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背景下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重点与措施研究
1
作者 赵连云 高鑫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6,共6页
在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背景下,民办教育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升级,就业形势以及人口结构... 在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背景下,民办教育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升级,就业形势以及人口结构和规模的显著变化,民办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民办教育应紧密围绕教育强国战略总体布局,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目标导向,直面现实问题,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秉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和内涵发展的原则,积极破解瓶颈难题,理顺机制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民办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国有企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基础、历史经验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林盼 赵连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2,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质态的跃迁,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既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又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和实现价值的主要阵地。通过梳理国有企业推动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质态的跃迁,需要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既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又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和实现价值的主要阵地。通过梳理国有企业推动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从马克思“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理论视角出发,认为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是在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肩负着引领科技进步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回顾国有企业从技术引进平台向自主研发策源地转变的历史过程,国有企业在规模效应、管理体系、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能够降低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成本,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国有企业应当在宏观层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中观层面加强总体统筹,增强产业链内部的协同力度;在微观层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激发人才创造活力。通过三个层面的共同突破,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实践机制 国有企业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