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鸡传染性腺胃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福君 杨巍 吉海涛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11期81-81,共1页
蛋鸡腺胃炎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以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鸡场一旦感染此病,就会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多发于肉鸡,但近几年来在承德地区蛋鸡饲养户中偶有发... 蛋鸡腺胃炎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以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鸡场一旦感染此病,就会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多发于肉鸡,但近几年来在承德地区蛋鸡饲养户中偶有发生,笔者在临床过程中曾多次遇到本病,现将蛋鸡传染性腺胃炎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腺胃炎 蛋鸡 治疗 诊断 生长不良 肌胃糜烂 经济损失 承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饲养羊不容忽视寄生虫病的防治
2
作者 柳泉 阎振富 吕建民 《北方牧业》 2006年第15期23-23,共1页
寄生虫是危害养羊业的大敌,它种类繁多,可以几种直至几十种同时存在于一个羊体内,常以一种极隐蔽的形式摧残羊的身体健康,损害其繁殖性能,抑制羔羊的发育生长,从而大大削弱其生产性能,降低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舍饲养羊 寄生虫病 繁殖性能 身体健康 发育生长 生产性能 养羊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羊肠毒血症的诊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福荣 潘丽娜 +2 位作者 袁海宏 陈平 闫尚凯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5期207-207,共1页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主要引起绵羊发生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故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山羊较为少见。此病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呈地方性...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主要引起绵羊发生的一种急性毒血性传染病。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故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山羊较为少见。此病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呈地方性流行,是危害养羊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2013年5月13日,承德市某养殖户养殖的绵羊出现急性死亡现象,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病原分离培养、动物致病性实验、生化试验,确诊为羊肠毒血症,现将其综合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肠毒血症 综合诊治 D型魏氏梭菌 细菌学检查 动物致病性 死亡现象 病理剖检 分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貉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4
作者 阎彤洲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2期83-83,共1页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机体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中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貉临床主要以高热、贫血、黄疸、消瘦、下痢为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无地域性分布特征。主要经蚊、蠓、蜱等吸血昆虫传播,也可在子...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机体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中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貉临床主要以高热、贫血、黄疸、消瘦、下痢为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无地域性分布特征。主要经蚊、蠓、蜱等吸血昆虫传播,也可在子宫内垂直感染或经注射器针头、去势等途径感染。流行高峰在夏秋雨水多的季节。本病各年龄段貉子均能感染发病,易造成较高的死亡率,所以在貉子饲养过程中要加以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病 诊治 垂直感染 人畜共患病 附红体病 细胞表面 吸血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5
作者 李福君 王一凡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期140-140,共1页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由于运输、天气骤变、饲料的变更等应激因素诱发。仔猪一旦发病可通过空气、飞沫、污染物传播,引起全群发病,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仔猪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可引起...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由于运输、天气骤变、饲料的变更等应激因素诱发。仔猪一旦发病可通过空气、飞沫、污染物传播,引起全群发病,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仔猪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可引起各年龄段猪只发病,但主要危害2~8周龄的仔猪,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胸膜炎、腹膜炎、鼻炎、眼炎、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病 仔猪 诊治 多发性浆膜炎 传染性疾病 群发病 应激因素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青年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6
作者 吉海涛 沈秀春 杨建峰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3期150-150,共1页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鸡的细菌性传染病。现在已知大肠杆菌的菌体(O)抗原有171种,表面(K)抗原近80种,鞭毛(H)抗原有56种,构成多种血清型。
关键词 蛋鸡大肠杆菌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 治疗 诊断 细菌性传染病 抗原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雏鸡低凝血酶原性出血的诊治
7
作者 刘春生 杨建峰 +1 位作者 董丽红 侯俊丽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6期185-185,共1页
2012年5月中旬,承德市一个体养鸡户张某饲养的近3 000只41日龄的雏鸡出现病情加重现象。该鸡群4月下旬发生了球虫病,选用氨丙啉和磺胺喹恶啉进行治疗,按每1 000千克饲料各添加60克混饲,同时为预防细菌混发感染配合诺氟沙星进行混饲,在... 2012年5月中旬,承德市一个体养鸡户张某饲养的近3 000只41日龄的雏鸡出现病情加重现象。该鸡群4月下旬发生了球虫病,选用氨丙啉和磺胺喹恶啉进行治疗,按每1 000千克饲料各添加60克混饲,同时为预防细菌混发感染配合诺氟沙星进行混饲,在治疗过程中病情逐渐被控制,因雏鸡每天还出现1~4只数量不等的死亡现象,故始终没有间断用药。但5月11日,雏鸡死亡数量猛增,病情难以控制,截止5月13日来我处求诊前已死亡83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凝血酶原 诊治 出血 死亡现象 磺胺喹恶啉 诺氟沙星 间断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