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鳖甲煎丸通过CMTM6抑制Hep3B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
作者 李尹凡 徐隽婕 +6 位作者 兰涛 李玉凤 李鑫 张荣花 黄金平 朱丽华 章广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1,共10页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对肝癌Hep3B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将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BC)组、低剂量(0.55 g/kg)、中剂量(1.10 g/kg)、高剂量(2.20 g/kg)BJJP实验组,制备含药血清。将Hep3B...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对肝癌Hep3B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将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BC)组、低剂量(0.55 g/kg)、中剂量(1.10 g/kg)、高剂量(2.20 g/kg)BJJP实验组,制备含药血清。将Hep3B细胞分为BC组、正常大鼠血清处理(NC)组、低剂量BJJP(LBJJP)组、中剂量BJJP(MBJJP)组、高剂量BJJP(HBJJP)组;空载质粒(pcDNA3.1)组和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6(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 6,CMTM6)过表达(pcDNA3.1-CMTM6)组;以及NC+pcDNA3.1组、MBJJP+pcDNA3.1组、NC+pcDNA3.1-CMTM6组和MBJJP+pcDNA3.1-CMTM6组。CCK-8检测肝癌Hep3B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Hep3B细胞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肝癌Hep3B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以及CMTM6蛋白的表达。结果与BC组相比,NC组Hep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PCNA、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CMTM6蛋白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C组相比,LBJJP、MBJJP和HBJJP含药血清均能抑制Hep3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数量,下调PCNA的蛋白表达,MBJJP和HBJJP均能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和CMTM6的蛋白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CMTM6组Hep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受到抑制,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而PCNA、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pcDNA3.1组相比,MBJJP+pcDNA3.1组Hep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CNA、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与NC+pcDNA3.1-CMTM6组相比,MBJJP+pcDNA3.1-CMTM6组Hep3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PCNA、Vimentin、N-cadher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得到了与上述相同的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JJP可能通过调控CMTM6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迁移、侵袭及EMT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BJJP) 肝细胞癌(HCC)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6(CMTM6)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肝癌Huh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以恒 徐隽婕 +5 位作者 兰涛 李鑫 张荣花 熊亚南 朱丽华 章广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4,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含药血清对肝癌Huh7细胞恶性生物行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的siRNA敲降细胞中CMTM6表达。利用健康SD大鼠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以及低(0.55 g/kg)、中(1.1 g/kg)、高(...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含药血清对肝癌Huh7细胞恶性生物行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6的siRNA敲降细胞中CMTM6表达。利用健康SD大鼠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以及低(0.55 g/kg)、中(1.1 g/kg)、高(2.2 g/kg)浓度的BJJP含药血清,对数生长期的肝癌Huh7细胞分别给予正常胎牛血清(BC)、正常大鼠血清(NC)培养及低、中、高剂量的BJJP含药血清(LBJJP、MBJJP和HBJJP)培养。BJJP含药血清和si-CMTM6分别作用于肝癌Huh7后,通过CCK-8法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上皮-间质转化(EMT)关键标志物及CMTM6的蛋白表达。结果敲降CMTM6后,与阴性对照组(si-NC)相比,敲降CMTM6组(si-CMTM6)能够降低Huh7细胞中CMTM6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与BC组相比,NC组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数量及PCNA、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CMTM6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经BJJP含药血清处理后,Huh7细胞的增殖速率显著降低,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与正常大鼠血清组相比BJJP含药血清处理组PCNA、CMTM6、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而E-cadherin表达量显著上调(均P<0.05)。CMTM6敲降后,可有效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同时伴随PCNA、Vimentin、N-cadherin蛋白下调及E-cadherin蛋白上调(均P<0.05)。结论BJJP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Huh7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EMT进程,且呈剂量依赖性;该作用可能与下调CMTM6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肝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CMTM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凋亡和EMT的干预作用
3
作者 熊亚南 李以恒 +2 位作者 张荣花 章广玲 刘志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1,共12页
为探讨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干预作用.采用CCK-8、集落形成、Western blot、TUNEL划痕、Transwell和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检测BJJP含药血清对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活力的... 为探讨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干预作用.采用CCK-8、集落形成、Western blot、TUNEL划痕、Transwell和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检测BJJP含药血清对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活力的影响,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凋亡、迁移、侵袭、EMT以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BJJP含药血清对HPNE细胞的活力无明显影响,具有抑制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EMT进程的能力,促进了PANC-1细胞凋亡,抑制了PI3K/AKT通路,综上,鳖甲煎丸能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胰腺癌 增殖 凋亡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含药血清抑制胰腺癌AsPC-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崔笑妍 李尹凡 +5 位作者 丁焕然 刘国荣 张荣花 于笑涵 王梅梅 章广玲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16-927,937,共13页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JJP)含药血清对胰腺癌AsPC-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72只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以及低(0.55 g/kg)、中(1.1 g/kg)、高(2.2 g/kg)剂量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将...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JJP)含药血清对胰腺癌AsPC-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72只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以及低(0.55 g/kg)、中(1.1 g/kg)、高(2.2 g/kg)剂量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将对数生长期的胰腺癌AsP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C)、正常大鼠血清处理组(NC)以及低、中、高剂量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处理组(BJJP-L、BJJP-M、BJJP-H),各组用10%相应血清处理细胞48 h后进行后续实验。H&E染色评估鳖甲煎丸对健康SD大鼠肝脏、肾脏和心脏组织学变化的影响。CCK-8检测AsPC-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实验检测AsPC-1细胞集落形成;TUNEL实验检测AsPC-1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AsPC-1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AsPC-1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sPC-1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Ki-67、PCNA)、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Bax、Bcl-xl、Bcl-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PI3K、p-AKT/AKT)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AsPC-1细胞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荧光强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UHPLC-MS/MS)技术检测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的入血成分。结果:H&E染色显示低、中、高剂量的鳖甲煎丸对健康SD大鼠的主要脏器无毒副作用。与NC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的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组细胞的OD值、集落形成数量、划痕愈合率、迁移数量、侵袭数量、Ki-67、PCNA、Bcl-xl、Bcl-2、N-cadherin、Vimentin、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以及N-cadherin和Vimentin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TUNEL凋亡率、Caspase 3、Caspase 9、Bax、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及E-cadherin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0.05)。UHPLC-MS/MS检测结果显示鳖甲煎丸含药血清中共有67种入血原型成分,其中包括高熊果苷、槲皮素和苍术素等30种有效成分。结论: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可抑制胰腺癌AsPC-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胰腺癌 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XC4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王梅梅 崔笑妍 +5 位作者 张亚楠 周静 张荣花 熊亚南 刘志勇 章广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3-1241,共9页
目的探究CXXC指蛋白4(CXXC4)对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检测14份癌旁胰腺组织和87份胰腺癌组织中CXXC4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 目的探究CXXC指蛋白4(CXXC4)对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检测14份癌旁胰腺组织和87份胰腺癌组织中CXXC4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及人胰腺癌细胞PANC-1、AsPC-1和BxPC-3中CXXC4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XXC4敲降和过表达的转染有效性,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析敲降或过表达CXXC4对PANC-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EMT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和ZEB2的表达水平。通过STRING网站预测与CXCC4有相互作用的蛋白,筛选出的蛋白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CXXC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胰腺组织(P<0.05)。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HPNE细胞相比,CXXC4在PANC-1、AsPC-1和BxPC-3中的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si-NC组相比,si-CXXC4组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CXXC4组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si-NC组(结果标准化为1)相比,si-CXXC4组PANC-1细胞上皮样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0.48±0.10)降低(P<0.05),而间充质样标志物Vimentin(1.42±0.06)和ZEB2(1.86±0.06)的表达升高(P<0.05);与pcDNA3.1组(结果标准化为1)相比,pcDNA3.1-CXXC4组PANC-1细胞上皮样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2.21±0.42)升高(P<0.05),而间充质样标志物Vimentin(0.54±0.05)和ZEB2(0.39±0.02)蛋白表达降低(P<0.05)。STRING网站预测出9个蛋白与CXXC4有密切的作用。结论CXXC4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侵袭及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XC指蛋白4 胰腺癌 PANC-1细胞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M1A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的迁移侵袭和EMT进程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金平 张荣花 +2 位作者 王梅梅 熊亚南 章广玲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2,共9页
为研究镁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rotein phosphatase magnesium-dependent 1A,PPM1A)对胰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分析PPM1A在... 为研究镁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rotein phosphatase magnesium-dependent 1A,PPM1A)对胰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EMT)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分析PPM1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划痕、Transwell、qRT-PCR、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PM1A对胰腺癌细胞PANC-1迁移、侵袭及EMT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PPM1A的上游miRNA.结果表明,PPM1A在胰腺癌中低表达,抑制PANC-1细胞的迁移、侵袭和EMT进程,miR-105-5p为PPM1A的潜在上游miRNA.说明PPM1A和miR-105-5p可能是治疗胰腺癌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M1A 上皮-间充质转化 胰腺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M1A/TGF-β1/Smads轴对胰腺癌PAN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荣花 崔笑妍 +5 位作者 周静 王梅梅 熊亚南 于笑涵 刘志勇 章广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69,共7页
目的:探讨镁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PM1A)/TGF-β1/Smads轴对胰腺癌PAN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通过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88例胰腺癌组织和14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PM1A的表达情况。利用qRT-PCR、免疫... 目的:探讨镁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A(PPM1A)/TGF-β1/Smads轴对胰腺癌PAN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通过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88例胰腺癌组织和14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PM1A的表达情况。利用qRT-PCR、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PANC-1、AsPC-1和BxPC-3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中PPM1A的表达情况。②取PANC-1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4组,分别转染si-NC、si-PPM1A、pcDNA3.1、pcDNA3.1-PPM1A,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p-Smad2/Smad2和p-Smad3/Smad3蛋白的表达情况。③取PANC-1细胞,转染si-PPM1A或pcDNA3.1-PPM1A后,再加入TGF-β1信号通路抑制剂SB431542或活化因子TGF-β1,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PPM1A蛋白表达减少(P<0.05)。②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NE相比,胰腺癌细胞PANC-1、AsPC-1和BxPC-3中PPM1A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③与si-NC组相比,si-PPM1A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TGF-β1、p-Smad2/Smad2和p-Smad3/Smad3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pcDNA3.1组相比,pcDNA3.1-PPM1A组细胞上述指标的变化相反(P<0.05)。④SB431542可逆转si-PPM1A对PANC-1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TGF-β1可逆转pcDNA3.1-PPM1A对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PPM1A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PM1A TGF-Β1 SMAD 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6-3p对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亚楠 王璐瑶 +5 位作者 周静 张荣花 熊亚南 王梅梅 刘志勇 章广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3-1590,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96-3p(miR-296-3p)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BDL)组、NC adv组、miR-296-3p adv组和miR-296-3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sso... 目的探究微小RNA-296-3p(miR-296-3p)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BDL)组、NC adv组、miR-296-3p adv组和miR-296-3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用q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miR-296-3p、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1A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1A1、CTGF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α-SMA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296-3p的候选靶基因;检测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20(ZBTB20)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学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BDL组和NC adv组大鼠肝组织中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与NC adv组相比,miR-296-3p adv组肝组织中炎症细胞减少,胶原沉积减少,而miR-296-3p sponge adv组胶原聚积和炎症反应加重。与sham组相比,BDL组和NC adv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含量升高,miR-296-3p的表达水平降低,IL-6、IL-1β、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及α-SMA、Col1A1、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NC adv组相比,miR-296-3p adv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含量降低,miR-296-3p表达水平升高,IL-6、IL-1β、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且肝组织中α-SMA、Col1A1、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iR-296-3p sponge adv组结果与miR-296-3p adv组结果相反(P<0.05)。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到ZBTB20可能是miR-296-3p的候选靶基因。与sham组相比,BDL组和NC adv组大鼠肝组织中ZBTB20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C adv组相比,miR-296-3p adv组肝组织中ZBTB20表达降低(P<0.05),而miR-296-3p sponge adv组肝组织中ZBTB20表达升高(P<0.05)。结论miR-296-3p在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miR-296-3p可能通过靶定ZBTB20抑制BDL大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6-3p ZBTB20 胆总管结扎 大鼠 肝纤维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盒结合锌指蛋白2对AsPC-1细胞增殖和EMT的影响
9
作者 王璐瑶 周静 +5 位作者 张荣花 于笑涵 熊亚南 王梅梅 章广玲 刘志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805,共8页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对AsPC-1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按照胰腺癌细胞中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是si-NC、si-ZEB2、pcDNA3.1、pcDNA3.1-ZEB2。TCGA数据库分析ZEB2在胰腺癌组织...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对AsPC-1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按照胰腺癌细胞中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是si-NC、si-ZEB2、pcDNA3.1、pcDNA3.1-ZEB2。TCGA数据库分析ZEB2在胰腺癌组织与癌旁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利用Westernblot检测ZEB2在AsPC-1胰腺癌细胞和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NE中的表达差异。采用qRT-PCR、Westernblot检测ZEB2小干扰RNA(si-ZEB2)及过表达质粒(pcDNA3.1-ZEB2)的转染效率。CCK-8、克隆形成、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ZEB2对AsPC-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qRT-PCR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ZEB2对AsPC-1细胞中EMT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与ZEB2有靶定作用的miRNAs并构建ZEB2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PI)。结果ZEB2在胰腺癌组织和AsPC-1胰腺癌细胞中高表达(P<0.05),且其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qRT-PCR、Westernblot结果表明si-ZEB2和pcDNA3.1-ZEB2能够有效的转染到AsPC-1胰腺癌细胞中(P<0.05)。与si-NC组相比,si-ZEB2组中AsP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增加、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减少(P<0.05)。pcDNA3.1-ZEB2组中AsP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EMT标志物得到了与上述相反的结果(P<0.05)。共预测到与ZEB2有靶定作用的miRNAs 77个,与ZEB2作用密切的蛋白有10个。结论ZEB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ZEB2作为一种促癌因子,能够促进AsPC-1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盒结合锌指蛋白2 胰腺癌 AsPC-1细胞 增殖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
10
作者 崔笑妍 于笑涵 +6 位作者 周静 王璐瑶 张荣花 王梅梅 熊亚南 刘志勇 章广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4-1801,共8页
目的研究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BDL组、空载腺病毒(NC adv)组、miR-199a-5p adv组和miR-199a-5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HE、Masson和Sirius Red染色... 目的研究miR-199a-5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胆总管结扎(BD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BDL组、空载腺病毒(NC adv)组、miR-199a-5p adv组和miR-199a-5p sponge adv组,每组5只。HE、Masson和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程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q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miR-199a-5p的表达水平;双重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型胶原α1链(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收集大鼠粪便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miR-199a-5p在BDL大鼠肝组织中表达上调(P<0.01)。与NC adv组相比,miR-199a-5p adv组大鼠肝损伤及胶原沉积现象更为严重,血清中AST、ALT、TBIL和DBIL含量以及肝组织中α-SMA和COL1A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然而,miR-199a-5p sponge adv干预的结果与之相反(均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miR-199a-5p adv干预可增加BDL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改变肠道菌群组成,而miR-199a-5p sponge adv干预后菌群的结果与之相反(均P<0.05)。结论miR-199a-5p促进BDL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9a-5p 肠道菌群 胆总管结扎 肝纤维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花叶发酵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建行 王妍 +3 位作者 刘曼 穆玉 张博 韩淑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探讨荞麦花叶发酵提取物(EFBFL)对自发肥胖2型糖尿病db/db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9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EFBFL高(EFBFL-H,0.1 g·kg^(-1))、低(EFBFL-L,0.05 g·kg^(-1))剂量组,二甲双胍对照组,模... 目的探讨荞麦花叶发酵提取物(EFBFL)对自发肥胖2型糖尿病db/db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9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EFBFL高(EFBFL-H,0.1 g·kg^(-1))、低(EFBFL-L,0.05 g·kg^(-1))剂量组,二甲双胍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8周。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2、4、6、8周末检测小鼠随机血糖(RBG),8周后处死取血清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GEs)含量;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结果 EFBFL能有效抑制db/db小鼠心肌细胞损伤及心肌纤维化的病理进程,降低小鼠血糖及血清中CK、CK-MB、AGEs的含量,增加小鼠心肌组织Glut4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EFBFL对自发肥胖2型糖尿病db/db小鼠心肌损伤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小鼠血糖、抑制AGEs的产生及促进心肌细胞Glut4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花叶发酵提取物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 心肌损伤 DB/DB小鼠 葡萄糖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tauricus CWJ-107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席楠 郭文强 +3 位作者 王珊珊 何宁 袁丽杰 解云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1-895,共5页
目的从药用植物刺五加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tauricus CWJ-107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良好的天然产物。方法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CWJ-107进行初步分类鉴定,大量发酵获得粗提物,通过硅胶... 目的从药用植物刺五加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tauricus CWJ-107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良好的天然产物。方法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CWJ-107进行初步分类鉴定,大量发酵获得粗提物,通过硅胶柱层析、LH20凝胶柱层析、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以抗MRSA活性导向进行目标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和质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利用微孔板法测定化合物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对其抗MRSA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菌种鉴定结果显示菌株CWJ-107为Streptomyces tauricus,从菌株CWJ-107的菌丝体中分离得到1个抗MRSA活性化合物107-A,经波谱解析证实其结构为糖基化蒽醌类化合物cinerubin B,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抗MRSA活性,MIC值为1μg/m L。结论从刺五加内生放线菌CWJ-107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到的107-A经结构鉴定为糖基化蒽醌类化合物cinerubin B,除此之外,本文首次报道了该化合物的抗MRSA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放线菌 STREPTOMYCES tauricus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抗MRSA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蓬粗寡糖对糖尿病GK大鼠一般表征和糖脂代谢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包书茵 韩淑英 +2 位作者 王胡格吉乐图 包文山 奥.乌力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9-1065,共7页
目的:观察沙蓬粗寡糖(AOS)对糖尿病GK大鼠一般表征、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AOS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只2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C组)、格列苯脲组(GLB组)、二甲双胍组(ME组)及低(AOS-L组)、中(AOS-M... 目的:观察沙蓬粗寡糖(AOS)对糖尿病GK大鼠一般表征、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AOS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只2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C组)、格列苯脲组(GLB组)、二甲双胍组(ME组)及低(AOS-L组)、中(AOS-M组)和高剂量(AOS-H组)沙蓬粗寡糖组,每组10只,并以同源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8周,每周检测大鼠体质量、进食量和饮水量1次;每2周采用血糖仪检测随机血糖水平1次,给药8周后测定糖耐量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8周结束时测量大鼠血清中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糖化血清蛋白(GS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各给药组大鼠一般状态较MC组有明显改善;与MC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摄食量及饮水量有一定程度降低,其中AOS-M和AOS-H组与GLB组、ME组大鼠摄食量相近,而各剂量AOS组大鼠饮水量降低程度低于ME组和GLB组。与MC组比较,各剂量AOS组大鼠随机血糖、HbAlc和GSP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AOS-M和AOS-H组降低更明显,但各剂量AOS组大鼠随机血糖、HbAlc和GS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C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糖耐量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且糖耐量曲线下面积(AUC)减少(P<0.05或P<0.01),AOS-M组降低更明显。GLB组、ME组和AOS-M组大鼠FPG水平明显低于MC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IAI均高于MC组(P<0.05),其中AOS-M和AOS-H组更高。与MC组比较,AOS-L组大鼠血清中TG、TC和HDL-C水平明显亦降低(P<0.05或P<0.01),AOS-M组大鼠TG和HDL-C水平亦降低(P<0.05)。结论:AOS可改善GK大鼠一般表征,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作用,以中剂量AOS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蓬 粗寡糖 大鼠 GK 一般表征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大黄酸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洁 李开济 +5 位作者 赵毓芳 骆广玲 魏静波 闫丰 吕翠平 甄永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0-684,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赖氨大黄酸(RHL)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和肾脏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为RHL预防衰老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低、高剂量RHL组。除对照组外... 目的:研究赖氨大黄酸(RHL)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和肾脏保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为RHL预防衰老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低、高剂量RHL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腹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mg·kg-1,持续8周,对照组小鼠每天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低和高剂量RHL组小鼠分别每天1次灌胃25和50mg·kg-1的RHL。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计算肾脏指数;检测血清和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HE染色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肾脏指数降低(P<0.05),血清和肾脏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RHL组小鼠肾脏指数升高(P<0.05),血清和肾脏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5)。肾脏病理组织学检查,与衰老模型组小鼠比较,低和高剂量RHL组小鼠肾脏组织中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减轻,且存在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衰老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RHL组小鼠肾脏组织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RHL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和调控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发挥对衰老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大黄酸 抗衰老 衰老模型 D-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5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及侵袭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密斯 张荣花 +5 位作者 王琳 孔艺璇 冯雪研 刘志勇 甄永占 章广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918-1923,共6页
目的探讨miR-185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生长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miR-185过表达载体、合成miR-185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经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利用CCK-8和Transwel... 目的探讨miR-185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生长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miR-185过表达载体、合成miR-185反义寡聚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经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利用CCK-8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结合基因芯片结果确定miR-185的候选靶基因NR1D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85对细胞中NR1D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荧光报告载体实验验证miR-185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 miR-185在人肝癌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肝细胞(P<0.01);过表达miR-185使人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下调肝癌细胞中NR1D1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荧光报告载体实验证明miR-185可以通过作用于NR1D1 mRNA的3'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下调其表达水平(P<0.05)。结论 miR-185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NR1D1是miR-185的直接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5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通过抑制AICD维持T细胞自稳(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姗 田枫 +9 位作者 千晔 刘颖 李会婷 张爱红 侯志宏 刘亚楠 李娟 张艳淑 赵勇 郑全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 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 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主要以活化/效应/记忆表型为主.机制分析表明,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增加并伴随细胞增殖加速,同时,Fas和Fas配体阳性细胞比率以及Fas配体的表达显著增加.体外TCR活化不影响正常外周T细胞的凋亡,但导致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HDAC3通过抑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维持外周T细胞自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 FAS FAS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2-5p通过靶向ZEB2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向阳 张荣花 +5 位作者 李玉凤 苏静慧 曹雨萌 黄金平 章广玲 李景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888,共10页
目的:探讨miR-192-5p靶向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ZEB2)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miR-192-5p和ZEB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采用qPCR法和WB法... 目的:探讨miR-192-5p靶向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ZEB2)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miR-192-5p和ZEB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采用qPCR法和WB法分别检测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NE和胰腺癌PANC-1细胞中miR-192-5p和ZEB2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PANC-1细胞,实验分为miR-192-5p mimic组、Mimic NC组、miR-192-5p inhibitor组、Inhibitor NC组、Mimic NC+pcDNA3.1组、miR-192-5p mimic+pcDNA3.1组、miR-192-5p mimic+pcDNA3.1-ZEB2组。CCK-8法、克隆形成、划痕愈合、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PANC-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qPCR法、WB法、双重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ANC-1细胞中ZEB2、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192-5p的靶基因,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92-5p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胰腺癌组织中ZEB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且胰腺癌组织中miR-192-5p和ZEB2表达呈负相关(r=-0.419,P<0.01)。与HPNE细胞比较,PANC-1细胞中miR-192-5p低表达、ZEB2蛋白高表达(均P<0.01)。miR-192-5p过表达后,PANC-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vimentin和ZEB2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而抑制miR-192-5p后得到了相反的结果(P<0.05或P<0.01)。miR-192-5p靶向调控ZEB2的表达,过表达ZEB2可部分逆转上调miR-192-5p对PANC-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进程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92-5p通过靶向ZEB2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iR-192-5p E盒锌指结合同源框2 PANC-1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0基因缺失对小鼠繁殖和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全辉 田枫 +2 位作者 李文婷 张秋如 王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探讨miR-150基因缺失对小鼠繁殖和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miR-150ko小鼠,观察该小鼠的窝产仔数和离乳率及生长曲线,测定其生殖指标;以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和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月龄miR-150ko小鼠和正常对照C57BL/6J小鼠血液细... 目的:探讨miR-150基因缺失对小鼠繁殖和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miR-150ko小鼠,观察该小鼠的窝产仔数和离乳率及生长曲线,测定其生殖指标;以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和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月龄miR-150ko小鼠和正常对照C57BL/6J小鼠血液细胞学和血清生化参数。结果:miR-150ko小鼠窝产仔数与离乳率与C57BL/6J正常对照小鼠相比均显著下降;miR-150ko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中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C57BL/6J小鼠相比显著升高;而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miR-150ko小鼠的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水平较正常对照小鼠显著增高。结论:miR-150基因缺失可影响到小鼠的繁殖功能,并对某些血液细胞学指标及血糖、胆固醇水平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0 基因缺失 小鼠 繁殖 血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内生放线菌对5种苹果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爱华 徐红艳 +3 位作者 王彬 王卫 周波 袁丽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0,共7页
以苹果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层出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腐皮镰刀菌、立枯丝核菌为靶标菌,采用皿内对峙培养法,对265株刺五加内生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供试的265株内生放线菌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至少具有1种抗菌活性的菌株... 以苹果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层出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腐皮镰刀菌、立枯丝核菌为靶标菌,采用皿内对峙培养法,对265株刺五加内生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供试的265株内生放线菌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至少具有1种抗菌活性的菌株占菌株总数的51.0%。对层出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较多,分别占检测总菌株的38.9%和48.7%。对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立枯丝核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数量接近,分别占检测菌株总数的23.4%、31.7%、28.7%。对强活性菌株的PKSⅠ、PKSⅡ、NRPS、Helo、CYP功能基因筛选结果提示,菌株大多具有至少1种功能基因。10株强活性菌株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菌株都属于链霉菌属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内生放线菌 苹果病原真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明胶-果胶仿生网络膜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红 闫志文 +5 位作者 李硕峰 熊艳杰 梁凡 李傲 姚芳莲 车鹏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2,217,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壳聚糖、明胶和果胶制备的仿生网络膜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和矿化的影响,评价其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仿生学方法,将壳聚糖、明胶和果胶按照一定比例制作成新型仿生网络膜。实验分为对照组(MSCs+常规... 目的:探讨采用壳聚糖、明胶和果胶制备的仿生网络膜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和矿化的影响,评价其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仿生学方法,将壳聚糖、明胶和果胶按照一定比例制作成新型仿生网络膜。实验分为对照组(MSCs+常规培养基)、材料组(MSCs+网络膜+常规培养基)和材料+成骨诱导培养基(OS)组(MSCs+网络膜+OS培养基)。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表现,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生长及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MSCs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材料组,分别以空白培养液和含材料的培养液培养),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中钙无机物表达情况,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测定细胞中骨钙素(OC)mRNA和骨桥蛋白(OPN)mRNA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膜材料呈半透明薄膜状,倒置相差显微镜下MSCs为短梭形,细胞成簇状聚集生长。SEM下观察,细胞培养第7天可见梭形细胞;培养第14天时细胞数量增多,以伪足状突起锚定于材料表面;培养第21天时,细胞聚集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材料组细胞增殖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网络膜上细胞被染成橘红色。Real time-PCR法,材料组和材料+OS组MSCs中OC mRNA在接种后第7和14天时表达水平较低,第21天时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达到峰值;OPN mRNA在第7天明显表达,第14天时表达水平达峰值,第21天略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时间点材料组和材料+OS组细胞中OC mRNA和OP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材料组与材料+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明胶-果胶仿生网络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MSC在其表面可正常生长和增殖,在不加诱导剂的情况下可以诱导MSCs表达矿化相关的基因和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果胶 仿生材料 间充质干细胞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