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不同地理区域的棉铃虫种群分布
1
作者 李耀发 安静杰 +6 位作者 窦亚楠 张尚卿 党志红 李明远 袁文龙 郭江龙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 随着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缩小,Bt棉花作为棉铃虫“诱杀陷阱”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明确河北省各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后棉铃虫在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种群分布特点,2018年和2019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监测了5—9月河北省从南到北不同作物上棉铃虫成虫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1)河北省棉铃虫种群发生数量大,并在多种寄主作物田中广泛分布,其中冀南地区棉田棉铃虫有4个成虫发生高峰期,高峰期诱捕虫量均达到100头/个(诱捕器)以上,最高达到了272.67头/个(诱捕器);(2)棉铃虫种群数量从南到北呈逐步递减趋势,南部、中部、北部的最高诱捕虫量分别为272.67、118.00和94.50头/个(诱捕器);(3)除棉田外,花生和玉米等作物田以及葡萄等果园的棉铃虫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河北省新的种植结构布局下不同地理区域内棉铃虫的种群数量及其分布动态,可为华北地区不同作物布局下棉铃虫的区域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作物布局 种群动态 黄河流域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种植农户节肥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河北省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
2
作者 韩轩 宋健 +5 位作者 杨秀丽 王桂荣 李敏 张星璨 郝换换 张新仕 《农业工程》 2023年第5期138-144,共7页
为降低河北省的化肥施用量并提升化肥利用效率,对河北省粮食典型生产区域黑龙港地区农户400户的施肥行为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节肥意愿及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个人特征、生产特征、对化肥的认知特征和环境特征4... 为降低河北省的化肥施用量并提升化肥利用效率,对河北省粮食典型生产区域黑龙港地区农户400户的施肥行为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节肥意愿及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个人特征、生产特征、对化肥的认知特征和环境特征4类15个指标对农户节肥意愿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施肥量与说明书对比、接受培训、了解小麦玉米需肥量和政府增加补贴对农户节肥意愿有正向影响;小麦、玉米价格上涨对农户节肥意愿有负向影响。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建设、建立完整的农户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完整的农户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农户施肥技术的培训、完善政府对农户节肥的补贴制度及加大对假冒伪劣化肥的打击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施用量 节肥意愿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梨树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梦琪 牛海林 +3 位作者 靳昌霖 谷红玲 唐甜绮 谢欢 《河北农业》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本文介绍了河北省梨产业概况,并简要总结了河北省梨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梨树病虫害防控提供技术参考,助力河北梨产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 河北省 梨树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志芳 张丽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2-166,共5页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制种和用种大省,现代种业在河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走访,分析数据等多种形式,分析河北省农作物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发展思路,提出全...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制种和用种大省,现代种业在河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走访,分析数据等多种形式,分析河北省农作物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发展思路,提出全面推进河北种业创新发展的举措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种业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全国小麦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报告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万才 李跃 +4 位作者 赵中华 彭红 商明清 李娜 郑兆阳 《植物医学》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为做好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成效的评价工作,客观反映病虫害防控的成效和贡献率,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安排部署,202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4省植保体系系统开展了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 为做好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成效的评价工作,客观反映病虫害防控的成效和贡献率,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安排部署,202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4省植保体系系统开展了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工作.通过统一设置严格防控区、统防统治区、农户自防区和完全不防治对照区,采用多点试验测产的方法,经科学评估,2022年全国小麦病虫害(不包括草害和鼠害)防控植保贡献率为24.20%;据此测算,共挽回小麦产量损失3285万t.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严格防控情况下,植保贡献率比农户自防高13.93个百分点;统防统治条件下,植保贡献率也比农户自行防控高8.12个百分点.如通过努力,将全国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比例由当前的55%提高到75%,并通过实施精准防控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病虫害为害损失率,则植保贡献率还有8.93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减损增产潜力巨大.本评价结果是在2022年小麦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且在有效防除麦田杂草、秋播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及小麦苗期病害等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植保贡献率数据有可能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 为害损失 损失率 防控效果 植保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全国玉米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报告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晓明 陈立玲 +4 位作者 范婧芳 徐永伟 李跃 罗嵘 刘万才 《植物医学》 2023年第5期17-23,共7页
为客观反映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控的成效和贡献率,202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河北、吉林、河南和云南4省植保体系开展玉米重大病虫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工作.通过统一试验方案,设置严格综防区、统防统治区、农民自防区和完全不防区... 为客观反映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控的成效和贡献率,202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河北、吉林、河南和云南4省植保体系开展玉米重大病虫防控植保贡献率评价工作.通过统一试验方案,设置严格综防区、统防统治区、农民自防区和完全不防区,采用多点测产,经科学评估,2022年全国玉米病虫害(不包括草害和鼠害)防控植保贡献率为18.74%.统计分析表明,严格防控情况下,植保贡献率比农户自防高8.44%;统防统治条件下,植保贡献率也比农户自防高4.26%.玉米“虫口夺粮”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 为害损失 损失率 防控效果 植保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2021年小麦条锈病发生及防治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永芳 王孟泉 +6 位作者 郭朝贺 勾建军 崔彦 李秀芹 张占飞 王友良 董志平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典型的气流传播、大区流行病害。介绍了2021年小麦条锈病在河北省暴发流行情况及特点,针对河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制定了“及时做好大区监测预警、无人机遥感技术精准监测发病中心、大剂量人工喷雾压制发...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典型的气流传播、大区流行病害。介绍了2021年小麦条锈病在河北省暴发流行情况及特点,针对河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制定了“及时做好大区监测预警、无人机遥感技术精准监测发病中心、大剂量人工喷雾压制发病中心、无人机飞防喷雾防控非发病中心”的高效监测防治技术,在平乡县进行试验、示范及发动推广工作,有效遏制了该县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保障了小麦丰产和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小麦条锈病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病原鉴定及毒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璐璐 田娇娇 +2 位作者 李娜 张娜 杨文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39,共6页
为安全高效地减少由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赤霉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类型、产毒类型及致病性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病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和产毒素类型分析,明确了引起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的病原... 为安全高效地减少由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赤霉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对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类型、产毒类型及致病性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病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和产毒素类型分析,明确了引起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及其特点。分子鉴定和形态学鉴定表明引起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产毒类型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毒素类型,其中78株菌株产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1株菌株产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F.graminearum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存在差异。试验表明病原菌的扩展速度与毒素产生量之间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有效筛选抗病品种、选择防控药剂、生防菌株的筛选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病原鉴定 致病性分析 毒素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韩鹏 张忠义 +5 位作者 安艳阳 周霄 张泽伟 宋亚辉 郝建军 董秀英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21-24,92,共5页
高油酸花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河北省是我国花生主产省份之一,梳理总结了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深入分析了当前制约高油酸花生产业做大做强的问题,主要包括政策支持不够精准、生产栽培技术有待进一步规范... 高油酸花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河北省是我国花生主产省份之一,梳理总结了河北省高油酸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深入分析了当前制约高油酸花生产业做大做强的问题,主要包括政策支持不够精准、生产栽培技术有待进一步规范、全产业链较短等,提出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引领带动,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将产业链做深做广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高油酸花生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麦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集成技术体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娜 崔彦 +1 位作者 卫笑非 杨文香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48-53,共6页
小麦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害生物是影响其稳产与优质的主要原因。综述了现阶段河北省麦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集成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内容涉及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关键技术以及未来麦田有害生物防控的发展趋势。项目实施后,降低了... 小麦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害生物是影响其稳产与优质的主要原因。综述了现阶段河北省麦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集成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内容涉及指导思想、技术路线、关键技术以及未来麦田有害生物防控的发展趋势。项目实施后,降低了麦田农药和人工成本,提高了小麦产量、质量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药 减量控害 技术集成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郄东翔 狄政敏 +3 位作者 张建峰 康振宇 靳昌霖 史明静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66,共4页
蔬菜产业是河北省农业主导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河北省蔬菜产业坚持扩规模上设施、壮龙头活机制、创品牌拓市场、提质量增效益、抓示范强带动,步入了绿色、快速发展的轨道。大棚蔬菜是河北省设施蔬菜的主... 蔬菜产业是河北省农业主导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河北省蔬菜产业坚持扩规模上设施、壮龙头活机制、创品牌拓市场、提质量增效益、抓示范强带动,步入了绿色、快速发展的轨道。大棚蔬菜是河北省设施蔬菜的主要类型,通过对全省塑料大棚蔬菜生产进行全面调研,摸清了生产现状、结构类型和种植模式等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为大棚蔬菜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塑料大棚 生产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葡萄产业现状分析与高质量发展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寅喆 武亚敬 +2 位作者 沈凤英 赵少波 刘俊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2,共6页
通过梳理河北省葡萄产业发展历程,对河北葡萄产业规模、区域分布、品种构成、产品特色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出河北葡萄产业中存在的“一产独大,二产不足,三产不强”等突出问题及发生原因,提出河北葡萄产业的发展目标、对策... 通过梳理河北省葡萄产业发展历程,对河北葡萄产业规模、区域分布、品种构成、产品特色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出河北葡萄产业中存在的“一产独大,二产不足,三产不强”等突出问题及发生原因,提出河北葡萄产业的发展目标、对策建议及高质量发展举措,即以助力葡萄种业振兴为主要目标,打造高标准示范区,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推动标准化和品牌体系建设,助力产业链条延伸,走三产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河北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葡萄产业 现状 问题 高质量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两增两减”虫口夺粮 促丰收行动实施方案
13
作者 《河北农业》 2022年第4期14-16,共3页
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灾害,保产增收、减损增效,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措施。2022年,河北省预计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将中等偏重发生,防控任务艰巨,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农业农村部《“两增... 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灾害,保产增收、减损增效,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措施。2022年,河北省预计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将中等偏重发生,防控任务艰巨,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农业农村部《“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在稳定粮食生产、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河北省“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增加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化学农药使用量,切实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遏制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重大病虫危害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促丰收目标,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危害 农药使用量 粮食生产安全 病虫灾害 实施方案 统防统治 有效防控 暴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张承地区耕作观念,实施耕地农艺保护工程 减少北京周边及河北省沙尘暴危害
14
作者 李春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3期75-75,共1页
我省张承地区,是一块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和生态经济区域。多年来由于张承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干旱、冰雹、风沙、霜冻十分频繁,特别是松散而裸露的地表以及干燥的天气过程中形成了沙尘暴与沙漠化交互影响,叠加促进,对北京周边及我省中南... 我省张承地区,是一块特殊的自然地理区域和生态经济区域。多年来由于张承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干旱、冰雹、风沙、霜冻十分频繁,特别是松散而裸露的地表以及干燥的天气过程中形成了沙尘暴与沙漠化交互影响,叠加促进,对北京周边及我省中南部区域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尘暴风洞模拟实验发现,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首要环节。风是土壤最直接的动力,其中气流性质、风速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沙尘暴 危害 北京 河北省 耕作 保护 农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格孢欧尔密病毒1对链格孢苹果专化型生物学性状及致病力的影响
15
作者 李晨娇 由绍鹏 +6 位作者 赵少波 张静怡 冀子轩 李波 王树桐 曹克强 王亚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链格孢苹果专化型(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侵染引起的苹果主要叶部病害之一。前期首次报道了链格孢欧尔密病毒1(Alternaria altenata ourmia-like virus 1,AaMV1)和链格孢产黄青霉病毒1(Alternaria altenata...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链格孢苹果专化型(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侵染引起的苹果主要叶部病害之一。前期首次报道了链格孢欧尔密病毒1(Alternaria altenata ourmia-like virus 1,AaMV1)和链格孢产黄青霉病毒1(Alternaria altenata chrysovirus 1,AaCV1)复合侵染的弱毒力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株QY-2以及脱毒获得的无毒菌株VFQY2-1,本研究利用QY-2和VFQY2-1对峙,获得了AaMV1单侵染菌株QY2-AaMV1。通过生物学试验揭示了AaMV1侵染对寄主真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AaMV1侵染使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落颜色加深,菌丝变得纤直、细长、分支减少,生长速率显著降低,AaMV1显著削弱了寄主真菌的致病力,促进了菌株间的菌丝融合。本研究结果为阐明真菌病毒调控宿主真菌弱毒机理奠定基础,为利用真菌病毒防治真菌病害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苹果专化型 链格孢欧尔密病毒1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2023年黄河流域棉区主要病虫害发生演变分析
16
作者 唐文颖 卓富彦 +9 位作者 李向阳 牛雯雯 于玲雅 商明清 肖云丽 杨勤民 朱军生 张丽 王文莉 谢传峰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目的】随着我国棉花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种植区域的变化,主要病虫害不断发生演变,尤其是在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急剧波动的情况下,明确该地区病虫害的演变特征,可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全国农业技术推... 【目的】随着我国棉花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种植区域的变化,主要病虫害不断发生演变,尤其是在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急剧波动的情况下,明确该地区病虫害的演变特征,可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的《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种植面积、病虫害发生防控及产量损失的变化趋势。【结果】1998―2023年,黄河流域棉区植棉面积及其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比例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病虫害发生面积、防治面积、挽回损失和实际损失均整体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黄河流域棉区病虫害总体防治面积大于发生面积。虫害的发生面积、防治面积、挽回损失及实际损失均大于病害。主要病虫害按年均发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棉铃虫、棉蚜、盲蝽、叶螨(红蜘蛛)、苗病、铃病、烟粉虱、枯萎病、蓟马、亚洲玉米螟。整体来看,棉蚜、盲蝽、烟粉虱、蓟马和铃病的发生面积占比呈增加趋势,棉铃虫、苗病和枯萎病的发生面积占比呈下降趋势,红蜘蛛和亚洲玉米螟的发生面积占比无明显变化趋势。棉铃虫、棉蚜和铃病的实际损失占比较大。【结论】明确了黄河流域棉区的主要虫害和病害,为生产中棉花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指导科学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病虫害 发生演变 黄河流域 面积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组织培养技术概论
17
作者 张文亮 张燕 +4 位作者 边时羽 李旭青 宋涛 齐春蔚 赵少波 《河北农业》 2025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系数高、周期短、受所繁殖材料限制小等特点,在百合新品种扩繁、脱毒种球生产、野生百合资源保护等方面应用广泛。本文对百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百合组织培养中的植株再生途径类型、技术流程以及影... 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系数高、周期短、受所繁殖材料限制小等特点,在百合新品种扩繁、脱毒种球生产、野生百合资源保护等方面应用广泛。本文对百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百合组织培养中的植株再生途径类型、技术流程以及影响因素,希望为广大百合组织培养从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组织培养 再生途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使用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实践与思考
18
作者 阚清松 张楠 +3 位作者 谢欢 刘莉 高峰 唐甜绮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2期17-21,共5页
农药使用风险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畜安全,政府关切,社会关注。近年来,河北省深入贯彻《农药管理条例》,依法组织开展农药使用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建立监测制度,规范监测程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风... 农药使用风险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畜安全,政府关切,社会关注。近年来,河北省深入贯彻《农药管理条例》,依法组织开展农药使用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建立监测制度,规范监测程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风险监测技术方法,为防范化解农药使用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使用 风险监测 实践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检测的草莓果实香气物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佳 李莉 +3 位作者 范婧芳 张建军 杨雷 杨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15-123,共9页
选取冀香、冀九及红颜3个品种的成熟果实进行感官评价,并对这3个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进行了挥发性物质的代谢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冀香的香气表现为果香、花香、青香,冀九为果香、花香、甜香,红颜则为花香、甜香、脂香。共检测到67... 选取冀香、冀九及红颜3个品种的成熟果实进行感官评价,并对这3个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进行了挥发性物质的代谢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冀香的香气表现为果香、花香、青香,冀九为果香、花香、甜香,红颜则为花香、甜香、脂香。共检测到674种挥发性代谢物,且伴随着草莓果实的成熟,大部分挥发性代谢物的含量逐渐增多。转色期到成熟期是挥发性代谢物含量上调最显著的时期,在这些含量显著上调的物质中,萜类和酯类物质种类最多,表明萜类和酯类物质是草莓果实香气形成的关键物质。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分析将检测到的挥发性代谢物分为5个簇,簇2中的物质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积累,并且在冀九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冀香和红颜的,因此这些物质对冀九香气的形成有较大贡献;簇5中的物质在冀香果实成熟期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冀九和红颜的,属于冀香独特香气的物质,即对果香、青香和花香的形成十分重要。簇3中物质对红颜的香气即对花香、甜香和脂香的形成有特殊贡献;簇4中的物质仅在冀九和红颜中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积累,是冀九和红颜香气成分的共有物质,即对花香、甜香和脂香的形成较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香气 代谢组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条件下小菜蛾对不同温度效应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
20
作者 安静杰 窦亚楠 +4 位作者 郭江龙 袁文龙 党志红 高占林 李耀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为了明确变温环境条件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食料浸渍法比较了环境温度变化下四氯虫酰胺(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和溴虫腈(无温度效应杀虫剂)处理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模拟田间变温条件,研究这两种杀虫剂不同施药时间对... 为了明确变温环境条件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食料浸渍法比较了环境温度变化下四氯虫酰胺(正温度效应杀虫剂)和溴虫腈(无温度效应杀虫剂)处理对小菜蛾药剂敏感性的影响;模拟田间变温条件,研究这两种杀虫剂不同施药时间对小菜蛾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施药前,15、25、35℃预处理24 h,其35℃下温度系数分别为+28.53、+25.84和+18.77,均表现为显著的正温度效应,但温度系数随预处理温度上升而降低。溴虫腈在15℃预处理24 h,对小菜蛾表现为弱正温度效应,25℃和35℃下预处理均无温度效应。表明药剂处理前温度变化会影响杀虫剂的温度效应。在模拟田间变温的情况下,四氯虫酰胺经过高温预适应后于16:00(30℃)对小菜蛾的毒力最高(0.41 mg/L),显著高于清晨6:00(22℃)持续低温时的毒力(32.33 mg/L),毒力差异倍数高达78.85倍。一天中无温度效应杀虫剂溴虫腈的毒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为利用杀虫剂的温度效应指导田间高效防治小菜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系数 小菜蛾 杀虫剂 毒力 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