~9级、7~8级、6~7级和5~6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风灾 灾损曲线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娄朋举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216-221,共6页
根据河北省2012—2017年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以考核中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以组织与责任体系、应急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监测预警体系、效果评价体系、标准化建设体系6个方面对地方政府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行评... 根据河北省2012—2017年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以考核中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以组织与责任体系、应急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监测预警体系、效果评价体系、标准化建设体系6个方面对地方政府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建立评估模型,对河北省11个城市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城市通过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考核提高了全省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明显减轻了气象灾害损失。但是,全省也存在组织与责任体系建设不够平衡、气象灾害防御关口前移不到位、预警发布能力建设不够充分、能力建设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为此从4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政府 防灾减灾救灾 能力评估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绩效管理促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小雷 邢文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300-302,共3页
介绍了河北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具体做法,以及通过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促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深入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绩效管理 气象灾害防御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度河北省城镇气象服务满意度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静 娄朋举 +1 位作者 刘庆爱 钱倩霞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2期80-81,共2页
利用手机微信以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北省城镇气象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37.75%的受访者选择“满意”,31.84%的受访者选择“比较满意”,河北省城镇气象服务满意度相对较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影响城镇气象服务满意度高... 利用手机微信以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北省城镇气象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37.75%的受访者选择“满意”,31.84%的受访者选择“比较满意”,河北省城镇气象服务满意度相对较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影响城镇气象服务满意度高低的重要因素。手机端在受访者获取气象服务中扮演的角色分量加重。评估结果为提升河北省城镇气象服务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城镇 气象服务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防御类科普游戏的设计与思考——以游戏棋“平平安安游四季”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浩 解文娟 +2 位作者 张静 郭丽丽 张娜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9期94-95,98,共3页
将枯燥难懂的气象知识融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棋中,研发了一套气象灾害防御游戏棋。基于传统的游戏形式,增设了道具卡、知识卡等,增强了游戏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内容上对常见的气象知识点进行了挑选,通过通俗、简洁、优美的语... 将枯燥难懂的气象知识融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棋中,研发了一套气象灾害防御游戏棋。基于传统的游戏形式,增设了道具卡、知识卡等,增强了游戏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内容上对常见的气象知识点进行了挑选,通过通俗、简洁、优美的语言和制作精良的动漫进行展示,取得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防御 游戏棋 道具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后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娄朋举 郭丽丽 +1 位作者 张静 邢文发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8期11-13,16,共4页
开展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后评估,可以增强政府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导意识,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全社会防灾意识。以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主要研究对象,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出基于一次灾害性天气过... 开展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后评估,可以增强政府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导意识,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全社会防灾意识。以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主要研究对象,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出基于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后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防御能力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势分析法的河北省暴雨对房屋致灾阈值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玉龙 王丽荣 +2 位作者 张琪 李婷 魏铁鑫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利用河北省1984~2014年142个国家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和历史灾情,以房屋为承灾体,基于优势分析法确定致灾因子的影响权重,构建暴雨综合致灾指数模型。以影响环境脆弱性的要素为指标,运用K-mean聚类分析法将河北省分成5个区域,采用指数函数... 利用河北省1984~2014年142个国家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和历史灾情,以房屋为承灾体,基于优势分析法确定致灾因子的影响权重,构建暴雨综合致灾指数模型。以影响环境脆弱性的要素为指标,运用K-mean聚类分析法将河北省分成5个区域,采用指数函数拟合房屋损失与综合致灾指数的关系,反推出各个类型区不同灾情等级对应的综合致灾指数阈值,并通过2015~2019年的124个灾情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河北省暴雨造成的房屋灾情事件发生次数总体呈现出北多南少的特征,北部山区普遍在10次以上。致灾因子中过程总雨量的影响权重最大,为68%,最大日降水量、持续日数、过程最大小时雨强所占权重分别为22%、6%和4%。模拟灾情的最佳等级分割点为损坏房屋1180、335、235间,此时模拟灾情等级与实际灾情等级一致的比例最高(67.4%)。阈值检验中,2015~2019年灾情案例的准确率为69.8%,轻度灾情等级的准确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房屋 致灾阈值 优势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冰雹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林果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姣 王丽荣 +2 位作者 张琪 孙玉龙 张安凝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8-204,共7页
根据河北省1951―2018年历史冰雹灾情数据和逐日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冰雹日数时空演变特征;基于单位面积林果雹灾损失,构建了极大风速、冰雹直径、降雹时间等为致灾因子的林果损失评估模型,采用最优分割法划分了轻度、中度、较重、重度... 根据河北省1951―2018年历史冰雹灾情数据和逐日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冰雹日数时空演变特征;基于单位面积林果雹灾损失,构建了极大风速、冰雹直径、降雹时间等为致灾因子的林果损失评估模型,采用最优分割法划分了轻度、中度、较重、重度、严重5个等级,确定了不同灾害等级的致灾临界阈值;基于模型,对2019年林果受雹灾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河北省冰雹日数以0.26 d·10a-1的速度下降;冰雹出现时间一般在3—11月,5—7月是冰雹高发期,占全年次数的65.1%,6月频率最高,达30%;冰雹主要出现在午后到傍晚(13∶00—18∶00),16∶00达到峰值。河北省冰雹日数空间分布随地形变化,山区多于平原。林果受雹灾单位面积损失与冰雹最大直径和持续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2019年河北省冰雹灾害对林果影响较小,灾情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时空特征 林果 损失评估模型 灾害等级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近30年大风时空分布及成灾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俞海洋 李婷 +2 位作者 陈笑娟 赵亮 魏军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2期59-63,共5页
采用1984-2013年河北省142个气象观测站的大风数据与灾情普查资料,分析河北大风的时空分布及成灾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大风的空间分布呈两高三低,大风日数、最大风速高值区集中在张家口、承德西北部及沧州、唐山东南部地区,中部与东北... 采用1984-2013年河北省142个气象观测站的大风数据与灾情普查资料,分析河北大风的时空分布及成灾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大风的空间分布呈两高三低,大风日数、最大风速高值区集中在张家口、承德西北部及沧州、唐山东南部地区,中部与东北部地区相对较低,但受承灾体的影响,大风灾情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平原地区和农业种植集中区。而且随着河北农副产品种植面积的增加,单位面积价值较高的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大风灾害影响的重点对象,大风灾害次数、直接经济损失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灾害 时空特征 最大风速 大风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损失的河北省雪灾风险定量评估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婷 孙玉龙 +3 位作者 陈笑娟 俞海洋 刘庆爱 李丹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77,共6页
通过河北省142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日积雪深度和历史灾情资料,运用概率分布理论对不同重现期下河北省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评估,并利用"致灾强度指数-经济损失率"反演法构建脆弱性曲线,对承灾体损失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 通过河北省142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日积雪深度和历史灾情资料,运用概率分布理论对不同重现期下河北省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评估,并利用"致灾强度指数-经济损失率"反演法构建脆弱性曲线,对承灾体损失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和唐山北部地区海拔较高,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高于其他地区。随着重现期的增加,雪灾积雪深度也在增加。在承德、唐山交界以及唐山东南部地区,30年一遇雪深达44 cm,50年一遇高达66 cm。对于雪荷载敏感的结构,承德与唐山交界处、唐山东部应满足100年一遇雪压0.5 k N/m^2以上。承灾体的损失风险受到致灾因子、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的综合影响。在同等致灾强度下,雪灾经济损失风险与经济暴露度分布大体一致,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的市辖区附近以及唐山遵化县和曹妃甸区的雪灾经济损失高达50万元/k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损失 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 雪灾 脆弱性曲线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统计的河北省暴雨致灾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6
作者 侯奇奇 景华 +3 位作者 高宇俊 耿雪莹 杨帅 胡会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8-184,共7页
根据河北省142个气象观测站点逐日逐小时降水资料,提取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历时、降水分布4个暴雨过程评价指标,基于百分位分布和概率统计方法,建立暴雨致灾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暴雨致灾风险与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历时以及降... 根据河北省142个气象观测站点逐日逐小时降水资料,提取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历时、降水分布4个暴雨过程评价指标,基于百分位分布和概率统计方法,建立暴雨致灾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暴雨致灾风险与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历时以及降水分布等因素紧密相关,其中降水量影响最大,其次为降水强度、降水历时;暴雨过程发生频次随暴雨致灾能力综合指数E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偏正态分布趋势,在2.0~3.5之间发生次数最多;暴雨致灾概率和历史个例平均直接经济损失与风险等级呈正相关关系,致灾风险Ⅳ级暴雨过程致灾概率小,造成的平均直接经济损失低,Ⅲ、Ⅱ级暴雨过程致灾概率和平均直接经济损失依次增大,Ⅰ级暴雨灾害过程致灾概率最大,可达9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危险性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致灾风险 综合指数 概率统计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特大暴雨特征及致灾原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会芳 景华 +2 位作者 魏军 张素云 李姣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78-83,95,共7页
分析"16·7"特大暴雨特征及致灾原因。"16·7"特大暴雨降雨量为河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多,暴雨覆盖范围刷新历史记录,日降雨量突破7月极值,降雨多集中在太行山区,且小时雨强大,持续时间长。共造成全省1 0... 分析"16·7"特大暴雨特征及致灾原因。"16·7"特大暴雨降雨量为河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多,暴雨覆盖范围刷新历史记录,日降雨量突破7月极值,降雨多集中在太行山区,且小时雨强大,持续时间长。共造成全省1 043.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574.57亿元,从受灾行业来看,基础设施损失最为严重;从受灾区域看,中南部太行山区最重,尤以石家庄、邢台和邯郸3市最为严重。造成此次灾害的主要原因有: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山区部分地区达到百年一遇;太行山海拔落差大,地形因素导致易发山洪,是致灾的次要因素;多种灾害性天气并发,太行山区暴雨伴随强风,沿海大风引发风暴潮,加重灾害发生;不科学的人类活动,占据行洪河道,也是灾害扩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7”特大暴雨 灾情 致灾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4-2018年河北省夏季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会芳 景华 +1 位作者 魏铁鑫 魏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123-127,共5页
为河北夏季高温热浪天气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74-2018年河北省142个气象站夏季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法进行高温热浪突变分析,研究河北省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高温热浪... 为河北夏季高温热浪天气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74-2018年河北省142个气象站夏季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法进行高温热浪突变分析,研究河北省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和强度的空间分布呈南多北少趋势,邢台中部任县处于极值中心,北部坝上地区未出现高温热浪;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和强度年际变化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波动性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1997年为突变年;高温热浪日数和频次的主周期均为16 a,热浪强度的主周期为4 a和3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高温热浪 时空分布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秋季层状云物理结构及适播性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孙玉稳 李宝东 +4 位作者 刘伟 韩洋 孙霞 董晓波 姜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7-250,共14页
利用2006-2010年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对29块云体9架次飞机探测(或作业)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北地区秋季层状云气溶胶粒子、云凝结核CCN、小云粒子、大云粒子、降水粒子浓度和云粒子有效直径等物理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地区适宜增雨作... 利用2006-2010年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对29块云体9架次飞机探测(或作业)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北地区秋季层状云气溶胶粒子、云凝结核CCN、小云粒子、大云粒子、降水粒子浓度和云粒子有效直径等物理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地区适宜增雨作业的云系为中、低或高、中、低搭配的层状云,过冷层催化有利于云体发展,促使气流流入形成正反馈。适宜催化的作业层指标有:云层高度为4582 m,云内平均含水量≥0.1 g·m-3,所对应温度为-8.0℃,小云粒子浓度为236.5 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粒子 云凝结核 飞机探测 可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的近60 a京津冀地区干旱灾害危险性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倩 王瑛 +3 位作者 许映军 俞海洋 龙爽 黄靖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0-1321,共12页
干旱灾害是京津冀地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粮食安全。评估京津冀地区干旱灾害危险性,识别高危险区,旨在为灾害防范和应急调控提供参考。利用1958-2017年37个气象站降水日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6),根据游程理论界... 干旱灾害是京津冀地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粮食安全。评估京津冀地区干旱灾害危险性,识别高危险区,旨在为灾害防范和应急调控提供参考。利用1958-2017年37个气象站降水日数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6),根据游程理论界定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运用K-S检验法、AIC法分别确定指标的最优边缘分布函数和Copula函数,计算5 a、10 a、30 a及50 a一遇水平下干旱强度和干旱历时的重现期。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今SPI6呈下降趋势;指数分布和广义极值分布分别是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的最优边缘分布,Frank Copula在变量联合概率分布计算时拟合最好;就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重现期而言,30 a、50 a一遇水平下联合重现期为,北京市、沧州市、衡水市及承德市北部等地区的重现期长,危险性低,其余地区危险性较高;站点干旱灾害的联合重现期理论值与实际情况较符合,能够反映实际灾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标准化降水指数 COPULA 联合分布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